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0——201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 学 试 题 (2011.6)满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1、最近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C .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D .“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 A .氯丁烷 B .甲苯 C .硝基苯 D .乙酸 3、.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分液B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C .加入过量溴水,过滤D .加入FeCl 3溶液后,过滤4、用丙醛(CH 3-CH 2-CHO)制取聚丙烯 [ CH 2-CH(CH 3)]n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A .①④⑥B .⑤②③C .⑥②③D .②④⑤ 5、下列烷烃的一氯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2-甲基丙烷 B .丙烷 C .丁烷 D .乙烷6、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 ②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③用生活用煤直接烧烤鸡、鸭 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 喂饲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做面包 ⑥用福尔马林保鲜鱼肉等食品A .①②③④⑥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7、最近,媒体报道不法商贩销售“致癌大米”,已验证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TB ),其分子结构式为如右图所示,人体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
【推荐下载】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键入文字]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摘要】高中频道的编辑就为您准备了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电磁波包含了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 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B.红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紫外线
C.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射线
D.紫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红外线
2.下列光现象中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的是
A.全息照相B.立体电影
1。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试题答案的评分,请务必严格按照答题卷标准执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 下面哪个是质点运动的一般方程?A. F = m∙aB. F = ∆p/∆tC. F = kxD. F = G∙(M∙m)/r²2. 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成立的要求是:A. 系统内仅存在内力B. 系统内不受外力作用C. 系统内动能变化率为零D. 发生碰撞的时间短,导致动能不变3.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表述了电路中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A. P = VIB. P = I²RC. P = V²/RD. P = ∆Q/∆t4. 下面哪一项是红外线的典型应用之一?A. 遥控车B. 雷达系统C. 电子显微镜D. 核反应堆5. 下面哪种电路对交流电具有分流作用?A. 串联电路B. 并联电路C. 并串联电路D. 无法确定6. 一个平凸透镜,物距比焦距小的情况下,像的位置是?A. 物距的一侧,实像B. 物距的一侧,虚像C. 物距的另一侧,实像D. 物距的另一侧,虚像7.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水B. 石蜡C. 蔗糖D. 蛋白质8. 以下哪种是绝热过程的特点?A. 过程中无热量交换B. 过程中无功交换C. 过程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D. 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9. 在自转的惯性过程中,转动牵引力与A. 物体质量成正比,物体质量中心速度成反比B. 物体质量中心速度成正比,物体质量中心角速度成反比C. 物体质量中心角速度成正比,物体质量中心速度成反比D. 物体质量中心速度成正比,物体质量中心角速度不变10. 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哪个选项表述正确?A.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但热能不可以转化为机械能B. 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但机械能不可以转化为热能C. 热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D. 热能和机械能互相排斥,不能相互转化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本试卷共18小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应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并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2.选择题应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涂黑对应选项,非选择题应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3.选做题应先使用2B铅笔填涂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α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
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 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 eV3.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为一个氚核,聚变方程为11 H+2n→1 H,已知质子质量m H=1.0073 u,中子质量mn=1.0087 u,氚核质量mT=3.0180 u,1u c²=931.5 MeV。
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6.24 MeVB.6.02 MeVC.7.08 MeVD.6.51 MeV4.如图所示,一半圆形铝框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的非匀强磁场中,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y=B(y+c),y为各点到地面的距离,c为常数,B为一定值。
铝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直径ab水平,空气阻力不计,铝框由静止释放下落的过程中。
5.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细杆,两端分别用轻细绳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细杆在竖直平面内可以绕过端点O作小角度摆动。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感应电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B.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2.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mith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不可作为传感器的是A.干簧管 B.干电池C.霍尔元件 D.热敏电阻3.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自右向左穿过一个闭合线圈,则流过灵敏电流计的感应电流方向是A.始终由a流向bB.始终由b流向aC.先由a流向b,再由b流向aD.先由b流向a,再由a流向b4.如图所示,在远距离输电电路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电线的电阻均不变,电表均为理想电表.若用户的总功率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减小,电流表A1减小B.电压表V1示数增大,电流表A1减小C.电压表V2示数增大,电流表A2减小D.电压表V2示数减小,电流表A2减小5.如图所示是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N、S是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它与磁极的柱面共轴,铁芯上有一矩形线框,可绕与铁芯M共轴的固定转轴旋转.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大小近似均匀的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当线框绕固定转轴匀速转动时,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 关于涡流,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真空冶炼炉是利用涡流来熔化金属的装置B.家用电磁炉工作时在电磁炉的面板上产生涡流来加热食物C.阻尼摆摆动时产生的涡流总是阻碍其运动D.变压器的铁芯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能减小涡流7. 如图甲、乙所示电路中,若电容器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实现的是A.图甲输入为直流与交流,输出为直流B.图甲输入为直流与交流,输出为交流C.图乙输入为高频交流与低频交流,输出为高频交流D.图乙输入为高频交流与低频交流,输出为低频交流8.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阻R=22Ω,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t=0.01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V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22WD.通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9.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A、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线圈,有一定的直流电阻.关于这个电路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闭合,A灯立即亮B.开关闭合到电路中电流稳定的时间内,B灯逐渐变亮,最后亮度稳定C.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瞬间,A灯会比开关闭合稳定时更亮D.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瞬间,b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三、选做题(44分):本题包括A、B两大题,其中A大题包括第10-17题,为选修3-4部分内容,B大题包括第18-25题,为选修3-5部分的内容,请选定其中的一个大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2套,含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据此了解到原子核的组成C.玻尔的原子模型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观念D.居里夫妇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们认识、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2.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 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3.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4.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A.hν1B.hν3C.h(ν1+ν2)D.h(ν1+ν2+ν3)5.右图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升压变压器,b是降压变压器B.a的输出电流大于b的输入电流C.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D.a 的输出电压等于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6.电阻为 1 Ω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现把交流电加在电阻为9Ω的电热丝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100rad/sB.在t =0.01s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电热丝两端的电压U =1002VD.电热丝此时的发热功率P =1800W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所给的选项中有多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由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2010-2011学年度高二物理期末试卷

