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与“经典时期”。

宋代奠定了我国书籍雕版的出版方式及雕版书籍的基本范式,为我国此后的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宋代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全面发展的产物。

宋代立国之初,即确立了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

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

终宋之世,未改初衷。

这是宋代出版业发达的根本原因。

宋太宗倡言:“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法?”可见,宋代出版业的发达,首先就是宋代重文政策的必然结果。

宋代的出版政策,总体上同其“文治”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因而宋代出版政策较之前代,也是较为宽容与自由的。

宋代对出版业的政治管治,也主要限于时事政治、边事、国家政治内幕、伪书、党争中人之书籍等。

总体而言,宋代书籍出版审查、管理、惩治的政治环境是较为宽松的,而其实际管治效果的宽松则又使这种宽松变得更甚。

这也是宋代出版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原因。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其庞大的文人官员队伍,不仅从政治制度上,而且从作者、出版者、传播者、读者诸方面,为宋代出版业造就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家出版团队。

从政府出版的角度考察,这一队伍又是宋代政府出版人力资源的主体。

以宋代一国之官员队伍作为其书籍出版的人力资源库,岂有书籍出版不发达之理!南宋地方官还往往把校雠及出版图书作为美好政绩。

王明清记载:“近年所至郡府,多刊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文官制度促成了出版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制度化,并使得出版制度与国家制度一体化。

国家政治及文化与书籍出版媒介实现了制度化联姻。

文官制度也必然成为书籍出版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制度保障。

宋代扩大、创新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宋太祖积极倡导并推行科举改革的平等理念,以使“文治”政策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6、古诗词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5分)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于翼,字文若。孝闵帝践阼,出为渭州刺史。翼兄寔先莅此州,颇有惠政。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时吐谷浑入寇河右,凉、鄯、河三州咸被攻围,使来告急。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从,寮属咸以为言。翼曰:“攻取之术,非夷俗所长。此寇之来,不过钞掠边牧耳,安能顿兵城下,久事攻围!掠而无获,势将自走。劳师以往,亦无所及。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数日,问至,果如翼所策。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公护以帝委翼/腹心内怀猜忌/转为小司徒/加拜柱国/虽外示崇重/实疏斥之/
及诛护/帝召翼遣往河东取护子/中山公训仍代镇蒲州/
B、晋公护以帝委翼腹心/内怀猜忌/转为小司徒/加拜柱国/虽外示崇重/实疏斥之/及诛护/帝召翼遣往河东取护子/中山公训仍代镇蒲州/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其庞大的文人官员队伍,不仅从政治制度上,而且从作者、出版者、传播者、读者诸方面,为宋代出版业造就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家出版团队。从政府出版的角度考察,这一队伍又是宋代政府出版人力资源的主体。以宋代一国之官员队伍作为其书籍出版的人力资源库,岂有书籍出版不发达之理!南宋地方官还往往把校雠及出版图书作为美好政绩。王明清记载:“近年所至郡府,多刊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文官制度促成了出版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制度化,并使得出版制度与国家制度一体化。国家政治及文化与书籍出版媒介实现了制度化联姻。文官制度也必然成为书籍出版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制度保障。
材料二: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下)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2_2

福建省某知名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2_2

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与“经典时期”。

宋代奠定了我国书籍雕版的出版方式及雕版书籍的基本范式,为我国此后的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宋代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全面发展的产物。

宋代立国之初,即确立了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

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

终宋之世,未改初衷。

这是宋代出版业发达的根本原因。

宋太宗倡言:“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法?”可见,宋代出版业的发达,首先就是宋代重文政策的必然结果。

宋代的出版政策,总体上同其“文治”政策是完全一致的。

因而宋代出版政策较之前代,也是较为宽容与自由的。

宋代对出版业的政治管治,也主要限于时事政治、边事、国家政治内幕、伪书、党争中人之书籍等。

总体而言,宋代书籍出版审查、管理、惩治的政治环境是较为宽松的,而其实际管治效果的宽松则又使这种宽松变得更甚。

这也是宋代出版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原因。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其庞大的文人官员队伍,不仅从政治制度上,而且从作者、出版者、传播者、读者诸方面,为宋代出版业造就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家出版团队。

