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1课(共25张)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1课

当天夜里,烛之武系上绳子从城墙上坠出去,见到秦穆 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 如果郑国灭亡是对您有好处的,那就麻烦您的属下来攻打了。 越过别的国家来开辟自己的边疆,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您何
●必灭掉郑国来扩大邻国(晋)的疆域呢?邻国扩张,实 际是贵国的削弱。如果保留下郑国来做您的东道主,贵 国使者往来经过这里,郑国能供应所缺乏的东西,这对 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曾经对晋惠公施惠,他答应拿 焦、瑕两城来酬谢您,结果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 筑工事来防备您,这些您都是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 的时候?等他把东边的疆土扩大到郑国,又会想要向西 边扩大边境的,那时如果不去损害秦国,还能到哪里去 取得疆土?损害秦国来增强晋国,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吧。”秦伯听了很以为然,便和郑人订立盟约。派杞子、 逢孙、杨孙戍守在郑国,便率领大军回去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理由是郑国曾对晋文 公无礼,而且有叛心,依附楚国。晋军进驻函陵,秦军 进驻氾水的南面。
2.素解文意。 启思:这个故事一共涉及了几个国家? 提示:晋、秦、郑三国。
链接:①《重耳过郑》 ②《郑楚结盟》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亡郑以陪(bèi)邻、共(gōng)其乏困、瑕、朝 (zhāo)济而夕设版、夫(fú)晋、秦伯说 (yuè)、杞、逢(páng)孙、戍、微夫(fú)人 之力、不知(zhì)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白对读。
2.素解文意。 启思: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提示: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在危急关头向郑文公推 荐了烛之武。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在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他们对于中华经典的了解,并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教育。
以下是课件中的一些经典范本内容。
第一篇:《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通过课件中的引言和摘录,学生将接触到孔子的智慧和品德。
例如,课件中可能会引用以下经典语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
学生将通过这些句子深入了解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第二篇:《三字经》《三字经》是一本简明易懂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和知识点。
课件中可能会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三字经》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注释和解释。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件和朗读《三字经》,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发音能力,同时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第三篇:《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一部汇集了文言文精华的经典读物。
课件中可能会选取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和欣赏的古文段落。
例如,一些优美的诗歌,比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将能够欣赏古文的美感,同时加深对于古代文化的了解。
第四篇:《诗经》《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中可以选择一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解读来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鹿鸣·东方之日兮》和《采莲舟·慈母手中线》等。
通过学习诗经,学生将会拓展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诗歌的欣赏水平。
第五篇:《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
虽然《红楼梦》的全文在二年级学生来说还过于复杂,但课件中可以选取一些与二年级生活相关的片段,让学生对《红楼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介绍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或者选取一些独立成篇的诗词。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1课人教部编版25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1课-人 教部编 版(共2 5张PPT )
(六)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 1.文白对读。
原文 闹里有钱, 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 去似微尘。
