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中自然意象的解读
《最蓝的眼睛》中隐喻的分析

《最蓝的眼睛》中隐喻的分析作者:秦晓梅秦延梅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7期【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处女作。
本文就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隐喻进行解析,展现出莫里森解构白人文化价值观、重构黑人文化价值观的主题,揭示了隐喻在小说主题表达、情节构思、人物刻画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在社会主流文化中所受到的种族歧视现象。
【关键词】隐喻最蓝的眼睛种族歧视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横向项目YDH2014-1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大批优秀的黑人女作家不断涌现出来,她们冲破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在美国文学作品中高声呐喊出长期受压抑的黑人妇女们觉醒的声音。
托妮·莫里森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她的写作技巧富于冒险创新精神、出人意料,这使她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描写的是12岁的黑人小姑娘佩克拉悲惨的一生。
作为一个贫困的黑人小女孩,她受尽了周围人对她的鄙视和嘲讽。
她梦想通过得到一双白人拥有的大而美丽的眼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种无法实现的梦想使得她最终精神失常。
作者通过对佩克拉悲惨命运的描述揭示出黑人在白人文化侵蚀下的畸变的审美标准给黑人的命运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冲击,从而揭示出黑人只有学会保持自身的传统和价值观,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莫里森在作品中将黑人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二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为人物和环境渲染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莫里森的文字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她积极吸收黑人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口语化的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是隐喻的使用赋予了小说更加深刻的主题内涵。
书名中的隐喻佩克拉又丑又黑,父亲酗酒成性,母亲辛苦养家。
家庭的贫困和不幸使佩克拉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
她的母亲和邻人一样嫌弃她的丑陋。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最蓝的眼睛》的自然意象

99鉴 赏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最蓝的眼睛》的自然意象易彩虹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非裔女作家,《最蓝的眼睛》作为她的处女作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其中,自然意象有着丰富的意义,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深度剖析,发现小说里的黑人女性命运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以佩克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遭遇重创。
在白人文化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为解决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黑人女性需要借助自然认识自我身份,树立黑人女性的身份意识。
