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血瘀辨证论治痛风性关节炎
2021年《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目次

2021年《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总目次作者: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12期·名医专家经验·夏惠明教授推拿治疗产后尿潴留经验胡鸾,邵长丽,夏惠明1:2肖泓教授基于扶阳理论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思路探讨王忠涛,李晶晶,肖泓1:4吕光荣教授针药并治肾系疾病验案浅析李焱风,罗诚,吕光荣1:8乔江教授运用中医药结合情志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王叶,吴肖男,刘祎,等2:1杨志波教授治疗湿疹的中医外治经验罗赛君,杨志波2:5胡陵静教授从肝脾肾论治男性乳腺癌验案举隅李逸蓝,胡陵静,曾玲玉,等2:7卢秉久教授“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思想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李杨,卢秉久2:10尤昭玲教授运用冰山理论辨治绝经综合征经验宾悠,谈珍瑜3:1陆曙教授运用敷和汤加减治疗不寐经验魏学礼,周亚红,夏成霞,等3:4胡陵静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肝癌经验曾玲玉,胡陵静,李后地3:6常虹教授脑肾同调治疗骨痿学术思想探微赵军,师建平,刘晋,等3:9郑进教授从古医学圆运动之气机升降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王雪梅,蔡碧波,任静,等4:1卜献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袁春云,袁思斯4:4杨秉秀教授自拟输通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王叶,吴肖男,刘祎,等4:6黄青松教授从治病求本论治成人难治性哮喘经验谢文,黄青松5:1陈明岭教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黄丹,叶晟桢,陈明岭5:5白光教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验案举隅程雨萌,白光5:8基于扶正祛邪法探析肖泓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证经验宁娅,王琼,王忠涛,等5:11林忆平教授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思路晋延玲,杨静芳,林忆平6:1陈林兴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李兴艳,陈林兴,张亚嘉,等6:3秦竹教授运用化痰消食导滞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张顺贞,秦竹6:7张虹亚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经验张静,王建锋,张虹亚7:1罗铨教授诊治骨质疏松症的经验刘芳,罗珺钰,罗耀辉,等7:4顾庆华教授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呃逆经验庄瑞斐,顾庆华7:7朱秉宜教授诊治肛瘘经验顾一帆,陈红锦8:1李廷荃教授诊治Barrett’s食管经验韩杰,李廷荃,霍凯,等8:3李赛美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经验探析袁颢瑜,李赛美,罗艳8:6杨忠光主任医师通阳活血化浊法论治肺结节经验丁斗,董小君,叶燕妮,等8:10龙祖宏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尹彦翔,徐莹,陈必勤9:1陈文慧教授从肝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探析段晓娟,邓春,王欢黎,等9:4李一明教授基于“木郁达之”理论辨治临床雜病经验探析潘力弢,罗默超,李一明9:7 罗毅教授治疗肝癌经验石文静,罗毅,李宁山10:1李廷荃教授湿邪致病初探侯文慧,李廷荃,韩杰10:3马晓燕教授从湿热瘀虚论治紫癜性肾炎经验王子聿,马晓燕10:6潘丽贞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张炜霖,潘丽贞,曾维轲11:1肖泓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诊治肺结节的思路卢珊,杨春艳,刘冰冰,等11:5杨生民教授平衡观学术思想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董树平,曹玉举,张鑫杰,等11:8李淑萍教授治疗胎动不安经验刘夏宇,李淑萍11:11沈家骥主任医师治疗湿疹肺经热盛型的经验高振楠,钟霞媛,沈宇明,等12:1曹星如主任医师论治中风病经验高中方,张健12:4沈其霖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谭君宜,黄静,沈其霖12:7胡国栋主任医师运用清肝利胆汤(膏)治疗胆系感染临证经验廖静,温大超,胡国栋12:10·理论探讨·浅析李东垣与傅青主诊疗带下病学术思想比较唐旖旎,刘文娥1:10从《金匮要略》温经汤探讨旴江医派肝和为贵学说洪建勋,孟萍1:12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通络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罗君,刘丽芳,范洪桥,等1:15健脾祛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疾病的优势探讨李春晖,陈民1:19从三焦论治哮喘刘红蕾,潘禹硕,曲妮妮2:13基于疏调气机汤探讨心境障碍的中医治疗常乐,秦竹2:17疏调气机法论治痛风缓解期探讨韩畅,卿越雷秦竹3:13从三焦形质探讨其在肿瘤转移的病机郭子瑗,冯蓉,邱景,等4:9《内经》营卫理论与睡眠障碍探讨董禹涵,谷峰5:14前列腺增生症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探讨敖永衡,张春和,温瞿华,等5:17银屑病关节炎从痹论治浅析廖龙鑫,盘金玲,叶舒颖,等6:10薛己辨治产后病学术思想探析徐程,李崇超7:10基于“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理论浅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及治疗夏玉文,王春娥,陈志斌7:11痰湿与心血管疾病各危险因素相关性的探讨郭凯,姜钧文7:15从郄穴论治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思路探析成靓7:19云南姚氏男科“以精为体,以气为用”论治纲领初探王寅,高林,杨小洁,等8:13基于《内经》血瘀理论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阿霉素心肌损害曹午阳,李君,叶孟婷,等8:16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析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王耀武,钱梦娜,张成,等8:1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數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凤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鳳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揚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晶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海燕,谢秋霞,李晶11:2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治法治疗婴儿湿疹的用药规律王之佩,关小红12:19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处方用药规律徐睿,扈晓宇12:24·临床研究·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放化疗对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积分及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夏青,乔炜超,田甜1:29基于升降理论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室性早