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第6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六单元过关检测卷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36分)1.补充口诀。

1) 九九四十五,五五七七四。

2) 六六九十六,八八七十六。

四四三十六,XXX二十一,二十四。

2.4个8比5个8少16,比3个8多8.3.8个9比80少8,是56.4.找规律填数。

1) 63、54、45、36、27、18.2) 28、35、42、49、56、63.3) 56、48、40、32、24、16. 5.看图列式计算。

4 + 2 = 68 ÷ 4 = 25 + 1 = 610 ÷ 2 = 56.在空里填上合适的数。

8 × 5 = 407 × 9 = 6348 ÷ 6 = 89 × 8 = 7254 ÷ 9 = 67.在空里填上“>”“<”或“=”。

7 × 5.8 × 7 + 6 ÷ 4 × 73 × 8 <4 × 8 × 8 ÷ 3 ÷ 227 ÷ 3 ÷ 24 ÷ 39 < 98 ÷ 18.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64.9.5个星期合计35天,56天是8个星期。

二、我会选。

(每题3分,共12分)1.计算下列算式时,与计算36÷9用同一句口诀的是(A.36÷6)2.2个8相加,和是多少?列式是(2+8)。

3.下列口诀不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是(C.四六二十四)4.48人坐船,每只大船坐8人,每只小船坐6人,选(A.大船)三、我会算。

(每题3分,共12分)2×7=14,56÷8=7,21÷7×9=2740÷5=8,4×7=28,45÷5×2=188÷8=1,42÷6=7,45÷9×3=155×9=45,6×8=48,72÷8÷3=3四、看图列式计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出(zhuài)告罄(qìng)战栗(lì)怏怏不乐(yàng)B.毋宁(wú)蹒跚(shān)阴霾(mái)毛骨悚然(sǒng)C.吞噬(shì)烧灼(zhuó)炽热(zhì)白雪皑皑(ǎi)D.羸弱(léi)遨游(áo)点缀(zhuì)芸芸众生(yún)【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C 项有误,应为炽热(chì),白雪皑皑(ái)。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然后离开了这块“gū(____)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2)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zhěng(____)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è(____)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3)我曾俯kàn(_____)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

(4)也是无意识的,在闲xiá(____)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答案】(1).(1)辜(2).(2)拯(3).厄(4).(3)瞰(5).(4)暇【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此题应该注意“拯”“暇”的偏旁不要写错。

