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肺癌、鼻咽癌

合集下载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包括肺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皮肤癌、骨肿瘤等。

这些职业性肿瘤和特定的职业环境、工作方式及相关工作物质有关。

肺癌是职业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吸入烟雾、粉尘、化学物质和接触放射性物质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例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焊工等长期接触煤尘、石尘、铁尘等粉尘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另外,长期吸入二手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预防肺癌的原则包括戒烟、防尘、防化学物质毒害以及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

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吸烟者应积极寻求戒烟的方法和支持。

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职业群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接触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机会。

此外,定期体检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

鼻咽癌是一种与职业环境和饮食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暴露在患有鼻咽癌的患者身边,或从事与鼻咽癌相关的工作,如某些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木工、焊工等,容易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过多摄入腌制食物、腌制蔬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鼻咽癌的原则包括控制职业暴露和改善饮食习惯。

对于从事与鼻咽癌相关工作的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对于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或减少摄入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腌制蔬菜等,同时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

尿路上皮癌是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接触某些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如芳香胺、染料、钢铁、石油、水泥、某些农药等,可导致尿路上皮癌的发生。

此外,吸烟也是尿路上皮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尿路上皮癌的原则包括减少化学物质暴露和戒烟。

对于从事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的职业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通风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另外,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减少尿路上皮癌的发生风险。

癌症分类

癌症分类

呼吸系统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4-8:1。

城市多于农村。

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少数病人在40岁以下。

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

肺癌是它简称或通常称呼。

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

原发癌肿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时,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

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间。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市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

喉癌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喉鳞状细胞癌。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本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喉癌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三位。

好发年龄为50~70岁。

男性较女性多见。

按癌肿所在部位分成三个不同类型:(一)声门上型(二)声门型(三)声门下型。

喉癌的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消化系统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右端为胃的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称为胃后壁。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多指原发性肝癌。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大量开采。

然而,煤矿职业病作为一种严重的工业健康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

在日常的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因为环境、劳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矿工面临着职业病的高风险。

由于煤矿职业病长期受到炭黑、石棉、二氧化硅和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职业病的发生率非常高,疾病类型也非常广泛,主要表现为矽肺、尘肺、煤尘肺、喉癌、鼻咽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

考虑到煤矿工人在工作中长期处于高风险的状态下,在煤矿职业病防治方面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 职业病预防意识的提高提高职业病预防意识是防治职业病的首要措施。

在培训和教育中,要使工人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使其认识到职业病自我防范的重要性。

建立起工人对职业危害的敬畏之心。

2.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通过职业健康监测,对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定期检查和监控职业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也要将职业卫生监测纳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3. 加强现场管控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现场针对性的管控工作,如对危险区域进行管控,对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监控等。

同时要规范作业操作,杜绝不合理、不科学的操作方式。

工人在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利用保护设施减少对自己的身体伤害。

4. 完善职业卫生措施针对各种职业病,对职业卫生技术和措施进行不断完善。

例如,合理设置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扩散,增加工人的工作安全。

采取密闭性和铺设降尘剂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煤炭的扬尘和粉尘,从而有效减缓职业病的发生率。

5. 支持科学研究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卫生科学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致力于探索职业病防治新方法和新技术。

总结:煤矿职业病的防治措施,需要多部门密切合作,才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效。

企业要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责任,科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提高工人职业卫生安全意识。

常见的0大恶性肿瘤是哪些

常见的0大恶性肿瘤是哪些

常见的0大恶性肿瘤是哪些罪魁祸首: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杀手。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肺癌而丧生。

肺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远高于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

以吸烟为主要原因,肺癌的发病率在各个国家都持续攀升。

风险患者的警示信号,这是流感的表现鼻咽癌(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鼻咽癌主要发生在鼻咽粘膜区域,包括鼻咽部位和鼻咽咽喉部位。