译文 喧闹繁华的地方有钱可赚, 偏僻幽静的地方最适宜安身。 来的时候像风雨一样轰轰烈烈地大作声响, 去的时候像微小的灰尘一样静悄悄地不发出 声音。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1课-人 教部编 版(共2 5张PPT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1课-人 教部编 版(共2 5张PPT )
(七)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1.文白对读。
原文
译文
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江水总是后浪推涌着前浪,
2.素解文意。
点拨:人生在世,哪个人没有被别人议论过,哪个人又没有议 论过别人呢?人们闲谈之间难免会议论他人,也或多或少会成 为别人谈论的对象。不管议论你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如 果这些言论发自真心、言辞中肯,你当然应该接受;但如果是 出于私心,甚至诽谤,你也无须动怒,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行 为是否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太过张扬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和不 满。总之,不必因为别人的议论而感到难过,从容面对更能显 示出你的雅量。 链接:《防民之口》
2.素解文意。
点拨:中国人传统的待客之道是热情真诚,而且中国人讲究礼 尚往来,热情好客的人往往相识满天下,怠慢朋友的人自然就 会缺少朋友。 链接:《剪发待宾》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文白对读。
原文 贫居闹市无人问,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我叫黑脸琵鹭(第1课时)优秀PPT课件 苏教版

1.边读边想,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2.课文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引出主 人公。
第2自然段:写黑脸琵鹭名字的来历。 第3自然段:写“我”用长嘴巴捕食。 第4自然段:写“我”很受欢迎,秋天我要到南方 过冬。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了黑脸琵鹭 名字的由来、如何捕食、冬天如何过冬这几 个方面的内容。
宁亚喊她,蕊敏,你去哪?她头也不抬 地回, 去死。 因为心里憋闷,杨蕊敏决定去护城河边 溜达。 她总觉 得数学 成绩不 好跟她 小时候 摔破过 脑袋有 关,要 不就是 自己资 质太差 。转来 转去, 才发现 后面有 个人跟 着。杨 蕊敏心 下一惊 ,想八 成是遇 上劫匪 了吧? 怎么办 ,这僻 静的地 方,真 是叫天 天不应 叫地地 不灵。
温暖
多音字
xiānɡ(相信 相约) 相
xiànɡ(相片 真相)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黑脸琵鹭名字的由来、 如何捕食、冬天如何过冬这几个方面 的内容。
我会写
zuǒ
左
音序:Z 部首:工 结构:半包围
组词:左面 左右 造句:我的左面是小红 同学。
妈妈说,我的蕊敏已经很漂亮了呀?蕊 敏哭得 更凶了 ,她说 我要更 漂亮, 像孙燕 姿。 其实是因为叶小天。叶小天说,我暗恋 孙燕姿 。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蕊敏觉得天都要 塌了。 她在心 里那样 喜欢着 他,可 他却喜 欢别人 。 蕊敏和亚宁再到护城河边“散心”时, 亚宁又 枕着双 臂说, 我失恋 了。亚 宁的失 恋很简 单,她 暗恋的 男生, 在同学 受欺负 时,没 有挺身 而出。 那一刻 ,亚宁 非常失 望,她 觉得他 辜负了 她对他 完美的 想像, 原来他 是如此 的普通 。她说 ,他就 是声音 好听点 ,长得 帅点, 其他好 像也没 什么。 而我对 他的喜 欢竟然 这样浅 ,一下 就没了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5课(共17张)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邶风·凯风》,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劬(qú)劳、爰(yuán)、浚(jùn)、 睍睆(xiàn huǎn) (三)标注入声字: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品味:第二章承接第一章的内容,写酸枣长大可以当柴烧了, 代指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已长大成人,但却没有大的作为以 慰藉明理又善良的母亲,最终只能“当柴烧”,表达了作者 深深的自责。
译文 所谓管理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意思是:人对于自己所亲
近友爱的人、所厌恶的人、所敬畏的人、所怜悯的人、所轻 视的人,态度都会有所偏颇。所以喜欢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 缺点,厌恶一个人又同时知道他的优点的,世间少有这样的 人。所以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都不知道 自己禾苗的壮硕。”这就是不修身就不能齐家的意思。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二年级下册
第25课 内容一 大学·正心修身章 大学·齐家章
内容二 诗经·邶风·凯风
内容一 正心修身章 齐家章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听讼章》《诚意章》。
(二)背诵《悯农》二首。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正心修身章》和《齐家章》,老师读一句,学 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忿懥(fèn zhì)、好(hào)乐、 辟(pì)、敖(ào)惰、故好(hào)而知其恶(è)、恶( wù)而知其美、天下鲜(xiǎn)矣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我叫黑脸琵鹭第二课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长长
羽毛
尊贵
嘴巴
温暖
朋友
一把 一个 一只 一张
琵鹭 嘴巴 保护区 琵琶
34/50
四、给句子加上标点。
1.你好 ( , )我叫黑脸琵鹭( ! )
2.为何叫这么奇怪名字(
)?
