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7 晏子使楚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宁夏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7 晏子使楚

宁夏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7 晏子使楚

高考宁夏高考言文复习资料7---------7.晏子使楚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二、字词积累:缚fù酣hān橘jú枳zhǐ熙xī三、实词列举:1.晏子将使楚:使:出使2。

谓左右曰:左右:近旁的人。

3。

习辞者:习,熟练。

辞,言辞。

这里指善于辞令的人。

4。

今方来:方:将要。

5。

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6。

为其来也:为:相当于“于”。

7。

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8。

何为者:何为:做什么。

9。

何坐:坐:犯罪。

10.坐盗:盗:偷窃。

11。

楚王赐晏子酒:赐:赏赐。

12。

酒酣:酣:酒喝得很高兴。

13。

吏二:两个小官吏。

14。

诣王: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15。

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16,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17。

避席:离开座位,表郑重。

18。

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变成。

19。

叶徒相似:徒:只。

20。

其实味不同:其:它们,指橘和枳;实,果实。

21。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

22。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莫非。

23。

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熙:同“嬉”,开玩笑。

24。

寡人反取病焉:病:辱。

四、虚词列举:1.之。

楚王闻之:指晏子将要出便楚国这消息。

齐之习辞者:的。

吾欲辱之:指晏婴。

婴闻之:这样的事。

2。

其:为其来也:指晏子。

3。

所以:所以然者何:……的原因。

4。

焉:寡人反取病焉:语气助词。

五、文章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

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第13课晏子使楚课件

第13课晏子使楚课件

楚王笑嘻嘻地 晏子说,橘生淮南为 楚王听了, 对“这干晏齐样这子国没种说人出事:怎息?么,”第19页橘理安就许吧/共2,,居做是。4页生齐乐起两淮国业强国北人,盗的为在一来水枳齐到了土,国楚,不同能国也同,只说来夫反笑好:想,让了赔“取没大。不我笑想夫”是原大到取,
只好
第20页/共24页
我们还是来看看晏子是怎样说的吧!
洞.
所以楚国是
狗国
2.结果是
只好打开城门
第15页/共24页
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 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第16页/共24页
第二次反击:
1.齐国人多:张袂成阴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2.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3.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4.所以楚国是 下 等 国
这是个狗洞,不时 楚王只好吩 城门。如果我访问 咐大开城门 “狗国”,当然得 把晏子迎接
洞。让晏子从 钻狗洞……楚国到 进去。 这个洞进去。 底是个什么样的国
楚王说,难道 齐国没有人了 吗?为什么打 发你来呢?”
家敝?国有个规矩,访 问上等国家就派上 楚王也只 等人去;访问下等 好陪着笑。 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 派到这儿来了。
公元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 第2页/共24页
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却离不开一个人。
dà 大夫 宰相
此人身材矮小, 但能言善辨,口才极 好,被派到其他国家 执行外交任务,帮助 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 上的争端。
第3页/共24页
晏子使楚
使:出使。
第4页/共24页

高考语文学案【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 固定句式

高考语文学案【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 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知识点精讲】固定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袁先生传①薛季宣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

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

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

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

曰:“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

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

”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

独将妻子聚保山后。

已而,前山果没。

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

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

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

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

《晏子使楚》ppt实用课件8

《晏子使楚》ppt实用课件8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句式)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句式)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式习案(被动句及其翻译) 一. 被动句的类型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标志类型例句有标志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

(……白白地被欺骗)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又如:①府吏见丁宁(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③诚请见教。

④望见谅。

⑤请勿见笑。

二.翻译下面的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若属皆且为所虏4.吾属今为之虏矣5.妇女无所幸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8.虽体解吾犹未变亏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而君幸于赵王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5.见犯乃死,重负国16.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17.皆为陛下所成就18.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1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0.而刘夙婴疾病。

婴,被……缠着。

2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2.以心为形役(为,被)23.纤歌凝而白云遏()24.怀帝阍而不见25.戍卒叫,函谷举。

26.吾又罢去127.六国破灭。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

《晏子使楚》文言复习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包括对《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重要句子和词语的理解等。

第二章:故事情节回顾2.1 晏子使楚的背景回顾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了解晏子是齐国的使者,前往楚国进行外交使命。

2.2 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回顾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内容,理解晏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

2.3 晏子与楚国大臣的辩论回顾晏子与楚国大臣的辩论过程,理解晏子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第三章:人物关系分析3.1 晏子与楚王的关系3.2 晏子与楚国大臣的关系分析晏子与楚国大臣的关系,理解晏子如何应对不同观点和大臣的挑战。

