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淫羊藿属分科检索表)
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系统分类研究进展∗严福林1ꎬ王㊀波1ꎬ朱光福2ꎬ魏升华1ꎬ何顺志1һ(1贵州中医药大学㊀药学院ꎬ贵州㊀贵阳㊀550025ꎻ2中国科学院㊀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ꎬ云南㊀昆明㊀650201)摘㊀要:㊀Epimedium因其独特的地理分布㊁杂交可育㊁种内变异等特点ꎬ其种间界定仍模糊不清ꎬ被认为是分类和系统发育上最具挑战和困难类群之一ꎮ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及标本数据库的查阅与整理ꎬ从分类方法对该属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总结分析ꎬ并从分子生物学㊁生物信息学㊁谱系地理学等现代技术对该属的分类鉴定㊁种间关系㊁起源与演化方面进行了展望ꎬ从而为Epimedium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ꎮ关键词:㊀淫羊藿属ꎬ系统分类ꎬ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94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 ̄6563(2019)05 ̄0037 ̄11ResearchprogressintaxonomyofEpimedium(Berberidacae)∗YANFulin1ꎬWANGBo1ꎬZHUGuangfu2ꎬWEIShenghua1ꎬHEShunzhi1һ(1SchoolofPharmacyꎬGui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Guiyang550025ꎬChinaꎻ2KeyLabora ̄toryforPlantDiversityandBiogeographyofEastAsiaꎬKunmingInstituteofBotany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Kunming650201ꎬChina)Abstract:㊀DuetotheuniquegeographicaldistributionꎬcrossfertilityandintraspecificvariationofEpimediumꎬthespeciesdelimitationofEpimediumisstillvagueꎬandthisgenusisconsideredasoneofthemostchallenginggroupsintaxonomyandphylogeny.Throughconsultingandsortingrelevantliteratureandspecimendatabasesꎬweanalyzedthisgenusfromtheaspectofsystematicclassificationmethods.WealsoanalyzedtheresearchprospectsoftheclassificationꎬidentificationꎬinterspecificrelationshipꎬoriginandevolutionofEpimediumfromtheaspectsofmolecularbiologyꎬbioinformaticsꎬphylogeographyandbigdata.ThispapertherebyprovidesreferenceforfurtherresearchandexploitationofEpimedium.Keywords:㊀Epimediumꎬtaxonomyꎬresearchprogress㊀㊀淫羊藿属(EpimediumL.)植物隶属于小檗科(Berberidacae)ꎬ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㊁观赏价值及分类学研究意义ꎬ亦是分类学上较为特殊和困难的属ꎬ因此倍受国内外分类学者的关注ꎮ局限于Epi ̄medium特殊的遗传与分布特性ꎬ至今该属的物种起源㊁形成㊁演化及系统分类研究仍模糊不清[1 ̄3]ꎮ本文对Epimedium分类学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阅㊁整理与总结分析ꎬ对Epimedium的分类历史㊁传统分类学㊁细胞分类学㊁化学分类学㊁分子分类学等方面进行总结ꎮ以期为Epimedium的资源㊁分类以及可持续应用研究提供参考ꎮ1㊀Epimdium系统学研究概况Epimdium(Beiberdaceae)最早于1561年ꎬ由意大利植物学家LuigiAnguillaria发现ꎬ并命名为 Epi ̄medio ꎮ1694年由瑞典博物学家Linnaeus初步建立Epimediumꎮ1700年ꎬ法国学者Toumefort首次用拉丁学名Epimdium命名ꎮLinnaeus[4]在其«Speciesplantarum»中将Epimedium归并为GroupTerandriaMonogynia类群ꎬ确立E.alpinum为该属模式种ꎮ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ꎬEpimedium其余种类相继被发现ꎬ极大地丰富了该属种群ꎮ1834年ꎬ比利时植物学家Morren&Decaisne首次对Epimedium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学整理ꎬ确认Epimedium有6种ꎬ并出版了第一部关于Epimdium的专著ꎮ并以花瓣距的长短为依据ꎬ将该属植物分为:I.SectionMacrocerasꎬII.Sectionmicroceras两组ꎮ建立了Aceranthus(产于日本ꎬ花瓣无距)和Vancouveria(产于美洲ꎬ花部三基数)两个单模属ꎮ随着Epimedium其他类群的不断发现ꎬ该属植物的分布逐渐扩大到欧洲㊁亚洲及北非西部ꎬAceranthus和Vancouveria两个单模属也被后人归并ꎮ1846年ꎬFischer&Meyer在对Epimedium研究时ꎬ将其分为3个组(详见表1)ꎮ表1㊀Fischer&MeyerEpimedium分类系统Tab.1㊀EpimediumtaxonomybyFischer&Meyer组别分类依据种㊀㊀类I.SectionsMacroceras花茎具复叶ꎬ分布于日本ꎮA.长距类E.macrosepalumꎬE.violaceumꎬE.musschianumꎮB.