造成这种类型癌症的原因包括持续感染EB病毒,吸烟,长期暴露在鼻咽区域的致癌物质和遗传因素等。

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该癌症通常在胃黏膜部位发生,很少引起症状,所以很容易在中晚期才被发现。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各种腌制食品和烟酒的过度摄入、长期暴露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中、感染幽门螺杆菌和遗传因素等。

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0大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长期荷尔蒙替代疗法、年龄和肥胖等。

吞噬青少年:白血病白血病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中恶性细胞群的异常增速而引起的血液病。

该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

结语常见的0大恶性肿瘤如肺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和白血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通过了解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和人群的风险因素,我们能够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癌的风险。

早期发现和诊断也是保护自己免受这些恶性肿瘤侵害的重要措施。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及长期暴露在致癌物质中,定期进行体检等,以预防和及时治疗这些常见的恶性肿瘤。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1. 肺癌:职业性烟草、石棉、放射线等有害物质的接触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确保工作环境无烟、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以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吸入、定期体检并进行肺癌筛查等。

2. 鼻咽癌:职业性暴露于木尘、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戴口罩或鼻罩以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物质、定期进行口腔和鼻咽检查等。

3. 皮肤癌:职业性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癌。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定期使用防晒霜、戴防护帽、穿戴防护服等减少紫外线暴露、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品、定期检查皮肤病变等。

4. 肝癌:某些职业如对有害化学物质的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肝癌筛查等。

5. 骨癌:职业性暴露于放射线、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骨癌。

预防原则包括:确保工作环境无放射线泄漏、佩戴防护装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暴露、定期进行检查等。

总的来说,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和安全、定期进行
相关肿瘤的筛查等。

此外,个体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五病”调离制度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五病”调离制度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及“五病”调离制度从业人员体检
从业人员体检是指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一项制度。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及病变情况,对于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体检内容一般包括身体检查、生化检查、职业卫生检查等。

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点,体检项目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具体指标通常由相关部门进行规定。

从业人员培训
从业人员培训是指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一项制度。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增强其适应工作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岗位技能培训、安全培训、法律法规培训等。

培训方式通常包括面授、网络培训、实训等形式,可以根据从业人员的需求和工作特点进行灵活组织。

“五病”调离制度
“五病”调离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中患有五种特定疾病的人员进行调离的一项制度。

这五种疾病包括白血病、鼻咽癌、肺癌、无症状职业性肺结核和尘肺病。

这些疾病往往与特定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岗位有关,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

调离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机会。

调离方式通常包括与
患者协商、调整工作岗位或职业环境,或者将患者调离工作岗位等。

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政策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制定。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情况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情况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情况42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分布情况是根据各个职业病的特点和危害因素而确定的。

以下是对这些检测点分布情况的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42种职业病的分类。

这些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肺癌、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鼻咽癌、职业性甲状腺疾病、职业性骨骼疾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心脑血管疾病、职业性消化系统疾病、职业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职业性妇科疾病、职业性内分泌疾病、职业性血液疾病等。

根据这些职业病分类,我们可以将42个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进行合理的分布。

比如对于尘肺病,我们可以设置尘肺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在各个尘肺病高发行业,如煤矿、金属冶炼、建筑施工等;对于职业性肺癌,可以设置职业性肺癌危害因素检测点在各个职业性肺癌高风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焊接、铸造等;对于职业性皮肤病,可以设置职业性皮肤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在各个接触有害物质的行业,如染料、化妆品、建材等。

此外,这些检测点还应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布。

比如对于机械加工行业,可以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在其机床操作工、切削液操作工、仓库管理员等职业中;对于医疗卫生行业,可以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在其护士、医生、实验室操作工等职业中;对于建筑施工行业,可以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在其木工、泥瓦工、混凝土搅拌工等职业中。

另外,这些检测点还应按照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布。

比如对于北方城市,可以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在其煤矿、冶金企业等职业中;对于南方城市,可以设置职业健康检测点在其建筑施工、电子制造等职业中。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职业健康需求。

