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

合集下载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举世闻名的艺术巨作,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苦和对于人类悲惨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深深地触动了观者的情感,也为全世界所津津乐道。

在这幅名作中,毕加索以他独特的风格表现了1937年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受纳粹德国与法西斯军队轰炸的惨状。

整幅画面以黑、灰、白等冷色调为主,画面上主要是一系列扭曲的人物、动物和物体构成的奇异形态。

这些形象表现了战争所造成的混乱和破坏,以及人类在战争面前的无助和悲惨。

在画面的中心,一个妇女举着一个已经死去的孩子,这一形象无疑是作品中最令人心碎的部分,它展现了母亲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绝望。

而画面右上角的灯火被炸成一片火光,更加强了整幅画面的悲壮氛围。

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利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压抑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观者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所展现的画面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它不仅仅是一幅传达战争惨状的艺术作品,更是一幅抨击战争残酷的艺术呐喊。

作品中所传递出的无尽悲伤和绝望,触动了每一个观者的内心深处,使得人们在面对作品时不能不为之感动并思考。

在《格尔尼卡》面前,人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在与战争、暴力、苦难进行着一场对话。

这种强烈的表现力和慷慨激昂的情感,使得《格尔尼卡》成为了一幅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艺术巨作。

除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之外,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作品中的线条和形状被极大程度地扭曲和变形,色彩采用了冷色调和不同的灰度来表现。

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得整幅画面看上去鲜明而又混沌,让人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混乱和破坏。

毕加索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手法,使得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富含深意,让人不禁要去深入揣摩。

整幅画面的构图也十分巧妙,将人物和物体置于一个融为一体的空间中,使得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引人入胜。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

公牛象征法西斯的暴行
妇女怀抱死双手仰天呼号 象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
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 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手握断剑与鲜花张臂倒地的战士
象征在反法西斯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烈士
这个奔逃中的女子,拖着残断的后 腿,象征着法西斯战争滥杀无辜、 涂炭生灵,使人民流离失所。
格尔尼卡——毕加索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 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 1937年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 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 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格尔尼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毕加索以剪贴画式的组合方法,用黑、白、灰三 色,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这幅画表达了画 家对于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这一野蛮 行径的愤慨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 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这些不速 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 据说,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 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 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 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一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 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这是 你们的杰作!”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赏析
《格尔尼卡》赏析
• 艺术特色:
1 色彩: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 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 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 2 构图:饱满、均衡,画面中心,用许多不同的亮色相互交叠,构成 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抽线恰好将这幅画分为两个正方形。 3 表现手法:艺术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 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 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 觉和心灵。 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 同情。本世纪40年代借给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1981年归还西班牙, 现在珍藏在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现存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现在的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小镇现有人口1.5 万。20世纪90年代末,被国 际旅游界纳入地球上自然 环境保护得最好、人文景观 最有特色的十大“人间天堂”
试一试
• 欣赏了大师的作品,同学们也来大胆创作和表现 吧! 给《格尔尼卡》中的人物,动物配音。利用现场 的工具配合人声进行配音,例如轰炸声、尖叫声、 哀嚎声等等。感受下这副画传递给人一种惊慌、 恐怖的情绪。 仿效毕加索的多重透视的立体手法,用象征,寓 意将你心中对雅安地震感受描绘出来。
总结
我们要拥护和平反对战争,毕加索用 《格尔尼卡》告诉全世界一个愤怒的信息, 作品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的同情。 因此画家用画笔超时空的为我们传递希望 世界和平这一理念。
毕加索简介
• 毕加索(1881~1973)出 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 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 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 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 的地位。毕加索的一生辉 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 一个活着亲眼看到他的作 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 1999年毕加索被评为20世 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1. 引言1.1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介绍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强烈情感的艺术作品,它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巴斯克地区小镇格尔尼卡的悲惨场景。

这幅作品展示了人类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破坏,以及对暴力和压迫的强烈谴责。

毕加索通过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些残酷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绝望。

《格尔尼卡》被认为是毕加索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之一。

它的艺术风格独特,充满了象征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元素,展示了毕加索在艺术上的创新和大胆尝试。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同时也是毕加索对于人类苦难的深刻思考和呼吁。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深入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的艺术理念和对于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这幅作品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和力量。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部关于人类苦难和希望的丰碑。

2. 正文2.1 格尔尼卡背景介绍《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描绘了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飞机轰炸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悲惨情景。

这次轰炸是在西班牙内战中进行的,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和谴责。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受伤的人们在惊恐和痛苦中呼喊和哭泣,房屋被炸毁,火焰熊熊燃烧,整幅画面充满了恐怖和悲伤的气氛。

