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1. 引言1.1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培养未来篮球人才的关键环节。

随着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愈发重要。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国家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支持。

这些人才将成为未来国家队、俱乐部队伍的中坚力量,提升国内篮球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是为了培养更多有篮球梦想的青少年,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展现自己的篮球天赋,推动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而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得到更多的体育锻炼和专业指导,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个人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国家篮球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体育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当前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一些高校中,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往往被忽视。

学校的篮球队可能只把重点放在比赛成绩上,忽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这导致了球员们只重视比赛训练,忽视了体能、技术和战术的全面提升。

缺乏专业的教练团队也是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个问题。

有些学校篮球队的教练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训练和比赛,导致了球员们技术水平的停滞。

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名校拥有优越的篮球场地和装备,而一些普通高校的篮球队却面临着场地狭小、器材陈旧等问题,这不利于球员们的全面发展。

一些学校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的培养计划。

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计划,包括科学的训练方法、个性化的指导以及考量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但一些学校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准备。

为了提升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2.2 培养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关键因素1. 教练团队:高水平的教练团队是培养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保障。

教练团队应该具备丰富的执教经验、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训练计划和个性化的指导。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我国篮球运动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其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基础不牢,长期投入不足。

我国青少年篮球基础不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少年篮球长期受到政策和投入的制约,目前的青少年篮球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青少年篮球的技术、理论知识、战术意识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

二、队伍建设不规范。

由于对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许多区域或学校的篮球教练经验不足,队伍建设不规范,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篮球训练,专业化较差。

三、缺乏专业的教练和比赛机会。

在整个青少年篮球培养中,教练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国目前篮球教练队伍整体实力还需要提升,无法全面、深入地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此外,比赛机会也是影响青少年篮球人才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竞赛活动的水平还很低,缺乏高水平的比赛机会。

四、缺乏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培养主要依靠校园篮球和城市联赛的运作模式,而缺乏更多的培养方式和场地。

缺少完善的青少年篮球职业化体系,很难发挥出后备人才的潜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逐步改进目前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一、多方合作,加大对青少年篮球人才的支持力度,增加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联手支持,创新机制,提高篮球教练的工资待遇,同时落实财政资金投入,注重知识宣传和激励政策。

二、注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化。

现有篮球教练队伍需要重新规范和培训,学校、社区、体育系统中优秀的青年篮球教练应该有机会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其职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拓宽比赛渠道,增加重大比赛的举办次数,提高比赛水平,增加比赛场地和设施条件。

目的是为青少年篮球运动提供多样化、多元元化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比赛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缺乏专业的培养机制。

相比于职业球员的培养模式,高校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往往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许多高校篮球队在培养球员时更注重比赛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学生在篮球技术和专业素养上的缺失,无法与职业球员相匹敌。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想取得突破,就需要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专业化培养机制,注重学生的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竞技水平。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核心问题还在于缺乏优质的教练队伍。

一支出色的教练队伍是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篮球教练队伍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教学,更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篮球氛围。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对教练队伍的培训和选拔,引进高水平的教练来指导学生,提高整个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竞技水平。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核心问题还在于缺乏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

在许多高校里,篮球场地、训练器材以及体育场馆设施都相对简陋,无法满足学生进行高水平篮球训练的需求。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学生在训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大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篮球场地和训练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篮球训练条件。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核心问题还在于缺乏科学的竞赛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篮球队在学生篮球比赛中往往只注重比赛结果,忽略了比赛过程中的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种情况使得许多学生在比赛中缺乏经验和技术,往往在关键时刻无法承受压力,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比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竞赛体系,重视比赛中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比赛氛围。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核心问题上存在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对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的投入与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篮球培养环境和条件。

