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化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二、教师讲析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展示多媒体图片(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石器):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生活情况、这个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四)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教
学
过
程
巩固练习:(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板书设计:
教后
心得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北京人遗址位于,这处遗址1921年
首先被发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后又相继发掘出土四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经测定,北京人
生活在距今_________。
(3)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能够_________,采用打制方法制造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他们过着生活,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和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
(2)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
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1. 掌握元谋人这一远古人类遗址的生存年代、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3.掌握北京人的生存年代、体貌特征以及生产和生活状况。
4。
知道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一、激情导入(3分钟)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二、学习目标(2分钟)(1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三、自主学习(22分钟)自主学习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
我国古人类遗址的特点2。
发现地点3.发现遗存4。
距今年代5。
地位评价6。
生活状况7.所属流域自主学习二:北京人的发现1.发现地点2.发现过程3.发现意义4.距今年代5。
所属流域自主学习三:北京人的特征1。
体质特征2。
生产生活状况3.用火情况4.火的功能5。
地位评价1.阅读课本“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的相关知识.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3.举手回答1.阅读课本“北京人的发现”的相关内容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3.举手回答1.阅读课本“北京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2.找答案,画横线,写问题3.举手回答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多动手、动脑的习惯及能力.1。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2.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发散思维.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6.发现的历史意义四、合作探究(5分钟)课后活动五、当堂检测(5分钟)练习册六、课堂小结(2分钟)七、布置作业(1分钟)八、板书设计1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二.北京人的发现三.北京人的特征九.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重要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教案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 北京人的特征
小组合作:1、出示北京人头像复原图,比较北京人面部与现代人有哪些不同?
2、设想北京人的一天怎样度过?
合作交流:
比较北京人比元谋人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指导学生列表比较)
自主完成“自主学习”练习题。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难。正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一步步进步,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下预习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
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以及距今年代。
教学
难点
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
教法
教具
教法:师生探究法、小组互助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意见
情景导 入
合作交 流
课堂达 标
课堂小 结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知识模块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远古居民分布图。
讨论回答:1、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题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掌握识图技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与反思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起人类与文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的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最多的国家,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2.北京人的发现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具有哪些特征?生产生活情况怎么样?【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讲述遗失在抗战烽火中北京人头盖骨的故事:“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之后,裴文中赴法留学,贾兰坡接手发掘。
于是才有了1936年连续发现三具猿人头盖骨的奇遇。
而随后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则让周口店发掘工作陷于停顿。
研究人员纷纷南下,后迁往重庆北碚。
裴文中历经艰险于1937年回国担任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
为躲避日军骚扰,丰盛胡同地质调查所旧址插上了美国国旗,换上了“北平协和医学院新生代研究室”的牌子,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随着日美关系的逐步紧张,研究室同仁也在考虑头盖骨的去向问题。
研究人员商量后,1941年初曾到东交民巷内美国驻北平公使馆寻求支持,即将化石运往美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三、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

【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独家】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历史核心素养版)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7年级教材主要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比较久远,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影视剧等,对中国古代史有所接触,上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料例如图片、视频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时序编排特点,历史地图等教学素材,使用图表类分析、归纳知识及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主要以北京人为例讲述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第一部分简要讲述了早期人类的分布及元谋人,在第二、三部分重点讲述了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
人类是从古猿发展而来,我国是人类发源的重要地区,北京人是迄今已经发现的猿人化石和相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考古资料最丰富的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史前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四、教学准备1.将《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完成学习。
2.将本课课件准备好。
3.查看本课目录下自学检测、当堂达标、提升训练试卷。
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演示动画地图、播放视频资料,并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三个子目相关内容。
目标2:能够通过《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明确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分布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元谋人、北京人等遗址位置;初步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导入历史这门学科主要是学习人类的历史,而自从有了人,人类历史就开始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你能讲述几个人类产生的故事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1: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2:讲上帝造人的故事……教师过渡:这些故事只是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
人类是怎么来的?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讲解: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点击播放flash,点击开始播放,之后点击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类的产生刚才咱们同学们的故事,都讲得非常好,但是人类真的是由女娲捏土而成,或者上帝造就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提出问题: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远古人类?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元谋人的发现我们来打开flash,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点击元谋人遗址(闪烁),出现幻灯片图集。
第一张出现《元谋人遗址》和《元谋人牙齿》图片,并配有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图上的元谋人的两颗牙齿,这两颗牙齿是1965年被科学家发现,1976年7月25日,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左右。
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之一,定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
第二张出现元谋人出土石器图片,并配有文字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这是元谋人当时使用的工具,从这些石头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出微微的有砍砸过的痕迹。
这点非常重要,它说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而能否制造工具正是动物与人类的根本区别。
石器被发现的同时,其实还出土了大量的炭屑和小块的烧骨,这说明元谋人当时已经知道用火了。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能推断出一个结论,元谋人已经是早期人类了。
点击返回,回到主界面,在元谋人被发掘前,北京人的一个头盖骨化石已经于1929年被挖掘出土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北京人的基本情况,认识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远古人类的知识了解有限,对于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使用工具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分析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京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生活环境与现代人类生活的区别,北京人的生产方式与现代人类生产方式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2.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京人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3.准备好教案和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你会如何生活?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以及距今年代。
教学
难点
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
教法
教具
教法:师生探究法、小组互助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意见
情景导入
合作交流
课堂达标
课堂小结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掌握识图技能。
2.通过比较元谋人和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感知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指导学生列表比较)
自主完成“自主学习”练习题。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难。正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一步步进步,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下预习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看视频,
听音乐
小组讨论
自学P2第1、2自然段展示交流
自学P3
展示
小组讨论
先组内讲解后班内讲解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远古居民分布图。
讨论回答:1、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2、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存环境?
二、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一、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小组合作:1、出示北京人头像复原图,比较北京人面部与现代人有哪些不同?
2、设想北京人的一天怎样度过?
合作交流:
比较北京人比元谋人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各述己见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板书
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距今年代、发现地点、生产生活、地位)
二、北京人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