毕加索运用了黑白灰三色作为主色调,强调了画面的压抑和沉重感。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对当时战争的描绘,更是艺术家对于战争和人类苦难的深刻思考。

毕加索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和对人类痛苦的同情,呼吁人们停止战争,珍爱和平。

《格尔尼卡》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毕加索最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是对人类战争罪恶的最有力控诉之一。

2.2 毕加索的创作背景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时正值西班牙内战期间,这场内战让他深受影响。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毕加索《格尔尼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它被认为是毕加索最伟大的杰作之一,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至关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幅油画是毕加索在1937年为纪念西班牙内战中一场惨烈的空袭而创作的,它是一幅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展现出了人类在战争和暴力中所遭受的痛苦和恐惧。

下面我们将对《格尔尼卡》进行详细的鉴赏和解析。

从艺术形式上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采用了立体派的画法,这是他在二十世纪初所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风格。

这种风格以将物体拆分成几何形状、多角度的展现和重叠等特征而闻名,它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和色彩法则,使画面更具有凝练而又有力度的表现形式。

在《格尔尼卡》中,毕加索运用了这种立体派的画法,将惨烈的空袭场景呈现出来,画面上出现了一幅骑在马上的士兵、哭泣的母亲、受伤的儿童和惨白的死者等元素,这些元素被刻意的零散摆放在画面上,形成了一种混乱和痛苦的氛围。

通过这种立体派的手法,毕加索成功地表现出了战争所带来的无序和破坏。

从符号和象征意义上看,《格尔尼卡》中的每个元素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达,更是对于战争和暴力的深刻思考。

首先是中间的哭泣的母亲,她代表了母亲、家庭和爱的象征,她的哀伤和无奈也代表了整个国家和人民在战争中所面临的痛苦和绝望。

其次是骑马的士兵,他代表了暴力和战争,他的凶狠和威胁充分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

最后是受伤的儿童和惨白的死者,他们代表了无辜的生命和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悲惨和悲伤使整幅画充满了悲悯和忧伤。

通过对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运用,毕加索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于战争和暴力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从整体氛围和情绪上看,《格尔尼卡》充满了悲悯和忧伤的情感,它通过画面上的混乱和痛苦的元素来表现出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整幅画面的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这种冷色调不仅加强了画面的压抑和沉重感,更使画面中的痛苦和绝望更加突出。

毕加索还在画面的左上角加入了一盏明亮的灯,它代表了希望和光明,是对于战争和暴力的一种抗争和宣示。

格尔尼卡课件

格尔尼卡课件

学生参与的竞赛和活动
总结词
格尔尼卡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
格尔尼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竞赛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拓展视野 、增强自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的 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2
格尔尼卡是维多利亚-加斯泰斯省 的首府,周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 景观和历史遗迹。
格尔尼卡的特色文化
格尔尼卡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和 戏剧表演等。
格尔尼卡的建筑风格独特,有 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和博物 馆,如格尔尼卡博物馆和索菲 亚王后艺术中心等。
格尔尼卡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美 食也很有名,如著名的格尔尼 卡火腿和索菲亚蛋糕等。
中学教育重视德育教育,通过思想 道德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 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等教育
01
02
03
研究与探索
高等教育注重研究与探索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和学术活动,培养其创新 能力和学术素养。
专业课程
高等教育提供专业课程, 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人才需 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 识和技能。
社会服务
06
格尔尼卡的未来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1
教育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
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02
改革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师生比例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格尔尼卡》是以黑白灰三色为主,画面呈现出一幅悲惨的场景。

整个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是女人、儿童和动物们的悲痛呐喊和死亡景象。

画面中间的部分是典型的毕加索式构图,融合了人、动物和物体等多种形象,呈现出混乱和压抑的氛围。

《格尔尼卡》表达了毕加索对于战争的无尽悲痛和对于人类苦难的深刻反思。

他通过画面中的不同形象,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女人的尖叫、儿童的哭泣、动物的呐喊,无不传递出无助和恐惧的情绪。

画面中的刺戳和断裂的象征、烧毁的房屋等图像,更进一步强调了毁灭和绝望的主题。

《格尔尼卡》的构图极具创新性和独特性。

毕加索摒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和人物比例,将人物和动物的形象进行了部分拆解和再构造,形成了一种扭曲和怪异的效果。

这种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更加具有戏剧性和力量感。

破碎的形象象征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和生活的颠覆。

从象征和符号的角度来看,《格尔尼卡》中的很多元素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和符号。

