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3] 范丹丹 . 远程心电监测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及心肌 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7):69-71.
静态心电图监测时间相对较短,能够反映一段时间 内患者心律情况。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心脏病患者 在监测时并未出现心律失常情况,容易漏诊。张伟星等人 在研究中发现,静态心电图应用过程中漏诊概率较高 [5]。 动态心电图是 24 h 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连续性心功能监 测,应用效果也更好,很少有漏诊现象的发生。孙明霞 等人在研究中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监控与静态监控, 结果发现接受动态心电图的患者在检出率上要明显优于 静态心电图组 [6]。此外,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长,更有 利于心率变异性监测,发现心律失常患者心律特征。刘娟、 张超群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动态心电图能够及时发现不同 心脏病心率变异性特征 [7]。
速、房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存在组间差异性(P < 0.05)。结论:在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提升检出精准度,及时发现遗漏患者,
并根据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为心律失常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诊断时间相对比较长。临床诊断中,主治医生可以使用静态心电图进
行初步筛查,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精准判断。
【关键词】 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静态心电图
PNN50 18.66±9.23 9.84±8.36* 8.65±2.21* 22.79±11.32 23.41±8.77
注:* 表示 P 与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组间
差异性大(P < 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较为常见。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1. 引言1.1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心电图信号的检查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小型可携式设备,将心电图信号记录下来,以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与传统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在日常活动和睡眠状态下连续监测心电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心脏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动态心电图通常会记录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电异常,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这种连续监测的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捕捉到平时容易漏掉的心电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线索。
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对心脏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学检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心脏功能信息,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1.2 作用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电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脏电活动。
那么,动态心电图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通过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因及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比对不同时间段的心电图数据,可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动态心电图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及风险因素。
通过分析心电图数据,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心脏负荷状况以及心脏电生理参数,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有效参考。
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动态心电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
2. 正文2.1 动态心电图的原理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心电活动的变化来获得心电图信息的检查方法。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4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小儿 病 毒性 心 肌炎 的 发病原 因多样 , 由多种 病毒 引 是
起, 不过其 中以柯 萨奇 B 病毒较多 。由于小儿心肌代谢 反 族 应非常旺盛 , 对各种毒 素 的侵袭 反应 也就更 为敏 感 , 心肌 病 变情况也就较高 。小 儿病 毒性 心肌炎 临床 表现 特征 差异 性 较大, 不具典型性 , 又因小 儿表述不清 楚 , 故诊断起来 较为 困 难 。心 电图是心肌细胞 电生理 活动 的体表综合 表现 , 其对心 脏组织周 围表现指标反 映非 常清 晰、 明确 。通 过心 电图观察
圭国医学创新
2 1 笙 月 第 8卷 第 期 01
Mei l n oao f h aD cm e.0 1 V 1 o 3 dc nvt no C i , ee br2 1 ,o. N .5 aI i n 8
应重视尿 比重 的分析 … 。 参 考 文 献
.3 1 3.
使血小板聚集 和粘 附能力异 常 , 血酶消耗 过程 障碍等 引起 凝
中窦性心动过缓 4例 , 速 7例。本 组 中 s 过 T—T段改 变 1 6 例 。提示 以此 为特征的心肌缺血症状 。
3 讨 论
1 1 一般资料 .
