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3
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房地产泡沫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包括房地产泡沫问题。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1. 过度投机: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资本,这些资本追求高额的回报,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他们投资的首选。
这种过度投机导致了房价的过度膨胀,最终形成了房地产泡沫。
2. 融资渠道过于宽松:中国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开放的状态,融资渠道过于宽松,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轻易地获取大量的资金,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也埋下了日后泡沫破裂的隐患。
3. 土地供应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土地供应不足,导致了地价的飙升,进而使得房价也随之上涨,最终形成了房地产泡沫。
4. 政府政策干预不足: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政策干预不够有力,一方面导致了房地产市场过度火爆,一方面也使得市场泡沫的形成难以有效遏制。
5. 城市居民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以及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对落后,使得城市居民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受到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房地产泡沫应对策略1. 加强政府政策调控:政府需要更加积极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制定出更为严格的政策,限制投机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2. 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需要更加严格,杜绝过度融资,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火爆,避免泡沫的形成。
3.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增加土地供应,并推动土地利用的合理化,降低土地成本,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紧张状况。
4. 强化房地产税收政策:加强对房地产税收的调控力度,提高房地产税率,限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遏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5.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政府需要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增加公共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增强居民的抗风险能力。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及建议政策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及建议政策一、存在的问题1. 市场泡沫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部分地区房价过高,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导致严重的房地产泡沫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GDP,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甚至通过违规手段来维持地方经济的增长,加剧了市场泡沫问题。
2. 土地资源浪费在我国,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一些开发商为了快速扩大规模,不惜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土地出让费收入,也会放松土地用途的限制,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3.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融资方便,选择信贷融资等非常规金融手段,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
而一些购房者为了购房需求,也会通过信贷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购房需求,进一步加大了金融风险。
4. 城乡差距拉大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
一方面,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使得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高昂的房贷压力;农村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滞后,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加大。
二、政策建议1. 控制市场泡沫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土地供应管控、规范土地出让行为等手段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可以通过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措施来控制市场泡沫问题。
2.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通过严格的土地审批机制、调整土地用途规划等手段来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可以适当提高土地出让费用,以减少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
3. 规范金融市场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行为。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监管,严格控制特定地区的购房信贷规模;可以引导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支持,鼓励信贷资金流入到中小户型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解释

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解释标题:探析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学解释引言:房地产泡沫是指该领域中资产价格超出其基本价值的情况。
全球范围内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多次爆发,给经济体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房地产泡沫进行深度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其形成原因、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对策以减轻泡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1.短期泡沫因素1.1 低利率政策:央行通过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进而降低了购房成本,刺激了房价上涨。
