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改进文档

合集下载

生产流程改进措施

生产流程改进措施

生产流程改进措施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出改善生产流程的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重新评估工艺流程
当前的生产流程可能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和繁琐的操作。


们建议进行全面的重新评估,识别并消除这些低效环节。

例如,可
以考虑将某些步骤合并或简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3. 引入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可以帮助降低人工操作的成本,并提高生产
速度和一致性。

我们建议对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自动化改造,例如使用机器人或自动装配线等技术。

4.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制定和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操作一致性和质量可控性。

我们建议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步骤,并进行培训和监督以确保员工遵守。

5. 强化质量控制
在生产流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建议加强质
量控制的力度,设立全面的质量检测点,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6. 实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生产流程优化的关键。

我们建议建立一个持续改进
的体系,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定期评估生产流程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我们提出的生产流程改进措施,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
估和实施。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
的目标。

内部沟通流程改进工作总结

内部沟通流程改进工作总结

内部沟通流程改进工作总结近期,我们团队进行了一项内部沟通流程的改进工作,经过数月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我们的内部沟通流程。

一、引言在信息时代,高效的内部沟通对于一个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临着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

二、问题分析我们团队在沟通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信息传递不及时、沟通渠道单一、彼此了解不够充分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团队的整体协调性和合作性。

三、改进措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 多元化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会议和邮件沟通外,我们引入了团队即时通讯工具,如Slack和微信群等,以满足不同成员之间的多样化沟通需求。

2. 定期小组讨论:我们每周举行一次小组讨论会,讨论团队目标、进展情况和问题,并收集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

3. 核心信息共享平台:我们建立了一个内部知识库,将所有重要的信息和文档上传到共享平台上,每位团队成员都可以随时查阅。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的问题。

4. 战略沟通计划:我们制定了一份沟通计划,明确团队的战略目标和各个阶段的沟通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材料和渠道,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五、成果与启示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我们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启示:1. 提高工作效率: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和定期小组讨论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和准确,减少了重复劳动和沟通误解,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2. 增强团队协作性:通过核心信息共享平台,团队成员可以随时查阅和补充信息,促进了团队协同工作和知识分享,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3. 加强沟通意识:改进工作使得团队成员更加重视沟通的重要性,形成了高效的沟通习惯,并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沟通水平。

流程改善策划书3篇

流程改善策划书3篇

流程改善策划书3篇篇一流程改善策划书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流程改善已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策划书旨在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流程改善方案,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流程改善的背景和目标(一)背景分析1. 流程繁琐,环节过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 信息传递不及时,沟通不畅,影响工作协同。

3. 流程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4. 流程监控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业务处理周期。

2.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减少工作失误。

3. 实现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服务质量。

4. 建立完善的流程监控和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流程。

三、流程改善的范围和内容(一)改善范围本次流程改善将覆盖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生产流程、财务流程等。

(二)改善内容1. 流程梳理与优化对现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环节,进行优化和简化。

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流程的顺畅衔接和高效运作。

2. 流程标准化制定流程操作规范和标准,明确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确保流程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 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提高流程的执行效率和监控能力。

4. 沟通与协作优化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提高工作协同效率。

5. 流程监控与评估建立流程监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流程改善的实施步骤(一)项目启动阶段1. 成立流程改善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

3. 开展流程改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流程改善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流程梳理与分析阶段1. 收集和整理现有流程的相关资料,包括流程图、操作手册、规章制度等。

新产品试制工艺流程改进

新产品试制工艺流程改进

新产品试制工艺流程改进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新产品试制工艺流程改进的方案和建议。

为了提高试制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对目前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进现有的流程。

目标- 提高新产品试制的效率- 减少试制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流程改进建议1. 明确产品要求:在开始试制之前,确保项目团队充分理解产品要求和规格。

