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筑节能规划080104
安徽2008节能定额计算规则及说明

总说明为促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满足建筑节能项目的计价需求,编制了《安徽省建筑节能定额综合单价表》(以下简称综合单价表)。
本综合单价表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依据现行的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
一、本综合单价表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的新建和扩建工程。
二、本综合单价表是编制与审核建设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指导性依据,是编制与审核招标工程控制价或标底价和界定工程成本价的依据,是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和鉴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
三、本综合单价表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共四章295个子目。
四、本综合单价表人工工日单价为39.00元/工日。
五、本综合单价表综合费包括施工组织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综合费率为61.4%,具体构成见表1。
不包括规费和税金。
表1 综合费率构成六、本综合单价表规费和税金,按以下规定执行。
1.规费规费构成及费率见表2。
工程排污费按工程所在地环保部门规定计取。
表2 规费构成2.税金税金构成及税率见表3表3 税金构成注: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
七、本综合单价表与2005年《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安徽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安徽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安徽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配套使用,遇其他定额与本综合单价表相同子目时,执行本综合单价表。
第一章保温隔热工程说明1.本章定额适用于中温、低温及恒温的工业厂(库)房的隔热工程,以及一般保温工程。
2.外墙浆料及板材保温定额适用于以混凝土及各种砌体为基层墙体的外墙保温。
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整浇外墙保温定额只适用于外墙为现浇砼的墙体。
3.定额中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已考虑正常施工搭接及阴阳角重叠搭接。
4.稻壳已包括装前的筛选、除尘工序,稻壳中如需增加药物防虫时,材料另行计算,人工不变。
5.为防止污染和便于施工,玻璃棉、矿渣棉在铺装前须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包装,其包装材料和人工的消耗已包括在定额内。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6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67号](https://img.taocdn.com/s3/m/83faa36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5.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6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七年七月十三日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为深入扎实地推进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明确目标和要求(一)主要目标。
国务院批复我省节能减排的指标是,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由1.21吨标准煤下降到0.97吨标准煤(按2005年现价计算),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44.4万吨下降到41.5万吨,下降6.5%,其中,淮河流域控制在12.9万吨,削减11.6%,巢湖流域控制在5.6万吨,削减10.4%;二氧化硫排放量由57.1万吨下降到54.8万吨,下降4%,其中,电力行业控制在35.7万吨之内。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抓紧制定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制性限额标准及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着力形成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法规和标准为规范、以监测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统计和计量等为基础的节能减排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安徽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5)(一)工作成效 (5)(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9)二、“十二五”建筑节能工作形势分析 (10)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总体目标 (11)四、重点工作 (12)(一)继续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
(12)(二)突出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13)建立和完善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督管理机制,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纳入全省建筑节能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示范项目动态管理库,抓好已有示范城市(县)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指导和监管工作,确保完成示范任务,并及时总结示范经验,完善示范技术,形成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
(13)(三)加快推动建筑用能节能运行管理工作。
(13)逐步完善公正规范的建筑能耗检测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现场跟踪检测,着重做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统计工作。
建立和完善建筑能效的检测标识和审计公示制度,尤其是建立建筑能效的后期跟踪测评和审计公示制度,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效测评标识和审计公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13)完成我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能源消耗信息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实行用电分项计量,逐步建立起全省联网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对全省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建筑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
推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定节约型校园行动计划。
启动“省级节约型校园”示范工程,促进我省节约型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14)(四)积极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研究出台我省既有建筑改造相关优惠政策、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
通过给予建筑企业优惠政策,设置改造专项资金、业主投资等融资渠道,加大既有建筑改造资金投入,有力推进我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快速发展。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解读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4.28•【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解读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黄显鸿《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已经2012年10月16日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下面,就办法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特点,作一简要的解读。
一、办法出台的背景是落实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重要举措。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行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确立了民用建筑节能的基本制度,同时明确要求地方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气候环境条件,制定具体配套办法。
是缓解节能减排压力、惠及民生的实际需要。
据统计,我省既有建筑总量超过15亿平方米,建筑总能耗超过2200万吨标准煤,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5%左右。
2011年,全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亿多㎡;房屋竣工面积1亿㎡,其中民用建筑竣工面积6700万㎡。
我省是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隔热、保温要求比较高,民用建筑的制冷、采暖需求逐年上升。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办法》,做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可以提升建筑用能效率,缓解节能减排压力,也可以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性,有效改变夏季过热、冬季过冷的状况,更好地惠及民生。
是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拉动产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加强民用建筑节能,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地带动了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了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建筑产业的优化升级,能有效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经济增长。
二、办法颁布施行的重要意义办法的颁布施行,适值全省上下正在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必将对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体形系数≤0.40)

楼梯间隔墙
保温材料__-__,厚度_-___mm,K_1.01__。主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200mm
□
封闭外走廊隔墙
保温材料__—____,厚度_—__mm,K_—__。主墙体材料,厚度。
□
□
8
楼板
层间楼板
K≤2.0
