2015年高一上期期末模拟考试1(有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一期末模块考试(1)

高一期末模块考试(1)

高一期末模块考试(1)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C.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D.C、H、O、N、P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物质所共有的元素3.下列生物中具有拟核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SARS病毒⑥念珠藻⑦葡萄球菌⑧霉菌⑨紫菜A.①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⑥⑧ C. ①⑥⑦⑧ D. ①⑥⑦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C.遗传物质组成的差异使细胞发生分化D.人的神经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5.下列有关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B.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C.参与信息传递的激素都是蛋白质D.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6.人体内的某种有机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7.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A.染色质B.核孔C.核膜D.核仁8.下列细胞一定不具有活性的是A.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30min的细胞B.经盐酸和龙胆紫溶液处理的根尖细胞C.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黑藻细胞D.用于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表皮细胞9.生物膜系统是指A.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B.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C.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D.细胞内能直接转化的膜结构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B.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C、H、O、N、PC.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 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ATP中的A与构成RNA的碱基A代表的含义相同13.在氧气充足的锥形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不生成A.ATP B.酒精C.H2O D.CO214.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一个核缢裂成两个核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15.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 B.50、50 C.52、50 D.50、4916.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

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已知空间两条直线a、b没有公共点,则a和b()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平行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2.(3分)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棱AB异面的棱有()A.2条B.4条C.6条D.8条3.(3分)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3分)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A.2x+y﹣1=0 B.2x+y﹣5=0 C.x+2y﹣5=0 D.x﹣2y+7=05.(3分)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A.0B.﹣8 C.2D.106.(3分)圆x2+y2﹣4x=0在点P(1,)处的切线方程为()A.x+y﹣2=0 B.x+y﹣4=0 C.x﹣y+4=0 D.x﹣y+2=07.(3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考查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m⊥α,n⊂β,m⊥n⇒α⊥βB.α∥β,m⊥α,n∥β⇒m⊥nC.α⊥β,m⊥α,n∥β⇒m⊥n D.α⊥β,α∩β=m,n⊥m⇒n⊥β8.(3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E、F分别是BC、DC的中点,则AD1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30°B.45°C.60°D.90°9.(3分)两圆x2+y2=9和x2+y2﹣8x+6y+9=0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内切D.外切10.(3分)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A.6B.4C.5D.1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4分)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12.(4分)过点(﹣6,4),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13.(4分)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14.(4分)直线x﹣y+1=0上一点P的横坐标是3,若该直线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直线l,则直线l的方程是.15.(4分)如果实数x,y满足等式(x﹣2)2+y2=3,那么的最大值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8+8+10+12+12)16.(8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求该几何体的体积.17.(8分)如图,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求证:(Ⅰ)平面PA∥平面BDE;(Ⅱ)平面PAC⊥平面BDE.18.(10分)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4,E、F分别为AC、AB的中点,将△AEF 沿EF折起,使A′在平面BCEF上的射影O恰为EC的中点,得到图(2).(1)求证:EF⊥A′C;(2)求三棱锥F﹣A′BC的体积.19.(12分)求半径为4,与圆x2+y2﹣4x﹣2y﹣4=0相切,且和直线y=0相切的圆的方程.20.(12分)已知圆C:(x﹣1)2+y2=9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l的方程;(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时,求弦AB的长.湖南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已知空间两条直线a、b没有公共点,则a和b()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平行直线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应该知道平行直线、异面直线没有公共点,从而a,b可能异面,可能平行,而相交时有一个公共点,显然不会相交.解答:解:a和b没有公共点,可能是平行,也可能是异面,但一定不相交.故选:D.点评:考查平行直线、异面直线,以及相交直线的概念,以及对这几种直线的认识,以及对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掌握.2.(3分)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棱AB异面的棱有()A.2条B.4条C.6条D.8条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画出正方体ABCD﹣A1B1C1D1,从图形上找出与棱AB异面的棱即可得到与AB异面的棱的条数.解答:解:如图,与棱AB异面的棱有:A1D1,B1C1,DD1,CC1;∴共4条.故选B.点评:考查异面直线的概念,能够判断空间两直线是否异面,能画出正方体的直观图.3.(3分)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线线关系以及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对四个命题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平行线的传递性可以判断①正确;在空间,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者异面.故②错误;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异面.