通过与设计团队和客户的有效沟通,明确产品设计和功能要求,避免后续的修改和调整。

明确产品要求:在开始试制之前,确保项目团队充分理解产品要求和规格。

通过与设计团队和客户的有效沟通,明确产品设计和功能要求,避免后续的修改和调整。

2. 优化工艺流程:分析当前的工艺流程,识别可能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例如,可以引入并行操作、自动化设备或工具,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工艺流程:分析当前的工艺流程,识别可能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例如,可以引入并行操作、自动化设备或工具,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生产效率。

3. 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的有效协作机制,包括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确保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避免信息传递和理解上的误差。

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的有效协作机制,包括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确保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避免信息传递和理解上的误差。

4. 完善文档记录:建立清晰、完整的文档记录体系,包括产品要求、工艺参数、检测标准等。

确保每一步骤和决策都得到记录,方便日后的追溯和问题排查。

完善文档记录:建立清晰、完整的文档记录体系,包括产品要求、工艺参数、检测标准等。

确保每一步骤和决策都得到记录,方便日后的追溯和问题排查。

5. 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并进行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工艺流程改进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

持续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并进行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工艺流程改进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

结论本文档提出了新产品试制工艺流程改进的方案和建议。

方案流程设计范文

方案流程设计范文

方案流程设计范文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描述一个方案的流程设计范文,包括方案的设计原则、流程图和具体步骤。

本方案是针对某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

2. 设计原则
在制定方案流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简单明了:设计的流程应该简单明了,能够清晰地指导操作人员完成任务。

•高效实用:流程应该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可扩展性:流程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和需求。

3. 流程图
graph LR
A[开始] --> B[步骤1]
B --> C[步骤2]
C --> D[步骤3]
D --> E[结束]
4. 方案流程设计步骤
4.1 步骤1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完成任务1的描述。

- 任务2:完成任务2的描述。

- 任务3:完成任务3的描述。

4.2 步骤2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完成任务1的描述。

- 任务2:完成任务2的描述。

- 任务3:完成任务3的描述。

4.3 步骤3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完成任务1的描述。

- 任务2:完成任务2的描述。

- 任务3:完成任务3的描述。

5. 总结
本文档描述了一个方案的流程设计范文,包括了方案的设计原则、流程图和具体步骤。

通过设计简单明了、高效实用和具有可扩展性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使得业务流程更加顺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行政部行政服务优化与流程改进建议

行政部行政服务优化与流程改进建议

行政部行政服务优化与流程改进建议一、引言行政服务在组织内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的行政运作。

然而,目前的行政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效率低下、流程繁琐等,因此,本文将提出行政部行政服务优化与流程改进建议,旨在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二、行政服务优化建议1. 简化流程现有的行政服务流程繁琐且不够高效。

为此,建议行政部作出以下改进:(1)合理分工:根据不同的行政服务需求,合理划分责任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优化申请流程:对于常见的行政服务需求,制定简明扼要的申请流程,提供在线申请平台,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加快审批速度。

(3)实行自助服务:建立自助服务终端,员工可以通过自助终端进行一些简单的行政事项办理,例如请假、报销等,减轻行政人员工作负担。

2. 提供在线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在线服务已经成为行政服务的新趋势。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行政服务网站:为公司员工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在线平台,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相关行政政策、下载申请表格等。

(2)电子文档存档:行政部可以建立电子文档存档系统,将各类行政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提高存取效率。

3. 增加协作与沟通协作与沟通是行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召开部门会议:行政部可以定期召开部门会议,讨论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加强内部沟通:采用即时通讯工具,例如企业微信,促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培训与能力提升行政部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行政服务的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1)持续培训计划:行政部可以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行政人员,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2)分享经验与最佳实践:建立一个分享平台,行政人员可以在其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三、流程改进建议1. 信息化管理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1)采购行政管理系统: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行政管理软件,用于统一管理行政流程、文件、合同等,提高工作效率。

制造流程改进工作总结汇报

制造流程改进工作总结汇报

制造流程改进工作总结汇报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公司在过去几个月里进行
了制造流程改进工作。