研究自然意象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并更好地理解作品。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非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根植于她的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关注性别,种族和文化。
她身为作家,肩负起民族重任,通过作品,她关注被边缘化并深受多重压迫的非裔黑人妇女及小孩”。
在《最蓝的眼睛》中,她描写了一个十一岁黑人小女孩儿佩克拉,她因长相奇丑被家人、同胞和社会唾弃,疯狂地追求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在追求蓝眼睛的途中,神智疯癫。
通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笔者认为,自然与女性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万物的秩序紊乱造成了黑人女性的精神荒芜和扭曲。
在种族歧视和白人文化至上的社会背景下,解决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危机,黑人女性必须回归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借助自然促进黑人自我身份认知和黑人女性身份意识的觉醒。
一、四季作者通过打破春夏秋冬的自然顺序,以秋冬春夏作为故事发展的叙事框架,以此暗示小说里的人物处在一个乱序混沌、被扭曲的社会里。
秋天原本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庆贺丰收的喜悦季节,但是佩克拉因自己长相“丑”而被自己父母忽视和边缘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在学校里,她也被老师忽略,被黑人同胞嘲笑,被白人嫌弃,心灵饱受家庭和社会的无情鞭打。
100鉴 赏在充满严寒的冬季,作者呈现了克劳迪娅一家的平淡朴实却充满温暖,佩克拉获得了他们的帮助,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春天本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季节,佩克拉却遭受了母亲的虐待、父亲的强暴和外人的凌辱,以佩克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春天呈现的却是痛苦的记忆。
论《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n t r e i e o a l e d o i o c l e eo me t a d r b i i g Ne o fmi ie c n co s e s au e i t x r b et n f s r a v l p n , n e u l n g e n n o s iu n s sh n r h ti d d r w t h ep o a u e c n g tt e h r n o s c e itn e o n a d wo n, n u t r d h - i t eh l fn tr a e a mo iu o x se c f me n me a d c l e a a h h u n
角 , 女性与 自然 、 对 人类 与 自然 的关 系进行 了深入 的分 析研 究 。 托 尼 ・ 里森 在其作 品中以 多元视角 探讨人 与 自然 、 女两 性之 间 及人 类 社会 种 族文 化 之 间错综 莫 男
作者幼年时期的一次经历改编而成。莫里森的小说植根于黑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 涉及性别、 种族 、 文 化等主题 。作为非洲裔的美国女作家 , 莫里森清楚地知道 自己肩负的重任, 始终关注黑人妇女这一边缘 弱势群体 , 最蓝的眼睛》 她批判了种族歧视 、 在《 中, 文化殖民对黑人女性 的迫害。 围绕这部 小说 , 很多 学者从 解构 、 新历 史 主义 、 事策 略等方 面进行 了研 究 。在 前人 的研究 基础上 , 叙 我们 可以将一些新的理念融人其 中, 进行观念创新 , 运用一些最新的批评方法分析这部小说。 生 态女 权 主 义产 生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 不 断发 展 着 。它 以独 特 的女 权 主 义立 场 和 女性 性 别视 并
意 识 , 能使 男性 与 女 性 , 化 与 自然 和谐 共 存 。 才 文 关 键 词 : 态女 权 主 义 ; 生 自然 意 象 ; 治 逻辑 ; 人 女 性 意 识 统 黑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蕴

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 , 寄寓艺术家某
