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和展望
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

1992年9月下旬,欧洲外汇市场弥漫着一种恶战的气氛,一方是以德国中央银行为首的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立志要保护马克兑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的汇率,不断在外汇市场抛马克买英镑和里拉,另一方是外汇市场的投机势力,似乎联合着要与中央银行对着干,抛英镑和里拉买马克。
在外汇市场的激烈厮杀中,中央银行先后抛出200多亿美元的马克,全部被市场投机者吃进。
最后,这场较量以欧洲中央银行无力维持马克与英镑、里拉的固定汇率范围而败北、英镑和里拉被迫脱离欧洲货币体系而告终。
许多大的风险资本投资集团都在这一个月赚了数千万美元,最多的赚了近十亿美元。
其实,欧洲货币体系的这场危机的种子是从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这一天起就埋下的。
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
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后的10年内,它的内部固定汇率不断在调整,使它的汇率体制得以生存。
1989年6月,西班牙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1990年10月,英国也宣布加入,使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扩大到10个。
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汇率制并非完全固定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有一个可波动的范围。
每一成员国的货币都与欧洲货币单位(ECU)定出一个中心汇率,这个汇率在市场上的上下波动幅度为正负2.5%,对英镑来说是6%。
由于马克是欧洲货币体系中最强的货币,马克又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人们便常常把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的波动,作为中央银行干预的标志。
以下是1992年12月17日,各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超过上下两个界限,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干预。
由于英镑和里拉已在9月16日退出,它们与马克的汇率波幅要在它们重新回到欧洲货币体系时再定。
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法是,每个成员国把黄金和美元储备的20%交给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同时换回相应数量的欧洲货币单位。
欧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欧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及前景1999年1月1日,已达到《马约》规定标准的11个欧盟成员国,将作为欧元创始国首批登上欧元列车。
欧盟各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正小遗余力地进行努力。
但在未来的道路上,欧盟的货币一体化仍将面临许多障碍。
尤其是欧元启用后如何保持其币值的稳定,在国际金融市场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将成为摆在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各国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并直接关系到欧元区的生死存亡。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问题为了保持欧元的稳定,首先要求建立一个真正权威的欧洲中央银行,使其具有独立制订符合共同利益的货币政策,对欧洲统一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按照《马约》设计蓝图,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分为两个层次:高层为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其任务是制定整体的货币政策;低层为各国的中央银行,其作用是负责推行货币政策。
欧洲中央银行基本上按德国联邦银行的模式设计,就其制度设计来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为了保证欧洲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执行货币政策,《马约》107条及附件第7条明确指出:欧洲中央银行、欧洲货币联盟内的所有成员国中央银行小得向任何欧共体机构、组织、成员国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寻求或接受指令。
此外,《马约》还禁比欧洲中央银行为成员国财政赤字提供资金融通。
为此,各成员国政府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建立了有关法律框架。
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成员国政府的货币主权转移,因此存在较大的分歧和阻力。
对于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价格稳定是各国经济秩序的基础,也应该是欧盟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作为欧盟统一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欧洲央行应当反映欧盟的整体货币金融要求和利益而小应受制于少数成员国政府。
在欧盟内部资本自由流动和各国解除外汇管制的情况卜,欧盟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价格和汇率,因此必须使欧洲央行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担当这一重任。
这种观点以德、荷两国为代表,它们希望未来的欧元能够象马克和荷兰盾一样坚挺强劲。
欧洲简史欧元的崛起与欧债危机

欧洲简史欧元的崛起与欧债危机在整个欧洲历史中,欧元的崛起和欧债危机都是重要的事件。
欧元作为共同货币在欧洲国家的使用,对欧洲经济和金融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债危机的爆发也给欧元区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和困扰。
