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

合集下载

洪洞古城风情游攻略

洪洞古城风情游攻略

洪洞古城风情游攻略洪洞古城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洪洞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古代商贸重镇之一,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洪洞古城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是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绝佳地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洪洞古城的景点和旅游攻略,助您在旅行中充分领略洪洞古城的风情和魅力。

一、洪洞古城景点介绍1. 曹操故里曹操故里是洪洞古城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据史书记载,曹操诞生于洪洞县,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游客可以参观曹操故居、祠堂和纪念碑等,感受这位历史名人的卓越智慧和壮丽事迹。

2. 钟楼洪洞古城的钟楼建于明代,是古代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高出众多建筑,由砖木结构构成,保存相当完整。

登上钟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风貌和周边景色,视野非常开阔。

3. 古街洪洞古城的古街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

古街两旁是古式建筑,有传统的商铺和民居,街道铺设了青石板,步行其间仿佛穿越时空。

古街旁边还有许多小吃摊位,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4. 地方戏剧洪洞县是山西省著名的戏剧之乡,这里的地方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欣赏到各种地方戏剧表演,如太行大鼓、晋剧等。

这不仅是一次观赏表演的机会,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绝佳机会。

二、洪洞古城旅游攻略1. 最佳旅游时间洪洞古城四季分明,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最佳旅游时间。

夏季较热,冬季较冷,但也可以欣赏到不同季节的独特景色。

请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

2. 交通方式前往洪洞古城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达吕梁市,再转乘汽车或出租车前往洪洞县。

也可以选择租车自驾游,但需要注意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

3. 住宿推荐洪洞古城周边有多家酒店和旅馆可供选择。

如果追求更加具有历史感的住宿体验,可以选择古建筑改造的民宿或客栈。

如果追求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住宿条件,也有星级酒店可供选择。

4. 餐饮推荐洪洞古城是山西省的特色小吃聚集地。

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导游词(2篇)

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导游词(2篇)

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导游词“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各们都听过或是听说过这首歌谣么?这首歌谣是中华民族寻根情节的浓缩。

在这个既没有美景也没有宏伟建筑的地方,每天游客不绝,干什么呢?仅仅为的是一睹大槐树的遗迹,为的是追寻一下自己祖先是否从这里出发.现在我们也去追寻一下我们的祖先:大槐树旅游区位于洪洞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西临大运高速公路,东依南同蒲铁路和霍侯一级公路,南距临汾市____公里,北距太原市____公里,占地面积____万平方米,绿地占地面积____万平方米。

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

洪洞大槐树移民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被称为“世界移民之最”,其对研究中国移民史、家谱、族谱、根祖文化乃至华夏文明史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多少年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

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元年(____年)至永乐十五年(____年)近____年的时间内,明朝政府在大槐树下广济寺院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先后____次大规模移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____个省市,____多个县市。

这对于当时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明政府统治地位,恢复战后经济及促进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经____多年的沧桑岁月,古槐后裔繁衍生息,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

洪洞大槐树也因此名扬四海。

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导游词(2)欢迎大家来到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大槐树是中国的特有树种,也是我国的国树之一。

洪洞大槐树景区是我国最大的大槐树群落,被誉为“大槐树的天堂”。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美丽而神奇的景区。

洪洞大槐树景区位于山西临汾市境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拥有大槐树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规模之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

家乡新貌演讲稿洪洞

家乡新貌演讲稿洪洞

家乡新貌演讲稿洪洞洪洞是一个位于中国山西省的小县城,也是我的家乡。

近年来,洪洞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洪洞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过去,洪洞的城市规划较为简陋,道路狭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然而,现在的洪洞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城市改造,道路宽敞整洁,交通畅通无阻。

市区中心的广场和公园也进行了重新布局和美化,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也得到了大规模的翻新和修复,呈现出现代化的风貌。

洪洞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过去,洪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洪洞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洪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和服务业为支柱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人才。

许多大型企业在洪洞设立了工厂和办事处,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洪洞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洪洞的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然而,现在的洪洞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学校和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洪洞也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洪洞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过去,洪洞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水质和空气质量都不理想。

然而,现在的洪洞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得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得到了净化,森林和公园的绿化面积也得到了扩大。

市民的环境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洪洞作为我的家乡,近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为洪洞的新貌感到自豪,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洪洞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和繁荣。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
哎呀,我跟你说啊,洪洞啊,我老家啊,变化可大了嘞!以前那
里那是一个匹马都过不去的地方,现在连高速都修起来了,还修了一
条县城的快速路,方便多了嘛。