现在我将向大家总结汇报这项工作的成果和
收获。

首先,我们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
与生产人员和工程师的深入沟通,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例如,一些工序的操作步骤繁琐,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另外
一些工序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确定了需要改进的方向后,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改进计划。

首先,我们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新的生
产需求。

其次,我们对操作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简化了繁琐的操
作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技
能提升,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操作流程。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生产
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周期缩短了3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次,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合格品率下降了20%,客户投
诉率大幅降低。

最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大家对新的生产流程和工作环境都非常满意。

总的来说,制造流程改进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改善检验流程的措施

改善检验流程的措施

改善检验流程的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改善检验流程的措施:①标准化作业:制定详细的检验标准与操作规程,确保每位检验员遵循统一标准执行,提高检验一致性。

②自动化升级: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与系统,如视觉检测、智能传感器等,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检验效率。

③质量数据管理:实施电子化记录,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跟踪检验数据,便于数据分析与质量追溯。

④培训与认证: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实施资格认证,提升团队专业水平。

⑤首件检验强化:实施严格的首件检验流程,确认生产条件符合要求后再批量生产,预防批量质量问题。

⑥交叉检验机制:采用多人或多种方法交叉验证结果,增加检验准确性,减少误判与漏检。

⑦反馈与持续改进:建立快速反馈机制,检验发现问题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⑧供应商质量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与评价,确保原材料与零部件质量,从源头控制质量风险。

⑨优化检验流程:定期回顾检验流程,识别瓶颈与浪费,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等工具进行流程再造,简化不增值步骤。

⑩客户反馈循环:建立客户反馈收集系统,将市场反馈纳入检验标准的持续优化中,提升顾客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产玉米淀粉工艺简述
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具体的步骤如下:
玉米库

称重净化→二氧化硫

浸泡→浓缩→玉米浆

粗磨

胚芽分离→洗胚→干胚→榨油

精磨→纤维分离→筛水→饲料

除砂

筛分

蛋白分离→麸质浓缩→麸质干燥→蛋白粉

旋流分离

脱水

干燥

包装

淀粉成品
图一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一步,玉米的净化。

目的是去除玉米粒中的尘土。

砂石。

铁钉、木片等杂质,采用筛选、风选、比重去石、磁铁等方法,使之净化。

第二步,玉米的浸泡。

玉米用5光以下、含二氧化硫0.2%的水溶液浸泡48小时~72小时,使玉米粒软化,玉米粒含水达40%以上。

第三步,粗磨。

使浸泡后的玉米破碎成10块以上的小块,以便进行胚芽分离。

第四步,胚芽分离。

过去的老办法是利用胚芽含油比重小的特点,用槽法浮出来分离胚芽。

现代新建淀粉厂用胚芽旋液分离器,分高效率高,可达 95%以上。

第五步,玉米研磨。

由于分离胚芽以后,稀淀粉浆、淀粉粒和内胚层的蛋白质连在一起,在筛上无法分离,所以必须经过细磨,使淀粉和纤维、麸质分离开。

第六步,淀粉筛分。

经细磨得到的玉米浆,可用六角筛或平筛或曲筛将淀粉和粗渣及细渣分开。

第七步,蛋白质分离。

蛋白质分离过去采用流槽,但占地大,分离效率低。

现在逐步改用离心机,分离效率高。

经离心机分离蛋白质以后的淀粉乳,还需要在旋液分离机(串连起来共9个)中进一步分离蛋白质。

一般经离心机分离后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5%,经旋液分离
机分离以后,蛋白质含量降至0.3%。