3.补全成语。

(1)(______)(______)来迟(2)忧心(______)(______)(3)语无(______)次(4)海市(______)楼(5)千(______)重负(6)惊心动(______)(7)不(______)而至(8)心有灵(______)【答案】(1).(1)姗(2).姗(3).(2)忡(4).忡(5).(3)伦(6).(4)蜃(7).(5)钧(8).(6)魄(9).(7)期(10).(8)犀【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正确书写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35 B.42 C.30 D.无法确定2.如图,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它们的面积相比()A.甲的面积大B.乙的面积大C.相等3.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分米,面积是30平方分米,底是()A.6分米B.12分米C.10分米D.5分米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A.B.2倍C.D.3倍5.一堆圆木,堆成梯形状,下层12根,上层7根,共堆有6层,这堆圆木共有()根.A.57 B.50 C.76 D.456.直角梯形的下底是8厘米,如果把上底增加4cm,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cm2.A.96 B.48 C.32 D.167.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边长一定是()A.8平方分米B.8分米C.16分米D.4分米8.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6 B.12 C.14 D.16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A.2倍B.3倍C.5倍D.6倍10.如图,将四条长为16cm,宽为2cm的长方形垂直相交平放在桌面上,则桌面被盖住的面积是()A.72cm2B.128cm2C.20cm2D.112cm2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2.如图,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小菜园,小菜园旁边是一堵墙,如果篱笆的总长度是75m,小菜园的面积是平方米.13.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cm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如图是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8平方厘米,P是长方形内任意一点,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平方厘米.15.左边梯形的高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1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BC为10厘米,直角三角形BCE的直角边EC为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4.8平方厘米,则CF的长是厘米.17.一个长方形木框,长10厘米,宽8厘米,把它拉成一个高9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18.如图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则阴影表示的四边形面积为平方厘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判断对错)20.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判断对错)2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那么面积也扩大2倍..(判断对错)2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判断对错)23.如图正方形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5.求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未知,宽是12米,中间铺了一条石子路,路的面积是40平方米.那么草地部分面积有多大?27.一块梯形地,上底是900米,下底是1200米,高是2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地能收到100吨小麦吗?28.一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100米,高是底的2倍,如果每公顷菜地能收获25吨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收获多少吨白菜?29.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草坪,中间有一条石子路(如图).如果铺1平方米草坪需要12元,铺这块草坪需要多少钱?30.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如果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有一条宽4米的马路的占地面积是360平方米.为了方便,马路的宽增加了8米,长不变,扩宽后的马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知,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它底边外另外一条平行四边形的边,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则它的底边是5厘米边上的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5×6=30(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确定底边是多少厘米,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2.【分析】从图中看出,两个阴影三角形的底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高也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因为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所以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解答】解:两个阴影三角形的底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高也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因此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要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得出a=2S÷h,把高6分米,面积30平方分米代入关系式,求出三角形的底.【解答】解:30×2÷6,=60÷6,=10(分米),答:底是10分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解决问题.4.【分析】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和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推导,得出结论.【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因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应明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应作为定理记牢.5.【分析】根据总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代入数据进行解答.【解答】解:(12+7)×6÷2,=19×6÷2,=57(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总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这一公式的掌握情况.6.【分析】“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8cm,如果把上底增加4cm,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可知这个梯形的上底是8﹣4=4厘米,高是8厘米.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8+8﹣4)×8÷2=12×8÷2=48(平方厘米)答: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的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解答问题的能力.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与有理数的平方的意义,因为8×8=6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就是8分米,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根据乘法口诀可知,8×8=6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及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分析】如图所示:,两种形式,计算出长与宽,再分别计算出面积即可.【解答】解:第一种形式:(3+3)×2=12(平方厘米);第一种形式:(2+2)×3=12(平方厘米).两种形式排列都是12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求出组合的新长方形的长和宽,进一步用长乘宽求得面积.9.【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3×2=6倍.答: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倍.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10.【分析】桌面被盖住的面积,就是图中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减去重叠部分的4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16×2×4﹣2×2×4,=128﹣16,=112(平方厘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组合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这里要注意图中重叠部分的小正方形的面积要减去.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减去一个三角形AED的面积,如图:【解答】解:(8+4)×(8+4)÷2﹣4×4÷2=12×12÷2﹣8=72﹣8=64(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即可.12.【分析】由图意可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为(75﹣15)米,梯形的高已知,从而代入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75﹣15)×15÷2=60×15÷2=900÷2,=450(平方米);答:菜田的面积是450平方米.故答案为:4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关键是先求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13.【分析】由图意可知,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且这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解答】解:15÷2=7.5(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7.5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14.【分析】如图所示,△ACP的面积=AC×EP÷2△BPD的面积=AC×PF÷2△ACP的面积+△BPD的面积=AC×EF÷2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解:18÷2=9(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面积的和为9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组合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5.【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9+18)×12÷2=27×12÷2=162(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高是12厘米,面积是16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1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6.【分析】“阴形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4.8平方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加上中间梯形的面积(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仍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加上梯形的面积之和(即三角形BCE的面积)大4.8平方厘米,所以可得等量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BCE的面积+4.8平方厘米;由此设EF长为x厘米,则CF就是8﹣x厘米,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EF长为x厘米,则CF就是8﹣x厘米,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方程:10×(8﹣x)=10×8÷2+4.8,80﹣10x=44.8,10x=35.2,x=3.52;8﹣3.52=4.48(厘米);答:CF长为4.48厘米;故答案为:4.48.【点评】此题是利用方程思想解答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这里关键是找出图中平行四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量关系式.17.【分析】由题意可知: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边长不变,关键是要确定好9厘米的高所对应的是哪一条底边,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由此看来,9厘米的高所对应的底边是8厘米的边,于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即可求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8×9=72(平方厘米)(10+8)×2=18×2=36(厘米)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周长是36厘米.故答案为:72,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确定出9厘米的高所对应的是哪一条底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据此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设左上角小长方形的长为a,右下角小长方形的长为b,四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是:[(10﹣b)(10﹣a)+(6﹣a)b+(a+4)(b+1)+(9﹣b)a]÷2=[100﹣10a﹣10b+ab+6b﹣ab+ab+a+4b+4+9a﹣ab]÷2=104÷2=5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10﹣52=100﹣52=48(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8.【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分别求出四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的和,进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缺少关键条件,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0.【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以此解答.【解答】解: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是上底、下底和高.此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解决问题.21.【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扩大后的边长为2a,分别求其面积,从而可以求得扩大的倍数.【解答】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扩大后的边长为2a,原正方形的面积=a×a=a2,边长扩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2a×2a=4a2,面积扩大:4a2÷a2=4.答: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4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2.【分析】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长与宽相差越小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最大.由此解答.【解答】解:可以举例证明,当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时:一种长是10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20平方厘米;另一种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32平方厘米;很显然20平方厘米不等于32平方厘米.所以说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当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这样的长方形有多种情况,长与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23.【分析】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则空白的三角形的高和底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它的面积是正方形的一半,因而可以求出阴影的面积.【解答】解:4÷2=2(平方厘米)4﹣2=2(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由图意可知: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等底等高,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解答】解:2.6×2.6÷2=6.76÷2=3.38(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38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25.【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三角形的面积,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7分米,小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7﹣5)分米,根据面积计算公式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7×4﹣4×(7﹣5)÷2=28﹣4=24(平方分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点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公式计算.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分析】由图可知,路的高度(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长度相等,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路长为:40÷2=20(米),然后利用平移方法,把草地拼成一个长方形:长20米,宽12﹣2=10(米),则面积为:20×10=200(平方米).【解答】解:40÷2×(12﹣2)=20×10=200(平方米)答:草地部分的面积为20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关键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做题.27.【分析】先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出这块麦田的面积,并换算成公顷数,再乘6000解答即可,注意单位要统一.【解答】解:(900+1200)×200÷2=2100×100=210000(平方米)210000平方米=21公顷21×6000÷1000=126000÷1000=126(吨)126吨>100吨答: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地能收到100吨小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注意单位换算.28.【分析】首先求出三角形的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菜地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然后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列式解答.【解答】解:1公顷=10000平方米100×2×100÷2=200×100÷2=1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1×25=25(吨)答:这块菜地一共可以收获25吨白菜.【点评】此题主要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注意: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29.【分析】草坪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减去中间石子路的面积,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分别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小路的面积,进而求出草坪的面积,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20×8﹣1×8=160﹣8=152(平方米)152×12=1824(元)答:铺这块草坪需要1824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草坪的面积,进而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30.【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所以宽不变,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就扩大3倍,据此解答.【解答】解:560×3=1680(平方米)答:扩建后绿地的面积是1680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1.【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用马路的占地面积除以马路的宽,求出马路的长,又因为马路的宽增加了8米,马路现在的宽是4+8=12(米),再用马路的长乘增加后的宽就是扩宽后这条马路的的面积.【解答】解:360÷4×(4+8)=90×12=1080(平方米)答:扩宽后的马路的占地面积是108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人教版 第6单元 百分数(一)第六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 )÷8=( )( )=0.625=( )%=( )∶( )2.甲数比乙数多25%,甲、乙两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

