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最新-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 精品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淇则有岸,。
(《诗经·氓》)(2)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3),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5),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
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
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
祆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
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
时长沙宣武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
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
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
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
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
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
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
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
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
众军将发,诸将需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
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福建省八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曲牌的“京剧化”创新在我国传统音乐宝库中,有不计其数的曲牌音乐。
这些曲牌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音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历代音乐生活的产物,是地域性的音乐符号,是大众共有的音乐资源库。
对京剧器乐曲牌伴奏艺术的探讨,自京剧诞生以来、特别是发展至成熟阶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京剧器乐曲牌作为无词的纯音乐伴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京剧的前奏、幕间过场音乐、情景音乐、尾奏等,均是通过这些器乐曲牌的演奏来实现的。
它与唱腔音乐、锣鼓打击乐紧密配合,相得益彰,使京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京剧器乐曲牌各种形式的产生,与京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京剧在形成过程中,善于博采众长,广纳各种艺术精华。
形成之初,京剧的唱腔主要是吸取徽剧的二黄、四平调、拨子腔、吹腔,以及汉剧的西皮,进而合流成为皮簧腔,并从梆子腔引进南梆子等。
京剧的器乐曲牌则受徽、汉剧的影响很少,而是广泛从昆曲、民间鼓乐和丝竹乐以及宋元南北曲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自己的形态。
“京剧化”的变革创新,便是京剧器乐曲牌适应需要最重要的手法。
无论是胡琴套子,还是唢呐、笛子吹奏,都根据京剧风格加以变异。
京胡主要是通过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的定弦及特有的弓法、指法来体现“京味”;笛子、唢呐则是用筒音变化及特有的气口、变气等吹奏方法来表达浓郁的京剧韵味。
这些“京剧化”的革新,实际上就是改编再创作,属于音乐创作的范畴。
因其是在已有原生态曲调基础上的口头音乐创作方法,所以演奏者也是改编者。
琴师的演奏和乐师的吹奏,时有即兴发挥,常常是在演奏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很少有一个定本,处于反复加工的过程中。
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
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
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
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
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
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2018届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高三(上)福州一中语文期中考《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模块(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22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伶俜.pīng戏虐.xuè香醪.láo弄.堂lòngB、狷.介juān嘈.杂cáo搭讪.shàn揩.油káiC、聒.噪guā摒.弃bìng饷.银xiǎng蹩.脚biéD、回纥.hú笃.信dú怯懦.nuò裨.将pí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潇洒煽动糇粮嘘唏感叹B、编辑膺品畴备深恶痛决C、薪俸虔诚荟粹励经图治D、纨绔毡帽禁掖口密腹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奇瑞公司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②今年春季,合肥城区的快餐零售额迭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中式快餐销售仍然不温不火....。
③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④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做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⑤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⑥做生意就该有火中取栗....的魄力,一旦畏首畏尾,就可能错失良机。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
B、本届校园心理节围绕“我爱我,放飞自我”为主题,就怎样有效缓解考前压力和增强学习专注度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期中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三 年
数学(文) 科试卷
完卷时间:120 分钟 满 分:1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意要求的。 1.集合 M x | lg x 0, N x | x 4 ,则 M N (
14 1 ,数列 b 的前 n 项和为 S ,求使 Sn 的 n 的最大值. n n 15 an an1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a, b, c 分别为 ABC 三个内角 A, B, C 的对边, a cos C 3a sin C b c 0 (Ⅰ)求 A ; (Ⅱ)若 a 2 ,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
B. b c a
D. a b c ( )
4.已知数列 an 为等比数列,且 a1a13 2a7 4 ,则 tan a2 a12 的值为 A. 3 B. 3 ) C. 3 D.
3 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或 q 为真命题”是“p 且 q 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 “ ”是“ a 1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14.已知函数 f(x)=ln(1+x)-ax 的图象在 x =1 处切线与直线 x +2 y -1=0 平行,则实数 a 的值
·2·
【备课大师】——9 门全科:免注册,不收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 :免注册,不收费!/
为
. .