第八步,离心脱水。

淀粉乳含水78%,用离心机脱水,使水分降至45%,可以得到湿淀粉。

第九步,干燥湿淀粉。

过去采用滚筒真空干燥,现在大多采用气流干燥,经干燥后的淀粉,水分为12%,即得成品。

有时还须经筛分,保证细度得行包装。

传统淀粉厂排水主要工段集中在玉米清洗输送、浸泡车间、纤维榨水、浮选浓缩、蛋白压滤等工艺。

其中浮选浓缩工段排水量最大,占总水量的60%~70%,COD Cr 在12000~
15000mg/L(含浸泡水)。

而目前各大淀粉厂在排水方面主要集中在浮选浓缩工艺及冷凝水,其他工段用水基本可实现闭路循环,车间使用清水的工艺也只有在淀粉洗涤工序,其他工序则都用工艺水。

亚硫酸浸泡液一般浓缩作玉米浆或菲汀,其COD Cr 浓度在15000~
18000mg/L,甚至高达20000mg/L 以上。

1.4.2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淀粉生产都建立了工艺控制系统(PCS)和合理的控制程序(PLC),以确保最佳的工艺自控,保证正常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减少操作量,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国内已有少数大型工厂开始推广应用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1.4.3 广泛推广节能技术、设备
国外已经普遍采用负压脉冲气流烘干机,配置热风分配调节装置,循环使用部分干燥气等,吨淀粉耗标准煤已下降到0.1 吨以下。

国内已有一部分淀粉企业应用一级负压脉冲气流烘干机。

1.4.4 先进的分离设备
(1)推广采用先进的破碎、分离设备,如玉米破碎后精磨前应设有脱水曲筛,先提出部分粉浆,再进入精磨,使纤维渣连粘淀粉减少到10%左右;淀粉精制应联合采用预浓缩,主分离机,12 级旋流器,并采用节能效果好的负压干燥技术;逐步淘汰石磨、转筒筛、溜槽等陈旧的,干物收率低,污染严重的破碎、分离设备。

(2)麸质水的处理应采用分离机浓缩,真空吸滤机脱水,管束干燥机干燥、蛋白质负压干燥技术,逐步淘汰沉淀池浓缩,板框过滤等落后的设备。

1.4.5 采用闭环流程工艺
生产过程中只从淀粉洗涤的最后一级加入新鲜水,系统多余的工艺水、淀粉刮刀离心机脱水后的滤液和溢流水进行分离处理后,排放一定量的清液,这时清液干物含量一般在0.3%以下,从而避免大量干物质从废水中带走,同时也保证补充一定量的新鲜水,防止系统内细菌的增加。

由于此处排放的清液较易分离,因而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

1.4.6 综合利用
(1)推广采用高效蒸发浓缩玉米浸渍水技术。

玉米浸渍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蛋白质、有机酸,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剂和发酵工业原料。

过去都作为废水排放掉了,是淀粉工业的主要污染源。

现在采用多效降膜蒸发器蒸发,可全部回收利用,制成干物含量达42~48%的玉米浆,一部分加到饲料中,一部分装桶卖到发酵行业,也可以喷雾制成干粉出售。

(2)工艺废水在处理前,应先进行沉淀处理,以回收大量蛋白饲料,并可使COD 的浓度下降25%左右。

1.5 淀粉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年产千吨级淀粉厂,水基本上没有循环利用而全部排出厂去外,水耗是
国内外先进淀粉企业的3~10 倍不等,电耗、气耗分别是国外先进淀粉企业的1.5 倍和2 倍,成本比年产10 万吨的淀粉厂要高15%~20%,以现有乡镇小淀粉企业生产状况来看,由于原料利用率低和粗放生产过程,每年全国共有20 万吨粮食、6 万吨煤、1 亿度电、至少1500 万吨水被浪费。

因此,对于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及管理力量薄弱,副产物不能综合利用,原材料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淀粉企业有必要进行清洁生产,使淀粉生产加工从原料开始,使用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配套使用性能优良的专业设备,分别将各工序的指标控制在最佳状态,使生产全过程在一种科学的程序中运行,实现闭环生产。