板上保温□、板下保温、保温材料__JA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_,厚度_20__mm,K_1.78_。
K≤2.8
≤0.35/0.40
西
0.03
4.0
塑钢窗框+6mm透明+9A空气+6mm透明中空玻璃
0.86
2.80
□
0.45<Cm≤0.60
K≤2.5
≤0.25
北
0.31
3.2
塑钢窗框+6mm透明+9A空气+6mm透明中空玻璃
0.69
2.80
□
3
外门窗、幕墙气密性等级
1~6层,4级,q1≤2.5,q2≤7.5;
是否符合标准
1
体形系数
4~11层
≥12层
体形系数___0.27__,1~3层□,4~11层□,≥12层
是
否□
≤0.40
≤0.35
2
窗墙面积比
Cm
K
SCw(东西向/南向)
计算窗墙比及相应指标限值
设计选用及可达到指标
Cm≤0.20
K≤4.0
______
朝向
Cm
K限值
SCw限值
框料
玻璃品种、厚度、中空尺寸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体形系数≤0.40)
项目名称__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太仓安置房小区10#塔楼___,建设地点__安徽省-马鞍山____,建筑面积_36982.06_㎡,层数__16__层,高度_66.9_计算日期:2012年8月12日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23年修改)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23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28•【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318号•【施行日期】2023.11.2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2012年11月1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公布根据2023年11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31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节能评价考核内容,制定民用建筑节能政策措施,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实际,组织编制优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标准,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标准及定额,指导全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
第六条鼓励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本省推广使用的民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目录,向社会公布,并适时更新。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建筑节能意识。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08]17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08]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b7a48d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a.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皖政办〔2008〕1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四月十五日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要点为做好2008年全省节能工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6〕11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07〕67号)精神,提出以下工作要点:一、建立和完善节能统计监测、考核和责任体系1.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将2008年节能目标任务,即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9%,153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110万吨标煤,分解落实到各市、各有关企业,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责任单位:省经委)2.对各市人民政府和153户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经省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告,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经委)3.加快建立能够反映全省及各市能耗水平、落实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监测体系,并强化对单位GDP能耗指标的审核。
(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经委)4.2008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全省及各市2007年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 2008年9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全省及各市2008年上半年万元GDP电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
(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经委)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建筑节能工程强制性条文汇总(安徽省)

附件一:建筑节能工程强制性条文汇总(安徽省)㈠《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
0.5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3.1。
2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
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
3.3.1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4.2。
2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7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
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
3保温浆料应分层施工。
当采用保温浆料做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4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4.2。
15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墙热桥部位.应按设计要求采取节能保沮等隔断热桥措施. 5.2。
2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幕墙玻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中空玻璃露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保温性能、中空玻璃露点、玻璃遮阳系数和可见光透射此应符合设计要求。
7.2.2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
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8.2。
2地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9.2.3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暖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散热设备、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3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热计量装置、水力平衡装置以及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4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安装后,采暖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分栋热计量和分户或分室(区)热量分摊的功能.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安徽省建筑厅二OO七年十二月为认真总结“十五”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部署,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结合我省情况,提出我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一、安徽省建筑能耗现状(一)气候特点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
200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全省绝大部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少量属于寒冷地区。
(二)建筑能耗情况1、城镇民用建筑能耗总体情况目前我省既有建筑约4.4045亿平方米(不含农村民用建筑面积),其中一般公建、大型公建及居住建筑总面积分别为7171.9万平方米、1542.2万平方米和3.5311亿平方米。
据调查,截至到2006年底,全省兼职能耗1754.9万吨标准煤,占本地区总能耗比例为26.4%。
2006年我省民用建筑年平均单位面积能耗为33.58 kWh,其中大型公建年平均单位面积能耗为109.69kWh,一般公建为65.6kWh,而普通居住建筑为12.78kWh,三者相差数倍。
2006年全年民用建筑总能耗为185.91亿kWh,折合标准煤672.82万吨。
其中:公共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26.64%,全年总能耗为124.05亿kWh,折合标准煤448.94万吨,占总能耗的66.69%;居住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3.36%,全年总能耗为64.68亿kWh,折合标准煤234.08万吨,占总能耗的33.31%。
2、建筑用能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愈加迫切,因而人们对空调的需求增长迅速,空调保有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空调的能耗又是目前建筑耗能的大户,占到全部建筑能耗的50%以上,同时,随着家庭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家庭其他耗能设备数量增长也较快,这都必然导致建筑用能数量快速增长。
另外,每年新增居住建筑约4000万平方米,随着大量新增居住建筑的使用,必将使建筑能耗进一步增加。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使用能耗比例会日益提高,能源供应将会日趋紧张,将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3、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省现有居住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2006年新增居住建筑中,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数量较少。