握着武器的士兵象征着暴力和控制,象征着战争的始作俑者;哭泣的儿童代表着无辜的受害者;鲜花代表着生命的希望和对和平的渴望等。

毕加索通过这些象征和符号,传达了他对于战争和暴力的批评和反思。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对于战争的强烈抗议和对于人类苦难的深刻反思。

通过形象的变形和图像的破碎,他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绝望。

他也通过象征和符号来传递他对于和平和人类尊严的热爱和希望。

这幅画作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之一。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毕加索《格尔尼卡》是一幅以西班牙内战悲剧为题材的油画作品,也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诞生于1937年,当时的西班牙处于内战的动荡时期,毕加索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深刻影响,因此创作了这幅反映战争悲惨景象的作品。

《格尔尼卡》以其震撼人心的画面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毕加索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战争艺术的经典之作。

《格尔尼卡》的画面呈现了一个充满悲伤和凄凉气氛的场景,画中的人物和动物都被描绘成了扭曲变形的状态,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痛苦。

画面中央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她的眼睛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而她的手向着上天,仿佛在呼唤着神的庇护。

在母亲的下方是一个房屋的残骸,比邻着的是一头流着眼泪的牛和一匹被箭射中的马,它们的痛苦也成为了画面的一部分。

整幅画面中都弥漫着一种凄凉和无助的气氛,这正是毕加索想要表达的战争悲剧的真实写照。

这幅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画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代表着对战争和暴力的抨击。

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象征着无辜生命在战争中的惨死,而画中的牛和马也代表着生命在战争中的牺牲。

整幅画面中用到的黑白和灰色调,更加突出了画面中的恐怖和绝望,让观者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痛楚。

毕加索用简约的线条和颜色,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力量和情感的作品,而这种力量和情感正是对战争的无声呐喊。

《格尔尼卡》不仅仅是一幅反映战争悲剧的作品,它还是一幅具有政治意义的作品。

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法西斯主义的憎恨和对战争的反对。

他将整幅画面都布置在黑白和灰色调中,这不仅是为了突出作品中的恐怖和绝望,更是为了象征着法西斯主义的黑暗和残酷。

而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了对法西斯主义的愤怒和憎恨,正是这种力量让《格尔尼卡》成为了对战争的有力控诉,也成为了抗议战争的标志。

除了政治意义外,《格尔尼卡》还有着深刻的艺术意义。

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将立体派和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为一体,使得画面既有着对形式的扭曲和变形,又充满着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的描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艺术展示
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 张《格尔尼卡》复制品。 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 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 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 强奸等战争罪行。让我们拿起画笔,用象征的手法及 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揭露日本人的残暴。(播放《让 世界充满爱》。)
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
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 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战士死不瞑目,右手 握着折断的剑,剑旁 有一朵鲜花,这是对 死去战士的悼念。
马 代表什么含义?
被刺伤的马昂着头张嘴发出哀 鸣,这匹马象征受苦受难的西 班牙格尔尼卡的人民。
灯在这里象征什么?
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 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毕加索
《梦》

《亚威农少女》
作品名称:《格尔尼卡》

者: 毕加索(西班牙)
《格尓尼卡》赏析(画面内容)
观察这幅画,请谈谈最初的印象和感受。想一想画 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呢?他们都象征什么?
牛的表情怎样? 它代表什么?
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冷漠的狞笑, 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七年级下册
格尔尼卡
合什镇中 段小瑜
说一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事件吗?你有什么感想?
1937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 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 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 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 《格尔尼卡》。
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迷惘与渴望。
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
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 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 充满了悲剧气氛。
1、这幅画中主要有哪几种颜色?
黑 、白 、灰
2、请同学们用个词概括这幅画的构图特征? 饱满 、均衡
3、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和画面左下角士兵的手作对比 ,发现有什么不同? 夸张、变形 4、画面中的形象夸张、生动,表现画家对法西斯暴行的抗议 和对受难民众的同情,这种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象征 5、请看教材图片,侧面的牛却画了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人 物身体的刻画用一些亮度不同的几何形体重叠、堆砌而成, 这就是立体主义的风格特征(在一个平面上多角度表现对象 ,并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画面,最终改变物体原有的 面貌)。
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 样的射向四周,画家用这些象征 性的揭露,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 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人民都 明了战争的罪恶。
举灯的女人 象征什么?
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 女,右手举着一盏灯, 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 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 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 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 切罪恶和黑暗。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1904年定 居巴黎,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
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 位。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 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 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 家,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等,还有今天我 们要赏析的《格尔尼卡》。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艺 术特色作了主要赏析,明白了立体主义描绘的对象并 非如我们所见一般。同学们,真正的艺术,都是为了 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世界和平、 祖国和平。让我们唱响《让世界充满爱》,结束本课。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