从政府出版的角度考察,这一队伍又是宋代政府出版人力资源的主体。

以宋代一国之官员队伍作为其书籍出版的人力资源库,岂有书籍出版不发达之理!南宋地方官还往往把校雠及出版图书作为美好政绩。

王明清记载:“近年所至郡府,多刊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文官制度促成了出版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制度化,并使得出版制度与国家制度一体化。

国家政治及文化与书籍出版媒介实现了制度化联姻。

文官制度也必然成为书籍出版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制度保障。

宋代扩大、创新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宋太祖积极倡导并推行科举改革的平等理念,以使“文治”政策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语文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语文含答案

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_4 20(共1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_4 20(共1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qī zhōnɡ kǎo shì)语文试题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局部:程度测试〔一共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4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细腻〔nì〕俨〔yǎn〕然深邃〔suì〕蓊蓊〔wěng〕郁郁B.河畔〔bàn〕湮〔yān〕没戏谑〔nüè〕深恶〔è 〕痛绝C.落蕊〔ruǐ〕弥〔mí〕补吞噬〔shì〕归根结蒂〔dì 〕D.烦躁〔zào〕黯〔àn〕然渣滓〔zǐ〕浅尝辄〔zhé〕止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蹒跚诺言拯救残羹冷炙 B.浪费蜕变酣畅在所不辞C.骋请噩梦寒喧刎刭之交D.辜负款待精彩自鸣得意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A.?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果敢之举,将他排除万难、矢志于义的信念表现得无微不至。

B.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那么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构造、生理过程,还是从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D.巴金?家?中的觉新,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的约束,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4.以下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A.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近日表示,要防止(fángzhǐ)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

B.?校车平安管理条例?规定,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校车应当是按照国家HY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校车。

C.通过参加“保护母亲河——湘江〞的活动,使我进步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充分理解和认识。

D.茹向辉的“两毛钱慈善〞,证明了普通人不但可以具备慈好心识,而且也完全有才能、有方法来行善。

5.以下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

福建省龙海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测试试卷

福建省龙海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测试试卷

福建省龙海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 宿愿/住宿裨盏/庇护咀嚼赏鉴/一蹶不振B . 驾驭/呼吁暖和/和煦残羹冷炙/少不更事C . 篡权/修纂罪孽/嗫嚅大腹便便/便宜行事D . 混沌/囤积囊括/回廊暴殄天物/举止腼腆2. (2分) (2017高二下·湖南期中)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寥廓游说丰姿蓊蓊郁郁B . 峥嵘弄堂落寞挥斥方遒C . 碟血袅娜冶游偃苗助长D . 箜篌宛然彷徨周公吐哺3. (2分)张恨水《春明外史》里的杨杏园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轻度的精神分裂者,他白天的身份是于北京大街小巷的现代记者,晚上则是安居租赁而来的小四合院的古典诗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踌躇游走B . 彷徨奔走C . 犹疑奔跑D . 徘徊穿梭4. (2分) (2017高一下·梅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新高考和新中考改革,将倒逼学校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学生学会选择,但是,能否真正重视这一教育,还在于教育回归关注学生成长这一本质。

B . 20日晚19时41分,海南文昌发射场,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作为太空快递的大力士,它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并送去6吨重的补给。

C . 自共享单车出现以来,既能保障人们自由、便捷、灵活地出行,又能满足市民健身休闲的需求,但乱停乱放、人为损坏等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

D . 周梅森创作的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一经问世便获得好评如潮,这部潜心八年六易其稿的作品,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

5. (2分) (2017高三下·江苏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最后的建议,,,,,,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期末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

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

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

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

然而遗憾的是,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即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的彰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

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

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

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

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街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荡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

就在这人人自危,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方药华丽登场,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中国隐逸史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风潮就此发端。

通过服用五石散,魏晋六朝名士展露出种种超乎常理的迷狂状态和极度亢奋的行为:扪虱而谈者有之,路穷而泣者有之,仗剑劈蝇者有之,石发燥热当街裸身奔袭者更有之。

所幸彼时人多淳朴,且敬神。

面对如此诡异行迹,非但不以为失常,反倒因其敢于不拘礼教而受到尊重,倘若此人再有些才华异禀处,那便成了天纵奇才,甚至神仙托世,从此得以跳出世俗伦理,即使偶有不慎也能蒙混过关。