种 深邃 的思想 , 或 表 达 某 种 富 有特 殊 意义 的事理
的艺术手法。运用这种艺术 手法 , 可使抽象 的概 念具体化、 形象化 , 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
单 一化 , 还可 以延 伸描 写 的 内蕴 , 创造 一种艺术 意 境, 以 引起 人 们 的 联 想 , 增 强作 品 的表 现 力 和 感
文化 的侵蚀 。 故 事发 生在 美 国俄亥 俄 州 的一个 小镇 上 , 一 位又穷又丑 、 倍受歧视 的 1 1岁 黑 人 小 姑 娘 佩 克
者: 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 莫里森的这部小说 , 思想性 与艺术性达到了 完美 的结合 。在 继 承 卡 夫 卡 、 乔伊 斯 意 识 流 手法
Se p . 2 01 5 V0 l _ 1 4 No . 3
第 1 4卷 第 3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7 9 9 1 . 2 0 1 5 . 0 3 . 0 1 3
论托妮 ・ 莫 里 森《 最蓝 的 眼睛》 的象 征 意 蕴
染力。
一
渴望通过写作为黑人抵抗 白人 文化 冲击、 保持黑 人民族文化寻找一条切实可行 的路径 。可以说 , 《 最蓝的眼睛》 是莫里森 宣扬 民族平 等的一部 现
实 主义 力作 。在 作 品 中 , 她 把佩 克拉 的个 人 悲剧
引 申到整个 黑人 民族 , 通 过 一 系 列 真实 又 丰 满 的
Pe c o l a, t h e b l a c k g i r l ’ S t r a g e d y,b u t a l s o i n t e r p r e t s t h e c u l t u r a l i mp l i c a t i o n a n d s o c i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
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浅析《最蓝的眼睛》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浅析《最蓝的眼睛》陈曦 长春工业大学姜春梅 长春工业大学摘 要:隐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
以1980年Lakoff和johnson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转折点,对隐喻认知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概念隐喻理论,开启了隐喻认知研究的新纪元。
本文以莫里森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为例,通过实体隐喻的使用,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实体隐喻表现为:佩科拉等人物喻指社会制度,洋娃娃等物体表达了情感代表了价值观,象征着禁锢思想的精神监狱。
关键词:概念隐喻;实体隐喻;《最蓝的眼睛》作者简介:陈曦(1994.1-),女,辽宁沈阳人,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姜春梅,女,吉林省白城人,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120-01一.莫里森及其作品简介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
《最蓝的眼睛》为莫里森的处女作。
在这本小说中描写的是12岁的贫困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悲惨的一生。
在父母的粗暴冷漠,同学的挖苦奚落,老师的忽视和周围人的鄙视中成长的佩科拉,将一切的不幸归结于没有一双迷人的蓝眼睛。
她梦想拥有一双和白人一样的蓝眼睛,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求之未得,这一切使她精神失常陷入疯狂。
作者通过对佩科拉悲惨命运的描述,揭示了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腐蚀,畸形的审美标准给黑人带来的毁灭性的伤害。
唤起黑人民族尊重祖先,增加民族的自豪感,告诉黑人民族只有坚持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才能生存下去。
二.文中概念隐喻的介绍这篇小说通过运用实体隐喻,使人物形象和情节充满了文学色彩,更加耐人寻味,深化了主题意义。
概念隐喻是有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以及一个映射构成。
