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梅州市梅青中学)高三总复习历史段考试题
完整word版,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梅青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考试范围:选修一出卷人:林老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2.《孙膑兵法》中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
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B.农民失去氏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5.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上述观点反映了( )A.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变法促进民族融合C.改制导致少数民族内迁 D.新政带来唐朝盛世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检(5月二模)文综历史试题(扫描版)

2018年5月梅州市高三二检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24.C 25.B 26.D 27.A 28.C 29.D 30.B 31.C 32.D 33.B 34.D 35.A二、非选择题41.(1)思想:女子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男女同校;妇女应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6分,每点2分)评价:有利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思想禁锢;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女权运动(或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政治和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任两点,4分)(2)结果:美国妇女获得了参政权(选举权),并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中国妇女没有获得参政权。
(3分)原因:美国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有利于妇女争取参政权,而中国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剥夺妇女的参政权;启蒙思想宣扬平等自由观念,为美国妇女参政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中国妇女则深受封建礼教禁锢;一战时美国妇女地位提高,推动妇女参政权的改革,而当时中国妇女地位依然低下,不利于推动妇女参政权的改革。
(12分)42.答案提示:概括材料观点为,晚清社会思想有实践意义,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但过于理想化,对其实践考虑不成熟。
考生所拟论题和论述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也可以反对材料中的观点,如认为晚清社会思想能得以很好实践,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论述需有理有据。
示例:维新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但未能指导维新变法运动取得成功。
论述: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重要社会思想,它把西方民主思想和中国传统经学相结合,把进化论思想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相结合,宣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治,要求在中国开展变法改革和救亡图存运动。
在其影响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民族解放,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因此,维新思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在实践上考虑不够成熟。
【评分参考】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说明:45.(1)特点:守内虚外;重利轻义;外交重心由官方转移到民间;中外关系相对平等。
推荐-2018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3月总复习质检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018.3)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内容应该包括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②中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③中国古代人口的发展变化及趋势④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A.‚仁‛和‚仁政‛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C.以法治国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5.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
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1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17.2018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分析,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主导因素不包括A.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B.上海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C.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D.陈独秀在上海为党的创建发挥了核心作用18.‚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广东省梅州市兴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梅州市兴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
”材料描述的是A柜坊 B.飞钱 C.交子 D.票号参考答案:B2. 下面是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研究性学习图片,据图片判断他们研究的题目是A.世界秩序的重建 B.国际经济的规范C.战后和平的曙光 D.经济支柱的出现参考答案:A3.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参考答案:A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此题是基础题,符合由易到难排列规律。
由题中“通宵不绝”的夜市和“不觉抵暮”的瓦子,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
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坊是居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
4.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
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借助神威阐扬新型人本观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参考答案:C本题旨在考查文艺复兴。
依据“15世纪”“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 “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
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等信息可知该观点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借助借助神威阐扬人文主义精神。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道:“西洋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象我们的战国时代,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强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
其中的我们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是受什么影响最大A.内阁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13.清军入关后,曾经大规模圈占土地。
下表是顺治八年(1651年)大规模圈地情况表,据此分析,当时大规模圈地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农牧文明的交融 B.导致大量自由劳动力产生C.造成生产关系的局部倒退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4.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中能反映推动中国近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杰克·贝尔登的看法A.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B.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16.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17.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
”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A.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B.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C.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D.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18.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2018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文综历史试题12.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13.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
其主要针对的是A.道教思想 B.佛教思想 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4.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
这一现象A.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5.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
丁—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有力地驳斥了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B.‚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D.‚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16.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取得‚历史的进步‛是A.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提高B.中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计划破产C.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D.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社会性质改变17.某学习小组开展关于‚现代中国服饰‛的研究性学习,根据‚一定时期的服饰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研究方法,下列各项服饰现象可以直接推断出其结论的是18.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提到:‚1978年所不伺的是:邓现在要走的是一条既要扶持首创精神,又要重建党和政府的新路子。
‛‚重建党和政府‛的措施包括①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④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9.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平远县梅青中学高三历史段考试题文综历史试题2017.10.0824.1976年陕西出土的某青铜器上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勤勉)尹亿疆。
”天子“勔尹亿疆”主要是由于(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别子为祖,继别为宗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25.汉武帝实行莞(“莞”即“管”)盐铁的政策,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
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yōu)(农具)淡食”。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他批判的是 ( )A.贵族专权B.君主专制C.地方割据 D.八股取士28.“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29.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历程关系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腐败落后的清政府造成维护自身统治的压力而使其被动地展开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并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从这一方面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吸收了西方宗教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D.《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30.孙中山曾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
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
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
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则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
”材料表明孙中山主张( )A.发展社会经济,实现民生均富B.大力发展生产,建立共和政体C.驱除满洲贵族,推翻封建统治 D.发展私人资本,防止贫富悬殊31.《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3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如下论述,这一演变具体是指(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宋明理学形成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明清儒学活跃33.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3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这说明该宪法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B.实行了完全的民主制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保留了典型的军国主义35.阅读“英美中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对比表(1750—1900年)”(单位:%),对表格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生产一直领先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时兴修水利、穷兵黩武,使汉朝国力达到最高点,但同时也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新增的大批政府开支亟须新的收入,而终武帝一朝,为寻求收支平衡的努力就一直未曾停止过。
汉武帝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措施是恢复国家专卖制度,将几项高利润商品的生产、销售控制在朝廷手中。
他恢复了国家对铸钱的垄断,于公元前119年更恢复了秦时的盐铁专卖制度,稍后又增加了酒类专卖一项……武帝还对某些商品加征进口税,但其余诸项措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步。
……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增加政府收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在税收方面出现变化的原因。
(13分)(3)据材料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该时期中国人均GDP仍然在低水平徘徊的原因是什么?(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字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
(1)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46.(15分)(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us C.pernl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
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Kraków University),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
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才收到出版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样书,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竺可桢《哥白尼》材料二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原因及意义。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哥白尼在临终时才决定出版《天体运行论》的。
(6分)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7分)2018年平远县梅青中学高三历史段考试题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40.(25分)(1)措施: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或将最有利可图的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官营贩运;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等。
(每点2分,6分) 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关税增加;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近代工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数额上升。
(7分)(2)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3分)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动荡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社会制度。
(答中三个即可,每点3分,9分)41.(12分)信息一:(姓与名顺序的差异)。
中国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西方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
(2分)说明: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
(4分)信息二:(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
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
(2分)说明: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
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名字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了自由、平等的观念。
(4分)44.(15分)(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