本文将分析欧洲简史中欧元的崛起和欧债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对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启示。
一、欧元的崛起欧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欧共体成员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奠定了基础。
条约规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成和运作机制,并确定了欧元作为共同货币的发行。
随后,在数次协商和谈判之后,欧元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引入欧洲市场。
目前,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欧元成为这些国家的法定货币,交易和结算都以欧元为基准。
欧元的崛起带来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欧元的引入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大促进了欧洲内部市场的一体化。
欧元的共同市场也为欧洲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了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此外,欧元的流通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降低了欧洲旅行和贸易的成本,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内部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债危机的起因然而,欧元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洲区域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境。
一些欧洲国家经济陷入低迷,失业率上升,公共债务飞速增长。
其中,希腊的债务问题成为欧洲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希腊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和对其他欧洲国家债务风险的担忧,导致欧债危机的爆发。
欧债危机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欧洲国家的公共债务过高,无法偿还。
这导致了市场对这些国家的债务信用的恶化,进而引发了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负面循环的加剧。
三、欧债危机的影响欧债危机给欧洲经济和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危机削弱了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增长,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
其次,欧债危机严重损害了欧元的信誉和声誉,在全球投资者中引发了对欧元的质疑,进一步削弱了欧元的地位。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分析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分析欧洲货币危机指的是2008年后欧元区内经济发展遇到的严重挑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长期以来的政策失误和债务累积。
以下是欧洲货币危机的详细解析。
一、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始于希腊,其次是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债务持续累积,远超过它们的经济能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过度支出、税收收入不足、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不平衡等。
一些国家还存在高失业率和低生产率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这些国家面临货币危机并且无法负担债务。
二、金融机构风险欧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冒险借贷和高度杠杆,在风险衍生品交易和次级贷款市场中承担了过高风险。
此外,欧洲的许多银行可能已经超过了他们实际资本的承担能力。
这些银行在充分披露风险的情况下追求高收益率,并将债务分散在整个欧洲范围内,使其风险传染到整个欧洲地区。
三、欧元区的缺陷欧元区的构建目的是为了强化欧洲统一市场和金融体系,但它存在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欧元区的成员国各自拥有财政主权,导致难以统一财政政策。
其次,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经济水平和竞争力不均,并且货币政策不能适应不同成员国的需求,导致了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不平衡。
欧元区的这些缺陷在货币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政策失误欧洲许多政策制定者在实施经济政策时犯了严重的错误。
例如,有些国家从长期来看,过于依赖借贷,造成国家债务的持续累积。
其他国家的政策则忽略了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在失业率上采取了过于放松的政策。
这些错误使得欧洲出现了充满风险的经济环境。
总之,欧洲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政策失误和债务危机的长期积累。
这使欧洲面临了经济危机和全面性的信心危机,它提醒我们需要重视国家长期的财政政策和增加财政稳定的措施,以确保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
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简介及五大原因分析

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简介及五大原因分析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年9月开始,欧洲货币体系出现风险,汇率机制出现严重动荡,最后爆发了一场重大的货币危机。
这场严重的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以及最后的平息都有其历史背景,但作为生动的货币风险案例,欧洲货币体系风险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一、危机概述1992年,德国马克超常坚挺,而英镑和意大利里拉等其它货币对马克汇率则一路下滑,跌入低谷。