短距类E.youngianumꎮII.SectionsMicroceras花茎不具复叶ꎬ分布于欧洲和印度ꎮE.alpinumꎬE.pubigerumꎬE.elatumꎮIII.SectionsMacroceras花茎无叶ꎬ分布于高加索地区ꎮE.pinnatumꎮBaillon等(1862)对Epimedium进行了修订ꎬ保留了SectionsMacroceras和SectionsMicroceras两个组ꎬ建立了新组SectionDimorphophyllumꎬ将Aceran ̄thus和Vancouveria分别降为SectionAceranthus和SectionVancouveria处理ꎮ1877年后ꎬ大量来自中国的Epimedium新类群及欧洲杂交种类的出现ꎬ使得该属植物的分类变得越加混乱ꎬ甚至出现新种误载现象ꎮFranchet[5]出版了Epimedium专著«SurlesespecesdugenreEpimedium»ꎬ将Aceranthus和Van ̄couveria并入Epimediumꎬ描述Epimedium属10个种ꎻ并将Epimedium分为:SubgenusEpimedium和SubgenusVancouveria两个亚属ꎮ随后ꎬV.L.Komar ̄ov.(1908)对Epimedium进行了修订ꎬ对该属的地理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ꎬ沿用了Franchet的分类方法ꎮEpimedium混乱的种间关系引起了英国植物学家StearnWT.(1930)的关注ꎬ并进行了严密考证及较为全面的修订ꎬ在其1938年出版的专著«Epime ̄diumandVancouveria(Berberidaceae)ꎬamonograph»中ꎬ收录了Epimedium21种及5个亚种ꎬ其中13种来自中国ꎮ依据是花茎上叶的数目㊁花萼尺寸㊁花瓣距的长短等性状ꎬ将淫羊藿属分为I.SectionRhizo ̄phyllon和II.Sectionphyllocalum两组[6]ꎮ20世纪80年代ꎬ我国植物学家应俊生等对中国Epimedium进行了整理ꎬ记录中国有Epimedium13种ꎬ2变种[1]ꎮ此后ꎬStearnWT.㊁陈青莲㊁梁海锐㊁肖培根㊁何顺志㊁郭宝林等对中国Epimedium进行了大量调查ꎬ陆续发表新种(含新变种)近30种ꎮ随着Epimedium物种数量急剧增加ꎬStearnWT. (2002)[7]再次对该属植物进行了全面整理ꎬ出版专著«ThegenusEpimediumandotherherbaceousBerbe ̄ridaceaeincludeingthegenusPodophyllun»ꎬ记载了该属54种及8亚种㊁3变种ꎬ同时记录了栽培型及杂交种90种ꎮ以形态特征㊁地里分布及C-带类型等为依据将Epimedium分为:SubgenusRhizohpyllum(花茎无叶ꎬ分布于高加索及北非地区)和SubgenusEpimedium(花茎具叶ꎬ分布于中国㊁日本㊁俄罗斯等)两个亚属ꎮ应俊生等(2011)[8]对淫羊藿属进行了再次整理ꎬ在出版的«FloraofChina»记载Epime ̄dium41种ꎮ何顺志等(2104)[2]对中国类群进行了深入总结ꎬ出版了«中国淫羊藿属植物彩色图鉴»ꎬ居于StearnWT.的划分证据ꎬ对中国的large ̄flow ̄ered和small-flowered两个类群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ꎬ确定中国小花类群18种ꎬ大花类群27种ꎮ以花部形态特征及演化规律为依据ꎬ将分布于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分为5组48种:I.花瓣扁平组(Sec ̄tionCompanulatae)ꎬ花冠钟状ꎬ花瓣扁平ꎬ3种ꎻII.花瓣浅兜型组(SectionGibbae)ꎬ花瓣近平展ꎬ线段略内卷为浅兜状ꎬ4种ꎻIII.花瓣囊型组(SectionBrachyc ̄erae)ꎬ花瓣基部平展ꎬ先端内弯为囊状ꎬ6种ꎻIV.花瓣具短距组(SectionCalcar)ꎬ花瓣具短距ꎬ内萼片长于花瓣ꎬ7种ꎻV.花瓣具长距组(SectionDolicho ̄cerae)ꎬ花瓣具明显伸长的长距ꎬ内萼片远短于花瓣ꎬ28种ꎮEpimedium系统研究情况(详见表2)ꎮ2015年来ꎬZhangDG.等[9-12]发表了来自中国的Epimedium新种4个(ZhangDGꎬDengTꎬKimCꎬetal.E.tianmenshanensis㊁ZhangYꎬZhangSꎬDangHꎬetal.E.xichangense㊁WangYYꎬXuWFꎬHeSZ.E.muhuangense㊁WeiNꎬZhangYJꎬZhunXUꎬetal.E.zhaotongense)ꎮ根据何顺志教授分类系统ꎬ本文将国外种类及2014年以来发表的新种进行了相应的分组:I.花瓣扁平组(SectionCompanula ̄tae)增加了E.diphyllumꎻII.花瓣浅兜状组(SectionGibbae)无变化ꎻIII.花瓣囊型组(SectionBrachycer ̄ae)增加了E.muhuangenseꎬE.pinnatumꎻE.perralde ̄rianumꎻIV.花瓣具短距组(SectionCalcar)E.tian ̄menshanensisꎬE.elatum#ꎻE.alpinumꎻE.pubigerumꎮV.花瓣具长距组(SectionDolichocerae)增加了E.xichangenseꎻE.zhaotongenseꎬE.sempervirensꎻE.mac ̄rosepalumꎻE.trifoliolatobinatum(详见表3)ꎮ截至目前ꎬ据相关文献资料统计[13-15]ꎬEpimedium全世界共计65种ꎬ其中包含3个亚种ꎬ8个变种ꎬ8个存疑种及4个新种ꎮ表2㊀Epimedium系统学研究沿革Tab.2㊀ResearchhistoryofEpimediumsystematicsLuigiAnguil ̄laria1561Tournefort1700Morren&De ̄caisne1834Fischer&Meyer1846Baillon1862Franchet1886V.L.Komarov.1908StearnWT.1938StearnWT.2002HeShunzhi2014EpimedioEpimediumSectionMacro ̄cerasSectionsMacro ̄cerasSectionsMacro ̄cerasSubgenusEpi ̄mediumSubgenusEpi ̄mediumSectionRhizo ̄phyllonSubgenusEpi ̄mediumSectionCompanu ̄lataeSectionmicro ̄cerasSectionsMicro ̄cerasSectionsMicro ̄cerasSubgenusVan ̄couveriaSubgenusVan ̄couveriaSectionphyllo ̄caulomSectionDiphyl ̄lonSectionGibbaeSectionsMacro ̄cerasSectionDimor ̄phophyllumSeriesMono ̄phllyaSubsectionMonophllyonSeriesCompan ̄ulataeSectionBrachycer ̄aeSeriesAceran ̄thaSeriesMicro ̄ceraeSeriesDavidia ̄naeSectionCalcarSeriesDiphyllaSeriesMacro ̄ceraeSeriesDolicho ̄ceraeSectionDolicho ̄ceraeSeriesPolyphyllaSubsectionAceranthusSeriesBrachyc ̄eraeSubsectionDiphyllonSectionMacro ̄cerasSeriesDolicho ̄ceraeSectionPolyphyllonSeriesBranchyceraeSectionEpime ̄diumSubsectionPolyphylloSubgenusRhi ̄zohpyllumSeriesElonga ̄taeSeriesElatae表3㊀基于何顺志分类系统的Epimedium种类分组情况Tab.3㊀EpimediumspeciesgroupingbasedontheclassificationsystemofHEShunzhi分类系统分类依据组下种类I.SectionCompanulatae花直径6~10mmꎬ花冠钟状ꎬ花瓣扁平ꎬ长6~8mmꎬ内萼片短于花瓣ꎬ花丝短于花药ꎮE.platypetalumꎻE.campanulatum∗ꎻE.ecalcaratumꎮE.diphyllum#ꎮII.SectionGibbae花直径4~6mmꎬ花瓣近平展ꎬ线段略内卷为浅兜状ꎬ长1~2.5mmꎬ内萼片长于花瓣ꎬ花丝短于花药ꎮE.borealiguizhouense∗ꎻE.truncatumꎻE.coactumꎻE.myrianthumꎮIII.SectionBrachycerae花直径4~8mmꎬ花瓣基部平展ꎬ先端内弯为囊状ꎬ长1~3mmꎬ内萼片长于花瓣ꎬ花丝短于花药ꎮE.sagittatum∗ꎻE.pubescensꎻE.stellulatumꎻE.parvifoliumꎻE.pudingenseꎻE.sagittatumVarguizhouenseꎮE.muhuangenseҗꎮE.pinnatum#ꎻE.perralderianum#ꎮIV.SectionCalcar花直径5~10mmꎬ花瓣具短距ꎬ长3~9mmꎬ内萼片长于花瓣ꎮE.reticulatumꎻE.fargesiiꎻE.dewuenseꎻE.brevicornu∗ꎻE.dolichostemonꎻE.qingchengshanenseꎻE.shuichengenseꎮE.tianmenshanensisҗꎮE.elatum#ꎻE.alpinum#ꎻE.pubigerum#ꎮV.SectionDolichocerae花直径10~60mmꎬ花瓣具明显延伸的长距ꎬ长10~35mmꎬ内萼片远短于花瓣ꎬ花丝短于花药ꎮE.simplicifoliumꎻE.zhushanenseꎻE.glandulosopilosumꎻE.koreanumꎻE.fla ̄vumꎻE.brachyrrhizumꎻE.eptorrhizumꎻE.pauciflorumꎻE.epsteiniiꎻE.fangiiꎻE.OgisuuiꎻE.enshienseꎻE.franchetiiꎻE.lishihcheniiꎻE.davidiiꎻE.mikinoriiꎻE.chlorandrumꎻE.wushanenseꎻE.ilicifoliumꎻE.acuminatumꎻE.hunanenseꎻE.rhizomatosumꎻE.sutchuenenseꎻE.elongatumꎻE.baojingenseꎻE.pseudowush ̄anenseꎻE.membranaceum∗ꎻE.xichangenseҗꎻE.zhaotongenseҗꎮE.sempervirens#ꎻE.macrosepalum#ꎻE.trifoliolatobinatum#ꎮ注: ∗ 组名模式种ꎬ җ 2014年后发表新种ꎬ # 国外种类ꎮ2㊀Epimdium分类研究进展2.1㊀形态学研究Epimedium叶及花的形态结构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ꎬ遗传较为稳定ꎬ是目前对该属类群分类的直接证据ꎮ其中花瓣的演化特征犹为突出ꎬ可作为该属植物进化顺序的依据ꎬ以推测各类群的进化水平ꎬ对于确定其系统地位㊁分化中心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ꎮ但该属植物各居群间有着特定的地理隔离ꎬ而无生殖隔离的现象ꎬ从经典形态分类建立自然的属下分类系统还存在着诸多争议ꎮ因此ꎬ该属的系统分类仍然是分类学上的热点问题之一ꎮ目前ꎬ在关于Epimedium的形态分类文献及专著中ꎬ主要依据为花茎上叶的数目㊁花瓣距的长短等特征ꎮ但该属植物具有花较为松散易脱落㊁花期短㊁结构复杂ꎬ标本难以保持其花的完整性及颜色等缺陷ꎬ这给实际工作又增加了一定难度ꎮ依据形态学证据ꎬ应俊生(1975)[16-17]初步整理并确定Epimedium在中国分布13种2变种ꎬ发表了箭叶淫羊藿的光叶变种(Epimedium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var.glabratumYing)ꎮ1982以来ꎬ国内外学者共发表新种及新变种共计46个ꎮ张燕君㊁徐艳琴等[18]通过野外考察㊁移栽试验㊁文献及标本查阅ꎬ对Epimedium的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比较分析ꎬ发现根状茎的形态㊁小叶的数目㊁花茎上叶的数目㊁小叶的形态㊁花序的类型等性状ꎬ是较为可靠的分类依据ꎮ花瓣(距)㊁内轮萼片形态及与花瓣的大小关系是最稳定的形态性状ꎬ在属下分组和分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ꎮ并对竹山淫羊藿㊁腺毛淫羊藿㊁偏斜淫羊藿进行了模式选定ꎻ纠正了前人对5个单叶淫羊藿物种的描述ꎬ重新探讨了它们的系统位置ꎮ应俊生[1]在«中国植物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修订整理ꎬ在«FloraofChina»收录Epimedium植物49种ꎬ认定了刘林翰(1999)发表的E.lobophyllumꎮ将E.elachyphyllum归并为E.parvifoliumꎻE.platypetalumvar.tenue归并为E.platypetalumꎻE.pubescenssubsp.Primarium归并为E.pubescens处理ꎮ将E.pudingense㊁E.qingchengs ̄hanense㊁E.pseudowushanense㊁E.baojingensE.grandi ̄florum㊁E.campanulatum㊁E.jingzhouense㊁E.shennon ̄gjiaense作为存疑种处理ꎮ未对E.jingzhouense㊁E.dewuense㊁E.yinjiangense等进行收录ꎮ何顺志在«FloraofChina»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㊁验证及修订ꎬ在其«中国淫羊藿属植物彩色图鉴»专著中确认了E.Sagittariumvar.guizhouense㊁E.baojingensis㊁E.ep ̄steinii㊁E.ogisui㊁E.dewuense㊁E.pudingense㊁E.cam ̄panulatum㊁E.coactum㊁E.membranaeum㊁E.pseud ̄owushanense㊁E.qingchengshanense的种群地位ꎮ记载全世界Epimedium植物共有57种ꎮ其中ꎬ中国产48种ꎬ国外分布9种ꎬ将E.yinjiangense㊁E.shennon ̄gjiaense㊁E.jingzhouense作为存疑种处理ꎮ未列入E.lobophyllum[2ꎬ8]ꎮ严福林㊁何顺志等[19ꎬ20]对淫羊藿属部分物种进行了引种同园栽培ꎬ观察测定一定时期后植株的性状特征变化ꎮ结果显示ꎬ部分种类性状较不稳定ꎬ甚至一些种类存在性状趋同现象ꎮ因此ꎬ淫羊藿属植物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ꎬ部分种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商榷ꎮ刘少雄㊁徐艳琴等[21]基于标本查阅及野外形态进行了观测和比较ꎬ以植株形态及毛被特征为依据ꎬ对木鱼坪淫羊藿及其复合类群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ꎬ认为竹山淫羊藿花色稳定(为紫色)易于与其它物种区分ꎬ建议将竹山淫羊藿从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中分离出来ꎻ而E.lishihchenii㊁E.bao ̄jingense与E.franchetii形态特征具有交叉相似居群ꎬ关系复杂ꎬ存在过渡类型ꎬ难以进行准确区分ꎬ可能是生态宗或地理宗引起ꎬ建议将二者作为木鱼坪淫羊藿亚种处理ꎮ经文献查阅了解ꎬ目前还未正式发表的Epime ̄dium种类有:E.wanshanense㊁E.luodianense㊁E.kaiy ̄angense三种ꎬ均分别分布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及贵阳市开阳县等地区ꎮ2.2㊀显微研究相关研究发现ꎬEpimedium植物叶片的毛绒特征在新鲜植物㊁标本或干燥药材中较稳定ꎬ给Epime ̄dium及其药材的鉴定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依据ꎮ梁海锐㊁阎文玫等[22-23]以非腺毛特征为依据ꎬ对29种Epimedium植物的叶表面进行了研究ꎬ发现Epimedi ̄um叶上表面大多为革质状ꎬ种间无明显的差异ꎬ叶表皮细胞的突起㊁角质层纹饰㊁非腺毛等特征对Epi ̄medium植物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ꎮ何顺志㊁王悦云㊁徐文芬㊁张晓冬等[24-26]利用数码显微拍摄技术对中国Epimedium小花类群的15种1变种及大花类群27个种进行了叶背非腺毛形态的系统研究ꎮ发现该类群叶背非腺毛结构特征专属性强ꎬ在种间存在差异ꎬ具有一定分类价值ꎬ研究支持贵州淫羊藿作为箭叶淫羊藿的变种ꎬ并支持毡毛淫羊藿作为独立种的地位ꎮ汤利[27]对四川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叶表皮微形态及细胞学和同工酶进行了研究ꎬ其中叶表皮微形态研究显示ꎬ淫羊藿属植物气孔特征在大花类群和小花类群间有一定专属性ꎬ可将二者分开ꎬ非腺毛特征能够将部分种类进行鉴定ꎬ可作为淫羊藿属植物的分类及生药鉴定的辅助依据ꎮ高敏等[28]认为Epimedium非腺毛的演化趋势为:细胞数由多到少ꎬ细胞壁从薄到厚至中部膨大ꎬ顶细胞比例逐渐增大ꎬ伸长细胞由有到无㊁相邻细胞连接方式由直接到钝接甚至 T 型相接ꎬ非腺毛形态从平直到卷曲ꎮ并建议将星花淫羊藿作为柔毛淫羊藿变种ꎬ保靖淫羊藿和时珍淫羊藿应并入木鱼坪淫羊藿ꎬ单叶淫羊藿和绿药淫羊藿合并入粗毛淫羊藿ꎮ徐艳琴等[29]对野生及同质园栽培下的箭叶淫羊藿非腺毛(顶细胞形状㊁顶细胞直径㊁细胞壁厚㊁伸长细胞有无㊁非腺毛全长与顶细胞比例等)进行了研究ꎬ发现箭叶淫羊藿非腺毛由2~10个细胞组成ꎬ其特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ꎮ但同一居群个体间具有形态和性状相似的非腺毛ꎬ特征较稳定ꎮ结合王悦云㊁高敏㊁徐艳琴等的研究结果ꎬEpimedium非腺毛性状在某些物种内变异十分复杂ꎬ可能存在 专属性 假象ꎬ不宜作为某些种类的单一鉴定依据ꎬ应结合其他鉴定特征进行分析ꎬ确保鉴定的准确性ꎮ2 3㊀孢粉学研究孢粉学是以电子显微镜为手段ꎬ利用植物的孢子或花粉受外界影响较小ꎬ具保守性等特点ꎬ研究植物孢粉形态(形状㊁大小㊁赤道面㊁极面㊁外壁表面纹饰等)特征ꎬ以探讨植物起源㊁演化㊁亲缘关系及植物种间的鉴定等内容ꎮEpimedium植物的孢粉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ꎮ张金谈㊁余旭升㊁梁海锐㊁何顺志ꎬ郭宝林等[30-34]应用扫描电镜对Epimedium植物花粉形态㊁外壁纹饰及其分类学意义进行了研究ꎮ结果显示ꎬEpimedium花粉形态特征主要为:花粉粒近圆球形至长球形ꎬ大小(21 7~34 8)μmˑ(29~40 6)μm(光镜ꎬ梁海锐ꎬ阎文玫等1991)ꎬ(20 1~36 5)μmˑ(17 8~26 87)μm(电镜ꎬ何顺志ꎬ郭宝林等1997ꎬ1998)ꎬ赤道面观为圆形㊁椭圆形或长椭圆形ꎬ极面观圆形或三裂圆形ꎬ具三孔沟ꎬ沟深或浅ꎬ具沟膜ꎬ沟膜上有瘤状或刺状突起ꎮ外壁为网状或条网状纹饰ꎬ网眼类圆形或类多边形ꎬ网脊突起或平坦ꎮ王悦云㊁杨雯等[35]应用扫描电镜对Epimedium中国31个类群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ꎬ通过其形态分类㊁花粉外壁雕纹变异情况寻找种间的区别特征ꎮ结果表明ꎬ该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ꎬ少数为球形ꎬ大小为(15 5~25 0)μmˑ(27 3~48 1)μmꎬ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ꎬ具三孔沟ꎮ并根据花粉纹饰将其分为3个大组:条网状纹饰组㊁条纹状纹饰组㊁网状纹饰组ꎮ该研究提供了普定淫羊藿确立为新种的佐证:普定淫羊藿花粉为明显的条纹状纹饰ꎬ而箭叶淫羊藿花粉为网状纹饰ꎻ解决了«FloraofChina»中提出的存疑种:保靖淫羊藿花粉为条纹状纹饰ꎬ单叶淫羊藿㊁竹山淫羊藿均为网状纹饰ꎻ拟巫山淫羊藿㊁巫山淫羊藿㊁直距淫羊藿三者花粉均为网状纹饰ꎬ但拟巫山淫羊藿花粉仅赤道中部网脊上分布有极稀疏的瘤状突起ꎬ网眼小而圆ꎬ而巫山淫羊藿花粉网脊上均具稀疏瘤状突起ꎬ网眼大而不规则ꎬ直距淫羊藿网脊呈皱波状隆起且密布瘤状突起ꎻ毡毛淫羊藿花粉为网状纹饰㊁有长球形和贝壳状两种形态ꎬ明显不同于柔毛淫羊藿花粉的条纹状纹饰ꎬ因此认为毡毛淫羊藿应为一独立种ꎮ其次还发现箭叶淫羊藿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纹饰ꎬ与梁海锐等研究中为条网状纹饰不同ꎻ星花淫羊藿为长球形花粉㊁网状纹饰与郭宝林等研究中的球形花粉㊁条网 条纹状纹饰有所区别ꎻ淫羊藿花粉的网状纹饰与梁海锐㊁郭宝林等研究中为条网状纹饰不同ꎮ以上研究从孢粉学角度为Epimedium植物的分类及系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与依据ꎮ但Epime ̄dium中的部分种类花粉形态可能属于多型种ꎬ具体变异幅度和范围仍有待探索ꎮ因此ꎬ孢粉学研究应结合形态学㊁显微结构等证据进行多角度深入探讨ꎬ以为该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获取充分证据ꎮ2 4㊀细胞学研究为进一步探讨Epimedium分类学问题ꎬ国内外学者从细胞学角度对该属进行了深入的分类研究ꎮKuroki(1967ꎬ1970)㊁盛茂银ꎬ陈庆富等(2007ꎬ2010)㊁严福林ꎬ何顺志等(2015)㊁SajadAhmadLone等(2016)㊁王霖娇(2017)等对Epimedium进行了核型分析ꎮ结果显示ꎬ除了MaoyinSheng发表的E ̄yinjiangenses(2n=24ꎬX=6)外ꎬ其余类群染色体均为(2n=12ꎬX=6)ꎬ被研究的物种细胞核型较为相似ꎮ因此认为ꎬEpimedium染色体的变异较为保守ꎬ以细胞核型作为属下分类证据较为局限[36-44]ꎮ盛茂银等[45]ꎬ应用BSG方法对Epimedium8个种染色体GiemsaC带(着丝粒带㊁端带㊁中间带㊁中间随体带等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ꎮ以带纹数目和位置为依据ꎬ可将该研究的8个种归为三类ꎮ盛茂银等[46]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Epimedium进行了物理定位ꎬ发现基于基因位点的分布模式及染色体其他形态特征可以清楚的被区分ꎬ因此认为该方法对淫羊藿属研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ꎮ张燕君等[47-48]对我国21种Epimedium植物进行了核型与减数分裂研究ꎬ核型分析结果与盛茂银㊁陈庆富㊁何顺志等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ꎮ但在川鄂淫羊藿㊁柔毛淫羊藿和黔岭淫羊藿的减数分裂研究中ꎬ三种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ꎬ结合该属植物进行核型分析时发现了一些染色体变异情况ꎮ因此ꎬ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Epimedium植物某些种类的系统学分类依据ꎮ2 5㊀化学成分分类学研究1935年ꎬ日本学者赤井左一郎首次对淫羊藿属中的箭叶淫羊藿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ꎮ随后ꎬ国内外学者对Epimedium进行较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ꎬ分离得到黄酮类㊁酚苷类㊁多糖㊁色酮类等㊁淫羊藿次苷类㊁木脂素类㊁有机酸类㊁生物碱等各类化学成分约150个ꎮ近年ꎬ又从朝鲜淫羊藿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有:朝藿素A~C㊁朝藿苷B~D㊁朝鲜淫羊藿苷㊁朝藿菲苷㊁朝藿酮A㊁银杏双黄酮㊁异银杏双黄酮㊁去甲银杏双黄酮㊁粗毛淫羊藿苷㊁槲皮素㊁肌醇㊁木兰花碱等化合物[49-51]ꎮ后来ꎬ郭宝林等[52-53]利用HPLC方法ꎬ对中国Epimedium35种1变种129个植物叶片样品进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与花形态性状的关联分析ꎬ结果与W.T.Stearn(2002)分类系统Diphyl ̄lon组下4个系的划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ꎮ为Epi ̄medium的分类系统提供了新的化学成分分类依据ꎮ徐艳琴等[54ꎬ55]对不同种类及同种不同居群淫羊藿等位酶多样性及多甘化学型变异的比较发现ꎬ不同居群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都非常明显ꎬ可将不同居群的箭叶淫羊藿分划为4种化学型ꎮKoga等[56]应用同工酶和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对产于日本的7个分类群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ꎻ杨雯㊁何顺志等[57]利用HPLC方法ꎬ对37种111批不同产地Epimedium建立了特征图谱鉴别方法ꎮ聚类分析与指纹图谱软件处理结果相似ꎬ37种淫羊藿可以分为9类ꎬ但箭叶淫羊藿和天平山淫羊藿不同产地之间差异较大ꎮ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与含量受环境与遗传2个因素的影响较大ꎬ不同的生态㊁气候㊁土壤㊁水文等环境下成分差异较大ꎬ因此以化学成分作为Epimedium属内的分类依据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ꎮ2.6㊀分子分类学研究分子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物种的起源㊁进化和分类等级的学科ꎮ由于其优越性ꎬ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ꎮ亦是当前生物分类学㊁生药学㊁农业㊁化工等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有效措施ꎮ由于Epimedium特殊的分类特点ꎬ分子生物学方法在Epi ̄medium植物的系统位置与近缘关系研究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ꎮ王艇等[58]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探讨了部分小檗科(Berberidaceae)5个属6种植物的系统学关系ꎬ表明在我国的小檗科植物中ꎬEpime ̄dium与八角莲属相对近缘ꎮSunYue等[59ꎬ60]测定了淫羊藿5SrDNA间隔区序列ꎬ但序列的直接比对受到碱基错配的影响ꎬ且在没有考察足够样本的情况下ꎬ方法的价值和可用性尚待评估ꎬ因此该方法未被«中国药典»收录应用ꎮNakai等[61]应用RAPD和AFLP分析了日本Epimedium植物的地理变异和杂种鉴定ꎬ结果显示分子标记方法重现性差ꎬ仍不能作为一种可靠的鉴定方法ꎮ郭宝林等[62]对选择了ITS序列(ITS1和ITS2)和RAPD带型性状作为分子标记对Epimedium19个种和外类群Vancouveria属2个种进行了属内与属间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ꎮITS分析结果显示ꎬEpimedium和Vancouveria属间界限明显ꎬ但二者近缘ꎻEpimedium种间序列趋异值低ꎬ信息位点不足以用于Epimedium种间的系统发育分析ꎻEpimedium遗传信息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ꎮRAPD的结果显示ꎬEpimedium可分为:中国类群㊁地中海花茎上无叶类群㊁地中海地区其他类群与日本类群四个类群ꎬ与ITS序列分析结果有一定相关性ꎮ任璘等[63]利用AFLP技术对Epimedium46个种(中国产38种㊁地中海及日本地区8种)和外类群Van ̄couveriahexandra进行系统研究ꎬ所开发的AFLP标记能够区分一些形态学特征相似的种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Epimedium分为subgenusRhizophyllum㊁sec ̄tionDiphyllon两大类ꎮ杜明凤㊁李明军㊁盛茂银㊁陈庆富等[64-65]对Epimedium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和PCR-RFLP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ꎬ建立了淫羊藿植物DNA标记系统关系图和17种Epimedium植物的RAPD指纹图谱ꎮ李明军㊁杜明凤等[66-67]对淫羊藿属部分种类进行RAPD标记㊁DNA指纹图谱㊁PCR-RFLP标记系统关系等研究ꎬ建立了对应的DNA指纹图谱及DNA标记系统关系图ꎬ相关研究结果为Epimedium植物的物种鉴定㊁遗传关系㊁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持ꎮ盛茂银[68]通过双探针FISH技术对14株Epi ̄medium的45S和5SrDNA位点进行了物理图谱分析ꎮ结果显示ꎬ所研究的Epimedium中可以明确地鉴定出6对染色体ꎬ推测sectionDiphyllon可能较为原始ꎬ大花类群可能较小花类群原始ꎮZengSꎬXiaoGꎬGuoJꎬYousafZ等[69-71] (2010)对Epimediumsagittatum进行了EST数据库的建立及其EST-SSR的鉴定ꎮ共鉴定出2810个EST-SSREST数据集ꎬ为Epimedium植物分类㊁分子育种㊁遗传学㊁基因组学和次生代谢等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ꎮ王川易等[72-73]采用核基因组㊁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信息ꎬ结合形态学及化学分类方法ꎮ对中国Epimedium(Set.Diphyl ̄lon)4个系34个种和外类群Vancouveria2个种进行系统研究ꎬ结果支持现有系统对Epimedium下亚属㊁组等高阶元的划分ꎬ不支持将花瓣是否有距㊁是否有瓣片作为中国淫羊藿组组下的主要分系依据ꎬ而认为中国Epimedium组下系统的建立和物种分化的关系仍应当更多关注地理分布特征ꎮ药用种类的DNA条形码鉴定结果显示5个叶绿体基因组序列(atpB-rbcL㊁trnL-trnF㊁petL-psbE㊁psbD-trnT㊁rps14-rps8-infA-rpl36)及3个核基因组序列(ITS㊁ITS2㊁ETS)的变异位点仍然不足ꎬ种下变异过大ꎬ不能实现有效鉴定ꎮ因此认为ꎬ对Epimedium植物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具有巨大的挑战ꎮ蒋昱ꎬ丁春邦等[74](2011)用DNA条形码对Epimedium10个种中4个候选DNA区域(psbA-trnH㊁ITS㊁rbcL㊁matK)进行研究ꎮ结果显示psbA-trnH序列PCR成功率较高ꎬ种间分化程度高ꎬ分离条码差距大ꎬ可作为Epimedium潜在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ꎮ徐艳琴等[75](2012)对11个箭叶淫羊藿居群基于6个微卫星标记的聚类分析ꎬ结合形态变异㊁非腺毛性状变异㊁化学型变异等分析ꎬ认为箭叶淫羊藿可能属于多型种ꎮ李志能等[76-77](2013㊁2014)在淫羊藿花序454测序的基础上ꎬ分别对其A-E类MADS-box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进行克隆ꎬ通过Northern杂交㊁组织原位杂交等手段研究不同花型淫羊藿花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ꎬ解析与淫羊藿奇异花型形成密切相关的MADS-box基因的基本功能ꎬ探讨了对淫羊藿开花调节的分子机理ꎬ在进化上为Epimedi ̄um花型的调控机理及分类学提供了证据ꎮ分别对其A-E类MADS-box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进行克隆ꎻ通过Northern杂交㊁组织原位杂交等手段研究它们在不同花型淫羊藿(花瓣扁平㊁无距ꎻ有长距且具有大瓣片ꎻ具有长距但无瓣片ꎻ具有囊状花瓣无瓣片)花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ꎬ通过酵母双杂交等技术研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ꎻ然后解析与淫羊藿奇异花型形成密切相关的MADS-box基因的基本功能(构建正反义载体转化烟草或拟南芥)ꎬ阐明这些基因与淫羊藿奇异花型形成的关系ꎮ项目的实施将从理论上对淫羊藿开花调节的分子机理进行一定的探讨ꎬ为进化上较原始的花型奇特的植物开花调控机理的研究增添新的证据ꎬ从而进一步丰富植物花发育的理论基础ꎻ同时也将为淫羊藿花型演化提供分子证据ꎻ通过对淫羊藿MADS-box基因与其他植物同源基因的比较研究ꎬ还可进一步增加我们对其系统进化的认识ꎮ张燕君等[78-79]通过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ꎬ开展了AFLP㊁EST-SSR分子标记和多种低拷贝基因序列证据分子系统学研究ꎮ对中国Epimedium进行了分类学修订ꎬ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关系ꎮAFLP结果支持经典分类结论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类学上困难的种复合群及其它存疑种的分类学问题ꎮ张燕君等[80]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对Epimedium5种(粗毛淫羊藿㊁长蕊淫羊藿㊁柔毛淫羊藿)植物进行了系统学分析ꎬ结果基本符合更新系统的类型ꎬ但进化关系和属内分类需要大样本数据进一步的研究ꎮ该研究为Epimedium的分类学㊁系统发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数据ꎮ陈建军等[81-83]对672个箭叶淫羊藿基因组中转座子重复序列的组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中国植物志各卷册最新清单

4(1)
1999.7.