博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张莉1:33胫骨横向搬移联合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罗伟东,马坪楠1:36养血止痒汤对慢性湿疹患者症状改善及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吴俊华,潘锡伟,张靓1:38参附注射液联合可调钠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林辉遂,朱林勋,黄菊,等1:41从温阳化气论治痛风性肾病吴佳丽,赵茜,余文丽,等1:43化湿解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宋欠红,柳尧,朱虹江,等2:23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龙世德,钟成祥,黄焕祥2:28归脾汤加味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许家艳,鲁玉芬2:31导师巧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经验卢益萍,刘文娥2:3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邱学艳,夏艳萍,崔志华,等3:22益气养血汤联合穴位艾灸对前列腺癌抗雄治疗所致贫血的临床观察刘阳,张丙泉,龚锦,等3:25康艾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观察王新亭,陈欣菊,王莉姣,等3:28瓜蒌全蝎汤合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张岩,胡凤鸣,丁世伟3:31八宝痔疮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贺燕,洪敦明,陈海军,等3:34五虫通络胶囊治疗消渴病痹证疗效观察王志强,曹秋平,岳瑞文,等4:22补肾通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董春来,李杰,宋光烨,等4:26不同针刺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杨宇华,李俊滔4:28自拟中药方剂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陈月玲,李吉英,苏萍红,等4:31以邹氏挑针疗法为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辛凤,邹路4:34温中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风寒泻临床观察肖景霞4:38导师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甘珊珊,袁娇,王萍4:41导师运用四草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李梦琪,黄南,张成丹4:44麒麟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冯欣,闵爱萍,冷开容5:29从伏邪论治复发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汪晓露,赵勇,谢敏,等9:10扶阳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机制及疾病传变的探讨周瑞彬,吴文笛,李兴艳,等9:14基于疏调气机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心身治疗崔新蕊,李梦如,秦竹10:9基于三焦理论探讨感染后咳嗽的防治宋磊,曲妮妮10:12解郁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钱洪印,吕冠华10:15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探微季能博,徐连洁,韦姗姗,等11:14基于阴虚生内热探讨脾胃分治消渴李影,屠燕婕11:17國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汤治疗中医郁病探讨张大宝,张怡民,张春燕,等12:12《诸病源候论》胸痹与无疹性带状疱疹相关性探讨王倩蕾,郭毅峻,陈晓12:14中医学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杜臣斌,李雁丹,普文静12:17·论著·基于数据挖掘秦国政教授治疗阳痿的临床用药经验及病机规律探讨王明凯,秦国政,李庆睿,等1:2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弘扬卫生健康职业精神赵霞,宋娜丽2:20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荆芥-防风配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施建新,赵珩,闵仲生,等3:15以脾论治高脂血症疗效的META分析潘雪,陈民4:13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王兴,周青,李钦,等4:18刘真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孟云辉,倪晨,刘真5:212015-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皮肤领域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余倩颖,张洁,彭丽,等5:25拔伸松动法对早中期KOA患者关节腔积液和滑膜的影响王春林,向勇,田启东,等6:13脾气虚弱型DGP与SOD、MDA、GSH-PX的相关性研究郭倩,万生芳,何藴良,等6:16中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李佳莘,曹云6:19基于数据挖掘李学麟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经验研究赖长沙,林国清,李学麟7:22血栓通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任甫卿,陈志刚,郝慧霏,等8:22基于聚类分析的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李硕苗,林玮,侯建婷,等8:29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丹参的现代临床量效关系刘晨笑,刘子旺,赵永烈9:17益气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疗效及IL-17、hs-CRP相关变化研究高鲁,高建红,王建飞,等10:1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李卉,郭志华11:20。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PPT课件

痛风的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0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红肿热痛,多在夜间发作 ,疼痛剧烈,1-2周内自行缓
解。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可出现关 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石
关节周围、耳廓等部位出现大 小不一的结节,破溃后排出白
色尿酸盐结晶。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水平升高,可无明显症 状或仅有乏力、腰痛等。
痛风患者的饮食调理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以减少尿酸生 成。
控制食物中的脂肪摄入
避免高脂肪食物,以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多摄入蔬菜水果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尿酸排泄。
适量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预 防痛风发作。
痛风患者的运动保健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 剧烈运动。
饮食控制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 和脂肪摄入,保持合理的体重。多食 用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品,避免过 度饮酒和吸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注意关节 的保暖和保护,避免关节受伤和过度 使用。