3.学校买回50个乒乓球,打比赛用掉了28个,用掉了( )%,还剩下( )%。

4.抽样检测一批产品,23件合格,2件不合格。

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 )%。

5.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余下的30%,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 )%。

6.六(1)班今天到校47人,2人请事假,1人请病假。

今天的出勤率是( )%。

7.把78,0.8,0.87,8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8.六(2)班会打羽毛球的有12人,会打乒乓球的有15人,会打羽毛球的比会打乒乓球的少( )%,会打乒乓球的比会打羽毛球的多( )%。

9.75千克增加20%是( )千克,60吨减少15%是( )吨。

10.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5%,4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 )千克;要榨210千克菜籽油,需要( )千克油菜籽。

11.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5000元,先降价10%后又降价10%,那么现价是( )元。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1公顷相当于1平方千米的1%。

( ) 2.1吨煤,用去45,还剩下20%吨。

( )3.一件毛衣比一条裤子贵25%,那么一条裤子比一件毛衣便宜25%。

( ) 4.在50的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到它的1100。

( ) 5.一件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价5%,现价与原价相比没有变化。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数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

A .妈妈从超市买回910千克白糖B .六年级视力不好的同学占13C .一根彩带长78米D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45小时2.在400克水中加入100克盐,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 )。

人教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箕.畚(jī)曾.益(zēng)丈夫之冠.(ɡuān)B.孀.妻(shuānɡ)按辔.(pèi)一厝.(chuò)荷.担者三夫(hè)C.始龀.(chèn)傅说.(yuè)彀弓弩.(nǔ)法家拂.士(fú)D.智叟.(sǒu)穷匮.(kuì)持兵揖.(yī)叩.石垦壤(kòu)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民由.之(遵循)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惩.山北之塞(惩罚)B.毕.力平险(尽、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曾.益其所不能(同“增”)C.且焉.置土石(怎么)威武不能屈.(屈服。