3.我们现在是二年级学生( 。)
35/50
五、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保护区 向往 是 家园 鸟儿们
_保__护__区__是__鸟__儿__们__向__往__家__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 话 忘不了 我们 说
教师点拨: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发觉本题出现是 五组反义词,读这几组词语,能够体会反义词特点 是意思相反或相对。
28/50
2.读一读,注意加点词语。
长嘴巴可是我捕食好帮手。你瞧,我把嘴插进水
••
中,半张着,一边在浅水中蹚行,一边左右摇摆脑袋,
•
••
••
搜寻目标。
教师点拨:这几句话写黑脸琵鹭时怎样捕食,加点 词语都是动词。
骆驼——忍耐
春蚕——贡献
鹰——志向远大、自由翱翔 巨龙——高贵、强大
鸿鹄——志存高远 白鸽——和平 变色龙——善变
26/50
本文以第一人称手法,介绍了黑脸琵鹭名 字由来、怎样捕食、冬天怎样过冬三个方面内 容,使我们了解了黑脸琵鹭宝贵,树立我们要 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意识。
27/50
1.读一读
黑--白 左--右 长--短 稀少--繁多 温暖--严寒
31/50
一、用“√”给以下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sōu( √ )
huǎng(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éi( )
搜.查 shōu( )摇摆. huàng( √ ) 唯.有 wéi( √ )
人教部编版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名师教学课件

品读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 在苏州城西阊(chāng)门 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 六朝时期的梁代 。
品读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听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阵阵钟声。
以动景衬静景
体会诗情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孤独 凄凉
体会诗情
张继 湖北襄阳人
枫桥 位于江苏苏州
作者简介
张继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 襄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年 间进士。诗多纪行游览、酬赠 送别之作,风格清远,以《枫 桥夜泊》最为知名。
背景资料
张继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公元755年(天 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玄 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 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 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 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解读诗意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 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 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 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 满愁绪。此时,姑苏城外寒 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 船。
品读诗句
品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思考: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深夜 月落
课堂小结
枫
所见:月落 江枫 渔火
桥
夜
泊所闻:乌啼 钟声源自避难江南,途径枫桥 个人遭遇,家国命运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1 0课-人 教部编 版(共2 2张PPT )
2.素解文意。 (1)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点拨: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简称“四心”。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与兽性有所区 别,如果失去了人性,那就不能算是人了,只能等同于动物。
点拨:你在生活中同情恻隐别人,别人也会在你困难时同情你, 帮助你;你具备了羞耻憎恶之心,耻于伤人害人做坏事,才会选 择一种最恰当的行为方式去与别人交往,若是没有,就会胡作非 为;你具备了谦让之心,才会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国 家法律,若是一味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就会成为众矢 之的。是非辨别之心是智慧的开端,如果你能辨别是非,就能分 清善恶,才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别人的心。古代圣王
由于有同情、怜悯别人的心,所以就有同情、怜悯百姓的政 策。用同情、怜悯别人的心,施行同情、怜悯百姓的政策, 治理天下就非常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同情怜悯之心,就好比现在有 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惊恐、可怜 的心理。这不是为了去结交这个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在乡 邻朋友中博取好名声,也不是怕自己落下不仁慈的名声而这 样的。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1 0课-人 教部编 版(共2 2张PPT )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由是观之”到“贼其君 者也”。 1.文白对读。
原文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1.文白对读。
原文
译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 接近水的楼台最早映照到月亮的倒影,
向阳花木早逢春。 朝着阳光的花树最早接收到春天的滋润。
2. 素解文意。
点拨: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 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链接:《近水楼台先得月》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五)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 ,杯杯先劝有钱人。 1.文白对读。