故③错误;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的公里或者定理.4.(3分)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A.2x+y﹣1=0 B.2x+y﹣5=0 C.x+2y﹣5=0 D.x﹣2y+7=0考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意,易得直线x﹣2y+3=0的斜率为,由直线垂直的斜率关系,可得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又知其过定点坐标,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方程.解答:解:根据题意,易得直线x﹣2y+3=0的斜率为,由直线垂直的斜率关系,可得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又知其过点(﹣1,3),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2x+y﹣1=0.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垂直与斜率的相互关系,注意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5.(3分)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A.0B.﹣8 C.2D.10考点:斜率的计算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所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解答:解:∵直线2x+y﹣1=0的斜率等于﹣2,∴过点A(﹣2,m)和B(m,4)的直线的斜率K也是﹣2,∴=﹣2,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两斜率存在的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斜率相等,以及斜率公式的应用.6.(3分)圆x2+y2﹣4x=0在点P(1,)处的切线方程为()A.x+y﹣2=0 B.x+y﹣4=0 C.x﹣y+4=0 D.x﹣y+2=0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圆的切线方程.(1)我们可设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图象交点间的关系,得到对应的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即△=0,求出k值后,进而求出直线方程.(2)由于点在圆上,我们也可以切线的性质定理,即此时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进行求出切线的方程.解答:解:法一:x2+y2﹣4x=0y=kx﹣k+⇒x2﹣4x+(kx﹣k+)2=0.该二次方程应有两相等实根,即△=0,解得k=.∴y﹣=(x﹣1),即x﹣y+2=0.法二:∵点(1,)在圆x2+y2﹣4x=0上,∴点P为切点,从而圆心与P的连线应与切线垂直.又∵圆心为(2,0),∴•k=﹣1.解得k=,∴切线方程为x﹣y+2=0.故选D点评:求过一定点的圆的切线方程,首先必须判断这点是否在圆上.若在圆上,则该点为切点,若点P (x0,y0)在圆(x﹣a)2+(y﹣b)2=r2(r>0)上,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x﹣a)(x0﹣a)+(y﹣b)(y0﹣b)=r2(r>0);若在圆外,切线应有两条.一般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长”来解较为简单.若求出的斜率只有一个,应找出过这一点与x轴垂直的另一条切线.7.(3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考查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m⊥α,n⊂β,m⊥n⇒α⊥βB.α∥β,m⊥α,n∥β⇒m⊥nC.α⊥β,m⊥α,n∥β⇒m⊥n D.α⊥β,α∩β=m,n⊥m⇒n⊥β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判定,我们要根据空间中线面关系的判定及性质定理对四个结论逐一进行判断.若m⊥α,n⊂β,m⊥n时,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垂直;若α⊥β,m⊥α,n∥β时,m与n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不一定垂直,α⊥β,α∩β=m时,与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比较缺少条件n⊂α,则n⊥β不一定成立.解答:解: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m⊥α,n⊂β,m⊥n时,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垂直,故A不正确α∥β,m⊥α,n∥β时,m与n一定垂直,故B正确α⊥β,m⊥α,n∥β时,m与n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α⊥β,α∩β=m时,若n⊥m,n⊂α,则n⊥β,但题目中无条件n⊂α,故D也不一定成立,故选B.点评: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有: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②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③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④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a∥α⇒ a∥β).线线垂直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推得,直线和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这是寻找线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垂直问题的证明,其一般规律是“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也就是说,根据已知条件去思考有关的性质定理;根据要求证的结论去思考有关的判定定理,往往需要将分析与综合的思路结合起来.8.(3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E、F分别是BC、DC的中点,则AD1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30°B.45°C.60°D.90°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空间角.分析: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AD1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解答:解:以D为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D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a,0,0),D1(0,0,a),E(),F(0,,0),=(﹣a,0,a),=(,﹣,0),设AD1与EF所成的角为θ,cosθ=|cos<>|===,∴θ=60°.∴AD1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和性质的合理运用,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9.(3分)两圆x2+y2=9和x2+y2﹣8x+6y+9=0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内切D.外切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专题:综合题.分析:分别由两圆的方程找出两圆心坐标和两个半径R和r,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两圆心的距离d,比较d与R﹣r及d与R+r的大小,即可得到两圆的位置关系.解答:解:把x2+y2﹣8x+6y+9=0化为(x﹣4)2+(y+3)2=16,又x2+y2=9,所以两圆心的坐标分别为:(4,﹣3)和(0,0),两半径分别为R=4和r=3,则两圆心之间的距离d==5,因为4﹣3<5<4+3即R﹣r<d<R+r,所以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别方法,利用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综合题.10.(3分)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A.6B.4C.5D.1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先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减去半径即可.解答:解:圆的圆心坐标(0,0),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是,所以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5﹣1=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基础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4分)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求出圆锥的母线,底面的半径,求出圆锥的体积即可.