文中是使动用法)荷.担者三夫(肩负、扛)D.曩.者霸上(先前)惧其不已.(停止)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军士吏被甲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丈夫之冠D.始一反焉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劳.其筋骨上自劳.军B.汝心之.固已而之.细柳军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23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ăn jī zhì nèn tè shū yī jīn niàn dao( ) ( ) ( ) ( ) ( )péi yăng jì jìng găo zhĭ bào kān guĭ dào( ) ( ) ( ) ( ) (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懵.懂( mēng mĕng) 即.刻(jí jì) 矜.持( jīn jīng)折.腾( zhē zhé) 贮.藏(zhù chŭ) 教诲.( huĭ huì)3.写同音字,组成词语。

jiàn()身关() xīn()赏()苦mó()范按() jìng()然()赛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临:①从高处往下看;②来到,到达;③靠近,对着;④照着字画模仿。

临.街( ) 居高临.下( ) 身临.其境( ) 临.帖( )(2)胜:①胜利;②打败(别人);③比另一个优越;④优美的景物或境界以少胜.多( ) 引人入胜.( ) 打胜.仗( ) 事实胜.于雄辩( )5.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使用其比喻义的是( )A.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

B.老师,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C.我们失去了一个奖杯,但收获了同学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真情。

D.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

(2)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呀!这山区小学教室里,不也正下着一场滋润的春雨吗?那辛勤的女教师,正播洒若科学文化的春雨;学生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多像那春雨中的桃花;那清脆的读书声,又多像那小鸟的叫声。

A.迎着瓢泼大雨,我转过身,透过滴水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B迎着潇潇的春雨,我转过身,透过迷蒙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C.迎着蒙蒙的春雨,我转过身,透过滴水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D.迎着斜风细雨,我转过身,透过迷蒙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3)下列不适合用于赞美教师精神品质的诗句是( )A.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6单元综合测试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2分)1.找规律填数。

2.9罐饮料就是()个()元,是()元。

3.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都相等,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一头大象一次能浇5盆花,9头大象一次能浇()盆花,()头大象一次能浇40盆花。

5.9个9的和是(),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6.比4个8少5的数是(),比6个9多3的数是()。

7.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

8.经典故事中的有趣的口诀。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孙悟空施展()般变化,猪八戒拿着九齿钉耙,不管(),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8×1=8+1。

() 2.计算4×8和8×4时所用的乘法口诀相同。

() 3.两个乘数都是8,列式为8×2=16。

() 4.计算8+8+8+8可以用四八三十二这句口诀来计算。

() 5.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正方体所有的面上共有()个直角。

①6②4③242.4个7相加的加法算式是()①4×7 ②7+7+7+7③4+4+4+4+4+4+43.在9的乘法口诀中,前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后一句()。

①多9 ②少9 ③少14.积不是24的算式是()。

①3×8 ②7×4 ③6×45.两个乘数都是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①18 ②81 ③9四、计算闯关。

(共34分)1.直接写得数。

(每题1分,共12分)2×7=9×4=4×7+5=6×9=3×8=8×9-30=8×5=40-8=7×6-4=9+4=8-5=4+4×8=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每题1分,共6分)()×9=18 8×()=64 ()×()=188×()=24 4×()=32 ()×()=243.在里填“>”或“<”。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畎.亩(quǎn) 折戟.(jǐ) 始龀.(chèn) 不能淫.(yín)B.一厝.(cuò) 拂.士(fú) 按辔.(pèi) 搔.更短(sāo)C.箕.畚(qí) 荷.担(hé) 提携.(xié) 不胜簪.(zān)D.魁.父(kuí) 弓弩.(nǔ) 妾.妇(qiè) 亡.以应(wá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 B.学诗谩有惊人句C.甚矣,汝之不惠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 B.与民由.之C.人恒过,然后能改. D.天子先驱..至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2分)A.介胄..之士不拜 B.吾与汝毕力.平险C.改容式.车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已而之.细柳军告之.于帝B.天子为.动行拂乱其所为.C.必先苦其.心志帝感其.诚D.安居而.天下熄而.山不加增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年且.九十天子且.至B.天子为动.所以动.心忍性C.劳.其筋骨上自劳.军D.一怒而诸侯惧.惧.其不已也7.古诗文默写。

(4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2)在《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之姿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计算239÷78时,把78看做()来试商,商是(),会偏(),所以要把商调整为()。

考查目的:“四舍五入”调商方法。

答案:80、2、小、3
解析:把78看做80,239不够3个80,因此商2,但把78看大了,初商就会小,所以要往大调1,所以商3。

2.□70÷67,可以把67看作()试商,如果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考查目的:试商方法、商的位数
答案:70、5
解析:用四色色五入法试商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然后试商,同时在试商时根据数据特点,会判断商的位数,可以检查商的位数对不对。