原文 有钱道真语, 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 杯杯先劝有钱人。
译文 有钱人不管说什么,别人都奉承他说 的是真的, 而穷人说的话,别人都不相信他说的 是真话。 如果不相信请看宴席上的美酒, 每一杯都先敬有钱的人。
原文
译文
长江后浪推前浪, 长江水总是后浪推涌着前浪,
世上新人赶旧人。 世上新人层出不穷。
2. 素解文意。
点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不会永远保持同一面貌,不会 永远停止在同一水平;新的时代,应该有新的风貌,应该 有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新人出现。 链接:《五易画风》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原文 贫居闹市无人问,
译文 贫穷时,即使住在闹市也是无人理睬,
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富贵了,住在深山也有人登门认亲。
2.素解文意。
点拨:这是对于世态炎凉、嫌贫爱富现状的一种揭露和批评。 链接:《覆水难收》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四)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1.文白对读。
原文 谁人背后无人说, 哪个人前不说人?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二年级上册
第21课 内容一 增广贤文(节选三) 内容二 楚辞·九章·橘颂
内容一 增广贤文(节选二)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师生合作吟诵《增广贤文(节选二)》。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增广贤文(节选三)》,老师读一句,学生跟 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阿(ē)魏、筵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2.素解文意。
点拨:发财需在繁华闹市中,但修养需在清净处。不论人 生有多少风风雨雨,或有多么轰轰烈烈,死去的时候都像 一粒微尘那样悄然。因此,人要能够享受清净与淡泊,钱 财、利禄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不必太在意。 链接: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七)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1.文白对读。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楚辞·九章·橘颂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增广贤文(节选三)》。
二、解诗题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 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前人多以为 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南 方多橘,《汉书》曾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楚地 江陵即以产橘而闻名。不过《晏子春秋》曾记:“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只有生长于南方,才能结出甘 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在深深热爱楚国乡土的屈原看来,橘树的这种秉性正可与自 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在遭谗被疏期间,即以南 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 —《橘颂》。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六)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 1.文白对读。
原文 闹里有钱, 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 去似微尘。
译文 喧闹繁华的地方有钱可赚, 偏僻幽静的地方最适宜安身。 来的时候像风雨一样轰轰烈烈地大作声响, 去的时候像微小的灰尘一样静悄悄地不发出 声音。
译文 有客人光顾时主人不予招呼, 这样的人恐怕是个傻瓜。
2.素解文意。
点拨:中国人传统的待客之道是热情真诚,而且中国人讲究礼 尚往来,热情好客的人往往相识满天下,怠慢朋友的人自然就 会缺少朋友。 链接:《剪发待宾》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文白对读。
三、正诗音
(一)初读《九章·橘颂》,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徕、徙、壹、剡、棘、抟、糅、缊 、姱、梗 (三)标注入声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三、分步练读 (一)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1.文白对读。
原文
译文
黄金无假,
黄芩没有造假的,
阿魏无真。
阿魏没有真的。
2. 素解文意。
释义:黄金,应作“黄芩”。黄芩是一种中药,很常见。 链接:黄芩与阿魏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1.文白对读。
原文 客来主不顾, 应恐是痴人。
译文 有谁背后不被他人议论, 又有谁在他人面前没议论过别人?
2.素解文意。
点拨:人生在世,哪个人没有被别人议论过,哪个人又没有议 论过别人呢?人们闲谈之间难免会议论他人,也或多或少会成 为别人谈论的对象。不管议论你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如 果这些言论发自真心、言辞中肯,你当然应该接受;但如果是 出于私心,甚至诽谤,你也无须动怒,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行 为是否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太过张扬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和不 满。总之,不必因为别人的议论而感到难过,从容面对更能显 示出你的雅量。 链接:《防民之口》
2.素解文意。
点拨:言论的真假自然不能以金钱多寡来衡量。但在生活中, 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成功者的话,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荣誉的光 环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那样指导着人们去做出怎样的判断。这 些成功者包括有钱人、明星、学术权威。总之,身份地位越高, 发表的言论似乎就越确凿、越是真理。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不良 的社会风气。 链接:《百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