1992年9月8日,欧洲货币市场出现爆发动荡的最初信号,在强大的货币投机压力下,芬兰马克宣布与欧洲货币单位脱钩。
之后里拉跌破1马克兑765.40里拉的汇率机制规定的浮动下限,不得不于该月13日宣布对马克贬值7%。
14日,德国央行在其它欧共体国家的强烈要求下,将官方贴现率从8.75%降到8.25%,抵押贷款利率从9.75%降至9.5%,但“抢救”无效,该月16日伦敦市场开始后,英镑兑马克汇率又跌破欧洲汇率机制规定的底线1:2.778。
,为扭转英镑颓势,英格兰银行当天两度提高基础贷款利率,从10%提至15%,在未能奏效后,英国财相拉蒙特又于当晚收回提高利率的成命,并宣布英镑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任由英镑贬值,改天后被称为黑色星期三。
9月17日,意大利步其后尘,宣布里拉退出汇率机制,而西班牙也宣布比塞塔贬值5%。
但这一连串举措并未阻止英镑、里拉下跌的势头,此外,法国法朗、丹麦克朗和爱尔兰镑也相继跌至汇率机制规定的浮动下限。
由此,欧洲货币体系和经货联盟进程都到了紧要关头,幸而9月20日法国公民投票以微弱优势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欧共体各国稍稍松了一口气,否则,不仅仅是欧洲货币体系,就是整个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进程都可能有“流产”的危险。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如此剧烈动荡,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内外部因素来看,造成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有:1.刺激经济复苏的目标与欧洲联合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西欧大多数国家经济自1990年下半年始增长速度明显下跌,1991年进入低谷。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分析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分析欧洲货币危机可以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在面对经济衰退和债务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
在此之后,欧洲各国的债务问题逐渐加剧,导致了货币危机的爆发。
本文将分析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探讨欧洲各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并对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欧洲国家债务水平过高。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欧洲国家面临了经济衰退,政府债务大幅增加。
希腊是欧洲债务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一度超过了170%。
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债务问题也相当严重。
这些高债务水平使得欧元区内部产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威胁到了欧元的稳定。
欧洲货币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通货紧缩政策的失败。
在面对债务危机时,很多欧洲国家采取了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试图通过减少政府开支来削减债务。
这种政策导致了经济衰退,使得债务问题更加恶化。
通货紧缩政策也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欧洲国家陷入了恶性循环。
欧洲货币危机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欧元区内部的结构问题。
欧元区由多个国家组成,而这些国家拥有不同的经济体系和政治制度。
欧元区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竞争力差异和税收政策不一致等问题,这使得货币政策难以满足各国的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欧元区内部缺乏财政一体化和风险共担机制,使得危机发生时难以有效解决,从而导致欧洲货币危机的爆发。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欧洲货币危机的产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贸易的变化、国际投资的流动等因素都对欧洲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影响,加剧了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和金融问题。
在欧洲货币危机中,不同国家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希腊是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债务问题严重影响了欧元区的稳定。
希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有效缓解债务问题,反而使得经济衰退更加严重。
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尽管它们的经济规模较大,但其债务问题仍然对欧元区产生了负面影响。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欧元区是由19个成员国组成的货币联盟,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和稳定发展。
然而,欧元区在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探讨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一、挑战1. 经济差异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
一些国家的经济相对强劲,而另一些国家则长期面临着低增长、高失业率等问题。
这种差异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经济不平衡,增加了一体化的难度。
2. 财政政策不统一欧元区内的成员国虽然共享同一货币,但各国的财政政策并不统一。
这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有其自主的财政决策权,而缺乏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将影响欧元区内的经济稳定和协作。