第四章:重要句子和词语的理解4.1 重要句子的解析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解析,解释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4.2 重点词语的解释解释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第五章:复习活动5.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晏子使楚》的理解和感受,互相提问和解答疑惑。

5.2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复习和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

5.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晏子和楚王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第六章:文言文阅读技巧回顾6.1 词语推断回顾文言文中词语推断的方法,如从上下文、成语、词义演变等角度推断词语的含义。

6.2 句子结构分析回顾文言文中句子结构的分析方法,如主谓宾结构、定状补结构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

第七章:文言文翻译练习7.1 句子翻译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2 段落翻译让学生选取文言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行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八章:文言文写作指导8.1 文言文写作要素回顾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如句式、用法、修辞等,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文言文写作。

人教版晏子使楚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晏子使楚PPT精品课件

定义:电源测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作用: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达到正常工作 方法: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保护接地
定义:负载则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作用: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 方法: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
二、保护接地的种类
(1)、TT系统 (我国过去称作保护接地系统) (2)、TN系统 (我国过去称作保护接零系统) (3)、 IT系统 (仅负荷则接地)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事 情 起因:一、齐、楚都是大国。 发 经过:二、三次侮辱,三次反驳。 展 顺 结果:三、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序
《晏子使楚》情景剧
Chapter 2 自备应急电源
2-2 柴油发电机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一、型号选择:
起动性能好、运行可先靠、高速小体积的自起 动机组。
二、供电范围:
三、常用低压系统方案:
优点:可靠性高、造价较低
2、负荷按二类分组方案(一) 缺点:保证负荷无备用电源
K3-K4、自投互锁
四、常用低压电器:
4、自动空气开关
作用:带负荷分合闸,可实现过载、短路、失压保护 特点:
加分励脱扣器,可实现电动分闸 加复式脱扣器,可实现过载、短路保护 加失压脱扣器,可实现失压保护 加电动操作机构,可实现电动合闸 主要参数:额定电压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时 齐国的大夫。
使:出使。 楚:春秋时期与 齐国齐名的大国。
读读下列的词语
侮辱 临淄 袖子 撒谎 敝国 规矩 押着 囚犯 大臣 淮南 柑橘 枳
瞅一眼 赔不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 么事?
2、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一起讨 论交流。
深入探究,突破重难点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结果怎样?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句式)学生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句式)学生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式习案(被动句及其翻译) 一. 被动句的类型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标志类型例句有标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徒见欺。

(……白白地被欺骗)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又如:①府吏见丁宁(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③诚请见教。

④望见谅。

⑤请勿见笑。

二.翻译下面的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若属皆且为所虏4.吾属今为之虏矣5.妇女无所幸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8.虽体解吾犹未变亏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而君幸于赵王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5.见犯乃死,重负国16.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17.皆为陛下所成就18.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1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0.而刘夙婴疾病。

婴,被……缠着。

2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2.以心为形役(为,被)23.纤歌凝而白云遏()24.怀帝阍而不见25.戍卒叫,函谷举。

26.吾又罢去27.六国破灭。

28.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9.洎牧以谗诛。

30.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1.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式习案(宾语前置及其翻译)一.宾语前置句的类型类型格式例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宁夏高考言文复习资料7
---------7.晏子使楚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二、字词积累:
缚fù酣hān橘jú枳zhǐ熙xī
三、实词列举:
1.晏子将使楚:使:出使
2。

谓左右曰:左右:近旁的人。

3。

习辞者:习,熟练。

辞,言辞。

这里指善于辞令的人。

4。

今方来:方:将要。

5。

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6。

为其来也:为:相当于“于”。

7。

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8。

何为者:何为:做什么。

9。

何坐:坐:犯罪。

10.坐盗:盗:偷窃。

11。

楚王赐晏子酒:赐:赏赐。

12。

酒酣:酣:酒喝得很高兴。

13。

吏二:两个小官吏。

14。

诣王: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15。

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16,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17。

避席:离开座位,表郑重。

18。

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变成。

19。

叶徒相似:徒:只。

20。

其实味不同:其:它们,指橘和枳;实,果实。

21。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

22。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莫非。

23。

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熙:同“嬉”,开玩笑。

24。

寡人反取病焉:病:辱。

四、虚词列举:
1.之。

楚王闻之:指晏子将要出便楚国这消息。

齐之习辞者:的。

吾欲辱之:指晏婴。

婴闻之:这样的事。

2。

其:为其来也:指晏子。

3。

所以:所以然者何:……的原因。

4。

焉:寡人反取病焉:语气助词。

五、文章翻译: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

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了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六、欣赏理解:
1、主题: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失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2、写作特点:
人物形象刻画鲜明。

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树敌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3、语言特点:
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