此外,这些检测点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分布。

比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和老年人群,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差异,故需设置不同的职业健康检测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职业健康需求。

综上所述,42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分布情况应根据职业病的分类、行业特点、地区差异和年龄段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

职业性肿瘤的名词解释职业性肿瘤,又被称为职业致癌,指的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或职业中的化学物质、辐射或其他致癌因素所引起的肿瘤。

这类肿瘤通常与职业活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关,例如化学工人暴露于有毒的化学物质、矿工沾染了放射性物质,或者建筑工人长期接触致癌的粉尘。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破坏人体细胞的基因结构,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种类繁多,与不同工作环境和职业相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1.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之一,通常与长期暴露于石棉、尘埃、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有关。

例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学工人、焊工等在长时间接触这些致癌物质的情况下,肺癌的发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2. 鼻咽癌长期暴露于镍、石棉、木尘、芳香胺等致癌物质的工人,比如金属加工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以及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的从业者,鼻咽癌的患病率较高。

3. 肝癌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职业性肝癌十分常见。

例如,采血员、医疗护理人员或者接触污水的工人在处理血液或接触有病毒污染的物质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

4. 膀胱癌与长期暴露于有机溶剂、煤焦油、染料、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因素有关。

例如,喷漆工人、染料、涂料生产工人或塑料制品加工工人,在长期接触上述致癌因素的情况下,膀胱癌的风险较高。

5. 骨肉瘤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放射线相关的医疗专业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等,患骨肉瘤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是因为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造成损伤,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肿瘤。

职业性肿瘤不仅对个人的健康带来危害,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针对职业性肿瘤的防范和控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旨在减少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暴露,提高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对于从事潜在职业性肿瘤风险行业的人员或者特定职业的从业者来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和遵循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央型
(60-70%)
中央型
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 2.周围型 位于近脏层胸膜的肺组织内 (30-40%) 直径2-8cm 球形、结节状,无包膜,界清 侵犯胸膜、与支气管无明显关系 沿肺泡管、肺泡弥漫浸润生长
3.弥漫型 肺炎样外观/大小不等的结节
(2-5%) 易于转移癌混淆
周围型
周围型肺癌:CT 和 PET-CT 图像
全肺

大阴影
硅肺并发症
矽肺结核病
肺组织对结核 杆菌防御能力↓
游离SiO2对巨噬 细胞的毒性损伤 肺间质弥漫性 纤维化
肺部感染和 抵抗力↓、慢阻肺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肺阻力↑,肺动脉高压
Silicosis IS NOT CURABLE, but it IS PREVENTABLE
4.既往病史
肺结核并存肺癌
(1)结核性瘢痕组织阻碍淋巴回流,很可能引起
致癌物的积聚,诱发癌症
(2)结核病灶的慢性刺激促使病灶与邻近组织上
皮细胞异常增生;
(3)结核病灶周围支气管扩张,引流不畅,致癌
物在呼吸道潴留,机体免疫功能↓
Pathological changes
(一)大体类型:
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上 位于肺门 右>左,上>中、下叶 巨大癌块 形状不规则,界不清 癌周见卫星灶 癌内可见坏死空腔 可沿支气管、淋巴管浸润