1.2 银行放松信贷政策: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提供的宽松贷款条件促进了购房需求的增加。
1.3 投机需求:投资者通过购买房产以期望获得短期的高额回报。
2.长期泡沫因素2.1 土地稀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资源稀缺,导致房价上涨。
2.2 政府调控政策不当: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市场繁荣过度,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二、房地产泡沫的特征1. 非理性上涨:房价远高于其基本价值,投资者和消费者普遍出于群体心理而看涨房价。
2. 动量效应:投资者通常将过去的价格行为作为未来预测的依据,形成了市场上的动量效应,进一步推高价格。
3. 借贷杠杆:人们借贷购买房产,形成了借贷杠杆效应,当价值下跌时,债务就会超过资产价值,引发风险。
4. 负面外部性: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波及整个经济体,引发金融风险和产业链的崩溃。
三、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因素1. 经济周期:经济繁荣时期,资金充裕,购房需求增加,房价上涨的机会也更多。
2. 政府政策:政府调控和监管房地产市场的能力以及措施决定了泡沫的程度。
3.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的灵活性会影响泡沫的形成和发展。
四、房地产泡沫的应对措施1. 宏观审慎政策: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提高首付比例等手段抑制信贷扩张,以控制购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泡沫的产生。
2. 刚性监管:政府加强对开发商资金来源的审查,避免恶意炒房行为的存在。
3. 建立健全的政府调控机制:增加土地供应、加强土地管理以及推动城市规划的优化,以缓解土地稀缺和房价上涨的压力。
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房地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繁荣期。
然而,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分析房地产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房价和高杠杆率问题1. 高房价由于土地供应紧张、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导致了全国范围内房价持续上涨。
高昂的购房成本使得普通家庭难以负担买房压力越来越大。
2. 高杠杆率当投资者购买不动产时,往往需要通过借款进行支付。
然而,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放宽了贷款政策,导致部分投资者过度杠杆化。
这种高杠杆率有潜在风险,一旦利息上升或者房价下跌,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
应对措施:- 提高土地供应: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合理调节土地供给与需求,缓解供需紧张状况。
- 完善居住制度:推进租购并举,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 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房地产相关贷款的监管力度,控制投资者过度杠杆化的风险。
二、投机炒房和楼市泡沫问题1. 投机炒房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投资者将其作为投机手段来获取利益。
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投机炒房行为频发,扭曲了市场供需关系。
2. 楼市泡沫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入占到很大比例的地方政府会依赖于土地出让进行财政收入。
但是,土地出让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楼市泡沫问题。
应对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完善楼市调控政策,加强借贷审查,规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管理,避免投机炒房行为。
- 建立长效机制:调整地方政府财政体制,减少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并鼓励地方政府提高财政自给能力。
- 多元化住房供应:推动中小型房企发展,增加住房供应量,降低楼市泡沫的形成。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1. 户籍限制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在城市购房、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
这种不平等待遇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2. 地区差异随着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不足以及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挑战房地产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挑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监管,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日益高涨,存在房价过高、市场泡沫等问题。
因此,加强监管是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关键一步。
政府应通过严格的金融监管、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手段,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防止市场泡沫的出现。
二、完善房地产税制,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税制尚不完善,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导致土地市场过热。
因此,应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建立健全的地方税体系,减少对土地的依赖,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缓解居民住房困难居民住房问题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政府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供给,缓解居民住房困难。
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租赁市场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住房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居民。