如果按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年可节约53.11万吨标准煤。
同时,在既有建筑用能过程中,由于节能意识不强或建筑自身设计、建造方面的缺陷,造成大量能源被白白浪费,如果增强节能意识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年可为我省节约136.62万吨标准煤。
两项合计可实现节能188.73万吨标准煤,节能潜力巨大。
这对于缓解我省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五”建筑节能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政策为导向,设计为龙头,标准为支撑,组织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始终抓住“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程试点示范、编制标准规程、推广应用”的链条,以示范工程为切入点,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绩。
(一)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建设部有关建筑节能政策前提下,结合我省省情,先后制定和施行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建科[2006]7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建设[2006]115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起草完成了《安徽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送审稿),编制颁发了《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布了《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指南》、《安徽省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要点》,对指导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不断强化了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成立了建筑节能工作(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协调全省建设系统建筑节能工作;建立了起严格的建筑节能专项审批制度,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均提出了节能专项审批要点,基本建立起了工程建设全过程无漏洞闭合管理的审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作为监管重点,对全省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执法检查。
(三)积极开展了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我省加强了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节能技术体系框架。
引导高校和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外保温系列节能材料,完善了新型围护结构技术。
加快了对太阳能技术研究和利用。
强化了新型节能材料推广应用工作。
加强政策引导,每年分期分批发布安徽省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推广项目,多次召开建筑节能推广工作会议和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专项技术研讨会,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和塑料门窗、中空玻璃、保温砂浆、保温板、太阳能等节能产品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
(四)逐步开展了节能示范试点工作通过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先后有一批建筑项目被建设部授予“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节能省地型住宅康居示范工程”、“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等称号。
在节能示范工程的引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强化了节能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力度。
通过各大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知识、政策规定以及实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二是通过向民众免费发放建筑节能知识手册、举办建筑节能论坛和讲座、组织建筑节能专题社会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建筑节能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
三是组织专家对各级建设行政管理人员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关于政策、标准、软件、技术、产品等全方位的宣讲和培训。
通过上述努力,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普遍增强,建设系统内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三、当前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以及《安徽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了节能是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我省未来的能源缺口很大程度上要靠节能解决。
“十一五”期间,我国我省已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安徽的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不仅十分迫切,而且任重道远。
“十五”期间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社会共识和推动力亟待进一步增强。
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还主要依靠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努力,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还缺乏实施建筑节能的原始动力,社会认知度比较低。
(二)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适合安徽地区气候特征的建筑节能应用技术体系尚需进一步研发、应用和推广;适合高层建筑的经济、适用、可靠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不够成熟;外围护结构节能体系的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施工与检测等配套技术亟待进一步研究;与建筑结合的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体系的研究投入不大。
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技术集成还未形成。
(三)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亟待进一步创建。
我国对建筑节能尚未建立法规体系,难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严格执行。
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
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缺失或不到位,难以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
建造高耗能建筑得不到税收制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缺乏必要的财税支持。
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解决。
四、“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皖主战略,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本省建筑节能推进工作与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相结合,与促进城市能源安全相结合,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标准规范、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实现全社会增强建筑节能共识,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目标,全方位落实建筑节能措施,确保本省建筑节能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在巩固“十五”成果基础上,坚持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工作创新,通过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改造、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及积极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建筑节能420万吨标准煤的总目标,为实现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的目标作贡献。
1.新建建筑设计、施工100%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实现新建建筑节能3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居住建筑190万吨标准煤,公共建筑110万吨标准煤)。
2010年全面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
2.在试点城市完成10%既有建筑改造,通过节能改造及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实现节能80万吨标准煤。
3. 加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建筑应用,到“十一五”期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面积达到新建建筑面积比例的25%以上,实现节能40万吨标准煤。
五、重点工作任务(一)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建设工程节能监理工作导则》、《安徽省节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等文件精神,强化和落实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在建设各环节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对违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没有进行节能专项验收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各地对新建建筑节能开展自查,省厅对全省实施抽查,对不执行标准的各责任主体给予资质或资格的降级、取消、公开曝光、限制进入市场、罚款和不予核准售房等各种处罚。
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大力给予鼓励和表彰。
(二)逐步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工作。
开展全省既有建筑耗调查工作,获得可靠能耗数据;在省内开展既有建筑改造试点;结合前期经验,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入收益比等进行科学论证,逐步在全省开展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