端的是既能娱己,又能避祸,更有甚者还能获传美谈以垂史。

种种好处如此,那发散不慎将会导致可怕结果反倒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无怪此后五六百年时光中,名流逸士皆为此物颠倒,不惜中毒身死而争相服用。

所谓“真名士,自风流”,能够将惨淡人事暂抛脑后,而在迷离恍然的通神境界中无所拘束,这样的奇伟功效,试问又有谁能拒绝得了?在五石散的作用下,魏晋风度成就了一派人人风流自赏、追慕仙姿的奇幻风骨。

服散后皮肤敏感,不得不着宽袍大袖被誉为“谪仙气”;药力发散后面色红润、大汗淋漓被称为“烟水色”;连石发导致的精神迷乱和极端亢奋都被赞为“真性情”。

不知不觉间,五石散已经成为精致、敏感和脱俗的象征,甚至构成了一个被无数人仰望和效仿的隐形阶层,以至连《太平广记》中都记载着某人当街宛转称热,只为假装自己也加入了那个能够服用五石散的、高贵优雅而敏锐的上游世界的故事。

如果说五石散是一场烟云水色的绮丽幻梦,那由它所带来的种种实际发生的行为和潮流便是中国士人心目中“隐逸之姿”的具象。

服散后燥热难耐,必得靠疾走出汗才能抒发,却恰恰暗合传统“隐”观中“遁走避世”的思想,于是当街“疾走”演变成在风景优美僻静处“行吟”的风尚,自在至极,风雅至极,甚至还与西方哲人柏拉图所提的“诗兴狂迷”不谋而合,不经意间成就了了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契合。

(节选自《心灵的逃亡:中国隐逸文化谈》)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易》中的《遁》卦直接描述了当时的贤者退隐的情况,“隐”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古书中。

B.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那最好的选择就是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

C.《诗经》的《小雅·鹤鸣》、《卫风·考槃》和《陈风·衡门》说明“隐”已经成为公开的并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人口耳相传的事迹。

D.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现实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只好转面寻求精神上的逃避,追求精神自由,从而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

A.文章总体上是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及其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复杂表现。

B.文章第一段引述《周易》《诗经》等经典,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C.在论述魏音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时,作者着意强调了当时社会背景对士人的重要影响。

D.文章重点论述了魏晋六朝名士服用五石散后的种种表现、效果、影响等,典型例证使读者对当时的隐逸文化有了感性认识。

A.玄学家何晏发明的“五石散”为六朝名上以及后世的隐士们提供了自我麻醉的良药,使他们摆脱了痛苦,获得了自由和赞誉。

B.《太平广记》中记载的某人当街宛转称热,只为假装加入了那个服用五石散、高贵优雅而敏锐的上游世界的故事,说明了魏晋风度的影响力十分深远。

C.魏晋六朝名士服用五石散后表现出的种种超乎常理的迷狂状态和极度亢奋的行为,其实是内心极度苦闷、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真情表现。

D.中国传统“隐”观中的“遁走避世”思想与西方哲人柏拉图所提的“诗兴狂迷”不谋而合,表明中西文化很早就有相通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也叫我爸刘殿学从基地到沙漠腹地的205井,两百多公里。

