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课件

合集下载

模块二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模块二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参考答案
甲、乙产品动力费分配率
= 32500/(6400+3600) =3.2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
=3.25×6400=208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
=3.25×3600=11700〔元〕
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 20800
--乙产品 11700
贷:应付账款
32500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动力费用付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 存款〞。月末按其用途分配费用时借记本钱费用账户, 贷记“应付账款〞。每月分配登记一次。
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 装有电表,外购电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 分配;车间中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 表, 因而车间动力用电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 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电量比 例或其他比例分配。
企业计提的折旧通过“累计折旧〞账户核算。 借方记归集的各种费用,贷方记累计折旧。
〔二〕利息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利息费用是财务费用的主要内容。在“财务费用〞的 “利息支出〞中进展归集。利息费按季支付,按月结 算。每月预提时,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 应付利息〞;季末支付时,借“应付利息〞,贷“银 行存款〞。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工资费用按职工所在的岗位进展归集与分配 直接生产工人---根本生产本钱或辅助生产本钱 车间管理人员---制造费用 销售人员---销售费用 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费用
〔四〕如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需分配后计入生产本钱
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
工资费用分配率
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 该车间各产品生产工时总和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向外单位购置的电力、热力、煤气等 各种动力所支付的费用,进展外购动力费用核算,一是 动力费用支出的归集核算,二是动力费用分配核算。

成本核算PPT课件

成本核算PPT课件
第一部分 财务会计
第十一章 成本核算
知识准备
一、 产品成本核算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概念 1.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包括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 、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2. 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 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1)“生产成本”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 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该 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期末借方 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该科目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明细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应当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 种、类别、订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规 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 供应。辅助生产成本应当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和提供的产品、劳务分设明细账,
二、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的基本原则 企业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按照所 对应的产品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所对应的产品成本核算的生产成本;由几 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企 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 定合理的分配标准。具体原则如下: (1)受益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成本效益性原则。 (4)基础性原则。 (5)管理性原则。

成本会计(第三版)完整版PPT课件

成本会计(第三版)完整版PPT课件

而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的狭义成本)。
● 提问:费用与成本有区别吗?

●二、费用的概念
● (一)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出。这里的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
● 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可归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 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时,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等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已销售产品的成本称为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企业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
●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或者即使能够产 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企业发生的交 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 资产的,都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 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 费用、财务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等,通常称为期间费 用。
● (二)生产费用
顺利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需要用企业的收入来补偿。
也就是说,企业在取得营业收入以后,需要把相当于费用的
部分划分出来,用于重新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薪酬和其他
费用,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得到补偿。

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
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用成本这一重要因素。如果单位商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应补
偿的费用和成本,则商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越大,企业亏损
就越多。只有商品价格高于其应补偿的费用和成本,才能产
销量越大、利润越多。

(四)费用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及时作

成本会计教学ppt课件(共117张PPT)

成本会计教学ppt课件(共117张PPT)


用 的
各受益产品或单位负担的费用

=受益的劳务量×分配率


以后各顺序辅助费用的分配以此类推。


26
交互分配法

三 章
本方法的特点: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 行分配。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
生 产 费 用 的 汇
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 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种 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 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 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接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 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及成本项目,设置成本明

细账。

(3〕归集、分配各项费用

(4〕若期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则将生产费

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概 述
(5〕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入“产成品〞账户。
11
原材料
基本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应付工资
归结


应付福利费
集转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制造费用
=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计划分配率


本方法的评价

40
四、生产损失



1、废品损失
生 产 费 用 的
废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不符合 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其原定用途使用, 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 成品和产成品。

集 与
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成本ppt课件

成本ppt课件

04
成本分析
Chapter
成本分析的定义
成本分析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 行审核、控制、分析,以发现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 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核 算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成本计划、实施成本控制提 供依据,也可以为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通过设定目标成本,将成本分解 到各个部门和产品,并采取一系 列措施来控制成本。
作业成本法
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 对作业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以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01 02 03 04
标准成本法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 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 原因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价值工程法
通过分析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找 出降低成本的潜力,并采取措施 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04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 济效益和经营管理 水平的重要指标。
成本的分类
01
02
03
04
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按成本习性分类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 本。
按可控性分类
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
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相关成本、非相关成本。
成本的作用
01
02
03
04
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 据。
成本是确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 要指标。
趋势分析法
将连续数期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 析成本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的成本 变动情况。
比率分析法
通过计算成本的比率指标,如产值成 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等,来分析企 业成本的状况和水平。
成本分析的应用
成本控制

成本会计课件:第2章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会计课件:第2章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一、生产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 2、外购燃料 3、外购动力 4、职工薪酬 5、折旧费
6、利息费用
7、税金 8、无形资产摊销费 9、其他支出
二、产品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直接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5、废品损失
三、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关系
1、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联系
思考题:
1、试述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的内容,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
2、试述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3、在成本核算中,应该划清哪些费用的界限,为什么要划清这些界限?
4、试述成本核算的流程。
5、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如何,有何作用?
3、按照车间或部门归集和分配间接费用;
4、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本章小结: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划分为外购材料、外购 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 旧费、利息费用、税金、无形资产摊销费以及其 他支出等费用要素;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 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 成本项目;
六、选择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从管理要求出发,真正做到管算结合、算为管用
成本会计的核心就在于为不同的管理目的提供 不同的成本资料,成本核算作为其最基本的职 能,首先要从管理要求出发,做到管算结合、 算为管用。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加强原始记录工作;
2、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 度;
六、选择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
1、对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 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可采用品种 法; 2、对于单件、小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 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可采用分批 法; 3、而对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采用分步 法