论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和发展策略

论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和发展策略

论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和发展策略发布时间:2022-04-12T08:54:54.128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年1月作者:陆万胜[导读] 篮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的篮球运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在国际赛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进展,然而与世界篮球水平的提升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尤其是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后备人才作为篮球运动的活力之源,能够有效促进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和发展策略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横州市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陆万胜 530300摘要:篮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的篮球运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在国际赛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进展,然而与世界篮球水平的提升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尤其是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后备人才作为篮球运动的活力之源,能够有效促进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和发展策略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发展;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培养模式单一就实际情况来看,青少年是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竞赛作为主导形式,使得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会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较为紧张的环境状态中,从而为其造成一定的心理与思想负担,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的篮球技能,但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严重消耗其的篮球学习热情[1]。

(二)培养方式不合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当前教师在实际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还是始终采取主导式的培养方式,其并没有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从而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其不能够凸显出学习主体地位的这一特点,并且,每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存在较大差异的个性化特点,然而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使得难以凸显出学生个性,为其的主体性发展以及个人篮球潜能与智慧的发掘造成严重的阻碍,不仅仅难以取得理想的人才培养成果,还会对学生的发展存在制约。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摘要】高校篮球在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影响因素。

在可行性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加强基础教育和专业培训等措施。

总结了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可行性研究、关键措施、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背景介绍中需要了解到,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既是一项普及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通过对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前形势,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可行性,最终提出关键措施,以期为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1.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高校建立了篮球队和相关的培养计划。

这些计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技术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2.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体育资源不足,导致高校篮球训练设施和教练团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篮球文化的缺乏,学生们对篮球的热情和参与度有限。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篮球队的练习和赛事安排多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培养计划和长期的技战术指导。

学生篮球队的训练往往由一些业余的教练员负责,他们的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系统的指导。

这导致了学生篮球队的整体水平无法有效提升,也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效果。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培养体系。

现阶段,高校篮球队在培养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专业篮球体系的支持,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的篮球培养环境。

一些优秀的篮球人才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培养体系,往往在进入职业篮球赛场后面临着技战术水平的差距,难以适应职业赛场的要求。

这也导致了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

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核心问题,比如缺乏人才储备和输送机制、缺乏足够的篮球场地和器材支持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制约了学生篮球队的整体发展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需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系统性的培养指导。

高校篮球队需要招聘专业的篮球教练员,建立起完善的训练体系和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篮球培养和指导。

需要加强对高校篮球队的投入和支持,提升篮球队的训练设施和装备水平。

只有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持,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篮球培养环境和条件。

还需要加强对篮球后备人才的持续培养和跟踪管理,建立起起层层选拔和培养的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和提升机会。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现状进行了分析。

现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训练不足、学校篮球教育缺乏以及青少年人才挖掘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对策:建立完善的基础篮球训练体系、加强学校篮球教育推广与普及、加大对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展望未来,应该注重全面发展青少年篮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只有通过系统和科学的培养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原因、对策、基础训练、学校教育、挖掘、培养、展望、总结核心观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析引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篮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和参与度逐渐增加。

篮球不仅是一项具有高强度运动的竞技项目,更是一项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运动。

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并不乐观。

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专业的训练师资和合理的训练环境,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有些优秀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日后发展中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篮球,这既是对他们个人潜力的浪费,也是对我国篮球运动的遗憾。

对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对于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体育锻炼和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

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篮球普及率和篮球基础水平,有利于我国篮球事业的长期发展。

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篮球运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个性。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林茂春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1-021-01摘要通过对新疆10所高校的篮球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剖析了新疆高校篮球队的发展现状,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疆高校篮球队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已经实行了20多年,新疆部分高校也在试办高水平篮球队,截止2015年,新疆包括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篮球队共7支男队,4支女队。

在过去的往届CUBA比赛中,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办高水平篮球队创办较早,多次跻身西北赛区,极大提升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

2010年教体艺函〔2010〕3号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评审确定工作的通知,基于此,本文对10所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够总结试办经验,对今后高校篮球队员的培养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调查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昌吉学院、新疆财经学院等10所高校的150名在读高校篮球运动员及50名已就业篮球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登录中国知网,系统查阅相关文件及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2.专家访问法根据研究需要,对新疆省体卫艺处的官员及有关专家和各高校有关负责人进行访问调查,咨询有关本研究的问题,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可行性。