选取 笔者 所在医院 20 09年 5月 ~2 1 0 1年 5
月 问收治的 7 小儿 病毒性 心 肌炎 患者 作 为研 究对 象 , 4例 所 有 患者 均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其 中男 4 4例 , 3 女 0例 , 年龄 0 6—1 , 均 6 4岁 。患儿症状 以气 短乏力 、 . 3岁 平 . 面色苍 白、 闷心悸为主 , 胸 少数患者伴头晕呕 吐症状 。
程度 的骨质 疏松 , 使骨折多呈粉碎性 , 治疗存 在一定难 度。 故 以往多采用 保守治疗 , 合并 症多 , 亡率 较高 。为 了减 少并 死 发症 的发生 , 近年来 国内外均倾 向于手术 治疗 。但大 多数高 龄骨折 患者 多合并威胁 生命 的心肺功 能疾病 , 以耐 受麻醉 难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5-13T06:37:11.76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期作者:吴鹏[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作用。
吴鹏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作用。
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将所选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两组患者均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诊断中实施常规心电图,实验组所选55例患者诊断中实施动态心电图,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检查准确率,并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中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人数共计43人,占比为78.18%,实验组所选55例患者中共计53人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96.36%,组间诊断准确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
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应用价值远高于常规心电图,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面成绩较为显著。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准确率前言: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其是由于心肌感染病毒导致的,多发于40岁以下成年人及儿童,部分患者在患病后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表现出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有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目前,临床上多是通过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对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诊断,为医护人员确定患者病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常规心电图检查的监测时间有限,监测的准确率难以得到保障,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当前形势下,动态心电图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因此,有关人员应注意研究分析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作用,并将其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表现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帮助医护人员优化后续检查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19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心肌炎1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体会。
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1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9例病例根据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心肌酶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而确诊,重症病毒性心肌炎9例。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治愈好转16例,转院3例(1例转院1周后死亡)。
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详细采集病史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而确诊,目前没有明确肯定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病人症状及体征给与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本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好发于青壮年,是猝死的主要原因[1]现将本院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19例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4-59岁,其中50岁以下18例,60岁以下1例。
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2例,腹泻2例,风疹1例。
无明显感染史4例。
1.2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组病例中发热4例,鼻塞8例,咽痛3例,咳嗽、咳痰9例,乏力11例,胸闷15例,心悸12例,气短12例,恶心2例,呕吐1例,心动过速并低血压﹙收缩压<90mmhg)7例,心动过缓1例;心尖区听到2/6级收缩期杂音2例,心音低纯11例,奔马律3例,心律不齐7例,心界增大5例。
心功能不全6例,心源性休克2例。
合并有高血压1例,脑梗死1例,支气管肺炎2例,高脂血症1例。