3.一个数除以38有余数,则余数最大是()。

考查目的:考查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答案:37
解析: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因此比38小、且最大的数就是37。

4.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商是()。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答案:20
解析:两个数相除,商是20,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相当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商还应是20。

5.如果4×50+6=206,那么206÷50=()……()。

考查目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关系及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

答案:4、6
解析: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因此乘法的两个因数应分别作为除数或商,一个为除数那么另一个就应为商,现在50是除数,所以4应为商,而剩下的6应为余数,而且这题,因为余数是6,4只能为商,不可以为除数。

二、选择
1.51除()的商是6,余数是20。

①171 ②326 ③260
2.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a÷73的余数最大是()。

①72 ②73 ③74
3.a÷( )=b……50。

除数最小是()。

①50 ②49 ③51
4.如果A÷B=C,那么(A×40)÷(B×40)=()
①C ②C×40 ③C÷40
5.选择正确的余数填在□里。

①980÷40=24……□(2,20)
②500÷60= 8……□(2,20,200)
③2700÷800=3……□(3,30,300)
考查目的:(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关系;(2)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4)商不变的规律;(5)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

答案:1.②;2.①;3.③;4.①;5.①20、②20、③300。

解析:1.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51×6+20=326。

2.余数要比除数小,也就是比73小且还最大,因此选择72。

3.根据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余数是50,而除数要比50大,且最小,因此选择51。

4.虽然不知道A、B具体的数据,但根据题目的描述A
除以B等于C,现在A、B同时乘40,商应该不变,所以选择C。

5.此题中的3个小题都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而且全用到的是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因此如果有余数,余数应该乘这个相同的数。

所以①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余数是应为20;②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余数是应为20,③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0,余数是应为300。

三、解答
1.
考查目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能力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150÷3=50(人) 400÷50=8(辆)。

解析:要求需要几辆这样的客车?关键得知道有多少人、每辆车可乘多少人,现在每辆车有多少人不知道,因此通过运送150人需要3辆客车,可求每辆车能运送多少人,150÷3=50(人) ,接着就可以求400里有几个50,有几个50就需要几辆车,400÷50=8(辆)。

2.星期天,四年级170人去公园划船。

考查目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答案:170÷25=6(次) ……20(人)6+1=7(次)。

解析: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要做到清楚:条件①共有170名学生要乘船,②每船可坐5人,③有5条小船,④每次可坐25人;问题是求几次才能都坐上?要想求几次都坐上,需要总人数和每次乘坐的人数,现在都知道,显然有5条小船、每条小船乘坐5
人对于解答此问题来说,不是必要条件,不要受其干扰。

总人数和每次乘坐的人数分别是170人和25人,就是求170里有几个25,用170÷25=6(次) ……20(人),此题的余数是20人,这20人仍需1次,所以最后还要在6的基础上加1,6+1=7(次)。

3.小刚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15错看成了45,结果得到的商是24。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的灵活应用。

答案:45÷15=3 24×3=72 。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先帮助自己列组算式:□÷15﹦?□÷45﹦24,然后观察发现,它与商不变的规律有关,但是商不变的规律是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而此题,被除数没变,除数由15乘3变成45,商显然就会由□÷15的商除以3得到□÷45﹦24,由此要求□÷15的商,就可根据□÷45的商24,推到出来:45÷15﹦3,3×24﹦72。

4.
考查目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笔算及简单的数量关系。

答案:500÷65=7(组)……45(元),7×2=14(件),45-35=10(元),14+1=15(件)。

解析:显然要想用有限的钱多买运动衫,就要买65元两件的,500里有7个65,就是有7个2件,可以买14件;而买完这14件,还剩45元,虽然这45元不能买便宜的65元两件的,但还可以买35元一件的,45里有1个35,所以还可以再买1件,因此就可以买15件了。

5.578÷□□﹦□ (18)
考查目的: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笔算及简单的因数分解。

答案:答案不唯一,578÷80=7……18或578÷70=8……18。

解析:这样的训练练习了带余除法、简单的分解因数的知识。

题目中知道了被除数和余数分别是578和18,但不知道除数和商,如果按一般的思路,此题是无法解答的,但不妨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知道了被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其实也可以知道商与除数的乘积,就这题而言,商乘除数是560,除数和商分别是一个两位数和一位数,那也就是把560分解成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一位数,只有如下两种可能560=80×7=70×8。

当然56还可以分解成其他两个数相乘的积,但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也就不考虑了。

.....................................
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文档服务需求,
为大家节约时间
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谢谢你的下载
本文档目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下载方便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全网一站式精品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