不止是路好走了,现在那里的房子也变得美美哒,个个都是新式
的楼房,墙面涂得白白的,瓦片亮晶晶的,嗨,看着得很舒服。

而且,那里的人们还搞了好多花园,种了好多花草树木,是啊,一走进去,
就能闻到淡淡的花香呢。

哟,洪洞那里还搞了不少旅游景点呢。

有一座很有名的古建筑叫
做雁门关,哗,特别壮观嘞。

还有个叫做悬空寺的地方,悬空挂在崖
壁上,哎,走进去得小心翼翼的啊。

对了,还有一座古老的桥呢,叫做窦固桥,嘿,是当地人引以为
傲的一处历史遗迹,哎呀,听说过很多传说呢。

不过,这些景点都给
洪洞增添了不少魅力和活力。

嗨,说起洪洞呢,我还得提一下那里的美食。

哎呀,你知道吗,
那里有一道叫做杀猪菜的特色菜很出名,嘿,肥肠炒菜也是一绝,啊,趁着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一顿。

真想念洪洞啊,这些变化都让我觉得有点陌生,但也知道家乡变
得更好了,哎呀,下次回去一定要好好看看。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

家乡新貌山西临汾洪洞作文哎呀,说起我的家乡山西临汾洪洞,我简直要乐开花了!最近几年,洪洞真的是变化大到让人都不敢认了。

要说我小时候,那时候的洪洞,街上就是土路,天一热,尘土飞扬的,像个小沙漠。

现在?哎呀,这变化,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有一天,我回到家乡,走到街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路面都被铺成了平整的沥青,周围的建筑都是一栋栋新楼,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让我觉得我是不是穿越到了未来?我打电话给我在外面工作的老同学小张,调侃说:“小张,你是不是把洪洞搬到未来去了?”小张在电话那头笑得直不起腰:“我都快认不出来了!”那天我还碰到了一位在街头摆摊的小老李,他跟我说:“你看看现在这街道,我每天早上都得花时间打扫卫生,生怕脏了这干净的路面。

以前那泥泞的路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脏。

”哈哈,小老李的一番话说得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对了,除了这些变化,还有我那心心念念的洪洞大槐树,也变得有模有样了。

以前那里可就一片荒凉,现在不仅被修整得干干净净,还有了文化展示区,周围的游客络绎不绝。

不过,这些新变化也给家乡人带来了一些小麻烦。

比如,我的堂哥小李,他原来在旧的市场卖蔬菜,结果市场改建之后,他得找个新地方开摊。

堂哥气得直摇头:“我这本来还想着再开个摊,结果这新市场一搞,我都得从头再来!”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但没办法,这都是发展啊,谁能不喜欢呢!”当然,家乡的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的,更在于人们的心态。

记得前几天,我去村里找我奶奶,她看着周围的一切,也感慨良多:“现在的洪洞,真是越来越好了,我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她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亮,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新未来。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洪洞,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新楼新路,还有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虽然变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儿,看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希望洪洞的变化能一直这样下去,让我们大家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过得越来越好!。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作文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作文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作文哇!今天我们去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玩了,好开心呀!你们知道吗?大槐树可真是太大了,真的是超级无敌的大,简直像一座小山一样高!一到景区,我就兴奋得跳起来了:“哇!那棵树怎么这么大呀?!”爸爸笑着说:“这是洪洞大槐树啊,听说有几百年的历史呢!”妈妈也在旁边笑着说:“对啊,这棵树可是洪洞的宝贝,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

”我们一路上欢快地走着,爸爸说:“你们知道吗?以前很多人因为战乱或者其他原因来到这里寻求安慰,树下是他们的避风港。

”“哇,真的呀?!”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么神奇的故事。

走到大槐树下,我抬头看着那粗大的树干和密密的枝叶,感觉自己像个小蚂蚁。

“爸爸,这棵树长这么高,要多久才长这么大啊?”爸爸说:“这种树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长这么粗壮的。

就像大树的生命一样,慢慢成长。

”然后我们开始绕着树走,我突然看到树旁边有个大石碑,上面写着一些古老的文字。

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些字是什么呀?”妈妈解释说:“这些字是古代的文字,讲述了大槐树的历史和故事。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树旁的古建筑。