1.3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19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7例,窦性心律不齐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频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3例,窦性停搏1例,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并交界性心律4例,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分枝传导阻滞2例,普遍性st-t改变9例,胸导联v1-v3异常q波并st段抬高1例。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心电图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ST段抬高或压低: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缺血区域电位改变,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2. Q波的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由于心细胞坏死,左胸导联可出现异常的Q 波。
Q波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心肌梗死范围较大。
3. 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T波常常出现倒置。
T波倒置的深浅和时间的长短与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除了观察以上指标,心电图还可以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心电图表现也有所不同。
前壁心肌梗死时,V1-V4导联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时,Ⅱ、Ⅲ、aVF 导联ST段抬高;侧壁心肌梗死时,V5、V6导联ST段抬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早期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能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表现为非特异性ST段改变。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20
DCG诊断心肌缺血:
诊断心肌缺血,是DCG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特殊价值。 对临床应用价值的大小,尚有争议,因为影响因素多: 设备因素:导联体系、电极质量、记录技术及软件分析功能等。目 前,已基本解决。 日常生活状态:活动、体位、吸烟、进食、过度换气、屏气、情绪 变化等。 心脏因素: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 室内阻滞等。 非心性因素:药物、电解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ppt课件 31
③ 强调缺血发生时ST/HR比值的稳定性。
④ 其他:注意缺血发作中是否伴发心律失 常、胸痛以及发作情况的重复性。 如果同一患者在同一天发生ST段压低的
持续时间十分离散时,重复性差,假阳性
可能大。
ppt课件
32
3、心肌缺血总负荷(TIB):
ST段下移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 1987 年美国学者 Cohn 提出的,有症状和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总和。 是缺血评价的唯一 定量 指标,可充分反映 缺血程度,是心脏相关死亡的最强且独立 的危险预示因子。 具 有 明 显 预 后 价 值 的 TIB 量 化 值 是 60mm•min 。 TIB<60mm•min/24h 者 , 70% 预后佳;TIB≥60mm •min/24h 者, 冠脉病变广泛,近期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
ppt课件 10
• 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运动负荷试验。
适应症:
• 怀疑或临床诊断的冠心病病人。
•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
• 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诊治前后
• 冠脉造影前后 • 需要做运动负荷试验,但不能或不宜进 行运动者。
ppt课件 11
4.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 协助决定和选择起搏器治疗的适应 症、适用起搏器类型、评定起搏器功能 及监测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适应症: • 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需安装心 脏起搏器治疗者; • 已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病人,随访起 搏器功能和疗效者; • 安装起搏器,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者。
6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的急性发作, 通过常规的治疗 以及药物不能改善的 症状 , 反复 发 作 , 有恶 化 倾 向 , 现 为持 续性 哮 喘或者 爆 发性 发 经常 甚至 表 作, 且在极短的时l 司范围内进入病情危重的状态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 , 抢救措 施 , 会随之 发展 为呼吸衰竭 , 随着一 系列合 并症的 出现 , 后停 止 伴 最 生命 迹象 。
后 遗症 可 能[ 并预 防 感染 。 s l , I 未研究 发现 , 性心 肌炎具 体 发病 机制 未明 , 电图缺乏 特异性 临J 病毒 心
学 ,003 ()8 . 2 1 ,0 3 :~1 0 【】 韩淑兰. 2 病毒性心肌炎 的诊断及分型探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J
7 8 3
《 求医问 ) 半月刊S e 药 - F ekMe i l dA kT e dc e 0 2 dc An s h Me i n 2 1 年第 1 卷 第 7 a i 0 期
2 结果
较高 , 加酶 的头孢 三 代敏感性 较高 , 泰能 的敏感 性最 高 。 对 对 以上 看 出, 新
患者病情稳定, 相继 出院。 另有1例留院观察 , 4 继续采取治疗, 一天后病情 基本得到控制 , 后出院。 一例患者因人院就诊 时间较晚, 经抢救无效死亡 , 该 患者 年龄 已高 , 伴随 合并症 的 出现 , 然经 过多 种治疗 方 式进行积 极 且 虽 抢救 , 但仍 宣告无 效 。 体数据 见 表 1 具 。