最蓝的眼睛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根据罗伯特·福斯特·埃里克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偏远乡村的小女孩艾米莉·斯通(艾玛·沃森饰)的故事。
故事的设定是在二战后的英国,艾米莉·斯通为了摆脱贫困,前往曼彻斯特做家政,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被迫面对自己的悲伤和恐惧。
电影中有许多隐喻的使用,如艾米莉·斯通的眼睛,它作为一个关键的主题,代表了艾米莉·斯通的内心深处,她藏着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它也反映了艾米莉·斯通深陷贫困和苦难的心理状态。
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更为抽象的隐喻,即艾米莉·斯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出她内心的情感和外部世界的挣扎,它们反映出艾米莉·斯通在复杂社会问题中的孤独感,也是她自我解放的力量。
《最蓝的眼睛》的隐喻使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而且也反映了艾米莉·斯通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位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自然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义

自然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义
梁志健
【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4)001
【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运用自然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体现了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黑人的精神困境,批判了种族歧视、文化殖民对黑人女性的戕害,揭示造成黑人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梁志健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5
【相关文献】
1.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 [J], 谢群英
2.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象 [J], 邓薇
3.蓝色霸权下的身份建构——论《最蓝的眼睛》中的“蓝色”意象 [J], 王丽
4.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食物意象 [J], 李霞
5.《最蓝的眼睛》中象征意象解读 [J], 罗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

蓝眼睛成 了佩科拉 生活 的主要 内容 , 她把所有 希望都
寄托 于能长 出一双蓝眼睛 。 对蓝眼睛的期盼 , 明她在 表
涵 , 蓝 眼睛” 白人文化) 为标志 , 以“ ( 作 揭示 人物悲剧命 运的根本原因。 蓝眼睛作为小说 的主题是小说的主要 “ 意象。莫里森以蓝 眼睛意象的创设完成了对小说 主人 公 人生悲剧 的象征 和寓意 , 它既形成 了小说 的情绪 氛
中 图 分类 号 :7 2 4 I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X( 0 9 0 一 l 00 1 7 —4 3 2 0 ) 6 O 6 — 3
托 尼 ・莫里森 ( o i T n.Mor o ) ri n 是美 国 当代 著 s
名黑人 女作家, 自其处 女作《 最蓝 的眼睛》 1 7 ) ( 9 0 问世
社会 而来的 。 但在《 最蓝 的眼睛》 , 中 种族歧视不只是来
自白人 , 还来 自黑人种族 内部根据肤 色深浅而定 的种 族层次观念 。实际上 , 在整个黑人社 区, 如果哪个黑人
变, 她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出于对蓝眼睛的渴望 , 她 从不反抗 , 反而把 自己所 有的不幸都归结 为 自己的黑
疑 。佩科拉从潜意识里把 自己的丑陋与黑皮肤联 系了 起来 , 把所有的罪 恶也都 归结为她的黑皮肤 。 由此, 她
的 自我厌恶和 自我否定 的情结像恶魔一样不 断地吞 噬
着 她 的灵 魂 。
-
然而 , 佩科拉 的 自我厌恶情 结并不是生来就有 的,
、
主 题 意 象