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对专家的咨询,分别设计制定了教练员问卷调查表和运动员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9月对新疆高校篮球队运动员学制安排、训练水平、参赛类别、运动员招生渠道、运动员毕业出路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结果与分析(一)球队发展层次较低创办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国家预设目标是培养高校优秀篮球运动员,代表中国大学生参与世界大学生篮球竞赛,带动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作者:朱国强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3摘要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实际情况,采用调查及走访等形式,就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了体育运动学校、教育局试点校、传统项目学校和二、三线队伍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思路与对策。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及有关人士对篮球运动成绩滑坡的原因议论纷纷。

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后备人才。

在国内许多重大的篮球比赛,如城运会、青年锦标赛等也暴露出青少年选手明显乏人,虽然,中国篮球运动的改革已有十几年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篮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国家对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此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梯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篮球运动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篮球后备人才发展一、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询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和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的问题。

(二)访谈法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界的一些专家和部分教练员、裁判员的询访。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篮球运动发展的设想。

通过对运动员(学生)、专家、教练员、裁判员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找出他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与对策,进行综合信息的整理,作为本文的研究结果。

二、研究对象(一)体校篮球班(二)篮球试点学校(三)传统项目学校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不完善,后备力量匮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称之为“举国体制”。

即以体委负责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中心来培养不同年龄和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输送至体工队。

不可否认,在“举国体制”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逐渐发展,水平提高很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篮球运动员,并在1963年的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中一举夺冠。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对现有的体制带来更大的冲击,从而暴露出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引起的后果。

(一)体育局系列的困惑1.近几年来,受“奥运战略”和“金牌战略”的影响,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

重点扶持自己的优势项目,一些地区将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集体项目砍掉,篮球就是其中之一。

这样,自然埋没了很多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对没有被砍掉篮球队的地区而言,则缺少了竞争对手,减少了锻炼的机会,也就没有提高的发展。

2.省、军队体工队自己培养的运动员从14、15岁进入青年队,经过几年的训练,队员的技战术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队员的文化学习不系统,知识贫乏,影响了全面能力的发展,高水平的成材率较低,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集中体校队员的文化学习差,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队员不能升入到青年队或专业队,则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有可能被社会拒之门外,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体校学习,体校生源受到影响。

4.由于每个地区只有一所体校,在这个地区就很难有竞争对手,对抗比赛的机会很少,不能通过比赛来检查训练效果和提高强度,训练水平难以提高。

(二)教育系统的困惑1.中小学篮球场馆少,器材不全,教练员水平不高,基础训练水平低,比赛少。

这样从为数不多的中小学篮球比赛中挑选到基层体校训练的运动员质量不高,且数量有限;同样也不能向大学输送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

2.中学和大学之间出现断层,真正的大学生篮球队水平不高,不少高校招收的是省、市队,青年队的退役队员或没有发展前途的淘汰队员,这无疑是一种重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不用说篮球水平的提高了。

可见在“举国体制”下,以上因素的存在抑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结果与分析(一)体校篮球班面临的危机体校一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体校大多自成体系,学生文化课学习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从表1可以看出,最为突出的学生文化学习成绩差,被淘汰者大多数无法继续升学,由此造成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到体校学习。

通过对体校篮球班学生将来成为运动员的态度调查,见表2,可以看出体校生源危机的直接根源,严重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且社会反响也越来越激烈。

(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眼前的困惑目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大多数是实行以体育部门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管理形式,在其自身的传统项目上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基于目前学校体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人、财、物。

而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影响篮球传统校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篮球教练数量少,专业知识低,不能适应篮球竞技速度发展的需求,难以保证篮球训练的质量。

