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牙有什么危害?

合集下载

[口腔健康的“8020计划]口腔健康8020计划

[口腔健康的“8020计划]口腔健康8020计划

[口腔健康的“8020计划]口腔健康8020计划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

表现为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

在我国的老年人群中,口腔疾病是一类非常多见的疾病。

俗话说,人老先从牙齿老,脱落的多,尚存的少。

因此,许多人认为,七八十岁的老人,牙齿全部脱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但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如果我们很好地保护,到80岁时,完全可以拥有20颗牙齿。

“80岁老人应该还可以有20颗牙”,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同。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正式提出了“8020计划”,呼吁人们把80岁时仍然拥有20颗牙齿作为一个人生目标,即维持基本口腔功能状态,或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修复口腔功能,以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定为20颗?这是因为人们拥有20颗完好的牙齿,几乎就可以良好地咀嚼所有的食物;而牙齿咀嚼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吞咽、消化等能力和功能。

步入老年,口腔情况和其他器官一样,结构和功能趋向衰老。

作为消化系统的门户,口腔承担着重要任务。

营养丰富的食品,需经过牙齿的咀嚼才容易被吸收。

而一旦牙齿缺损、缺失,就会产生诸多不利于健康的问题。

对老年人来说,牙齿不好将严重影响整个晚年的生活质量。

2022年卫生部组织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在23415名年龄为65~74岁的城乡男、女居民中,全口腔无一颗牙者竟有1597人,占受检人数的6.82%,城、乡分别为5.57%、8.07%,城市低于农村。

全国65~74岁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城、乡分别为21.98颗、19.96颗,城市高于农村。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城乡男、女居民,恒牙平均存留牙数仅为20.27颗;存留牙数20颗的人数仅占总检人数的57.68%,存留牙数22颗的仅占49.94%,存留牙数28颗的仅占11.57%。

老年人牙列缺失ppt课件

老年人牙列缺失ppt课件
咀嚼能力下降
由于牙齿缺失,老年人无法充分咀嚼 食物,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负担加重
未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增加 消化道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胃痛等症状。
发音和言语障碍
发音不清
牙齿缺失导致发音时气流受阻,影响语音清晰度。
言语障碍
长期牙列缺失会影响口腔共鸣,导致老年人说话含糊不清。
面容苍老和心理问题
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导致龋齿 和牙周病的发生,最终引起牙
齿脱落。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 牙齿磨损和龋齿的发生率增加
,导致牙齿脱落。
意外事故
如摔倒、车祸等原因可能导致 牙齿脱落。
系统性疾病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骨 质疏松症等可能增加牙齿脱落
的风险。
02
牙列缺失对老年人的影响
咀嚼和消化功能下降
漱口与口香糖
饭后漱口,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 唾液分泌,有助于清洁口腔。
义齿的清洁与保养
义齿的清洁
义齿的更换与调整
每次饭后取下义齿清洗,晚上睡前应 彻底清洗并浸泡在清水中。
根据口腔情况及时更换或调整义齿, 确保良好的咬合与舒适度。
义齿的保养
避免过硬、过粘或过大的食物,以免 损坏义齿。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检 查和保养。
面容苍老
牙齿缺失导致面部骨骼结构改变,使面容显得苍老。
心理问题
由于牙齿缺失影响外貌,老年人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
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疼痛
牙齿缺失后,上下颌骨的咬合关系发生变化,导致颞下颌关 节负担加重,引发疼痛。
张口受限
长期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能导致张口受限,影响老年人的进食 和言语。
03

口腔宣传手册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5)

口腔宣传手册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5)

缺失牙为什么要及时修复?缺失牙不及时修复会使邻牙与对颌牙移位,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牙间隙,令食物容易嵌塞,导致局部蛀齿和牙周疾病的产生,危害牙齿健康,严重时还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和咀嚼运动,使结构破坏。

老年人牙齿缺失还会造成食物咀嚼不充分,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且嘴部皮肤松弛会导致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更显老。