解答:解:由题意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2π的半圆面,因为4π=πl2,所以l=2,半圆的弧长为2π,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πr=2π,r=1,所以圆锥的体积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旋转体的条件的求法,侧面展开图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12.(4分)过点(﹣6,4),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x+2y﹣2=0.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6,4)代入,能求出结果.解答:解:设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c=0,把(﹣6,4)代入,得:﹣6+8+c=0,解得c=﹣2,∴过点(﹣6,4),且与直线x+2y+3=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x+2y﹣2=0.故答案为:x+2y﹣2=0.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性质的合理运用.13.(4分)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y﹣5=0,或3x﹣2y=0.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分直线的截距不为0和为0两种情况,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即可.解答:解:若直线的截距不为0,可设为,把P(2,3)代入,得,,a=5,直线方程为x+y﹣5=0若直线的截距为0,可设为y=kx,把P(2,3)代入,得3=2k,k=,直线方程为3x﹣2y=0∴所求直线方程为x+y﹣5=0,或3x﹣2y=0故答案为x+y﹣5=0,或3x﹣2y=0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的求法,属于直线方程中的基础题,应当掌握.14.(4分)直线x﹣y+1=0上一点P的横坐标是3,若该直线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直线l,则直线l的方程是x+y﹣7=0.考点:两条直线垂直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得直线l过点(3,4),且与直线x﹣y+1=0垂直,利用点斜式求得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l过点(3,4),且与直线x﹣y+1=0垂直,故直线l的斜率为﹣1,利用点斜式求得直线l的方程是y﹣4=﹣1(x﹣3),即x+y﹣7=0,故答案为x+y﹣7=0.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垂直的性质,用点斜式直线方程.15.(4分)如果实数x,y满足等式(x﹣2)2+y2=3,那么的最大值是.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设,的最大值就等于连接原点和圆上的点的直线中斜率的最大值,由数形结合法的方式,易得答案.解答:解:设,则y=kx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k为直线的斜率.所以求的最大值就等价于求同时经过原点和圆上的点的直线中斜率的最大值.从图中可知,斜率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直线斜率为正且与圆相切,此时的斜率就是其倾斜角∠EOC的正切值.易得,可由勾股定理求得|OE|=1,于是可得到,即为的最大值.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三、解答题(共5小题,8+8+10+12+12)16.(8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该几何体是正六棱锥,依据数据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正六棱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该几何体的体积:=.点评:本小题考查三视图求体积,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运用.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基础题.17.(8分)如图,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求证:(Ⅰ)平面PA∥平面BDE;(Ⅱ)平面PAC⊥平面BDE.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I)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出即可;(II)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解答:证明:(I)∵O是AC的中点,E是PC的中点,∴OE∥AP,又∵OE⊂平面BDE,PA⊄平面BDE.∴PA∥平面BDE.(II)∵PO⊥底面ABCD,PO⊥BD,又∵AC⊥BD,且AC∩PO=O∴BD⊥平面PAC,而BD⊂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一道基础题.18.(10分)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4,E、F分别为A C、AB的中点,将△AEF 沿EF折起,使A′在平面BCEF上的射影O恰为EC的中点,得到图(2).(1)求证:EF⊥A′C;(2)求三棱锥F﹣A′BC的体积.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欲证EF⊥A'C,可先证EF⊥平面A'EC,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EF⊥平面A'EC内两相交直线垂直,而EF⊥A'E,EF⊥EC,EC∩A‘E=E,满足定理条件;(2)先根据题意求出S△FBC,将求三棱锥F﹣A′BC的体积转化成求三棱锥A′﹣BCF的体积,再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证明:在△ABC中,EF是等腰直角△ABC的中位线,∴EF⊥AC(2分)在四棱锥A'﹣BCEF中,EF⊥A'E,EF⊥EC,(4分)又EC∩A‘E=E∴EF⊥平面A'EC,(5分)又A'C⊂平面A'EC,∴EF⊥A'C(6分)(2)在直角梯形EFBC中,EC=2,BC=4,∴又∵A'O垂直平分EC,∴∴V=S△FBC•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9.(12分)求半径为4,与圆x2+y2﹣4x﹣2y﹣4=0相切,且和直线y=0相切的圆的方程.考点:圆的标准方程.专题:综合题;直线与圆.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心与半径,即可求出圆的方程.解答:解:由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圆C:(x﹣a)2+(y﹣b)2=r2.圆C与直线y=0相切,且半径为4,则圆心C的坐标为C1(a,4)或C2(a,﹣4).又已知圆x2+y2﹣4x﹣2y﹣4=0的圆心A的坐标为(2,1),半径为3.若两圆相切,则|CA|=4+3=7或|CA|=4﹣3=1.①当C1(a,4)时,有(a﹣2)2+(4﹣1)2=72或(a﹣2)2+(4﹣1)2=12(无解),故可得a=2±2.∴所求圆方程为(x﹣2﹣2)2+(y﹣4)2=42或(x﹣2+2)2+(y﹣4)2=42.②当C2(a,﹣4)时,(a﹣2)2+(﹣4﹣1)2=72或(a﹣2)2+(﹣4﹣1)2=12(无解),故a=2±2.∴所求圆的方程为(x﹣2﹣2)2+(y+4)2=42或(x﹣2+2)2+(y+4)2=42.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考查待定系数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0.(12分)已知圆C:(x﹣1)2+y2=9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l的方程;(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时,求弦AB的长.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专题:计算题;综合题.分析:(1)求出圆的圆心,代入直线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求直线l的方程;(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写出直线l的方程;(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时,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半径,半弦长的关系求弦AB的长.解答:解:(1)已知圆C:(x﹣1)2+y2=9的圆心为C(1,0),因直线过点P、C,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2x﹣y﹣2=0.(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l⊥PC,直线l的方程为y﹣2=(x﹣2),即x+2y﹣6=0.(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时,斜率为1,直线l的方程为y﹣2=x﹣2,即x﹣y=0.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圆的半径为3,弦AB的长为.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计算直线的斜率,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的应用是本题的关键.。