还有训练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也影响着篮球训练的质量。

(三)篮球试点校存在的问题试点校的创建,应当说是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一大发展。

从理论上分析,它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技运动水平,又有利于解决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问题,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强大的社会吸引力。

然而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从表4看出,学生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负担较重,因而从目前情况看,训练效果不甚理想,成才率不高。

(四)体教结合中出现的忧虑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配合,这已经形成了共识。

然而从表5中可以看到体教结合调查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忧虑数字。

反映出训练与读书的矛盾,影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篮球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从表6中可见,有79.5%的专家,83.8%的教练员和81.3%的裁判员认为部分省市篮球运动的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

其原因:第一是受奥运战略的影响,集体项目资金受到压缩。

第二是职业化改革重点在一线队伍,而基层队伍的资金仅有一小部分。

第三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偏见,父母不愿让子女参加篮球训练。

第四是训练条件难以改善,训练水平得不到发展。

第五是由于二三线队伍建设的薄弱,使二线队伍质量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五、发展对策(一)建立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与后备人才联系制度让省级以上的教练员、运动员与基层训练后备人才的单位建立定期的联系制度,将有利于后备人才的加速培养。

其好处有:(1)高水平的示范作用;(2)促进作用;(3)宣传作用;(4)有利于发现人才,及早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已经实行俱乐部制,实行联系制度的困难会很大。

因为是制度就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要采用一定的行政措施,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运动发展的动力。

篮管中心可制定具体措施方案,由省队主管单位监督执行,每年将实行情况上报监管中心。

(二)建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奖励基金制度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要经历几个阶段,几个教练员的培养。

为了鼓励使他们成才的各个阶段教练员所做出的成绩,应该设置奖励基金制度。

这不仅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而且能使广大教练员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三)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当前,要求对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培训基地数量并不现实,单靠体育运动学校,青年队等系统培养也是不够的。

应当充分挖掘现有训练体制的潜力,并充分发挥中学、大学办篮球队的积极性,加快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提高培养的质量。

要利用学校的优势,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数量,开辟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新途径。

调动和发挥大中小学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一是要继续发挥政策作用,二是要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前者最为重要。

当前,从管理政策上扩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和大学高水平篮球队的数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必要性表现在:社会需要,中学和大学向省级以上输送的后备人才培养。

可能性:(1)当前具备办高水平篮球队的中学、大学增多。

(2)中学逐步实施素质教育,这为中学设立高水平篮球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体育后备人才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3)人们的观念逐步变化,有利于学校运动队的发展。

当前,运动员获得的高薪和在广大球迷中目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刺激并改变人们的观念。

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篮球后备人才的成长。

为了保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篮球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逐步改进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由过去的“举国体制”变为国家和社会共同的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根据篮球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培养。

增加官办和私办的篮球学校、篮球俱乐部,鼓励和支持“广汇小飞虎训练营”式的民间篮球团体,形成篮球人才群,人才链,人才梯队(如图1)。

(2)增加对篮球重点小学、中学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投入,篮球资源的配置由靠计划转变为靠市场。

寻求社会的赞助,增加比赛机会。

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训练网,为职业俱乐部有偿输送运动员,为国家队输送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体育院校有较强的师资,较好的设备和科研条件。

建议在重点院校成立高水平篮球班,并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职业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全面的人才。

(4)体育系统的运动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方面,现在仍有一定的优势,但需积极寻求教育系统的帮助,解决好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解决好体校生源和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加科科学文化训练,严格管理。

参考文献:[1] 陈国瑞等.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1):44-47.[2] 白喜林.对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1998(2):49-50.[3] 邓秋霞.中国篮球现状与后备力量分析[J].南京体院学报.1997(4):29-30.[4] 李敦杰,刘太山.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几点思考[J].篮球综合信息.1998(3):37-39.[5] 胡利军.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J].沈阳体院学报.1992(3):445-48.[6] 王朝晖.关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出路的探讨[J].河北体育科技.19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