男女-3.5:1,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
症状和体征: 鼻塞、涕血、中耳炎、耳
鸣视力减退、眼外展运动障碍、复视、
偏头痛、牙痛、发热、声嘶、颈部淋巴
结肿大,远处转移所引起的相应症状
病因
EBV: 鼻咽癌组织、 异型增生组织、原位 癌查见 EBV DNA,
90%有EBV抗体
鼻咽癌组织 EBER 原位 杂交
支气管粘膜内的Kulchitsky细胞→ 小细胞癌
5.大细胞癌(large cell lung carcinoma)
(1)约占15-20%
(2)片状/弥漫分布
(3)癌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
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
(4)恶性高,生长快
易广泛转移
6.肉瘤样癌 (Carcinoma sarcomatodes) (1)少见 (2)高恶 (3)分化差 (4)形态:多形性、梭形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尘 肺病例58万多人,其中已经有14万多 人死亡,现有患者44万多人。
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 100万人…
尘肺病作为工人的“头号杀手”,重 病者丧失劳动能力,呼吸困难,连睡 觉都得采取跪姿,最后因肺功能衰竭 跪着而死,其状之惨,令人目不忍睹!
江西修水“寡妇乡”惨景
核大呈空泡状,1-2个大核仁,核分
裂像少见,淋巴细胞浸润 * 未分化细胞癌 癌细胞小,胞质少,弥漫分 布,癌巢不明显,需与恶性淋巴瘤及其它 小细胞性肿瘤鉴别
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上呼吸道疾病和耳
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内容将鼻咽癌分型如下:
一.角化性鳞状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细分为
(4) 源于段以上支气管, 80-85%中央型
易痰细胞学检查
(5)分型: 高分化--角化珠,细胞间桥
中分化--细胞内角化,细胞间桥
低分化--排列弥漫
核分裂像较多 异型性明显 (6)电镜: 张力微丝束、细胞间桥粒 (7)免疫组化: keratin(+), p53(+)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 异型增生 → 肺鳞癌
一、肺尘埃沉着症 (Pneumoconiosis)
概念: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积,引起 以粉尘结节和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
职业病。
并发症:常伴有慢支、肺气肿和肺功能障碍
分类:无机尘肺:硅肺、煤肺、石棉肺等
有机尘肺:农民肺、蘑菇肺、爱鸟者肺等
Learn the Facts!
尘肺病占我国各类职业病的80%
纤支镜及病检
2.中晚期
肺萎缩/肺气肿←癌阻塞或压迫支气管
胸腔积液←癌侵及胸膜
支气管食管瘘←侵食管
上腔静脉综合征←侵纵隔,压迫上腔静脉 Horner综合征←肺尖癌侵犯交感N 上肢疼痛/手部肌肉萎缩asic syndrome)
类癌综合征←肺癌异位内分泌
肺性骨关节病
高、中、低分化 鳞状细胞癌
角化珠 和
细胞间桥
桥粒 (箭头所示) 是鳞 状细胞癌的分化特征
2.腺癌 (Adenocarcinoma) (1) 第二,约30%-35%,女>男 (2) 大多为周围型肺癌(65%) (3) 5年生存率不到10%
(4) 大体:
肿块>4cm 常累及胸膜 多伴纤维化和瘢痕
细胞性结节
聚积的吞噬 硅尘的巨噬 细胞,细胞间 有网状纤维
纤维性结节 纤维母细胞,纤 维细胞,胶原纤 维,同心圆或 漩涡状排列
玻璃样结节 胶原纤维玻 璃样变,周 围纤维组织 包绕,中央 可见内膜增 厚的血管
硅结节
无定形物质周围见同心圆状分布的纤维束,外周为炎症细胞套。
硅结节高倍镜: 偏光镜下看到的硅尘。
ATTENTION!
如果在这样的画面环境下工作,你可能暴露于硅尘环境, 即使它们是看不见的。
硅肺(矽肺)Silicosis
概念: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 粉尘沉积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工种:开矿、采石、坑道作业、玻璃、 陶瓷等作业工人 原因:95%的矿石含有不同比例的石英 石英中97%-99%都是SiO2 基本病变:肺及肺门淋巴结内硅结节形成及 肺间质广泛纤维化。
一般特征
发病:慢性:10-15年发病 速发型:1-2年发病 危害严重:肺的代偿能力强 脱离矽尘环境后病变仍在发展 预后:病变发展,合并肺结核和肺心 病时→呼吸和心功能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矽尘的进入
呼吸道
清除
SiO2矽尘
肺泡 以 1~2μm的矽尘微粒危害最大 粒子越小、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 越慢,吸入机会越多,致病作用越强
硅肺分期
分期
肺内硅结节
数量 直径 1~ 3 分布
大体
肺重量
胸膜
X线