四、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竞争力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探索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科技与房地产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市场透明度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市场监测和监管能力,建立健全的市场调控机制,及时发布市场数据和政策信息,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准确获取和理解市场信息,规范市场行为,避免市场乱象的发生。
六、积极探索房地产金融创新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金融创新是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和挑战的重要方式。
政府应积极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鼓励引入住房租赁抵押贷款、房地产信托等新型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和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摘要:本文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的研究,探究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泡沫、金融风险、防范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泡沫不断出现,带来了不小的金融风险。
本文将就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进行研究,探究其形成成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1、政策因素:政策上的放松往往会引起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政策的过度宽松和投机行为的恶性循环导致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
2、经济因素: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等因素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特别是经济发展带动房价上涨,进而形成由需求导致的泡沫。
3、投机因素:炒房、炒楼等投机行为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重要因素,一旦炒作拉动房产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市场过度赌博形成的泡沫破裂后,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三、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1、物价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使得房价一飞冲天,使得物价加速上涨,通货膨胀风险加剧。
2、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对银行业带来的风险非常大,房地产市场利率飘忽不定,房地产价值不断下跌,若银行债务集中在房地产领域中,则银行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甚至会引发全社会的金融危机。
3、经济衰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往往带来一系列的经济衰退和就业压力,进而引发其他金融风险,并对经济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四、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防范措施1、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控制市场波动。
2、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行业内部规范建设,提高行业质量和市场透明度,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市场。
3、合理调节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拥有多套房的人群、炒房团伙等投机者的镇压力度,努力打破不正常的市场习惯和利益联盟等,健全房地产市场成交信息公示、区域调控、宏观调控等方式。
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而房地产泡沫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泡沫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货币政策宽松近年来,中国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了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
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房价一路飙升。
而过度的货币供应和低利率政策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
2. 土地供应不足在中国, 土地供应受到政府的管控,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对土地的需求增加。
由于土地出让金、土地储备等政策的限制,使得土地供应不足,这就导致了土地的稀缺性,从而推高了房地产开发成本,进而推高了房价。
3. 投机炒房投机炒房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投资者为了获取超额的收益,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进行炒房投机。
他们通过购买大量房产来获得资本收益,这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4. 债务杠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还在于债务杠杆过高。
为了购买房产,许多家庭需要借贷,导致家庭负债率高达50%以上。
而企业和政府也需要大量贷款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使得中国整个社会的债务水平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形成。
5. 城市居民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房价和租金使得城市居民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这不仅加大了居民的经济压力,也使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膨胀。
二、应对策略1. 调控货币政策为了防止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应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适度提高贷款利率,限制信贷流向房地产市场,降低投机炒房的成本,减轻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2. 改善土地供应政府需要进一步改善土地供应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土地供应,降低开发成本,从根本上缓解土地稀缺的问题。
3. 严厉打击投机行为政府需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行为,加大对违规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处罚力度,增加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净化市场环境,消除投机因素。
中国房地产泡沫真相与解决方案