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 循环,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建议选择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 泳等。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血尿酸水 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尿酸升高 和痛风等问题,避免病情加重和并发 症的发生。
04 痛风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中药复方对痛风的治疗作用,如四妙散、当归拈 痛汤等,这些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 的疗效。
中医对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关节炎的辨证论治引言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于关节炎的辨证论治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关节炎的辨证论治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辨证分型中医将关节炎分为不同的辨证类型,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风湿痹证、寒湿痹证、湿热痹证、湿瘀痹证等。
风湿痹证风湿痹证是指由外感风邪引起的关节炎。
其特点是关节红肿疼痛,运动受限,症状常在天气寒冷或湿冷时加重。
治疗上,中医常采用散风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乌草、川芎、桂枝等药物。
寒湿痹证寒湿痹证是指由于体内寒湿之邪滞留导致的关节炎。
其特点是关节疼痛,肿胀明显,症状常在天气湿冷或受寒潮湿环境刺激时加重。
治疗上,中医常采用温经散寒、祛湿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独活、羌活、附子等药物。
湿热痹证湿热痹证是指由于体内湿热之邪滞留导致的关节炎。
其特点是关节肿痛,红肿明显,症状常伴有发热、口苦等。
治疗上,中医常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藿香、石膏、红花等药物。
湿瘀痹证湿瘀痹证是指由于体内湿邪和瘀血相互交融导致的关节炎。
其特点是关节肿痛,运动受限,症状常伴有血瘀表现,如紫斑、抓痕等。
治疗上,中医常采用祛湿化瘀、活血通络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乳香、没药、川芎等药物。
药物治疗中医对于关节炎的药物治疗常采用中药汤剂、散剂、丸剂等形式进行。
具体的药物组合根据辨证分型和病情而定,常使用的药物有乌草、川芎、桂枝、独活、羌活、附子、藿香、石膏、红花、乳香、没药等。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辅助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常采用辅助疗法来协助治疗关节炎。
常见的辅助疗法包括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
这些疗法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关节的恢复和功能恢复。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调理对于关节炎的治疗也有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应适量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
7方辨证治痛风

家庭医药 2018.0844传统医学传统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器质性疾病。
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此文主要讨论原发性痛风。
本病临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不灵活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范畴。
病因多为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养;病机关键为浊毒淤中阻脾胃。
病位主要在关节,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对于本病,中医认为治宜祛湿化浊,活血通络。
临床常用方剂有:1.运脾渗湿汤组成与用法:萹蓄、白术各20克,土茯苓50克,猪苓、滑石各15克,川牛膝、瞿麦、萆薢、车前子、制大黄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
水煎,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
功用与药理:运脾渗湿。
全方组成克促进肾脏排泄尿盐类、溶解组织中沉淀的尿酸盐和阻止核蛋白代谢,同时通过运脾渗湿达到脾胃运化正常,湿邪不能内生。
2.痛风饮组成与用法:虎杖、灯笼草、掉毛草、九子、苍术、牛膝各15克,土茯苓、萆薢各20克,薏苡仁30克,甘草6克。
先将诸药用冷水7方辨证治痛风□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 豪浸泡30分钟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取汁150毫升,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时忌饮茶。
功用与药理: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方选虎杖、灯笼草、土茯苓、九子、萆薢清热除湿,利尿消肿;掉毛草、苍术、薏苡仁、牛膝祛风燥湿通络以利关节。
全方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促进体内尿酸排泄,以使体内嘌呤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的目的。
3.定痛灵组成与用法:黄柏、栀子、车前草、汉防己、木瓜、秦艽、昆布,海藻、槟榔各15克,木通、山慈菇各6克,僵蚕1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绿茶适量。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分型证治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分型证治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特异性临床综合征。
以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和皮下组织、滑囊软骨、骨骼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及炎性反应为特点。
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而且常常迁延难愈,甚至关节畸形、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属临床难治之症,笔者就其中医临床辨治方法与思路做一探讨。
1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1.1全身症状有全身发热、畏寒、头痛、关节发红、肿胀、剧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2局部症状男性反复发作性下肢远端为主的急性关节炎,约90%男性患者足趾被累及跖、趾、踝、膝、指、腕、肘关节亦为好发部位。
急性发作期亦可累及肩、髋、脊柱、骶髂、胸锁和下颌关节,但甚罕见。
间歇期症状几乎完全消失。
1.3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30%~50%有家族史。
1.4化验检查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有WBC增高、ESR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血尿酸增高。
1.5滑囊液检查急性期如踝、膝等较大关节肿胀时,可抽取滑囊液,旋光显微镜检查,关节腔积液穿刺或结节活检有大量尿酸盐结晶,滑囊液中的白细胞有吞噬尿酸盐结晶的现象。
1.6 X线的表现早期关节可无明显改变,反复发作后可有骨质改变,首先为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骨质呈凿孔样缺损,边缘锐利,骨质边缘可有增生反应。