里面有很多古老的家具和器物,妈妈指着一个古老的木箱说:“这是古代的人用来存放东西的。

”“哇,好有意思!”我惊讶地说,“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好古老,好像回到了以前的时代!”然后,我们来到了一片小草坪上,那里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里面展示了很多关于大槐树的图片和文物,我看到一张照片上有一群穿着古代衣服的人在树下拍照。

爸爸说:“这些都是过去的记录,人们都来这里留念。

”我们还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比如找树叶拼图和在大槐树下的迷宫探险,感觉特别有趣。

妈妈拿出相机,给我们拍了好多照片。

她笑着说:“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我们记录下了很多美好的时刻。

”最后,我们在大槐树下的长椅上坐着,享受了美味的午餐。

我看着周围的风景,心里觉得特别满足:“今天真的特别好,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一样!”爸爸笑了笑,说:“是啊,这次旅行真的很特别,我们不仅了解了大槐树的历史,还享受了美好的时光。

洪洞广胜寺美篇

洪洞广胜寺美篇

洪洞广胜寺美篇
洪洞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庙建筑气势宏伟,辉煌壮丽,是佛教信仰者和游客们的心灵净土。

广胜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它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寺庙建筑风格,融
合了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寺庙的主要建筑群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这些建筑金碧辉煌,色彩绚丽,充满了佛教的
神圣氛围。

寺内佛像众多,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每尊佛像
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这些佛像以不同的姿态和表情展示着佛教文
化的深邃和博大。

广胜寺的香火很旺盛,无论是佛教徒还是普通游客,都会来此拜佛祈福,燃香祈求平安和幸福。

除了建筑和佛像,广胜寺的风景也十分优美。

寺庙周围被葱翠的
树木环绕,绿草如茵,清澈的水体流淌在庙前,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
的感觉。

无论是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绿树、秋天的红叶还是冬天的银
装素裹,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无限的魅力。

广胜寺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佛教的博大精深,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瑰丽和魅力。

总之,洪洞广胜寺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丰富多样的佛像和美丽
怡人的风景,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赞美。

它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
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前往寻找内心宁静和平静的避风港。

洪洞县历史简介

洪洞县历史简介

洪洞县历史简介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下辖,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

自古以来,洪洞便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洪洞县的历史沿革,了解这个古老县城的千年变迁。

远古时期的洪洞洪洞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在洪洞县境内的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丰富的史前遗址,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夏代的礼县遗址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洪洞地区人类文明的曙光,也证明了这片土地上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古代的洪洞在历史的长河中,洪洞县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早在商周时期,洪洞便开始有人聚居,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洞逐渐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发展起了农业和手工业。

在春秋战国时期,洪洞被列为魏国管辖的地方,成为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之一。

随着秦统一六国,洪洞被并入秦朝的疆域。

这一时期,洪洞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水利建设,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同时,洪洞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多次成为各个朝代的边防要塞。

近现代的洪洞进入近现代时期,洪洞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清朝时期,洪洞县成为了山西省的辖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完整的城市建设布局。

同时,洪洞县在清朝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文化名人和学者,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华民国时期,洪洞县城开始进行了现代化的建设。

城市规划更加合理,道路和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经济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洪洞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承担了一定的战略任务,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国后,洪洞县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改良,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并积极参与国家发展的各项战略。

同时,洪洞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加强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

总结洪洞县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远古时期的遗址到现代城市的发展,洪洞县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洪洞"封口费":假记者背后的真问题日期:2008-10-31 作者:吕怡然来源:文汇报
山西洪洞县“封口费”事件新近被揭露,经初步调查,涉嫌攫取不义之财的记者或新闻单位工作人
员只是少数。

真记者再少,毕竟有真记者;假记者如何假,毕竟暴露了新闻界的真问题——“封口费”是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一种莫大羞辱。

新闻记者的使命,是报道真相、揭露丑恶。

我们期待,让这一出丑剧的台前
幕后全部暴露在阳光下
给记者发“封口费”,在一些地方早已成为一种“潜规则”,本不新鲜。

而新近被揭露的山西洪洞县“封口费”事件,却仍激起舆论的强烈反响。

这个县的霍宝
干河煤矿发生矿难后,为隐瞒真相,竟然发放所谓“封口费”,一时“记者”云集,争相排队领取。

近日,山西省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

10月29日下午,山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


报称,仅9月24日、25日两天,就有23家“媒体”的28人登记领取“封口费”,其中两人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

调查结果是初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涉嫌攫取不义之财的记者或新闻单位工作人员只是
少数,多数是假记者。