缺失牙为什么要及时修复?缺失牙不及时修复会使邻牙与对颌牙移位,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牙间隙,令食物容易嵌塞,导致局部蛀齿和牙周疾病的产生,危害牙齿健康,严重时还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和咀嚼运动,使结构破坏。

老年人牙齿缺失还会造成食物咀嚼不充分,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且嘴部皮肤松弛会导致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更显老。

儿童龋病的预防——窝沟封闭人类后牙的咬颌面,有又深又窄窝沟,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存留在里面,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窝沟封闭是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涂布在牙齿的窝沟上,保护牙齿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预防龋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不同年龄段,给不同牙齿做窝沟封闭:3~4 岁,封闭乳磨牙。

6~9岁的孩子, 封闭第一恒磨牙(六龄牙)12~15岁的孩子, 封闭第二恒磨牙儿童龋病的预防——窝沟封闭人类后牙的咬颌面,有又深又窄窝沟,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存留在里面,是龋齿的好发部位。

窝沟封闭是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涂布在牙齿的窝沟上,保护牙齿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预防龋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不同年龄段,给不同牙齿做窝沟封闭:3~4 岁,封闭乳磨牙。

6~9岁的孩子, 封闭第一恒磨牙(六龄牙)12~15岁的孩子, 封闭第二恒磨牙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手册寻医电话: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手册为什么要洗牙?“洗牙”不仅有美白牙齿、消除口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很难清除干净牙垢和牙石,它们是引起牙龈炎、牙龈出血和口腔异味的主要原因,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牙周病,使牙槽骨破坏吸收,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5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分析及修复

5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分析及修复

5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分析及修复标签:老年人;义齿;修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逐渐增长,缺失牙齿的人数随之增长,这种状况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咀嚼与消化功能,同时由于前牙的缺失,影响面部外观,对老年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影响社交活动。

为此,笔者随机抽取1998~2001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诊治的523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缺牙和修复设计资料作回顾性的统计分析,并对老年缺牙患者的口腔修复心理特点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998~2001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镶牙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23例的修复设计单,对修复设计单的资料进行统计。

2 结果2.1 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表1)3 讨论3.1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的特点根据本组病例的资料统计,老年缺牙要求修复的患者中,男276例,女247例,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最大为88岁,其中60~64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占39.96%,这与蔡玉惠等[1]报道结果相似。

说明进入老年初期的患者要求义齿修复的心情很迫切,但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修复意识逐渐淡薄,再加上行动和语言存在一定的障碍,更不能主动就医要求修复,因此修复病例逐渐下降。

此外,在本组病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缺牙数目逐渐增多,一方面反映了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出现老化,口腔组织修复和防御能力降低,牙体牙周组织容易受到损害而导致缺牙增多;另一方面也反映老年患者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不能定期保健检查,个人口腔卫生较差,加重口腔疾病的易感性。

在本组病例中,上颌牙齿缺失比下颌缺失多,后牙缺失比前牙缺失多,这与骆孔华等[2]的报告一致。

KennedyⅢ类缺失类型最多,占44.02%,修复设计多采用活动义齿,占总数的56.67%,反映老年患者缺牙间隙较多,修复条件欠佳,修复设计受限。

3.2 老年缺牙患者的修复对策老年患者缺牙情况、心理状况及口腔局部状况与青壮年不同而具有其自身特点。

老年缺牙患者大多具有精神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觉和情绪上的异常,常表现为: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认为年事已高,缺牙是自然现象,花钱装假牙是“浪费”,即使修复了缺牙,但戴用义齿后缺乏足够的耐心练习和使用信心,甚至有时还出现抱怨心理,往往不易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老年口腔科普文章

老年口腔科普文章

老年口腔科普文章老年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老年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老年口腔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

老年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口腔是人体健康的窗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老年人口腔健康差,容易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还可能影响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全身健康。

因此,老年人应重视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

老年人口腔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牙齿缺失、牙周炎、口腔干燥等。

牙齿缺失是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常见问题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逐渐松动、脱落,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饮食消化和营养吸收。