2 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中医早就有”痛风”之称,如朱丹溪《格致余论》中就曾撰”痛风论”专篇,不过此言痛风,大抵指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致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实为”痹证”。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属中医”热毒痹”、”历节病”、”白虎历节”等辨证范围,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指出”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发,浮则汗自出”,正是说明脾胃湿热,热蒸液泄,可成为本病。
中医辨证治疗髋关节炎经验

中医辨证治疗髋关节炎经验
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主要为髋部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中医认为髋关节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气血瘀滞、寒湿内蕴所致,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首先,湿热痰浊型髋关节炎。
患者疼痛较重,且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舌苔厚腻,脉滑数。
治疗应以清热利湿、化痰止咳为主,方药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二妙散加减等。
其次,气滞血瘀型髋关节炎。
患者疼痛难忍,且伴有活动受限、局部热痛等症状,舌质淡红或暗红,脉弦涩。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方药可选用活血化瘀汤、逍遥散加减等。
最后,肝肾亏虚型髋关节炎。
患者疼痛较轻,但活动受限,腰膝酸软,舌质淡红或无苔,脉细弱。
治疗应以益肝肾、强筋骨为主,方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骨化膏加减等。
以上是中医辨证治疗髋关节炎的经验,应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针对性的中药治疗,辅以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1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COPD辨证论治:外寒里饮证--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肺脾气虚证--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支气管哮喘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证--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热哮证--方药:定喘汤加减。
缓肺虚证--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脾虚证--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证--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3.肺炎辨证论治:邪犯肺卫证--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痰热壅肺证--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热闭心神证--方药:清营汤加减。
阴竭阳脱证--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正虚邪恋证--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4.肺结核辨证论治:肺阴亏损证--方药:月华丸加减。
阴虚火旺证--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方药:保真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5.肺癌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证--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湿毒蕴证--方药:导痰汤加减。
阴虚毒热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慢性肺心病辨证论治:(1)急性期痰浊壅肺证--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7.慢性呼吸衰竭辨证论治: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合参蛤散加减。
脾肾阳虚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阳微欲脱证--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擅长辨证施治,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一、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骨关节炎可分为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和痰湿阻络三种类型。
1. 寒湿凝滞型寒湿凝滞型骨关节炎好发于气候湿冷环境下,以关节痛、活动不利、肢体困重等症状为主。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温通散寒的方法,如艾灸、温针、艾叶煎汤等。
2.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骨关节炎常见于风寒湿邪侵袭形成的病理过程中,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拔罐、刮痧、艾灸等。
3. 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骨关节炎多见于肥胖、饮食不节等原因,以关节肿胀、沉重、活动不灵活为主要症状。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祛痰化湿的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口服等。
二、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骨关节炎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灸、电针灸、艾灸等,具有疼痛缓解、活血化瘀等作用。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施加力度和刺激穴位的方式来改善病情的治疗方法。
通过揉、推、拿等手法刺激关节周围的穴位和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
推拿按摩可结合中药熏蒸、热敷等方法,加强疗效。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桂附地黄丸、温经汤等,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骨关节炎的症状。
三、案例分析患者王某,女性,50岁,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患者属于寒湿凝滞型骨关节炎,中医师采用针灸治疗,每周一次,连续4周。
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活动灵活度明显提高。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患者的关节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积极应对 , 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 从 而 减 轻 脑 性 瘫 痪 家 属 的压 力情 况 、 改善 生活 质 量 , 尤 其 要 加 强对
[ 3 ] 王秀 芳, 邹丽萍, 程 永秀. 脑 性 瘫 痪 儿 童 父 母 心 理 健 康 状 态 调 查 [ J ] .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 0 0 3 , 6 ( 3 ) : 1 7 — 1 9 . [ 4 】 徐 蓉, 李 秀 云. 医 院 专 职 陪 护 人 员压 力 因素 的 调 查  ̄ g[ J J . 护理研
究, 2 0 0 7 , 2 l ( 6 ) : 1 4 4 2 .