2010—2011学年度高二期末物理试卷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2、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的过程中,此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变大,最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静止C、速度不断减小,然后反向加速,最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运动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在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 、保持不变B 、不断变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 、0.25m /s 向右B 、0.25m/s 向左C 、1m/s 向右D 、1m/s 向左6、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B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D .在t =4 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 、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 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cos θ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D 、物体收到地面的支持力为mg — F •sin θ9、如图,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6分。
高二物理期末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试卷(1~6班)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谢红星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少选的得2分)1、汤姆生对电子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还可以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在分D.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3、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谱线数为( )A.3条B.4条C.5条D.6条4、对于以下反应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n C He Be 101264294+→+ ②+→+H H H 423111能量 ③n x Xe Sr n U 101365190381023592++→+ ④He O y F 42168199+→+A.①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B.②是链式反应方程C.③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D.④是α衰变方程,其中y 是质子5、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人类获得核能的两种主要途径,下面关于裂变和聚变的说法正确的 是( )A.裂变和聚变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B.裂变过程中有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有质量增加C.要使U235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D.要使聚变发生,必须使原子核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即10-15m6、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与竖直墙壁垂直相碰后以原速率反向弹回,以小球碰前的速度为 正方向,关于小球的动能变化和动量变化,下面的答案正确的是( ) A B m v ..002,, C m v D m v ..0202,,-7、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产生光电流B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的频率越大,光电流越大C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D .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8、下列可以被电场加速的是( )A .光子B .光电子C .X 射线D .无线电波9、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衰变而在磁场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 圆形轨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B.反冲原子核在小圆上做逆时针运动C.原先静止的原子核,其原子序数为15D.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运动周期相同10、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核外电子的( ) A.电势能减小,动能减小,周期增大 B.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 C.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周期减小 D.电势能的减小值等于动能的增加值11、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光谱,以及太阳光谱分别是( ) A.连续光谱,明线光谱 B.连续光谱,吸收光谱 C.明线光谱,连续光谱 D.明线光谱,吸收光谱12、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这是为了( ) A.减小对面对人的冲量 B.使人的动量变化减小C.减小对面对人的冲力D.增大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起到安全保护作用13、高速α粒子在重原子核电场作用下散射如图所示,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重核形成电场的等势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芗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当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不一定相同的物理量()
A、速度
B、加速度 C 动能 D、弹性势能
2.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振幅
3.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有:()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B.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C.n,>n2,a为红光,b为蓝光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5.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波源的频率未发生改变
D.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B.天空中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C.水中有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水中变浅的鱼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7、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所示,
从某时刻起开始计时t=0,经过1/4周期,振子具有正向最大速
度,则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哪一个能正确反映振子的振动情况?
()
8.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波长λ和x=l米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为:()
A.A=O.4 m λ=1m 向上
B.A=1 m λ=0.4m 向下
C.A=O.4 m λ=2m 向下
D.A=2 m λ=3m 向上
10.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若减少接在副线圈两端的负载,则()
A.副线圈电流增大
B.副线圈输出的电压增大
C.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D.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减小
11. 2009年3月29日,在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以8:6战胜瑞典队,收获了第一个世锦赛冠军,队长王冰玉在最后一投中,将质量为19千克冰壶抛出,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的速度正碰静止的瑞典队冰壶,然后中国队冰壶以0.1m/s继续向前滑向大本营中心若两冰壶质量相等,求瑞典队冰壶获得的速度()
A.0.1m/s
B.0.2m/s
C.0.3m/s
D.0.4m/s
12.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角θ1有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0角
θ1 B.欲使折射角θ2=300,应以θ1=450角入射
C.这种玻璃全反射的临界角是450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3分X7=21)
13、绿光、红光、紫光三种可见光波长从小到大是
14、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 、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 、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 、大头针P 1和P 2及P 3和P 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某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用圆规以O 点为圆心,OA 为半径画圆,交OO ’延长线于C 点,过A 点和C 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 点和D 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7.5cm,CD=5cm ,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3)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 、cd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甲同学所画两界面ab 和cd 间距与玻璃砖宽度一样,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 、cd 为界面画光路
图。
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 、 和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在一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 )的O 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 、b 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_____________m .
①
c
d
③
甲乙
图(B)为测量周期用的秒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1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所示,所用时间t=_____________s.
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___(不必代入具体数值)
三、计算题(8+11+12=31分)
16、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到正常的家庭电路上,原、副线圈匝数比
22:1,当副线圈接上一个阻值100Ω电阻,求这电阻的两端有效电压和电功率。
17.某同学为了探究质量为m1=1.0k g和m2(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是否是弹性碰撞,该同学测出碰撞前后两物体的χ-t (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6所示,碰撞时间极短,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为m1的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m2等于多少千克?
(3)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18.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7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 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 s,求:
(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3)这段时间里质点R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物理科期末考参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二、填空题( 3分X7=21)
三、计算题(8+11+12=31分) 16、10V 1W
(3)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为
=∆E 2
2
/2221
/1121v m v m +-0
2
222121121=+v m v m --------2分 所以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 ---------------1分
则t =
10
7=v s s=0.7 s (2分) (3)在上述时间内,R 实际振动时间t 1=0.7 s-0.4 s=0.3 s (2分) 因此R 通过的路程为s =4×2×4
.03
.0 cm=6 c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