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试卷】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级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2018 级(九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提民〕明读程,为多年所罕见。
雨后,媒体争相传幡一组I 故宫雨景照片,1展示了难得十见的“千龙出匚匚水”场景,1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I J 未出现明显积水。
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腓水系丨「统的强大排水能力。
I②持续大雨,往往使各地的现代化城市排水网络遭受重创,“城中看]形却为何能不内涝?故宫的排水系统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I丨⑧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S向内金水河Io内〕金水河又疋与亍紫禁城戈城墙外侧来宽i的护城戈河相连,,之一--勺用边日勺外金水「、中南海等F水系相通,这丈些?水系同时兼有排—A.功能爲相对f整个北京: 城乂排冰体系可来说,紫城排冰系统'是第级的,这「是昔日[皇家地位L ------------------------------------------------------------ 7的体现。
丨④此外,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下暗沟。
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I汇入暗沟。
地下暗沟1142个。
雨水进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冰.。
值水”的景象,蔚为壮观。
三台雨水逐层向下保产展pl '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功能水葆青;春。
(选自扌《址明日报》「)5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 「项是丄禁j 城内外的内金水河、护1城河、外金侖水河、等系相; ,这水, 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丨BI、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地形成地表径流。
C、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大,而且开展了研究和保护工作,以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水葆青春。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题1分)(1),君子好逑。
(2)蒹葭萋萋,。
(3)晓战随金鼓,(4)绿杨烟外晓寒轻,。
(5)《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厚积而薄发。
(7),穷则独善其身。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要靠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这正如《故乡》中所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10)《与朱元思书》中含蓄的表达作者对世俗的厌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行动敏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
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书写汉字。
(3分)⑵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2018级(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级(九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
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当你拿到这份试卷时,也许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激动。
请认真完成这份并不是总结的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àn) 风骚.(sāo) 生肖.(xiāo)B、田圃.(pú ) 强聒.(guō)不舍襁.(qiǎng )褓锲.而不舍(qì)C、亵.(xiè)渎埋.怨(mán)静谧.(mì)长吁.短叹(xū)D、禁锢.(gù)单.于(chán)喑.哑(àn)陟罚臧否.(p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抖擞姣洁水龙头酣然入梦根深蒂固B.诀别天骄挖墙脚再接再厉语无伦次C.震憾妖娆老两口交头结耳问心无愧D.沉湎怅惘绿荫场谈笑风声不记其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十·一”小长假期间,到剑门关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C.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故宫为何不积水单霁翔①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问,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是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均超过了2012年“7·2l”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
【精品】2018年九年级上册语文一次月考答案

【精品】2018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答卷学校学号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两分一个,共8分1.( C ) 2.( C ) 3.( D ) 4.( D)5.默写。
(10分)(1)月是故乡明(2) 鸡声茅店月(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5) 长风破浪会有时(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二、综合性学习(9分)6、(2分)运用谐音,借用“前途无量”的成语,巧妙点出雾霾让前途没有光亮和希望的严峻现实,令人深思7、(1)(2分卷土重来未可知。
(2)(2分)示例:滋润干涸的心田(3)(3分)示例:微笑就是贝多芬,贝多芬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觉到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苦难变成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于是,他在优美的音乐里露出了微笑。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8.( B )(2分) 9.( D )(2分) 10.( B )(2分) 11.(4分)(1)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乐趣为乐趣(2) 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向上申报,往来反复,人民哪里还有活路?四、阅读理解(33分)沁园春·雪(11分)12.(4分) 冰,雪,长城,大河,山,原这些景物雄伟壮丽13.(4分) (1)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动静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给人以美感(2)以舞字形容群山披雪后似银蛇逶迤的景象,把山写活了。
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像崩腾的场景,把原写得更灵动了1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和对革命前途无比坚定的信心(二)学会转身(6分)15.中心论点(2分) 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迎刃而解16.(2分) 第1段;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吸引读者。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2018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冠冕(guàn) 凝望(níng) 日星隐曜(yào) 抽丝剥茧(jiǎn) B.积攒(zhǎn) 濡养(rú) 山肴野蔌(sù) 锲而不舍(qì) C.麾下(huī)谪守(zhé) 李代桃僵(jiāng) 觥筹交错(gōng) D.矗立(zhù) 阴翳(yì) 琼楼玉宇(qióng) 伛楼提携(lǚ)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亵读劫掠言不及义疲惫不堪 B.贸然广袤形消骨立不知所错 C.腐烂聘婷扭捏作态金戈铁马 D.宽宥汲取附庸风雅自吹自擂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B.地理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D.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发现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5.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可以细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B.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既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又委婉地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D.雨果,英国作家。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和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5分)怅wǎng qiè意分道扬biāo xiāo声匿迹 cuán聚2.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 ▲ ,是草丛间淌过的小溪。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2)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4)嗟夫,▲!史马迁《陈涉世家》(5)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6)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7) ▲,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8)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的吴均,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一带的优美山水,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向往自然的思想。
D.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他的捏陶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泥巴在他手中好像有了生命。
D.连云港七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诚。
最新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上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准考证号: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知识积累(2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稚.(zhì)风骚.(sāo)睿.智(ruì)成吉思汗.(hàn)B、襁.褓(qiǎng)沉浸.(qìn)拮据.(jū)五行.缺土(háng)C、麦穗.(suì)骈.进(bìng)谀.词(yú)毛毛剌.剌(cì)D、栈.桥(zhàn)褴.褛(lán)亵.渎(xiè)方枘.圆凿(r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妆素裹断章取义歇斯底里莫名奇妙B、登峰造极恪尽职守无与伦比怒不可遏C、黎明百姓刻骨铭心脑羞成怒自知之明D、一代天骄心无旁鹜重蹈复辙一抔黄土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厚实:殷实。