3. 政治分歧欧元区中的19个成员国在政治结构和理念上存在分歧。
在制定和推行一体化政策时,各国政府会受到国内政治压力和利益冲突的影响,导致难以达成共识和实施一致的政策。
二、前景1. 加强治理机制面对欧元区一体化的挑战,加强治理机制是实现一体化进程的关键。
通过加强监管和监察体系,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可以提升欧元区的整体经济稳定性和竞争力。
2. 推动结构改革为了提升欧元区的整体竞争力,成员国需要推动结构性改革。
这包括改革劳动力市场、加强教育培训、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的改革,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创新。
3. 加强经济协作欧元区成员国应加强经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创新合作、投资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可以提高欧元区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 深化一体化进程欧元区成员国可以通过深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经济、金融和政治的合作。
这包括建立共同的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机制,推动经济和货币联盟的进一步融合,以增强欧元区的整体实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欧元区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前景。
通过加强治理机制、推动结构改革、加强经济协作和深化一体化进程,欧元区可以实现更强大的经济一体化,并为成员国带来更为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简介及五大原因分析

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年9月开始,欧洲货币体系出现风险,汇率机制出现严重动荡,最后爆发了一场重大的货币危机。
这场严重的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以及最后的平息都有其历史背景,但作为生动的货币风险案例,欧洲货币体系风险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一、危机概述1992年,德国马克超常坚挺,而英镑和意大利里拉等其它货币对马克汇率则一路下滑,跌入低谷。
1992年9月8日,欧洲货币市场出现爆发动荡的最初信号,在强大的货币投机压力下,芬兰马克宣布与欧洲货币单位脱钩。
之后里拉跌破1马克兑765.40里拉的汇率机制规定的浮动下限,不得不于该月13日宣布对马克贬值7%。
14日,德国央行在其它欧共体国家的强烈要求下,将官方贴现率从8.75%降到8.25%,抵押贷款利率从9.75%降至9.5%,但“抢救”无效,该月16日伦敦市场开始后,英镑兑马克汇率又跌破欧洲汇率机制规定的底线1:2.778。
,为扭转英镑颓势,英格兰银行当天两度提高基础贷款利率,从10%提至15%,在未能奏效后,英国财相拉蒙特又于当晚收回提高利率的成命,并宣布英镑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任由英镑贬值,改天后被称为黑色星期三。
9月17日,意大利步其后尘,宣布里拉退出汇率机制,而西班牙也宣布比塞塔贬值5%。
但这一连串举措并未阻止英镑、里拉下跌的势头,此外,法国法朗、丹麦克朗和爱尔兰镑也相继跌至汇率机制规定的浮动下限。
由此,欧洲货币体系和经货联盟进程都到了紧要关头,幸而9月20日法国公民投票以微弱优势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欧共体各国稍稍松了一口气,否则,不仅仅是欧洲货币体系,就是整个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进程都可能有“流产”的危险。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如此剧烈动荡,其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内外部因素来看,造成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有:1.刺激经济复苏的目标与欧洲联合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西欧大多数国家经济自1990年下半年始增长速度明显下跌,1991年进入低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 在
,
于 欧 洲货币 单位 在 利率 和 汇 率 方 面 都优 于 其 他 单一 货 币 已 由过 去简单 的记 帐单 位发展 瓢 银行存贷 款
, ,
它 在 商 业 和 金 融 领域 的 用 途 日见扩
。
债 券发行 等 金 融 领域
,
。
, 10 9 。 年土 半 年 ,
新 发行 的欧 洲债 券 中
。
欧 洲 货币单 位面值 的债券 占到 拐 %
,
其 比 重 仅次 于 美元 债券
, ,
列第 二
在各 国的官 方储 备 中 欧翻 货币单 位所 占比 重 也有很 大提 高 在 世界各 国 的外 汇 储 备 中
9 % 德国 马克 占 1
、
。
19 9 。 1 % 年底美元 古到 5
,
2 % 欧洲货 币 单位 占 1
欧洲 货
币体 系 成 立 于
3 日 先 后 有联邦德 1 比 利时 卢森 堡
、 、
危
机
和 展
永祥
望
国
、
法国
、
意 大利
、
荷兰
、
丹麦
爱 尔兰
,
英 国 西班 牙和 葡 萄牙 加 入
。
。
巧年来
欧 洲 货 币体 系 在 运 行 中取得 了 重 大
也经 历 了严 峻 的 考验
。
成就
,
展 望未 来
,
欧
洲 货 币 体系任 震 而 道 远
一
1 .
。
、
欧 洲 费 币体系 的慈 立
“
创设 欧洲货币单 位
埃居
”
一
( E
翻
,
)
。
埃居是 一 种 不 发行钞 票
;
,
,
用子 记 帐 和 结 算 的
。
:
货 币 它 以 欧共 体各成 员国的 货币 为 基 础 各 按 一 定的 比 杭 组 成 员国 国内 的生产 总值 和 在 欧共体贸 易总额 中所 占 比 重 欧共 体各国 货币在埃 居 中所 占比 重 确 定为
了巩 固
9月
2 日意 大 利 里 拉 对德 国 马 克 的 汇 价急剧跌 落 1
,
,
尽 管 意 大 利 中央 银行抛 出 了 数 十
9
亿 马 克 收购 里 拉
国 的中央 银 行
但仍不 能 遏 制 抢购 马 克 的 风 潮
。
。
9 月 1 5 日英 镑 汇 价 狂 泻不 止
12
9 日英 月1
,
到 1 5 % 的高利率水 平
招 0%
。
各 国货币 所 占 比 重 取 决 于 成
玲 的 年 9 月2 1 日
. ,
“般 6 年调 整 一 次
.
:
联 邦德 国 马 屯3 0
,
1%
,
,
法 国法朗 如
.
0
.
%
3%
,
英镑 丹 麦克
.
,
0 意大利 里拉 1
,
.
1%
,
一
,
荷兰 盾 9
.