从而实现排出的废水、废气、废物最少,原材料消耗最低。

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最好的目标。

利用蛋白酶发酵液替代SO2改进玉米淀粉生产浸泡工艺研究
在确定了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摇瓶发酵工艺各项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实验室生产淀粉方法,将处于产蛋白酶活性高峰期的发酵液添加到玉米浸泡水中,探讨了利用蛋白酶发酵液替代SO2降解包裹玉米淀粉蛋白质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当玉米在含有0.1%的SO2(和0.5%的乳酸)的浸泡液中浸泡18h后,加入20%的蛋白酶发酵液继续浸泡6h,淀粉得率为67.79%。

与传统工艺相比,淀粉得率提高了9.5%,SO2含量降低了0.1%,总的玉米浸泡时间由36h缩短至24h。

废水的处理
格栅-集水井-初沉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USAB-A/O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
可根据排放标准,增减生化池数量
工艺设备改进
对于淀粉行业来说,采用闭环逆流循环工艺技术,即在淀粉洗涤时使用新水,其他过程均使用过程的工艺水,最后将工艺水用作浸泡水成为生产玉米浆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排出蒸发冷凝水和各干燥工序排出的废气,这样的清洁工艺技术没有向外排放废物的出口,即使生产过程有瞬时的泄漏,物料也可以回收到工艺中而不至于排放掉。

使用二级凸齿磨破碎浸泡好的玉米,使用胚芽分离器分离胚芽,胚芽得率可达到6.5%~7.4%(干基玉米),而使用漂浮槽分离胚芽,胚芽的得率在3.8%~5.3%(干基玉米)。

在分离胚芽后对破碎两次的玉米进行第三次精磨,国外的针磨可使纤维中的联结淀粉控制在8%~13%之间(干基),国产在l0%~18%之间(干基),而其它设备在20%~39%之间(干基),这样就使淀粉和蛋白粉的产量(得率)下降很多,都进入到了纤维饲料中。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选择了淀粉行业最常用的经济技术指标,淀粉企业最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废水,因此选择了取水量、水重复利用率,耗水量越大, 废水产生量将越大,对环境危害也越大,另外还考虑了玉米淀粉收率、耗电量等指标。

通过以下技术可以实现淀粉行业节水:
米向浸渍罐中输送时,输送水作为浸渍液循环使用,这样既能增加玉米浆浓度,又能回收干物(0.1%~0.6%),同时可以节约新水(3~5 m3/t玉米);玉米浸渍用酸使用工艺水配制或工艺水加少量新水配制,用酸量为0.9~1.15m3/t玉米,此工序可节省新水0.6~1.15m3/t玉米。

浸后玉米洗涤采用工艺水,用量0.5~0.8 m3/t玉米,洗涤后的水加入到稀玉米浆中,这样可多回收干物0.05%~0.1%;浸后玉米输送采用工艺水循环使用,玉米与水的比例为1:3~5,这样可节省新水1.3~2.5 m3/t玉米,每罐最后余下的输送水亦加入到稀玉米浆中;磨碎工序用水利用纤维挤压机挤出的工艺水,可节省新水0.5~2 m3/t玉米;分离机使用工艺水,可节
水0.1~0.2 m3/t玉米;12级旋流器使用新水和脱水离心机回来的滤液混合水。

脱水离心机的滤液用于12级旋流器的洗水,可节省新水1.0m3/t玉米;胚芽挤压机出来的工艺水回到纤维洗涤槽中或与纤维挤压机出来的工艺水一同去磨碎工序使用;蛋白粉脱水下来的工艺水进入工艺水罐作工艺水使用。

在清洁生产工艺中,严格控制向工艺过程加入新水。

锅炉技术改造方案
生物质燃料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农作物秸秆、木屑、花生壳、玉米芯、稻草等压缩碳化而成型的现代化清洁燃料,可以直接用于传统的锅炉上,替代传统的煤炭,是国家推广的新型节能减排技术。

湿法生产工艺改造流方案
1干燥系统技改,增加冷风烘干系统
2洗涤浆液除杂技改
干燥引风机节能技改
改用智能化节能机
废水处理系统技改方案
采用益生EM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