中国房地产泡沫真相与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人们也越来越关心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真相,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房地产泡沫存在的真相1. 建设用地供给不足: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有限。
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往往参与竞拍,导致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
这种土地供给不足的情况导致了房价的上涨,从而形成了房地产泡沫。
2. 投资投机需求过高:由于中国的存款利率相对较低,人们往往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
然而,房地产市场回报较高的现象刺激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形成了投机炒房的风气。
这种投资投机需求过高的情况也加剧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3. 市场调控政策不完善: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都没有完善的调控机制。
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多次调整,但效果有限。
一些不法开发商和投资者通过操纵市场,夸大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4. 高杠杆资金运作:大部分购房者采用杠杆融资方式购房,房屋按揭贷款比例高,负债率过高。
这种高风险的杠杆资金运作,使得一旦房价下跌,购房者将面临较高的风险和经济压力,也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二、解决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方案1. 加大土地供给:政府应该优化土地供给机制,增加建设用地的供给,降低土地成本。
通过增加土地供给,可以有效抑制房价的上涨,并减轻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2. 完善市场调控政策:政府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调控政策。
引导购房者理性消费,限制投机行为,降低市场风险。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赠税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式来增加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抑制力度。
3. 推动金融改革: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降低投资者的杠杆比例。
此外,可以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
4. 多元化住房供应:政府应当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提供不同类型的住房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制房地产泡沫问题的模型设计朱朝霞,邸苏闯,陈成(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摘要:本文讨论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找出了价格和其主要因素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从而建立表示房地产价格的数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全方面的论述,得出求解其中各个参数的方法,并最终求出房地产价格。
建模过程中,首先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主要因素并对其作数学抽象,再针对各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求解。
第一,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出价格和各个因素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确定模型;第二,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中的参数;第三,用回归分析确定模型精度及检验,从而得出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第四,通过该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价格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把高的开发成本降下来,同时调整供给结构。
第五,根据模型及建议进行合理的预测,最后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一问题重述所谓房地产泡沫直的是商品房售价远远超过起实际的价值。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房价出现了普遍的持续上涨、高居不下的情况。
房价的上涨使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许多低收入人群买房难,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甚至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居民不是没有住房需求,而是现有的货币支付能力无法使其去实现购房的愿望。
尽管现在买房可以贷款,可以分期付款,但这也需要居民有相当好的收入水平,还要用好多年来供房直到中年甚至更晚才可以还清,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就都交给了房子。
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价格上扬,甚至能够降低房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下面就就这个问题展开分析与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如何有效的抑制房价上扬。
二基本假设影响房价的因素有许多,房屋建造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等等。
现假设房屋价格与各个因素间的关系均为线性关系,且:(1)房屋建造成本用竣工房屋造价来代替。
(2)城市经济发展用人均GDP来表示。
(3)城市规模用建成区面积来表示。
(4)市场供求关系通过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竣工房屋价格来体现,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通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衡量。
(5)房地产价格通过房屋均衡价格来表示(6)忽略消费者偏好如有无学校、绿化率、停车位、热水供应状态、通信、房屋建筑形式等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7)忽略消费成本如交通费用、物业费用、停车费用等对房价的影响。
(8) 忽略一些炒作对房价的影响。
三 基本符号、变量和用语A :表示人均GDP 序列(元)B :表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序列(元)C :表示竣工房屋造价序列(元/㎡)D :城乡人均储蓄余额序列/元Y :住房均衡价格指标序列,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
它与吸纳率和交易价格有关。