4%
比 利时 法朗 7
8%
, 5
欧洲 货 币 体系还设 立 了欧
,
洲 货币共 同基 金 贷款
,
各参 与 国缴纳各 自黄 金 外汇 储 备的 2 0% 作 为共 同基 金 的资金 来 源
,
一
并 以此
作 为发行欧洲 货市单 位的准 备
以 稳定 外 汇市场
欧 洲共 同基 金的 主 要作用 是 干 预 汇 率 和 向成员 国提 供相应 的
%
,
,
4 小时 后再 提
高
,
3%
即提高
17
日意 大 利 里 拉亦 步 其 后 尘 暂 时退 出 欧洲 货 币体 系 汇 率机 制 变 成 了 独 立 浮动 的货 币 同 时西
。
25%
。
后 加入 汇
西班 牙 比 塞塔和葡 萄牙 埃 斯库 多 波 动上 下
、
% 一 旦 内部 汇 率波 动超过
,
则 由欧共 沐货币委 员会 通知 有 关国家 中央 银行 采取市场 子预 犷 调整汇 率 或其 他金融
。
3
.
建 立了欧 洲货币共 同基金
, 。
为 了 保 证 欧洲货 币体 系 的运转
,
8%
, ,
,
郎2
.
吐 %
爱 尔兰镑 1
.
1%
希
腊德 拉克乌 0
,
.
葡 萄牙埃斯库 多 0
卢森堡 法 郎 0
3%
.
所 以 构成埃居这 叮 货币 篮子 的货币数额 和比艰并不 是 一 成不变 的 生变 化或有 新 的成 员国加 入 共 同体 大 位
。
当构 成 埃居 的货币 比 重发
。
某 一 贵币在 篮 子 中 的数 颧 和 比重 就 得到相应 的调 整
9月1 6 日傍 内 两次 提 息并 未 能制 止 英镑 下 跌 基 于这 种局 面 晚英 国 决 定 取 消 当 日 第 二次调 高 时三 个 百 分 点的 利 率 宣 布 暂时退 出 欧 洲 货币体 系 汇 率 机制
, ,
—
0 % 提 高到 英格 兰 银 行 将基本 贷款 利 率 由1
1 但一 }
月
脚 际 森触
卜
欧 洲 货 币 体 系 是 欧 洲共伺体 国家 建 7 的 一 个 费 币集 团
, 、
门 的 堆在般共 体内 津 立 一 个 以 促 进 成 员 国经济和 贸 易 的
。
稳 定 的 货币 区
,
欧 洲货 市体系 的
发展
,
促 进 欧共体 经 济 一 体 化进程
19 7 9 年 3 月
、 , 、 、
列第 三 位
,
比 重超过 了 日
元
,
日元仅 为 , %
2
。
。
建立 了欧 洲货币 汇 率机 制 ( E豆 M ) 对 外实 行联合 浮动 汇 率
,
成 员国之 间则 实行 可 调
.
整的 固定 汇 率 率机 制的英镑 上 下限 措施
。
规 定出中心 汇 率 和上 下 限
、
,
允 许 波动 幅度不 超过上 下 限 各 2 限各为 8
,
。
,
但 19 9 2 年
、
汇 价持 续 下 跌
于是 芬 兰 马 克 和 德 国 马 克脱 钩 ,
随之
,
意大 利
,
、
英国
荷兰
、
瑞典等 国货 币对德 国 马 克 的 汇 率 也 开 始 下 跌
,
。
此外
英 法 政 府 要求德 国降 低 利率 又 遭 德 国 拒 马 克 坚挺 地 位得 到
。
绝 这 一 切 便货 币 投资 者对英 国 和 意 大 利 等国 的经 济进 一 步 丧失 了 信 心
休 内 经 济 的增 长 和 协调 发 展
二
、
。
欧 洲 货 币 体 系 的 危机 洲货 币体 系 受 到 了 数 次 冲击
,
从 的打击
9月
19 9 2 年 9 月 起 欧
。
,
使 欧洲货 币体 系遭受 到创建 以来最 沉 重 芬 兰 马 克 和 德 国 马 克 自动挂 钩 自由 浮 动
,
。
’
欧 洲 货 币体 索危机的 源头是 北欧 的芬 兰
。 -
渡 过暂时 性 的画 标收 文 困 难
,
欧洲货 币体 系建立 后
对加 强 欧共 体 国 家 之 间 的联 合
,
加 速 经 济发 展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由
叫 国际 金触 卜
于 欧共体 成 员 国 间 的 货 币汇 率 比 较 稳 定
,
促 进 r 成员 国 间 的对外 贸易不 断扩 大
’
,
促 进 了欧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