而是她所生活 的那个以 白人 为主宰的社会把黑人降为 物体 , 并通过各种途径来 强化他们 的这种“ 物化” 意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
郭晓俊 ( 平 顶 山工业职 业技 术 学 院 国际合作 学 院 河南平 顶 山 4 6 7 0 0 0 )
摘 要 :美 国黑人 女作 家托妮 ・ 莫里森 《 最蓝 的眼睛 》在叙 事方面 使 得人 们 在读 这 部小 说 时会 自然 而 然把 暴 风雨 与 故事 中人 物 悲 剧
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 使用大量的 自 然意 象。本文 以 《 最蓝的眼睛 》中 的命运 联 系起 来 , 以此来 象 征佩 科 拉家破 人 亡 、精 神 崩溃 的悲惨
的 “ 秋 冬春夏” “ 暴风雨” “ 金盏花”等具有代表性 的 自然意象为焦 结 局 。这 个独 特 的 自然 意象— — 夏季 的 “ 暴 风 雨 ”具 体 到这 部 小
点,透析 了莫里森是如何解构 白人 的价值观 ,重构黑人 女性 意识 ,阐 说 中 具有 双 重含 义 。一方 面 在某 种 程度 上 ,佩 科 拉孩 子 的死 亡 和 明 自然意象在 小说的人物描绘 、情 节构思和主题表达 等方面发 挥着非 最 终 的精 神 失常 正寓 意 了她 遭遇 了人 生 中的暴 风 雨 。那 些与 佩科 常 重要 的 作 用 。 拉 生 活在 同 一环 境 中的 黑人 女性 不但 不 同情 怜 悯 她 ,反而 以她 的
作为 迄 今为 止 唯一 一位 获得 诺 贝 尔文 学奖 的 美 国黑人 女 作家 ,她 母 亲 在 1 9 2 9 年 一场 暴 风 雨 中 的形 象 : 她 即使 被 风 吹 到 空 中也 依 然 始 终 致 力于 保存 和 弘扬 黑人 文 化 ,并 在 当今 文学 界产 生 了非 常 深 面 带微 笑 、坚 强 从 容 的 样 子 。如 此 独 立 而 又 勇敢 的 母 亲 不 仅 鼓 远 的 影 响 。莫里 森在 1 9 7 0 年发 表第 一 部小 说 《 最 蓝 的眼睛 》,该 励 克 劳迪 亚 姐 妹 要 勇 敢 面 对 生 活 中 的 暴 风 雨 , 她们 为树 立 了 很
关键词 : 《 最蓝的眼睛 》;自然意象 ;黑人女性意识
肮 脏 来 凸显 自己的清 白,用 她 的不 幸遭 遇 来衬 托 自己的 幸运 。这 就 是暴 风 雨的破 坏性 作用 , 另外 ,小 说 中还 有 一 个 这 样 的场 景 , 克劳 迪 亚 回想 起 她 的
托尼・ 莫 里森 的小 说 成就 是 美 国 黑人 文 学 史 上 的一 座 丰 碑 ,
作 品是 根据 作者 幼 年 时期 的经 历 改编 的 。本 文通 过分 析 和解 读 莫 好 的榜 样 ,而 且 要 求 她 们 要 时 刻 拥 有 爱 人 之 心 。有 些 生 态 女 权 里森 小 说 《 最蓝 的眼睛 》 中所 运用 的 几个 自然意 象 , 旨在在 揭 示 主 义 者持 有 这 样 的观 点 ,她 们 认 为 女 性 与 自然 不 仅 存 在 着 某 种 准 确 地解 读 小说 中这些 自然意 象 的含 义能 够 帮助 我们 更 加深 刻 并 微 妙 的联 系 ,而 且 在 某 些 方 面 存 在 着 共 性 ,因 此 当 她 们 面 对 生 正确 地理 解 小说 的 内涵 。 活 的创 伤 无 力 回应 时 ,大 自然 的 一 些 现 象 便 能 给 予 她 们 无 穷 的 四季 的颠 倒 动力 和无 限 的遐 想 。 当她 们 身 处 困境 时 , 自然 便 首 当 其 冲 地 在 《 最 蓝 的眼 睛 》 的故 事情 节 的主 体部 分 是 由 “ 秋 、冬 、春 、 某种 程 度 上 为 她 们 提 供 依 靠 。这 样 看 来 在 夏 的 篇 章 中 , 这 一 独 夏 ” 四个部 分 构成 的 ,作 者在 四 个部 分情 节 安排 上 虽然 没有 按 照 特 的 自然 意象 “ 暴 风 雨 ”此 时所 具 有 的 “ 洗 礼 ”与 “ 拯 救 ”的 春夏 秋 冬 的常 规 自然 模式 ,但 从 整体 来看 ,小 说形 成 了相对 独 立 作 用 不仅 能 荡涤 人 们 污 浊 的 思想 和 灵 魂 ,也 象 征 着 狂 风 暴 雨 风 而却 又 密不 可 分 的四个 大 的 篇章 。传 统 意义 上 , “ 春 、夏 、秋 、 雨过 后 的 希望 。 冬 ”分 别代 表着 诞 生 、成 长 、成 熟与 死亡 ,即世 上 万物 都 是在 春 三 、金盏 花 天 生根 发 芽 ,夏天 蓬 勃生 长 ,秋 天成 熟 结果 , 冬天 缓缓 凋 零 ,这 金盏 花 ,又 名万 寿 菊 ,英 文 名 “ P o t M a r i g o l d ” ,相传 与 圣 是 自然 界和 人类 生命 的基 本运 行 规律 。莫里 森将 这 些 四季 中 自然 母玛 利 亚有 关 。又 因 为圣母 是 童 贞女 , 因此象 征 着 圣母 玛 利亚 的 景物 的变化 与 生 活在 其 中的 人们 所经 历 的遭 遇联 系 起来 ,以此 来 纯洁 和完 美 。 