2 ()3-3 2f:6 7
表 现 。 对患者病情 复杂 , 以确诊 的情 况 , 选用2H动态心 电图 , 针 难 考虑 4 以全 面捕 捉 心 电图改 变情况 , 认心 肌受损 程 度。 确 本研究 表明 心 电图 因其 检查 方便、 快捷 、 复性 好等 诸多 优势 , 重 已成 为 临床诊 断病 毒 陛心肌炎 , 观察治 疗 效果 及判 断预后 的必要 检 查方法 之一 。 参考文 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4 . 1 5 , 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治疗后 D C G 心 电 图 正 常发 现 率 为 9 2 . 6 8 , 显著 高 于 E C G的发现率 8 0 . 4 9 , 且 差 异 具 有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早 搏 监 测 : D C G在 治 疗 前后 监 测发 现 次数 均 显 著 高 于 E C G, 且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观 察 两组指标 : 2 4 h全 部 正 常 窦 性 心搏 间 期 标 准 差 ( S D N N ) 、 每5 mi n窦性 心 搏 间期 标 准 差 平 均 值 、 每 5 mi n窦性 心 搏 间 期 平 均 值 标 准 差
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 : 病毒性心肌 炎; 急性 期 ; 心电图 ; 动 态心 电 图 ; 临床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R 5 4 2 R 2 5 6 文 献 标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1 3 4 9 . 2 0 1 5 . 1 3 . 0 2 6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3 4 9 f 2 0 1 5 ) 1 3 — 1 5 4 0 . 0 3
1 资 料 与 方 法
般 资料 比较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1 . 2 治疗方 法 患 者 常规 治疗 措 施 , 充分休息, 限 制
活动 , 给予 容 易 消化 、 富含 维 生素 和 蛋 白质 饮食 , 静 脉
输 注极化 液和 肌苷进 行 治疗 。 1 . 3 D C G、 E C G 监 测 方 法 采 用 美 国 世 纪 公 司
威 胁着 患者 生命安 全[ 1 ] 。病毒 性心 肌炎在 临 床 上诊 断
较 为 困难 。2 4 h动 态 心 电 图 可 以作 为 心 肌 炎 早 期 心 肌受损 的辅 助诊 断指标 ] 。本 研究 对 比心 电图 与动 态 心 电图在病 毒性心 肌炎诊 治 中 的效 果 , 现报道 如下 。
病毒 性心 肌 炎 是 由于病 毒 侵 犯 了心 脏 导 致 患 者 以心肌 炎症 改变 的 疾 病 , 已知 的能 够 感染 心 肌 炎 的病 毒为柯 萨奇病 毒 、 脊髓灰 质炎 以及 流感病 毒 为 主 , 患 者 表现 出发 热 、 全 身不 适 感 、 咽 痛 以及 腹 泻等 症 状 , 严 重
( SDANN) 、 相 邻 窦性 心 搏 间期 差 值 的 均 方 根 ( RMSSD) 、 2 4 h窦性 心 搏 间期 差 值 大 于 5 0 0 ms的百 分 比 ( PNNS 0 ) , 心 率 变异 性 频 率指
标: 低频指标( L F ) 、 高频 指 标 ( H F ) , L F / H F比值 。治 疗 前 观 察 组 8 2例 D C G监测 指标 S DN N、 S D A N N、 R M S S D 、 P N N 5 0 、 L F 、 H F均 显
著低于对照组, L F / HF显著 高 于对 照 组 (P< O . 0 5 ) ; 治 疗后 3 0 d SDNN、 S DANN、 RMSS D、 PNN 5 0 、 L F 、 HF低 于 对 照 组 , L F / HF高 于对
照组 , 但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结论 在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急 性 期 患者 治 疗 过 程 中 , 采用 D C G对治疗 效果进行评价 较 E C G
1 . 1 临床 资料
选取 我 院心血管 内科 2 0 1 0年 1 月一
C 3 0 0一 V 2 . 0 1 2通 道 动 态 心 电图 分 析 仪 检测 , 受 检 患 者连 续佩 戴记 录仪 器 2 4 h , 详 细记 录 生 活 E l 志 与 相 应 的症 状 。同时 对患者 采取 常规 心 电图进行 检查 。 1 . 4 监 测指标 记 录观 察组 治疗前 与治 疗后 第 3 0天 D C G 检查 结果 : 2 4 h全 部 正 常 窦 性 心 搏 间期 标 准 差 ( S D N N ) 、 每 5 mi n窦 性 心 搏 间期 标 准 差平 均 值 、 每 5 mi n窦性 心搏 间期平 均值 标 准差 ( S D A N N) 、 相 邻 窦 性 心搏 间期 差值 的均方 根 ( R MS S D ) 、 2 4 h窦性 心搏 间 期 差值 大 于 5 0 0 ms的百 分 比( P N N 5 0 ) , 心率 变异性 频 率 指标 : 低频 ( L F ) 、 高频 ( H F ) , L F / H F比值 。观察 组 采 用 E C G、 D C G检 查 , 判定 检查 结果 是 否有异 常 。异 常 : 出
分析 2 0 1 0年 1月一 2 O 1 3年 1月 收 治 的 8 2 例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急 性 期 患 者作 为观 察 组 , 选择 5 0名健 康 人 作 为 对 照 组 , 观 察组 治疗
前后 E C G、 D C G 检 查 差异 , 进 行 两 组 间 比较 。 结 果 观 察 组 治 疗 前 D C G 心 电 图异 常 发 现 率 为 9 3 . 9 0 %, 显著 高于 E C G 的 发 现 率
CHI NE S E J OURNAL OF I NT EGRATI VE MED I C I NE ON C ARDI O一 / C ERE B ROVAS C UL AR DI S EAS E 0c t o b e r 2 0 1 5 Vo 1 . 1 3 No . 1 3
J 电图及 动 态 心 电图在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急 性 期治 疗 中的 应 用 分 析
寇
摘பைடு நூலகம்要 :目的 法
艳, 桑
叶
探 讨 病 毒 性 心肌 炎 急 性 期 患 者 治 疗 过程 中采 用 心 电 图 ( E CG ) 、 动 态心 电 图( D CG ) 进 行 疗 效 评 价 的 临 床 价 值 。 方
白异 常 2 6例 ; 心律 失常 2 2例 , 合 并心 肌酶谱 或心 肌 肌
钙蛋 白异 常与 心律 失常 3 4例 。另 设健康 体 检者 5 0名 为对 照组 , 男性 2 2名 , 女性 2 8名 , 年龄 1 8岁 ~ 6 8岁 ( 3 5 . 1 岁±1 7 . 4岁 ) 。两组 研究对 象 在年龄 、 性别 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