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课件

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课件

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 源消耗和成本。
实施成本管控措施
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和控制流程 ,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问题。
结论与展望
06
对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的总结
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 节,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归集和分配,有 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制定预算和做出决策 。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预测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将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
未来,企业将更加重视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企业也将更加重视对环境成本的考虑 ,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的范畴。
总结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间接费用,如设备折旧、能源消 耗等,准确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对于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制造费用归集是指对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间接费用进行分类、记录和计量,并 根据产品产量、机器工时等因素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上。分配标准可以是 产品产量、机器工时等。
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
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
旧费等。
分配方法
通常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如实际 生产工时、机器工作小时等,将制 造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分配根据
通常是车间的生产记录、设备的运 行记录等。
成本构成要素归集
04
与分配案例
案例一:材料成本归集与分配
总结词
制造费用归集是指将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进行 汇总和分类。这些费用包括生产车间产生的间接制造 费用、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PPT课件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PPT课件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如下表
据此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机修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14 400 9 600
7 800 3 900
600 1 200
37 500
第三节 工资费用核算
• 一、工资费用的分配核算 1.工资费用的分配对象 -----谁受益谁负
第一节 材料成本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
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
计算步骤: ①计算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 ②计算单位材料定额耗用量,即计
算材料耗用量分配率。 ③计算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数量。 ④求出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
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
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定额 消耗的材料总量×材料耗用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200件、300 件,共同耗用某原材料3 74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 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 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分配计算如下:
解:甲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600×8=4800元
乙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800×4=3200元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
=10000÷(4800+3200)=1.25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
A产品:4800×1.25=6000(元) B产品:3200×1.25=4000(元)
二、低值易耗品费用和包装物费用的分配核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二、分配归集动力费用 分配归集是指生产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能根据计量工具测
定各种产品的耗用量,而需按一定分配标准将耗用的动力费用分 配于各产品,以确定各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
动力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是产品的机器工时或马力工时、生 产工时、定额耗用量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1)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2)做记帐凭证
借:基本生产成本——A 38136
——B 27792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502
制造费用——一车间 1278
管理费用
1836
贷:原材料
72544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如果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还必须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基 本帐务处理如下: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某产品标准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该产品产量系数 计算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
/各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数量) =该产品标准产量X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4)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组成
材料费用(Material Cost)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 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配件、燃 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费用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待分配费用总额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制造费用——一车间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2.间接归集(Indirect Accumulating) 首先,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第二步: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帐凭证,登记有关帐户。 分配标准: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
费用分配率 = ————————
分配标准总和
某产品或分配对 该产品或分配对 费 用
=
×
象应负担的费用
象的分配标准
分配率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产品的产量 (产值)或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直接归集(Direct Accumulating)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⑵按产品产量(产值)比例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产量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为标准
进行分配,适用于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有一定比例 关系的产品。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产量(或产值) 之和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制造费用—某车间—动力费 管理费用—动力费 在建工程—某工程 应付福利费—动力费 贷: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自制动力)
应付帐款(外购动力)—供电公司等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第三节 工资费用核算 工资及福利( Wage and Welfare)费用是指工资总额,即在一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动力费费用分配率=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动力费用/各产品机器工时 (或马力工时)等)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或马 力工时) ×动力费用分配率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基本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燃料与动力
借:基本生产成本—某种产品 —燃料
辅助生产成本—某种产品或某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等
贷:燃料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三、低植易耗品: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分配表进行。 价值小的: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低值易耗品 价值大的 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产品用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四、包装物的归集与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待摊费用 贷:包装物 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成本差异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 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核算 一、直接归集动力费用
直接归集是根据计量仪器、仪表确定各产品、各部门的实际耗 用量再乘以单价进行归集。 某产品(部门)应负担的动力费用=该产品(部门)实际耗用量 ×单价
费用等。 ⑴按重量比例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是以产品的重量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适用于耗 用原材料费用的多少与产品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的重量大小有一定关系的产品。如塑料制造的各种注塑件、机械工 业的铸铁件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费用(数量)分配率 =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重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数量)=该产品重量X原材料分配率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某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数量) =该产品产量(或产值)X原材料分配率 ⑶按标准产量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是以产品的标准产量作为标准进行分配的。因标准产 量是各种产品产量通过系数换算的产量,故此法亦称系数分配法。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产品系数是以某产品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将其系数定为1,其 他产品产量系数则按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定额成本或重量等折合 成相应的产量系数,并以此计算标准产量。产品系数和标准产量 的确定为: 计算系数和标准产量 某产品系数=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标准产 品材料消耗定额(或定额成本或重量)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 该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 额 原材料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数量)/各产品原 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
能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的直接计入;
2、不能直接计入的,采取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燃料费用的分配 标准一般有:产品的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燃 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