[1]t :为随机变量;Uy,Ua,Ub,Uc Ud 分别为Y,A,B,C,D 序列的均值序列ΔY,ΔA,ΔB,ΔC,ΔD 分别表示Y-Uy,A-Ua,B-Ub,C-Uc,D-Ud 序列,即中心化序列2 б:序列的方差1a ,2a ,3a ,4a :模型参数 S(a):为残差的平方和n :统计城市数(样本数) R :中心化序列的协方差四 建立模型并分析一、 模型推导过程表一为我国12个主要城市住房均衡价格及其相关因素的统计表。
依照此表我们可以求得各因素与住房均衡价格的相关系数进而判断各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如表二所示。
同时可以求得各个因素序列的平均值,见附表一由表二可得,住房均衡价格与非农业人口变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面积的相关系数相对要小,所以这里我们忽略二者的影响,只考虑其他主要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竣工房屋造价、城人均储蓄余额等方面通过表一我们依次做出主要因素和住房均衡价格的关系图:图1图2图3图4由均衡房价和人均GDP 、均衡房价和人均工资、均衡房价和竣工造价, 均衡房价和居民平均储蓄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均衡房价和人均GDP 、人均工资、竣工造价、居民平均储蓄存在着相依的关系,很容易想到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1a A+2a B+3a C+4a D+…….+ t ε表示因变量Y,对自变量A,B,C,D …….的相依性,其中1a ,a ,3a ,4a …….为参数模型特点如下:1、A 、B 、C 、D ….为一般变量,t ε为随机变量;2、Y 为一般变量和随机变量的线形组合,Y 序列的值既取决于A,B,C 序列,又受制于t ε。
如表三所示各序列t ε一般假定为白噪声序列,假定其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2 б的正态分布将其中心化后得Y-Uy=1a *(A-Ua)+ 2a *(B-Ub)+ 3a *(C-Uc)+ 4a *(D-Ud)+ t ε 上式即为ΔY =1a *ΔA +2a *ΔB +3a *ΔC +4a *ΔD+ t ε 现在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其中ΔY 、ΔA 、ΔB 、ΔC 、ΔD 各序列(矩阵)的值见表四表四令a= (1a ,2a ,3a ,4a )T ,则a 的最小二乘估计,应使残差t ε平方和S(a)达到最小,其中S(a)=∑=nt 12tε =∑=nt 1(ΔY t-1a *ΔA t-2a *ΔB t-3a *ΔC -4a *ΔDt)2,取a∂∂S(a) =0即可得到:1a ∂∂S(a) =∑=nt 12*(ΔY t-1a *ΔA t-2a *ΔB t-3a *ΔCt-4a *ΔD)*(-ΔAt)=0---------------------------式1用Rya 表示序列ΔY 和ΔA 的协方差,Raa 表示ΔA 序列的方差,Rba,表示序列ΔB 和ΔA 的协方差,Rca 表示序列ΔC 和ΔA 的协方差:式1可写成:-Rya+1a *Raa+2a *Rba+3a *Rca+4a *Rda=0-----------------------------式2 同理2a ∂∂S(a)=o 推出: -Ryb+1a *Rab+2a *Rbb+3a *Rcb+4a *Rdb =0-----------------------------式33a ∂∂S(a)=0推出: -Ryc+1a *Rac+2a *Rbc+3a *Rcc+4a *Rdc =0-----------------------------式44a ∂∂S(a)=0推出: -Ryd+1a *Rad+2a *Rbd+3a *Rcd+4a *Rdd=0-----------------------------式5 把式2、式3,式4,式5写成矩阵相乘的形式为:⎥⎥⎥⎥⎦⎤⎢⎢⎢⎢⎣⎡ Rdd Rcd Rbd Rad Rdc Rcc Rbc Rac Rdb Rcb Rbb Rab Rda Rca Rba Raa * ⎥⎥⎥⎥⎥⎦⎤⎢⎢⎢⎢⎢⎣⎡4321a a a a =⎥⎥⎥⎥⎦⎤⎢⎢⎢⎢⎣⎡Ryd Ryc Ryb Rya 推求参数的公式为:⎥⎥⎥⎥⎥⎦⎤⎢⎢⎢⎢⎢⎣⎡4321a a a a = ⎥⎥⎥⎥⎦⎤⎢⎢⎢⎢⎣⎡ Rdd Rcd Rbd Rad Rdc Rcc Rbc Rac Rdb Rcb Rbb Rab Rda Rca Rba Raa * ⎥⎥⎥⎥⎦⎤⎢⎢⎢⎢⎣⎡Ryd Ryc Ryb Rya --------------式6具体到本题中,我们运用往年的统计数据对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求解。
经计算得各个协方差的值为:(利用matlab 软件) Raa=38730662Rba=Rab=18250255 Rca=Rac=2543343 Rda=Rad=25327000 Rbb=8106483Rcb=Rbc=1257098 Rdb=Rbd=11269000 Rcc=211174.1 Rdc=Rcd=1882000Rdd=22936000Rya=4475718 Ryb=2197259 Ryc=343656.3 Ryd=3251000通过矩阵运算得到1a ,2a ,3a ,4a 的值为:(利用matlab 软件)1a ,=0.0583 2a =-0.04873a =1.1621 4a =0.0059把系数1a ,2a ,3a ,4a 代回原模型得:Y-1830.77=0.0583*(A-15401.4)-0.0487*(B-10300)+1.1621*(C-1149)+0.0059*(D-12110.24)+ t ε利用表三中的均衡房价、人均GDP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竣工房屋造价、城乡人均储蓄余额反推t ε的值,即:t ε=Y-1830.77-[0.0583*(A-15401.4)-0.0487*(B-10300)+1.1621*(C-1149)+0.0059*(D-12110.24)]得到的12个t ε值为:图5由于t 的平均值为0.584,相对Y 值来说非常小,可以近似看成是0,从而予以忽略故模型进一步化简为: Y-1830.77=0.0583*(A-15401.4)-0.0487*(B-10300)+1.1621*(C-1149)+ 0.0059*(D-12110.24)即 Y=0.0583*(A-15401.4)-0.0487*(B-10300)+1.1621*(C-1149)+ 0.0059*(D-12110.24)+1830.77 即Y =1a *ΔA +2a *ΔB +3a *ΔC +4a *ΔD+ Uy二、 回归分析应用上述模型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由一个城市的人均GDP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竣工房屋造价、城乡人均储蓄余额等方面的信息来推求这个城市的均衡房价。
我们利用表一中的各个城市的人均GDP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竣工房屋造价、城乡人均储蓄余额,来反推各个城市的均衡房价并且与已知的均衡房价作对比,从而来评价该模型的实用性。
模型计算值Y =1a *ΔA +2a *ΔB +3a *ΔC +4a *ΔD+ Uy将上式右侧参数及矩阵带入可得模型计算值Y,见表六及图6 表六为实际值均衡价格与回归计算值均衡价格的对比情况。
图6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二者的对比情况图6由以上回归分析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此模型基本上能满足精度要求,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实际数据不足,同时我们忽略了许多其他的相关因素,而且在以上讨论的各因素中不同因素之间还存在共线性问题等,所以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五模型应用一、房价的形成以及演化机理根据上面线性自回归模型,我们来讨论一下房价的影响因素、形成、及演化过程房屋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比如:房屋成本(即竣工房屋造价)、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民人均储蓄余额等方面。
总的来说是由成本及供求关系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