牙周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等。

口腔干燥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症状,可能是由于药物副作用、疾病或口腔分泌功能减退所致。

针对老年人口腔常见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老年人应每天刷牙两次,使用适合自己口腔状况的牙刷和牙膏,注意刷牙的时间和技巧。

此外,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工具,定期洗牙,帮助清除牙菌斑和牙石,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其次,老年人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如乳制品、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保持牙齿的健康。

此外,老年人应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食刺激性食物,减少口腔干燥的发生。

除了个人的口腔护理,老年人还应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口腔疾病的存在及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口腔科医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案,并对老年人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导。

老年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应重视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只有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老年人才能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牙齿缺失后能置之不理吗?

牙齿缺失后能置之不理吗?
我们的国家存在着很多牙齿缺失问题,缺失牙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都认为人到了年老之后牙齿脱落属正常现象,不会有什么影响的。那牙齿缺失后真的能置之不理吗?下面我们请专家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牙齿缺失置之不理的危害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在日常的饮食咀嚼时,食物触碰到缺牙区会感觉到一种异样,而且缺牙旁边的健康邻牙也会因为没有邻牙的支撑会逐渐松动并逐渐脱落。牙齿缺失还有造成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在松动的牙缝内,清洁的时候松动的牙齿不能太用力因此残渣不易清洁,容易发生口臭和牙龈肿痛等现象,使得牙周炎愈发严重。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就会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咀嚼受阻,使得饮食不健康,诱发胃痛、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使得发音模糊,给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种பைடு நூலகம்牙修复牙齿缺失
牙齿缺失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种植牙修复牙齿能够帮助老年人改善这一情况,拥有一个高质量的老年人生活。种植牙修复缺失牙是先将在缺牙部位的牙槽骨植入与真牙相似的人工牙根,大概3个月后,人工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结合后,再把制作好的烤瓷牙冠安装在人工牙根上,恢复牙齿功能。种植后的牙齿,无论从外观形态上还是功能,都与真牙相似,能够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因此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是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
专家总结说,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人群出现牙齿缺失问题,都应重视它,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

老年人牙齿缺失会有什么危害呢

老年人牙齿缺失会有什么危害呢

老年人牙齿缺失会有什么危害呢
牙齿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人们进行说话交流的好帮手,也是咀嚼食物必不可少的“工具”,一旦缺失,则往往会导致食欲减退的情况发生,不利于健康。

而老年人因为牙龈萎缩的关系,牙齿松动到脱落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但是牙齿的缺失往往还给老人带来不少的危害。

1、消化不好,而且影响心理健康。

景田医院牙科专家指出,老人一旦牙齿缺失,就会心理上出现挫折感,而且,没有了牙齿,吃饭也不香了,食物无法细细咀嚼,反而让自己因此而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加速老化。

2、导致牙周边牙齿的使用寿命缩短。

缺牙会引起老人的牙槽骨流失、萎缩,慢慢地牙床就会降低,进而导致其它好牙脱落的情况出现。

所以,缺牙的老人一般建议及时进行镶牙治疗,维持生活以及口腔保健。

3、影响脸形与发音。

牙齿的存在可以保证面部的丰满,一旦缺损,唇颊部会失去支持而瘪平、塌,则慢慢地脸形与发音都会受到影响,自尊心强的老人可能会因为说话漏风而不愿意讲话,对健康不好。

因此老年人出现缺牙需要及时的进行修复,目前修复缺牙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种植牙修复了。

种植牙就是用纯钛金属的螺丝(一般称做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然后在种植体上做出假牙的一种修复方式。

在牙槽骨中的种植体就相当于我们的自然牙根,由于它可以和牙槽紧密地生长成一体,所以能够稳稳地支撑外露牙龈外的假牙,不要打磨旁边的两颗邻牙。

牙齿缺失怎么办

牙齿缺失怎么办

牙齿缺失怎么办徐宝华【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2页(P10-11)【作者】徐宝华【作者单位】中日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牙齿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从功能和美观两个方面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1.龋齿长期的龋齿不经过专业的治疗,会发展成大面积的窝洞,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牙神经坏死。