烘 托 出美 国 黑人 尤其 是 黑人 女性 ,她 们 生活 在 白人 文化 环 境 中所 在 小说 中 , 当克 劳迪 亚姐 妹 得知 佩科 拉遭 到父 亲 强奸 并怀 孕 遭 遇 到 的种 种 矛 盾 、冲 突 与不 幸 不 同于 常 人 的 是 ,托 妮 ・ 莫 里 后 ,感 到异 常 悲伤 。而 当 这样 悲惨 的遭遇 却 只换 来 周 围大 人们 一 森在 这 部 小说 中 更加 敏锐 地 观察 和感 受 到一 年 四季 不 同时 序节 令 阵议 论 和表 面 上 的同情 后 ,她 们 也为 佩科 拉 感 到忿 忿 不平 。她 们 中 自然 景 物 的无 穷变 化 ,所 以她 并 没有 遵循 从 播种 到 收获 的 自然 默默 祷 告 并希 望佩 科 拉腹 中胎 儿 能顺 利 的 降生 ,不 管 它 的身份 有 规律 ,而 是刻 意地 让 故事 始 于初 秋而 终 于夏 末 。这 样 的布 局安 排 多么 复 杂 。她们 认 为金 盏 花 易于 栽培 ,是希 望和 平 安 的象 征 。于 既 象征 着 小说 中 的女 主人 公 所 生活 的是 一个 扭 曲的而 又无 序混 乱 是她 们 把 买 自行车 的钱 和 金盏 花 种子 一 同埋 在 地下 ,衷心 地 期盼 社会 环 境也 突 出 了 自然 与社会 、 人生 与 四季 息 息相 关 的主题 。 种 子 生根 发芽 并 能够 开 出美丽 的花 。但 事 与愿 违 ,那 一年 金 盏菊 作 者将 主 人 公佩 科 的悲惨 遭 遇精 心 安排 在 “ 秋 ”的篇 章里 。 就 是怎 么 也不 长 出来 !起 初克 劳 迪亚 姐妹 俩 原 本 以为 是佩 科 拉怀 秋 天应 该 是丰 收 的季 节 ,莫 里森 在 这部 分 意味 深长 地 描述 了佩 科 了 自己亲 生父 亲 罪恶 种子 的缘 故 ,后 来 她们 逐渐 地 明 白了 明 白佩 拉 的 月经 初潮 和 发育 成 熟 ,这便 为佩科 拉 以后 的 悲剧 故事 埋 下 了 科 拉 悲剧 的根 源 所在 并 由此悟 出这 么一 个 道理 : “ 是 这 片土 壤 不 伏 笔 。在 其 余 的 三 个 篇 章 里 作 者 同样 也 是这 样 组 织 材 料 ,谋 篇 好 ,某些 花 根本 无法 生长 ,没 有养 分 ,哪 能结 出果 实 。” 布 局 的 。当严 寒 的冬 天来 临之 际 ,佩 科 拉 也迎 来 了她 生命 中 的残 在 这 部小 说 中莫 里森 把 “ 金 盏花 ” 比作是 佩科 拉 和 克劳 迪 亚 冬 , 小小 年 纪就 经受 了人世 间 的冷 酷无 情 ,父 母 对她 任意 的虐待 姐 妹 等众 多美 国黑人 受 害者 ,把 当时 的美 国社 会 比作 “ 土壤 ”, 和 殴打 ,周 围人对 她 的肆 意 凌 辱 ,这些 遭遇 更 加坚 定 了她 想要 一 而 这样 易 于 “ 栽 培和 成长 的金盏 花 ”在 这 片 “ 土壤 ”里 既得 不 到 双 蓝色 眼 睛 的愿 望 。严 冬过 后 ,本 该 是万 物复 苏 的春 天 ,一 个花 养 料 ,又 长不 出果实 。这 也 预示 着佩 科 拉 渴望 拥 有~ 双 美丽 的 蓝 季 少 女刚 刚 萌动 的青 春 却惨 遭 自己最 亲 的人 的无 情摧 残 ,被 醉酒 眼睛 的梦想 根本 不可 能 实现 。 的生父 强 奸 并且 怀孕 。夏 天 本 该是 一个 万 物生 长 繁茂 的季 节 ,而 《 最 蓝 的眼 睛 》这 部 小 说 ,在 注 重 情 节 和 细 节 描 写 的 真 实 佩 科 拉却 诞 下一 个死 婴 ,一 切 对她 来 说就 这样 结 束 了 ,她 唯 有在 性 和 生动 性 的 同时 ,作 者莫 里森 使 用 大量 的 自然 意象 来 辅助 故 事 精 神 失常 的状态 中喃喃 自语 。 的讲 述 ,并 巧妙 地运 用 这些 寓 意深 刻 的 自然 意象 勾 勒 出一 个不 能 从 以上 的分 析 来 看 ,作 者 运 用 颠 倒 的季 节 顺 序 来 象 征 着 一 称 之 为公 正和 道 德 的社会 体 制 ,再 现 了黑 人 的集 体 意识 、 民族 精 个 颠 倒 的黑 人世 界 , 并暗 示这 些 生活 在 以 白人 的价值 观 和 审美标 神 、和生 活 经历 。她 从 社会 文 化 的角 度 出发 ,关 注 黑人 命 运和 黑 准为 主流 文 化 的社 会 的黑 人 ,他们 如 果只 是割 断与本 民族文 化 的 人文 化 ,并 通过 一 系列 自然意 象与 女 性 的联 系 ,对 黑人 女 性深 表 联 系 而一 味 的去 迎 合 白人 ,是 必然 会遭 遇 和佩 科 拉~ 样 的悲 惨命 关注 ,为现代 处 于 生态 及精 神 危机 之 中 的人们 提 供 了借 鉴 。虽 然 运。 在现 实 生活 中 ,莫 里森 无 法从 根本 上 解 决生 活在 黑 白双 重 文化 冲 二 、暴风 雨 突 中黑 人逐 渐被 扭 曲了 的 自身价值 观 的 问题 ,但她 也 暗示 了只有 暴 风 雨在 文 学创 作 中 的寓 意是 冲 突 、不 安 、混乱 与 骚动 。这 借助 自然 ,重 建黑 人 女性 意识 ,才 能 使 男性 与 女性 ,文化 与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