2015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5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A .B .C .D .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卷Ⅰ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如图1是利用传感器记录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同时变化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D .作用力总是大于反作用力2.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运动过程中,CE 段的加速度最大 B .整个运动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C .整个运动过程中,质点在C 点的状态所对应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D .OA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5m 3.如图3所示,车厢顶部用竖直..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A .如小车做匀速运动,小球受到的力有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B .如小车做匀速运动,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一定为零C .如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一定为零D .如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越大,绳的拉力越大 4. 一滑雪者沿斜坡匀速滑下,如图4。

下列关于滑雪者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滑雪者受到二个力作用 B .滑雪者所受的合力垂直斜坡向上 C .滑雪者所受的合力沿斜坡向下D .作用在滑雪者身上的合力为零5.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 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3 v6.“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下落,图中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 点下落到最低点c 点的过程中 :A .在a 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 .在ab 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 .在ab 段人做减速运动D .在c 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2015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5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5分)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地球很大一定不可以看作质点C.小球一定可以看作质点D.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2.(5分)下列式子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A.a= B.g= C.h=D.a=3.(5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被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C.行驶中的车厢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引起的D.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4.(5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何1s 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的初速度大2m/s5.(5分)在天花板上某点由电线悬吊一电灯的情形中,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D.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6.(5分)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4N、F2=8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1N B.3N C.7N D.13N7.(5分)一物体用两根轻线悬挂于天花板上,其中线AB恰好竖直,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8.(5分)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2:3 B.1:3:5 C.1:4:9 D.1:1:19.(5分)一个重为500N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磅秤上,在升降机运动过程中看到磅秤示数为450N,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是(重力加速度g=10m/s2)()A.向上加速,加速度大小为1m/s2B.向下加速,加速度大小为m/s2C.向上减速,加速度大小为1m/s2D.向下减速,加速度大小为m/s210.(5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有一竖直挡板,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时,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 N1,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 N2,则()A.F N1=GtanθB.F N1=GsinθC.F N2=GcosθD.F N2=Gsinθ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计24分)11.(4分)小球从距地面125m高处自由落下,空气阻力不计,落地所需时间为s,落地时速度大小为m/s(重力加速度g=10m/s2).12.(4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定相应的加速度,再保持钩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定相应的加速度,这用的科学方法是.13.(4分)一物体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该段时间末速度的关系为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m/s2;第2s内位移为m.14.(4分)一物体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2倍,则物体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到达最高点后再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m/s2(重力加速度g=10m/s2).15.(4分)一质点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位移的后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则通过这前后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整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4分)一物体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倾角为37°、长为12m的光滑斜面下滑,它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下滑到斜面底端所需时间为s(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计26分,解答应写出必须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8分)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1)已准备好的器材有:方木板1块、橡皮条1根、细绳套2个、三角板1副、刻度尺1把、图钉若干只,还缺少的器材是.(2)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录的是、、;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做好有关记录.(3)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18.(8分)如图所示,重为G=3N的电灯用水平细线BC系于右侧墙上,电线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求:(取=1.73)(1)线AB与BC所受的拉力大小;(2)若将C点逐渐上移,同时将BC线逐渐放长,而保持AB的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AB与BC中的张力大小如何变化?19.(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50N作用,由A点处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F,共经时间t=10s到达C点,已知AC间距离为L=144m,求:(sin37°=0.6,cos37°=0.8)(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v m的大小及拉力F作用的时间t1.2014-201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5分)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很小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地球很大一定不可以看作质点C.小球一定可以看作质点D.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解答】解:A、分子很小,但在研究分子内部结构时,不能把分子看成质点,故A错误;B、地球很大,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时,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C、在研究小球转动时,小球不可以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C错误;D、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即可看成质点,所以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