15.已知 x >0, y >0,且 且2 x 8 y xy ,则 x y 的最小值是 16.已知函数 f(x)= (m≠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名句默写题汇编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名句默写题汇编1.【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人生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离骚》中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将士们骑着骏马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的壮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5)《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然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也表达了李煜的痛苦与绝望等复杂感情。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2)古代诗词往往以简洁的文辞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场面,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句,便写出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下场。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8-201年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三年语文科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迅速崛起,一种新型品评大众文艺的标准正在兴起,那就是“有趣至上”。
这个标准正在变得越来越通行无阻,人们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人群熙攘的街头、外卖小哥聚集的商场门口甚至大学课堂上,都依赖手机软件寻找片刻欢乐。
一方面,“有趣”在浏览、点赞和弹幕中显示出它巨大的威力,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竞相追逐和品评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对这个社会的实际作用反而被忽视,得不到真正讨论和有效定位。
广播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诞生以来,针对普通人势必“娱乐至死”的告诫就不绝于耳,“有趣”基本成为低俗和无聊的同义词。
然而,趣味在商业逻辑中迅速膨胀,不仅成为绝大多数现代教育和商业的出发点,也成为人们自我辩护、申张生活的重要依据。
在此背后,则是生活的枯燥无聊,消费文化看似丰富多样,实则是千篇一律的巨大不满和反感。
可以说,人们被手机、网络以及背后涌动的数据流包围时,我们正充分暴露在一种叫作“有趣”的空气中。
如何审视和评判它的任务却就此搁置,无从展开。
对大众文化来说,这个问题却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
几乎所有文艺样式,在最初出现时往往需要显出某种“有趣”特质,引起人们关注,构成后续观察、思考和参与的重要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趣”意味着各色各样的好奇心与无限的可能性,是人们在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之间的转换阀,连接和推动不同类型注意力之间自由转化,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各色状况转化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就此而言,“有趣”,不但不低俗,反而是一个社会得以继续生长和进步所必需的酵母。
然而,当资本在网红经济上高度聚集,由注意力经济和网络直播合力构成的,却是对“有趣”这个转化阀的无限放大。
在利益驱使下,“有趣”被迅速扩展为笼罩一切的评判标准。
这一驱赶和放大最终会导致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间的交流无法顺利展开,一切理由由“有趣”得以转化、从而展开的有意义思考就此停滞。
2018最新试题资料-福州八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带答案)

福州八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带答案)
5 福州八中2018届高三语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带答案)
一、古代诗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峰》)
(3)几世几年,。
(杜牧《阿房宫赋》)
(4) 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言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2—5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
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
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
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
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
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
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
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
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以及性格气节和精神魂魄。
B.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体现了主体人格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进取精神的高扬,是中国人能够达到的人格。
C.传统哲学包含着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我真我大我。
D.和的哲学理念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深刻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性格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
B.文章以主体为切人点,以儒家思想为论据,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入世、批判、和谐的哲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哲学性格,并彰显该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D.对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强调了个人的修身立德和国家间的大同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自我认知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人格特质,能有效地激发主体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C.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烈批判精神,深刻反省人性本真,成就本我真我和大我,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这种理念有利于人们坚守内心的安宁,减少对立,促进相互交融。
1.CA说法绝对,根据原文第一段: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知由儒、释、道三家构成说法不当。
B曲解文意,根据第二段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可知是中国人能够达到的人格说法不当。
D偷换概念,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可知选项内容颠倒。
2.B以儒家思想为论据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庄子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可知还以道家思想作为论据。
3.D说法片面且偷换对象。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说法不当,应该是和平、包容、尊重、和谐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鉴宝聂鑫森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
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
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
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
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他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
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
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
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
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
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
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
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
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
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
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
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
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干元拜师钱哩。
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
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
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
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
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
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
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
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
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
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
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
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为人忠厚、谦和,脑瓜子也灵,所以要帮帮你。
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
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
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
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花哗哗地涌出了眼眶。
(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芳香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的厨艺,也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5.结合全文分析阳欣的形象特征。
(5分)6.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4.DA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错,他是著名的文物鉴定家。
B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错,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人文积淀与技艺之间的紧密。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因果关系不成立,习均只好身兼数职错,这是阳欣的猜测。
5.业务精湛。
是著名的文物鉴定家。
有生活情调。
厨艺高超,会书法等等。
善于观察(洞察力强)。
能看出习均老实厚道;从习均的穿扮和饭馆的环境猜测出生意的冷清。
乐于助人。
热情地教做菜,帮助习均推介等(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6.展开故事情节。
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则围绕鉴宝展开。
阳欣受县博物馆之邀因鉴宝而来,在鉴宝结束后而去;其间机缘巧合结识习均,发现习均身上宝贵品质并热情相助。
凸显人物形象。
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际上鉴宝暗喻鉴人,以鉴宝为题,凸显阳欣作为文物鉴定专家,既能鉴宝又能鉴人的形象特点。
深化小说主旨。
借鉴宝引发读者的认识与思考,发生在鉴宝专家与市井百姓之间的故事温暖感人,小说蕴含着对阳欣的赞赏,同时也呼唤人与人之间建立朴素而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