当金钱开始说话事实就闭上嘴巴?
可以说,假的比真的多,这是预料之中的。

因为诸如此类的丑闻,屡屡发生,一再重演,基本上都是“真假记者”同流
合污,而以假记者为主。

回想三年前,河南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突发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一个名曰“奔走相告委员会”的知情者通过手机短信散播消息,有500多人获悉后纷至沓来。

为堵住闻讯赶来的“记者”之口,当
地政府竟按各媒体的“级别”发钱:凡自称来自中央级大媒体的每人500-1000元,自称来自省内各媒体的200-500元,自称其他市级媒体的200元,跨行业、跨地区媒体每人100元。

结果共有100多家媒体、480人领走了20万
元。

而负责发钱的人称,汝州市太穷,与其他煤矿事故后发的红包相比,他们是给钱最少的,是“小儿科”。

当时明知这其中的真记者不到1/3,但也只好给假记者发钱。

何以如此?当地政府官员说,假记者也得罪不起。

因为假
记者与真记者相互有牵连,他可能发不了稿子,但他可以找到真记者发稿件,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一件事。

“我们对这些假记者也是恨之入骨,谁能治治他们呢?”这倒真说了几句实话,道出了问题的实质。

不过,三年过去了,其间又发生过多少次类似的“封口”行动,但又有多少领钱的“真记者”被查处、“假记者”受制裁?似乎未听说过。

于是便有了这次山西洪洞争领“封口费”的乱象。

不知这里有
没有河南汝州那样的“奔走相告委员会”散播信息,但那真是“奔走相告”啊,一下子会冒出那么多“记者”!当地或许也明知假记者多于真记者,但同样不敢“怠慢”啊!
无论“封口费”
拿多少,毕竟是一种受贿行为;无论真记者再少,毕竟有真记者;无论假记者如何假,毕竟暴露了新闻界的真问题。

企图以钞票塞记者嘴巴以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固然令人憎恶,但他们之所以会打“封口费”的主意,之所以企图
“有偿不闻”,且屡试不爽,恰恰表明确实有机可乘,有缝隙可钻,其本身便是新闻,这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是一种莫大羞辱。

新闻记者的使命,是报道真相、揭露丑恶,假如金钱可以收买,小恩小惠可以缄口,
岂非亵渎玷污了记者的天职?不然,便真会应了一句罗马谚语:当金钱开始说话,事实就闭上嘴巴。

保障人民知情权有赖记者担当职责
这些年,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
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反对和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成为绝大多数新闻记者的理性自觉、高度自律,他们一身正气,仗义执言,敢于履职,担当道义,在舆论监督中出类拔萃。

前不久山西省娄烦县寺沟村
尖山铁矿的山体滑坡事故,起初被说成一起自然灾害,《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龙春《致代省长王君一封信》的博客,大胆揭露了这起被瞒报的重大责任事故。

又以最近的这起山西洪洞矿难后的“封口费”事件为例,《西部时
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不仅没有领钱,反而机智地拍下一组现场照片取证,并传到网上公开曝光。

他们无愧于真正有良知尽本分的新闻记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权。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则进一步把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律化。

这就赋予了新闻记者更多的责任。

党和政府决心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而知情权得以兑现的主渠道就是大众传
媒。

现时能够有效地传播信息,甚至调查或质疑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公正性的,就职务行为而言,便是新闻记者。

倘若我们的记者因为贪求蝇头小利,被“封口费”之类的糖衣炮弹击中,为金钱利诱所俘虏,岂不就是为
虎作伥,破坏“四权”?
诚然,害群之马总是极少数,但切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

公众对新闻界时有诟病,对某些记者的不端行为啧有烦言。

前些年,对山西繁峙矿难后有11名记者因收
受现金、金元宝而隐瞒事故真相,虽然作了严肃查处,其震慑力似乎尚不足以喝令一些人在“封口费”前住手。

目前山西方面通报的只是“初步调查结果”,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还会有新的情况,更真实的数字,以及具体人
员的披露。

但是,有一点必须做到: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领取“封口费”的“记者”——真的、假的都应该一网打尽。

假如这次不能彻底调查清楚,大白真相于天下,对得起死难的矿工兄弟,对得起洪洞的父老乡亲吗?又如何向
全国人民交代?我们期待着在今年中国记者节前,让这一出丑剧的台前幕后全部暴露在阳光下。

(作者为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