清远市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物理)

清远市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物理)

清远市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物 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座位号,再用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3.答选择题时,必须将各小题选出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填写在试题上不予评改.4.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保持答题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第I 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A .㎏、N 、mB .㎏、N 、sC .㎏、m 、sD .N 、m 、s2.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向车后方运动,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 .他乘坐的火车B .地球表面C .路旁的房屋D .路旁的树木3.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4.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5.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A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B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C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D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6.如图2所示,一个大人单独提起重100N 的一桶水不动,如果这桶水让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也不动,可知这两个小孩对水桶作用力的合力为图1A .大于100NB .小于100NC .等于100N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7.某物体沿平直路面上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3所示,则该物体A .15 s 末的位移为300 mB .前10 s 内的速度为3 m/sC .前10 s 内的加速度为3 m/s 2D .前25 s 内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8.如图4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当冲上光滑的斜面后,在斜面上受到的力有A. 重力和弹力B. 重力、弹力和上冲力C.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D. 重力、弹力、上冲力和下滑力 9.一名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竖直电梯上楼,电梯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若g 取10m/s 2,则此过程中电梯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A .0B .530NC .500ND .470N10.如图5所示,物体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8N 和3N ,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为A .8cm B. 3cm C .5cm D. 11cm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6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 .0-2s 内的加速度为1m/s 2B .0-5s 内的位移为10mC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反D .0-2s 与4-5s时间的加速度方向相反12.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7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7乙所示,则此时A .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B .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C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D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1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 .物体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一定增大D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有可能减小14.如图8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5.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下落过程的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继续做自由落体运动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 .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图4图5图6图7图8图3 S/m图13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三、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相应横线上.16.(6分)用等效替代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9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11是白纸上根据实验 结果画出的图。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5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5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516.(11分)(1)“神舟四号”模拟载人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轨道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07圈,于2003年1月5日在内蒙古地区对飞船进行了成功回收。