正好有顺路的油罐车,秀就带着儿子,去井上看大泉。

大泉有半年多不回基地了。

说,当了领班,更忙。

哎,忙不忙,就这样,跟了这班油狗儿做老婆,就得有那个耐性。

电话打到井上,班里几个小伙子乐了。

小非洲说:“泉哥,我给嫂子先准备一杯凉水,啊?天热哩。

”“曼德拉”说:“你懂个屁,得先准备‘招待所’,知道啵?”说着,就找来块旧篷布,将篷屋一角上大泉的那张小床隔开。

大泉知道“曼德拉”啥意思,也不说话,光笑。

那个开车的师傅人好,20来吨的油罐车,七拐八拐,一直把秀送到篷屋门口。

五个汉子,下午没班,全在。

见到秀拽着小儿子从车上下来,一个劲儿地咧着大嘴拍巴掌。

弄得秀一时不知所措,只是低着头笑。

一眼瞥见大泉,猛地走上前去捶了他一下,就撇下小儿子,逃也似的先进了篷屋。

那个小儿子倒是没见过这热烈欢迎的场面,就像接待克林顿似的,他不想跟妈进屋,摔着膀子直扭,不要他爸抱,光对那几个黑脸叔叔看。

“曼德拉”喜欢得什么似的,蹲下去,手摸着人家的小屁股:“哎哎,狗儿,你看看,这五个人,你应该叫谁爸?”“爸。

”“啊!我当爸了!”“曼德拉”乐得用头去顶狗儿的肚子。

小非洲直笑,看狗儿叫了“曼德拉”一声爸,连忙拉过狗儿:“哎哎哎,你叫我什么?”“爸。

”狗儿三岁,谁问啥说啥。

“哈哈哈哈……”“爸爸们”乐成一堆儿。

他争你夺,抢着抱,抢着亲,又粗又黑的大毛嘴,把人家嫩嫩的小脸蛋儿,亲得发红。

这时,有人拿眼这么偷着一寻,大泉不见了。

再往篷屋里听听,那围布里边,正在悄着声儿说话:“秀……”“秀。

”“曼德拉”心里痒痒的,小声跟里边学了一句。

里边人没听见。

继续窃窃地说:“我不用你喊我。

你说,半年多了,你想不想我?”里边说的大泉还没来得及说想还是不想,外边倒有人先替他说了:“想,想死我了。

说完,大伙儿偷偷一乐,马上自觉地散溜开去。

叫小非洲在外边看着狗儿,不准任何人进屋。

小非洲就领狗儿到戈壁滩的蒿丛里,捉蚂蚱玩。

狗儿跟在后边,一顿一顿地走。

走到门前的红桶旁边,突然停下来,就往里边尿尿。

小非洲一见,马上跑过来喊:“狗儿,哎哎哎,狗儿……”一声没喊完,大泉在门里看到了,大步跨出来,对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巴掌:“你狗日的,这能尿!”狗儿捂着屁股,望着大泉的脸,嘴一撇,“哇——!”大哭起来。

刚散溜开去的“爸爸们”一听,赶快跑回来。

看看狗儿圆溜溜的小屁股蛋上,立马五条红蛇梭,心里就疼死了,一个个瞪起眼,吼大泉:“你二球呀你!?你二球!”“你法西斯呀你!?你法西斯!……”大泉不听他们吼,急得还要再来一下。

“曼德拉”抚摸着狗儿一红棱一红棱的屁股,伤心得眼泪都出来了,紧紧地搂住狗儿,绝不让大泉再打,说:“是你一个人的儿子?他刚才叫我爸哩,你没听见?”大泉急得一跺脚:“你看看,这狗日的把这桶水给整的?全班一天只能分到一桶饮用水。

待会儿,大伙就要灌水上井,咋办?”“那怕啥?咋办咋办,童子尿大补,知道啵?真是。

”“曼德拉”说着,又对一边的小非洲发态度,“愣着干啥?给大伙灌水。

”小非洲叮叮当当地把大伙的水壶找来。

大泉不让灌,说:“我对不起大家。

”小非洲头一梗:“咋啦?他也叫我爸哩,你没听见?”(2001年10月17日《今晚报》,有删改)4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 . 小说设计狗儿撒尿挨打的细节,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 小说在如何弘扬主旋律以表现时代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请结合作品探究其中的显著特点。

A.用“一杯凉水”来接待远方的客人,用一块“篷布”做“招待所”,生动地表现这些工人长期生活在野外的艰辛和极度渴望过家庭生活而不得的真实情况。

B.抢着让刚来的孩子喊“爸爸”,表现工地工人极其想家,希望与亲人、孩子团聚的强烈愿望,也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C.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如“曼德拉”强护狗儿不再挨打就体现工地工人识大体、懂感情、有血有肉的爸爸形象。

D.小说“曼德拉”、小非洲的“他也叫我爸”语言中洋溢着自豪,表现了中国石油工人身处艰苦环境却坚毅乐观的豪迈气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以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以改革发展为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到2020年“大城市病”得到缓解,到2035年“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到2050年全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摘编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材料二:表1:数据经济学人智库《2017全球宜居城市报告》表2:数据中科院《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材料三: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特别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