病程 较 短 的脑 性瘫 痪 患 儿 的家 属 进 行 心理 辅 导 , 提
供 一些 关 于 照 顾脑 瘫 患 儿 的专 业 知 识 ; 同时 加 强与 患 儿家 属 的沟 通 , 针 对 不 同情 况 的家属 进 行 有 效 的
《 按摩 与康复医学 ̄ 2 0 1 7 年第 8 卷第 6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7 , V o 1 . 8 No . 6
—3一
T r e a t i n g Di a l e c t i c a l l y G o u t y a r t h r i i t s F r o m Q i D e f i c i e n c y a n d Bl o o d S t a s i s
MAKe - j i . J I Ho n g( 1 . L i a o n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c h o o l S h e n y a n g , L i a o n i n g1 1 0 0 3 2 ; 2 . A fa i r e dHo s i pi t a l o f L i a o n i n g Un i v e r s i y t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c h o o l S h e n y a n g , L i a o n i n g 1 1 0 0 3 2 )
Ab s t r a c t T h e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C M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Go u t y Ar t h r i t i s C h r o n i c P h a s e a r e Y a n g a n d Qi De i f c i e n c y ,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o f
20160803????????????????????????????????????????????????????????????????????????????????????????????????????????????????????????????????????????????????????????????????????????????????????????????????????????????????????????????????从气虚血瘀辨证论治痛风性关节炎马可冀1汲泓21
[ 9 】 谷 地香, 康 晓凤. 神 经 科 患 者 陪 护 人 员压 力调 查 [ J ] . 中 华 护 理 杂 志, 2 0 0 9 , 4 4 ( 4 ) : 3 6 5 — 3 6 7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0 3 )
从气虚 血瘀辨证论治痛风性 关节炎
[ 5 】 涂 国红, 石 海燕. 长期专职陪护人 员心理状况现状的调查[ J ] . 中华
现代护理杂志, 2 0 0 8 . 1 4 ( 8 ) : 9 5 0 — 9 5 2 .
心 理护 理 , 使之 能 够 采 取 良好 的应对 方 式 以缓解 患
儿家 属 自身 的压 力 。
[ 6 ] 谢 红, 张晓宁, 石惠 英, 等. 住院病人主要 照顾者 负 荷[ J ] . 护理研 究,
马 可冀 ‘ , 汲 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 辽 宁 中医 药大 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2 ; 2 . 辽 宁中医 药大 学 附属 医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2 )
[ 摘 要] 痛风性 关节炎慢 性期的 中医病机 特点 为阳气虚 弱、 痰 浊、 湿热 、 瘀血 阻滞 于肢体 经络, 致使 关节肿痛 , 从“ 气虚血瘀 ” 角 度 辨 证 论 治 此 证 往 往 获 良好 疗 效 。 [ 关键词]痛风性 关节炎 : 高尿酸血症 : 痹证 : 气虚血 瘀 : 温阳化瘀 : 辨证论 治 [ 中图分类号]R 2 5 9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8 7 9( 2 0 1 6 ) 0 6 — 0 0 0 3 — 0 2
2 0 0 2 , 1 2 ( 6 ) : 2 3 4 . [ 7 ] 官锐 园. 患者权利 [ J ] . 护士进修杂志, 2 0 0 9 , 2 4 ( 1 7 ) : 1 5 3 9 — 1 5 4 0 . [ 8 ] 邱 仁宗. 护理伦 理学 : 国际 的视 角[ J ] . 中华护理 杂志, 2 0 1 0 , 3 5 ( 9 ) :
56 9 . 5 7 3.
参 考 文献
[ 1 ] 王 辉. 国内脑性 瘫痪 的研 究近 况[ J ] . 中国康 复医学杂 志, 2 0 0 4 , 1 9
( 8 ) : 6 3 7 — 6 3 8 . [ 2 ] Gi v e n B,Gi v e n C W. P a t i e n t a n d f a mi l y c a r e g i v e f s r e a c t i o n t o n e w a n d r e c u r r e n t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 J ] . J Am Me d Wo m As s o c , 1 9 9 2 , 4 7 ( 5 ) : 2 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