回答下列问题:①有一种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生成无污染的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在宇宙气飞船中,一般要安装盛有Na2O2颗粒的装置,用来提供氧气,若用KO2(超氧化钾)代替,效果更佳。

写出在飞船舱内用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⑵在含有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最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剩余固体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分)用18mol/L的硫酸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若仪器有:A托盘天平,B50ml容量瓶,C玻璃棒, D胶头滴管,E50ml烧杯,F10ml量筒,G100ml量筒,H100ml容量瓶。

则实验时,按仪器18.(6分)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

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在A,B,C,D中均不呈现它的最高价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的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C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得到元素Y的单质⑴元素X是______Z是______⑵写出③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⑶写出④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氯化铁粉末很容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化合物FeCl3+6H2O==FeCl3 6H2O,加热时其分解如下2FeCl3 6H2O==3H3Ouarr;+6HCluarr;+Fe2O3⑴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①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⑵烧瓶A中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⑶干燥管C中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容器D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容器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0.(8分)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40mg---50mg的碘酸钾。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必修1)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题号)1.“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

中国人的姓名一般是姓在前名在后,某些国家则是名在前而姓在后。

中国人如此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C.个人观念淡漠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2.“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3.唐代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称“六部”,请问它们属于哪个机关?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4.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工业文明迅速发展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中国的闭关锁国D.英国的船坚炮利5.《马关条约》下列内容中,直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割地B.赔款C.投资设厂D.增开商埠6.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 1935年林语常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C.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8.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

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9. 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

2015上高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上高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跫.音(qióng)玉墀.(xī)茕.茕孑立(qióng)B.颓圮.(pǐ)熨.帖(yùn)博闻强识.(zhì)C.隽.永(juàn)打夯.(hāng)命途多舛.(chuǎn)D.饿殍.(piǎo)新正.(zhēng)蓦.然回首(m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猝然蛟龙嫚立远视B.寥廓晨曦羽扇纶巾C.袅娜雾霭鼎垱玉石D.胡绉仓惶色厉内荏3.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B.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C.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

D.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4.下列一组语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D.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5.下列句子中描写王熙凤的一项是(3分)A.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B.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

C.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D.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一上期期末模拟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2015.1物理试题共4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

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 .速度B .角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向心力 【答案】B解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是线速度的大小不变、角速度不变、周期不变、频率、转速不变,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合外力的方向时刻变化,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

故选B 。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2.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

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vt B .2vtC .2vtD .不能确定【答案】B 解析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该战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起飞前平均速度是2v ,起飞前运动距离s t 2v 。

故选B 。

【考点】平均速度3.(原创)如图所示,中国三一重工的一台62米长的泵车,参与某次消防救火冷却作业,对泵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车对地面的压力C .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D .若泵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增为原来的2倍时,泵车的加速度将大于2a 【答案】D 解析A、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不同,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故B错误;C、惯性的量度是质量,系安全带不会改变司机的质量,故错误;D、牵引力增为原来的2倍,阻力不变,所以加速度大于2a,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惯性;力4.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从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直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加速度和速度均越来越小,它们的方向均向下B.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越来越小,方向一直向下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先变大后又变小,方向一直向下D.加速度越来越小,方向一直向下;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方向一直向下【答案】C解析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向下;加速度先变小后增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故选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5.(创编)驾驶员看见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按一定速度匀速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抱死车轮)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司机决定停车到汽车静止的全过程,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B.停车距离与载重有关,所载货物越重停车距离越大C.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反应时间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制动力【答案】C解析A、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根据图中内容,不能得出这个结论,故B错误;C、图中给出了车速和反应距离,在此期间,汽车做匀速运动,所以能求出反应时间,故C正确;D 、根据图中信息能求出车的加速度,但是车的质量没有给出,所以不能求出制动力,故D 错误。