mm
局限在淋巴系 统;两肺中、 不变 下叶近肺门区; ≥2个肺区
不厚
一定量类圆 型,不规则


X线阴 散于全肺; 影<1 ≥4个肺区, 不超过肺1/3 cm
增加
增加,可竖 立不倒,切 时阻力大, 入水下沉

较多量 小阴影

X线阴 融合 影 成块 >2cm
2005年口号是“卫生工作者-控烟的表率”、 “劝阻吸烟-卫生工作者的职责” 2006年口号是“烟草吞噬生命!”
北京汽车废气污 染世界之最!!
2.空气污染
汽车与工业废气等→苯并芘、
二乙基亚硝酸胺等→城市>农村
家居装修→氡及氡子体
氡平均浓度每↑100贝克/m3,
肺癌发病率↑19%-31%
3.职业因素 石棉、镍、砷
储备细胞,少数来源于鳞状上皮的基
底细胞
组织学分型:
分化性鳞状细胞癌(角化型、非角化型)
未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腺癌
1. 鳞状细胞癌
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 角化性 高分化:癌巢、细胞分层明显、 细胞间桥、角化珠 * 非角化性:常见 低分化:细胞分层不明显,瘤细 胞异型性,无角化珠及细胞间桥
角化细胞癌
未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 泡状核细胞癌: 占10%,对放疗敏感 癌巢不规则,胞浆丰富,境界不清,
中央型:癌组织局限于管壁内生长
早期肺癌
未侵及肺实质,无淋巴结转移
周边型:< 2cm,无淋巴结转移
痰查见癌细胞
隐性肺癌 临床、X线(一)
手术切除
原位癌 早期浸润癌 无淋巴结转移
(二)组织学类型(1999 WHO)
1.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最常见,约占手术标本60%以上 (2) 老年男性,吸烟 (3) 生长慢,转移迟
神经肌肉病变
高血钙、低血糖、低钠血症
Cushing综合征
男性乳房发育症
四、鼻 咽 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导言
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地区聚集性和家族倾向性


我国高发(80%),癌症死亡的第8位
南方较高,如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 特别是广东的中西部,又称“广东癌”,为当 地癌症死亡的第3位
(4)镜下: 高分化-细支气肺泡癌 弥漫/多
结节, 单层, 肺泡间隔完整
中分化-腺腔、乳头状,粘液分泌 低分化-实心的细胞索或筛网状 (5)电镜: 微腔,微绒毛 (6)免疫组化: EMA、CEA(+)
支气管的粘膜上皮及腺上皮→ 肺腺癌 支气管分泌粘液的上皮/Clara细胞
II型肺泡上皮细胞
支气管肺 泡细胞癌
遗传:家族性及种族易感性,约10%具 有家族癌史,集中在一级亲属,寻找到 鼻咽癌特异的癌基因,才能揭示鼻咽癌 的遗传易感性的物质基础
化学致癌物质: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
病理改变
部位: 鼻咽顶部>外侧壁、咽隐窝>前壁 大体 : 局部粗糙 →结节型(多见)、菜花型、 粘膜下型、溃疡型
起源: 大多来自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
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是个穷乡。现这 个乡正被死亡阴影笼罩着。几乎每个 月都有人因矽肺病死亡。截至2003年 初,上衫乡矽肺患者就有399人,这些 患者绝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在乡金矿干活时得的这种病。 患者有的已经撒手人寰,活着的也无 法下地劳动。现在,上衫乡矽肺病人 已有40多人死亡。江西省职业病研究 所所长预言,10年以后,上衫乡将成 为寡妇乡。
二、肺 癌
Carcinoma of the lu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