3科24属331种 蕨类(4)
51.7
邢公侠
肿足蕨科--金星蕨科
4(2)
1999.2.
2科19属300种 蕨类(5)
34.5
吴兆洪
铁角蕨科--球盖蕨科
6科24属185种
file:///F|/药学资料下载4/中国植物志各卷册最新清单.htm(第 1/10 页)2007-3-25 7:50:42老婆,我爱你!
1科54属452种
18
1999.10.
兰科(2)
56属379种
19
1999.9.
兰科(3)
20(1)
1982.1.
61属420种 胡椒科等4科
file:///F|/药学资料下载4/中国植物志各卷册最新清单.htm(第 3/10 页)2007-3-25 7:50:43老婆,我爱你!
44.1 28.8 75.7 22.2 31.3 38.2 39.8 37.6 28.3 25.3 71.6 60.6 63.4 14.1
陈守良
唐进 汪发缵 戴伦凯 梁松筠 裴盛基 陈三阳 吴征镒 李恒 吴国芳
唐进 汪发缵 汪发缵 唐进 裴鉴 丁志遵 吴德邻
郎楷永
陈心启
吉占和
程用谦
中国植物志各卷册最新清单
20(2)
1984.9.
21
1979.11.
22
1998.3.
23(1)
1998.3.
23(2)
1995.8.
24
1988.2.
25(1)
1998.8.
25(2)
1979.3.
26
1996.9.
27
1979.7.
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严福林;何顺志;徐文芬;黎忠鸿【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6(036)009【摘要】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classification and seed breeding research for the medicinal plants of Epi-medium, we studied seven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of Chinese Epimedium karyotype, using the conventional pressed discmethod,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and summary of phase information consult of karyotyp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s were 2n=2x=12, the cardinal numbes were x=6. The E. shuichengense, E. glan-dulosopilosum, E. baojingense, E. wushanense and E. flavum had four pairs of m chromosome and two pairs of sm chro-mosomes, and karyotype for mul as were 2n=2x=12=8m(2SAT)+4sm, among them, analysis on E. shuichengense and E. glandulosopilosum karyotype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E. ilicifolium, E. Truncatum 2n=2x=12=6m(2SAT)+6sm. The second pair of chromosomes of E. glandulosopilosum were with the middle satellite, and the first pair chromo-some of other species were with the middle satellite. E. glandulosopilosum, E. baojingense, E. wushanense, E. ilicifoli-um, E. Truncatum and E. flavum belonged to“2A” of Stebbins, E. shuichengense belonged to“1A” of Stebb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Epimedium karyotype was lower, thecorrelation betwee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karyotype were smaller, and karyotype structur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was smaller. Therefore, Epimedium was a more conservative in karyotype evolution of taxa.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barrenwort subordinate species and genetic evolution using the kary-otype analysis, even within distant species, its karyotype systematics had limited significance, but in the classification level of genera, karyotype analysis still had larger reference value.%该研究应用常规压片法对7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及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
植物分类检索表-详细编排【范本模板】

植物界分类检索表姓名:班级:学院:植物界分类检索表及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一、植物界分类检索表1。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2。
无叶绿素3。
细胞中无细胞核的分化..。
.。
.。
.....。
...。
....。
..。
..。
..。
.。
..1)细菌3. 细胞中有细胞核的分化。
..。
.。
.。
.。
...。
.。
.。
..。
.。
.。
....。
..2)真菌2. 有叶绿素..。
.。
...。
.。
.。
...。
...。
...。
.....。
.。
...。
.。
..。
...。
3)藻类植物1. 植物体有根、茎、叶分化(苔藓除外);雌性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
4。
无维管束。
.。
...。
...。
...。
....。
..。
.。
....。
.。
.。
..。
....。
..。
....。
.4)苔藓植物4. 有维管束5. 无种子...。
.。
.。
..。
.。
.。
.。
....。
.。
..。
..。
....。
...。
.。
..5)蕨类植物5. 有种子6. 种子外面无子房包被...。
..。
..。
....。
...。
....。
.。
..。
.。
.。
.。
..6)裸子植物6. 种子外面有子房包被.。
.。
.。
.。
..。
....。
..。
.。
.。
.。
.。
..7)被子植物二、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1. 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种子裸露,不包于果实内..。
.。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2. 花无假花被,胚珠无细长的珠被管.3. 叶羽状深裂,集生于常不分枝的树干顶部或块状茎上。
.。
..。
.。
..。
.苏铁科Cycadaceae3。
叶不为羽状深裂,树干多分枝。
4。
叶扇形,具多数2叉状细脉,叶柄长..。
.。
..。
..。
...。
....。
.。
银杏科Ginkgoaceae4. 叶不为扇形,无柄或有短柄。
5. 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种子无肉质假种皮。
6。
雌雄异株,稀同株,雄蕊具4~20个悬垂的花药,苞鳞腹面仅l粒种子。
..。
.南洋杉科 Arauc afiaceae6。
雌雄同株,稀异株;雄蕊具2~9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种鳞腹面有1至多粒种子。
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分类系统

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分类系统
王悦云;何顺志;徐文芬
【期刊名称】《贵州科学》
【年(卷),期】2009(27)4
【摘要】通过对大量标本、野外居群的观察分析和文献研究,回顾了淫羊藿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分析了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的重要分类性状及演化趋势,初步提出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的分类系统.结果表明:分布于中国的淫羊藿属小花类群有20种,应以花部形态特征及演化规律为依据划分为4组:1.花瓣扁平型组
Sect.Campanulatae;2.花瓣浅兜型组Sect.Gib-bae;3.花瓣囊型组
Sect.Sacciferae;4.花瓣具短距组Sect.Calcar.