牙神经坏死后的牙齿一旦经过牙神经治疗后,就会变得脆弱,非常容易劈裂,最后被拔除。

2.牙周病牙周病有着广泛的罹患人群。

长期不重视口腔健康维护的人群(比如吸烟,喝茶),由于没有及时将细菌菌斑、牙石和茶渍消除,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炎性吸收。

当牙槽骨被吸收到一定程度,不足以支撑埋入其中的牙根时,就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或被拔除。

3.不良修复体长期使用制作不良的牙冠和活动假牙会对健康的余牙不利。

活动假牙设计不科学,过度的矫形力就会对牙齿造成伤害;牙冠边缘不密合,会造成被牙冠包绕的牙齿受到细菌和腐败食物残屑的侵袭,产生新发龋齿和牙周病。

4.长期磨损或外力导致的牙齿折裂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咀嚼食物导致的功能磨损,会导致牙体的过度磨耗,严重时会产生神经坏死。

牙齿缺失对老年患者口腔功能的影响1.牙列咬合关系紊乱牙齿缺失后,整个牙列的完整性被破坏了,牙齿与牙齿之间“肩膀靠肩膀”的关系被破坏掉了。

长时间的缺牙不修复,会导致邻近的牙齿因为失去了彼此的依靠和约束,造成倾斜、移位和伸长。

最后,整个牙列的咬合关系变得紊乱。

2.牙槽骨萎缩,牙龈退化牙齿缺失后,由于缺乏正常的生理咬合力的刺激,牙槽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牙龈软组织也会退化。

这些退化和萎缩会造成后期假牙修复制作或者种植修复时的困难,影响功能和美观,甚至需要增加本来不必要的手术进行纠正。

3.咀嚼功能的减退牙齿缺失后,伴随着余留牙齿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稳定严密的咬合关系被破坏,使得剩余牙齿之间的有效功能咬合面积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缺牙有什么危害?
谁说老人掉牙是正常现象?缺牙的数量严重影响长辈的健康,许多研究均已证实,长辈缺牙数较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记忆衰退等风险也随之提升。

老人缺牙有诸多原因,长期缺牙容易导致牙槽骨流失、萎缩,并牵连周边健康牙齿,想要长辈健康长寿,首先要从口腔照护开始。

如同身体其他器官,牙齿也会老化,但一般人误以为“老掉牙”,是老化的自然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河山口腔张医师表示,中老年人缺牙率高的原因,除了严重龋齿外,主要与牙周病的高盛行率关系密切。

牙周病成因大多为平时口腔保健不够确实,让食物残渣或细菌停留在齿缝时间过长,当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长期积聚在牙龈边缘,刺激周围组织时,就会导致牙结石生成,久而久之形成口臭、牙龈发炎、刷牙流血等牙周病症状。

张院长指出,轻中度的牙周病,治疗并不困难,可惜的是,多数患者治愈后并未加强口腔卫生,也忽略定期回诊追踪,导致牙周病复发,甚至演变成重度牙周病,当牙龈萎缩、齿槽骨受损时,受波及的牙齿就无法保留,必须拔除。

不过可别以为拔完牙就一劳永逸,缺牙本身仍是一大问题,因为缺牙附近的余留牙将随着时间倾斜、移位,对应牙也会伸长,使咬合关系失衡,影响发音,更有研究提醒,老年人失牙恐造成咀嚼肌肉障碍,使脑回流血量减少,增加失智症风险。

目前植牙分为传统植牙手术、即拔即种的立即植牙与微创快速植牙3种,为老年人植牙,使用的方式及选择的植体都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避免植体穿入鼻窦腔而导致鼻窦炎、口鼻窦相通等问题。

世纪河山专业牙医提醒,虽然植牙并无年龄的限制,但仍须考虑牙骨是否萎缩、骨量是否太少的问题,必要时应予以填补。

即便是植牙后,还是要每3至6个月定期追踪,再视情况增减回诊频率,才是维护口腔健康的正确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