故选C 。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6.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在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FM B .cos F Mα C .F MgMμ- D .cos (sin )F Mg F M αμα--【答案】D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把F 分解 在x 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cosα-f=Ma在y 方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Fsinα+N=Mg 又因为f=μN联立以上三个方程,解得: cos (sin )F Mg F Mαμα--故选D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平衡7.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线悬挂在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L /2处有一光滑的钉子O 1,将小球从右侧某位置静止释放,当小球顺时针转到与O 1同一竖直面的位置时,摆线被钉子挡住。

则当球第一次通过最低点P 前后瞬间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球速率突然变大B .小球角速度突然变大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大D .摆线上的张力突然变大 【答案】A 解析A 、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由于惯性,线速度大小不变,故A 错误;B 、由vrω=,r 突然变小,ω突然变大,故B 正确; C 、由2a v r=向,r 突然变小,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大,故C 正确;D、悬线拉力2F mg m mg mavr=+=+向,所以应突然变大,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考点】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8.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

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可能是()【答案】C解析速度时间图像上,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大小,本题中位移为20m,则图像面积应该等于20m。

A、面积为15m,故A错误;B、面积大于20m,故B错误;C、面积等于20m,故C正确;D、面积小于20m,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运动图像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9.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其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6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C解析A 、前3 s 内货物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故A 正确;B 、最后2s 内2a 3/vm s t∆==-∆,比g 小,所以不只受重力,故B 错误; C 、前3 s 内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3m/s ,最后2 s 内货物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也为3m/s ,故C 正确;D 、第3s 末至第6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速度都是正的,所以运动方向相同,故D 错误; 故选AC 。

【考点】运动图像;超重和失重;平均速度10.(原创)如图所示,一节车厢沿平直轨道以v 0匀速行驶,人在列车车厢内,手在M 点握一钢球,离车厢地板高度为h ,在M 点释放钢球,若车不动,钢球落在M 点的正下方N 点,若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向右匀变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 ,则钢球落在N 点右侧的N ′点,车厢足够长,则可判定( )A .列车做匀加速运动B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C .NN ′距离为ghv 20 D .NN ′距离为g ah【答案】BD 解析AB 、水平方向相同时间内小球的位移大,说明车做的是减速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D 、下落的时间t =,小球的水平位移为10x v t v ==,车的水平位移为22012hax v t at v g=-=,二者的位移差为'ha x NN g ∆==,故D 正确; 故选BD 。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关系11.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 )A .弹簧力大小为0B .弹簧力大小为3mg 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D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332,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答案】BD 解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 Nsin300-︒=、Ncos30G 0︒-=解得N =、F = 木板AB 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 ,方向与N 反向,故加速度为N a=m ,方向与N 反向,即垂直木板向下 故选BD 。

【考点】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12.(原创)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 、B 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 、B 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摆球A 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C .摆球A 、B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D .摆球A 、B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不相等 【答案】BC解析设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AB 、受重力、拉力,二者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A 错误B 正确;CD 、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mgtan θ,根据2mgtan mLsin θθω=,得ω=小球Lcos θ相等,所以角速度相等,根据2T πω=知周期相等,故C 正确;故选BC 。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非选择题(共72分)三、实验题(共16分,每空2分)13. (1)某同学利用如图(a )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②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 )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 0= cm ,劲度系数k = N/m 。

③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 )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 cm 。

(2)(创编)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无轮子小车的加速度a 与小车所受拉力F 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B .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C .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D .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距离如图所示。

则打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该同学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③保持实验小车重量20N 不变,长木板水平放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得到图丙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

现在要让图线过原点,则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应调整为 。

【答案】(1)①竖直 ②4,50 ③10 (2)①AC ②31442C L L L v T T -== 42224L L a T -= ③1arctan 2θ=解析(1)①刻度值必须保持竖直状态,即与弹簧保持平行,否则读数会增大偶然误差; ②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 ;弹簧弹力为2N 时,弹簧的长度为8cm ,伸长量为4cm ;根据胡克定律F k x =∆,有:2k 50N /m 0.04F x ===∆; ③由图c 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N ,根据图b 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cm ;(2)①本实验必须平衡摩擦力,否则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的进行;只有保证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钩码的重力才能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时要先开电源,后释放小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