【总页数】7页(P43-49)
【作者】王悦云;何顺志;徐文芬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
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Q949.746.8
【相关文献】
1.淫羊藿本草考证与中国淫羊藿属植物分类研究 [J], 焦美钰;王佳豪;许亮;谢明;张清竹;刘悦;宋奇
2.中国淫羊藿小花类群的研究现状 [J], 王悦云;徐文芬;何顺志
3.中国淫羊藿属小花类群非腺毛形态 [J], 王悦云;何顺志;郭宝林
4.淫羊藿属的新分类群 [J], 郭宝林;肖培根
5.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历史变化——兼论该科植物在我国合格发表的新分类群与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情况分析 [J], 辛子兵;符龙飞;黎舒;温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淫羊藿资源调查报告

淫羊藿资源调查报告小檗科(Berberidaceae)淫羊藿属(EpimediumLinn)植物在全世界约有50种,中国是该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中心,现有40种。
其中在重庆,约有14种1变种,分别是单叶淫羊藿(E.simplicifoliumY ing)、小叶淫羊藿(E.parvifoliumS.Z.HeetT.L.Zhang)、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Max-im.)、黔[今北淫羊藿(E.boreali-guizhouenseS. Z.HeetY.K.Ying)、多花淫羊藿(E.multiflorumYing)、短茎淫羊藿(E.brachyrrhizumStearn)、黒今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Stearn)、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Stearn)、水城淫羊藿(E.shuichengen seS.Z.He)、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Ying)、粗毛淫羊藿(E.acum inatumFranch.)、四川淫羊藿(E.sutchuenenseFranch.)毡毛淫羊藿( E.coactumLiang)、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和光叶淫羊藿(E.sagittatumvar.glabratumYing)。
近年,调查又发现了一些新种,如德务淫羊藿(E.dewuenseS.Z.He)、拟巫山淫羊藿(E.pseudowushanenseB.L.Guo)和普定淫羊藿(E.pudingenseS.Z.He,Y.Y.Wang&B.L.Guo)。
淫羊藿属的多种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补肾阳,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主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风湿痹痛,筋骨痿软,麻木拘挛等症治疗,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核酸代谢及抗衰老等也有重要作用,有4种已被《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
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实验分类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实验分类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是生长于中国的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利用于提高性功能、改善骨关节疾病、强身健体等方面。
该属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且是生物学、分类学以及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
然而,由于淫羊藿植物资源的日益匮乏,其种类学与分类研究却受到了因种类数量有限而受限制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该研究的目的是对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淫羊藿属研究做出贡献,有助于挖掘淫羊藿属植物的一些重要的药用资源,提升其药用价值与利用效益。
三、研究方法
1. 系统采集淫羊藿属不同品种的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学研究。
2.对淫羊藿属植物的分类学学术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历史、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研究重点。
3.利用传统的分类学方法,对淫羊藿属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四、研究意义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探究淫羊藿属植物的生长状况与不同品种之间的结构与差别,为深入了解淫羊藿属植物提供数据分析和判断依据。
同时,对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学研究,有助于挖掘其重要的药用资源,提高其在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淫羊藿属药用植物实验分类学研究的开展,还有可能发现完全新型的物种或基因型,从而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为淫羊藿属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有效的基础和信息依据。
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贵州科学30(1):09-14,2012Guizhou Science收稿日期:2011-11-10;修回日期:2011-11-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506);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2009BAI74B0201);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项目(黔科合中药[2010]5050);贵阳市科技特派员项目(筑科合同[2011207]21号)。
作者简介:何顺志(1954-),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
E-mail :hesz8899@126.com通讯作者:徐文芬(1964-),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及质量。
E-mail :wenfenxu@126.com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何顺志1徐文芬1王悦云1杨相波2周宁2贺勇2(1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2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阳550002)摘要:通过资源调查及分类学研究,我国有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19种,其中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淫羊藿E.brevicornu 、朝鲜淫羊藿E.koreanum 、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 为中国药典收载种;粗毛淫羊藿E.acuminutum 、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 、毡毛淫羊藿E.coactum 、黔岭淫羊藿E.leptorrhizum 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收载种。
黔北淫羊藿E.borealiguizhouense 、毡毛淫羊藿E.coactum 、德务淫羊藿E.dewuense 为贵州特有种质资源;宝兴淫羊藿E.davi-dii 、川西淫羊藿E.elongatum 、无距淫羊藿E.ecalcaratum 、方氏淫羊藿E.fangii 、少花淫羊藿E.pauciflorum 为四川特有种质资源。
关键词:淫羊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中图分类号Q949.7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63(2012)01-0009-06Study o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 of Epimedium in ChineseHE Shun-zhi 1XU Wen-fen 1WANG Yue-yun 1YANG Xiang-bo 2ZHOU Ning 2HE Yong 2(1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2Guizhou Tongjitang Phar-maceutical Co.Ltd.;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Abstract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axonomy study ,germplasm resources of 19species of Epimedium have beenfound in Guizhou Province.Of which E.pubescens ,E.brevicornu ,E.koreanum ,E.wushanense and E.sagitta-tum are specie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E.acuminutum ,E.myrianthum ,E .coactum and E .leptorrhizum are species of local standards in Guizhou Province.E.borealiguizhouense ,E.coactum and E.dewuense are the uniqu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E.davidii ,E.elongatum ,E.ecalcaratum ,E.fangii and E.pauciflo-rum are species of local standards in Sichuan Province.Key words :Epimedium ,medicin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淫羊藿药材隶属于小檗科(Beiberdaceae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该属植物约55种,我国产约45种(Stearn ,2002,1993a ,1993b ;应俊生,2001),其中5种为《中国药典》收载(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4种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标有*号的种类在当地民间或多或少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