B、去看那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忍受冬寒。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谀词:有文采的话。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了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有自知之明....的人,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他会从中吸取教训。
B、王伟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高兴得涕泗横流....。
C、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伏尔泰活过了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
B、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C、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句子默写古诗文名句默写。
(1)法不阿贵,____________。
(2)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4)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蒹葭》)(6)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7)《岳阳楼记》中表明滕子京政绩斐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塞下曲》中运用典故,表现戍边将士杀敌报国赤胆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书法用它那古朴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端庄的楷书、潇洒的行书、狂飞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姿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1)给加点字注音。
熏陶(______)提按顿挫(______)(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③____改为____ ④____改为____三、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盐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
”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射阳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容市初中崇明片合作共同体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水平调研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写出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
(4分)在远古的荒野上,浩渺宏大的宇宙,驰骋.(▲)着风雨雷电,人类便有了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与向往。
月亮成了借以驱逐黑暗、消解灾难的图腾。
她遥挂在深suì(▲)幽蓝的夜空,记载了千万年的亘.(▲)古秘境,牵引着一代一代人探索的目光。
那轮皎洁的明月,从fàn(▲)着春秋古卷的诗经里走来,穿过斑驳城墙上青湿的苔藓,落在了众鸟飞尽的空谷,落在了蒹葭苍苍的水边……看到月亮,会想到乡愁。
这般皎洁的月色,晶莹而温婉的清辉,铺陈着遥远的岁月。
融融的月色,是否可以慰藉和温暖游子寂寞的心灵?▲▲▲▲2.默写(6分)①晓战随金鼓,▲。
②▲,猛浪若奔。
③▲,正是河豚欲上时。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单于夜遁逃。
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 根据提示,简要说明下列诗句中的设喻之妙。
(2分)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提示:假如将诗句改写为“我的爱心像绳索那样把天地连在一起”,诗的情味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名著阅读(4分)(1)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2分)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小说抨击了当时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
主人公格列佛勤劳、勇敢、机智、善良。
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C.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
格列佛在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
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二。
D.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Y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
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格列佛游记》一书。
(2)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的风俗是什么?(2分)▲5.语段修改(4分)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改为▲。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6.材料探究(8分)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材料一) 2015年北京高中生的体检合格率仅为一成。
北京一所大学,3500人军训期间,累计看病人次达到6000余次,不少学生晕倒。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出示数据: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材料二)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①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的重大改变,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加速了人体机能的退化,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②隔代教育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爷爷奶奶溺爱孙儿孙女是我国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北京70%的儿童接受着隔代教育。
③青少年承受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学习时间长,睡眠不足,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
(材料三)①《健康行为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小学生9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②《基本情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超过国家的规定,超过70%的中小学生作业时间也不同程度超过国家规定。
(材料四) 中日学生锻炼情况对照表(1)根据[材料二],请写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
(任写两个)(2分)▲(2)[材料三]中加点字“近”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2分)▲(3)从[材料四]中,你获得了有关中国学生的什么信息?请用一句话表述。
(2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2分)▲二、阅读理解(32分)(一)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5分)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7.⑪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分)▲⑫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选自《贞观政要》)(注)①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2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咸.来问讯(▲)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次.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11.从(乙)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请结合具体内容回答。
(3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11分)为什么不读经典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
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
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
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
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
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
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
有删改)12.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2分)▲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4.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15.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2分)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20题(13分)蝴蝶心,沧海梦(顾晓蕊)①她只是一个中等生。
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她便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山一般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尽管她平时还算努力,成绩却始终平平。
那年高考,她的分数刚够二本线,被省内一所中医学院录取。
她心有不甘,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今后的日子注定平淡如水吗?她心里感到些许的失落与酸涩。
②“咱们出去走走,看看,放松一下心情。
”儒雅敦厚的父亲走过来说。
他们沿着湖边漫步,岸边草盛花繁,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她无暇观赏,跟随父亲朝前走着,心情沉郁得能滴出水来。
③湖面上,一只蝴蝶忽上忽下地飞着。
清风拂过,吹皱了一池碧水。
她倏地蹙起眉头,有些担心地望着蝴蝶,怕它美丽的翅膀被风吹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