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获创纪录高能量离子束

合集下载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9月份摸底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9月份摸底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9月份摸底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两块平行金属板安装在绝缘基座上,A板连接感应起电机的正极,B板连接负极,一个由锡纸包裹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A、B两板之间,摇动起电机,乒乓球在电场力作用下与A、B两板往返运动碰撞,下列说法正确是( )A.A板的电势低于B板的电势B.乒乓球往返运动过程中始终带正电C.A→B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乒乓球做负功D.A→B的运动过程中乒乓球电势能减小第(2)题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第(3)题CPU卡是一种基于芯片的智能卡,内部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加密模块等多个组件,正常工作电流约为,其天线为如图所示的线圈,线圈尺寸从内到外逐渐变大,共3匝,其边长分别为、和,正常工作时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则CPU卡工作时的功率约为( )A.B.C.D.第(4)题2022年10月19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AI)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已知该装置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X的质量约等于一个电子的质量B.该反应吸收能量C.该反应生成物的结合能小于反应物的结合能之和D.动能相同的一个X和一个电子,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X的德布罗意波长长第(5)题保险丝对保护家庭用电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A是熔断电流为1A的保险丝,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交变电压U=220V,保险丝电阻1Ω,R是用可变电阻。

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变电阻R不能大于54.75ΩB.可变电阻R越大,其消耗的功率越小C.通过可变电阻R的电流不能超过0.5AD.增加原线圈匝数,保险丝可能熔断第(6)题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质点b的振动图像。

中国环流三号中的故事

中国环流三号中的故事

中国环流三号中的故事
中国环流三号,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1兆安)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中国环流三是利用超导方式将电磁场约束在真空室中,通电产生强磁场,使带电粒子束聚焦并控制其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核聚变反应过程。

为达到百兆安级以上电流强度和更高能量约束时间的要求,中国环流三号采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这是我国目前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

“环流三号”建成后,将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聚变实验发展。

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四川省内江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质量检测(拓展卷)完整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质量检测(拓展卷)完整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质量检测(拓展卷)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2007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一百周年诞辰。

王先生早在1941年就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案:原子核可以俘获原子的K层电子而成为的激发态,并放出中微子(当时写作),即。

而又可以放出光子而回到基态,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核聚变反应B.和的核子数相同C.和的比结合能相同D.的过程中,由于质量数守恒,故未出现质量亏损第(2)题图为“天津之眼”摩天轮,游客某时刻位于匀速转动的摩天轮的最顶端,则从此时刻起游客的向心加速度( )A.大小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先减小再增大第(3)题几十亿年后太阳内部氢元素消耗殆尽,内部高温高压使三个氦核发生短暂的热核反应,被称为氦闪,核反应方程为,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E,真空中光速为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核聚变B.X核中有6个中子C.X核的比结合能为D.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第(4)题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成功放电(如图),为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能应用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造太阳”装置中的核反应主要是一个氘核(H)与一个核(H)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核能△E。

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核与H核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B.一个H核与一个H核反应生成的新核中子数为3C.H核的比结合能为D.一个H核与一个H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第(5)题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则()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第(6)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中接有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其阻值Ω,在输入电路中输入交流电压(V),其中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时,四个电阻功率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为5.5A,每秒钟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改变50次B.电压表示数为44V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D.当断开开关S时,变压器输入电路上电阻的功率为160W第(7)题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关于该物体在内的运动情况。

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物理试题(三)

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物理试题(三)

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物理试题(三)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输出电压为,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U,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A .,B.,C .,D.,第(2)题如图所示,倾角为的足够长斜面,现从斜面上O点与斜面成角(),以速度、分别抛出小球P、Q,小球P、Q刚要落在斜面上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设O、A间的距离为,O、B间的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当取不同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等于B.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一定小于方向与斜面的夹角C.P、Q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可能相等D.可能大于第(3)题我国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已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氘()和氚()能发生核聚变,其他原子核不能B.由核反应方程可知,核聚变反应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慢中子C.核聚变和核裂变释放核能时,都有质量亏损D.核聚变反应发生后,需要外界不断给它提供能量才能将反应持续下去第(4)题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该装置通过磁场将粒子约束在小范围内实现核聚变。

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核聚变主要原料氕核和氘核均从圆心O沿半径方向射出,被约束在半径为和两个同心圆之间的环形区域,该区域存在与环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有粒子从该约束装置中飞出,则应减弱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若两种粒子速率相同,氕核不会从该约束装置中飞出,则氘核也一定不会从该约束装置中飞出C.若两种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则两种粒子具有相同大小的动量D .若氘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则氘核会从该约束装置中飞出第(5)题如图甲所示,在轴上固定两个电量分别为+3q、-q的点电荷,其中负电荷固定在坐标原点,两电荷的间距为L。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题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题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废弃塑料分选再循环利用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其中静电分选装置如图所示,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仅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漏斗出口与极板上边缘等高,到极板间距相等,a、b两类塑料颗粒离开漏斗出口时分别带上正、负电荷,经过分选电场后a类颗粒汇集在收集板的右端,已知极板间距为d,板长为L,极板下边缘与收集板的距离为H,两种颗粒的荷质比均为k,重力加速度为g,颗粒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零且可视为质点,不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在颗粒离开电场区域时不接触极板但有最大偏转量,则( )A.右极板带正电B.颗粒离开漏斗口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两极板间的电压值为D.颗粒落到收集板时的速度大小为第(2)题某同学利用直径为d的不透光圆形纸板估测太阳的密度,如图所示,调整圆纸板到人眼的距离L,使其刚好挡住太阳光,并测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公转周期为T,则太阳密度约为( )A.B.C.D.第(3)题2023年世界泳联锦标赛中,中国军团以20枚金牌的成绩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一名。

若把运动员从起跳到接触水面的运动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某运动员从距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的跳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起跳时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速度传感器记录运动员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2,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B.运动员在t1时刻接触水面C.运动员在水中时,最深处的加速度最大D.运动员潜入水中的深度等于第(4)题如图1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边长为的菱形的四个顶点,且。

电场方向平行于菱形所在平面。

以为坐标原点,规定为x轴正方向,为轴正方向,沿着两方向的电势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沿方向的场强大小为B.沿方向的场强大小为C.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D.匀强电场的方向从由指向第(5)题一束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在玻璃砖中传播后分为、两束从上表面射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在玻璃中光的折射率小于光的折射率B.光的频率小于光的频率C.遇到障碍物时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增大空气一侧的入射角,、光线都不会消失第(6)题如图所示,以棱长为L的正方体顶点O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其中正方体的顶点P落在x轴上,顶点Q落在y轴上。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卷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卷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一模)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光电效应实验,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均已知,电子电荷量用e表示。

入射光频率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由图像可求得普朗克常量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N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加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之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N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一定一直增加第(2)题在一次消防演习中,消防员从高的地方通过缓降器由静止开始下落,其下落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落地瞬间速度恰好减为零。

消防员的质量为60kg,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消防员处于超重状态B.消防员匀速下落的位移大小为10mC.全程缓降器对消防员所做的功为1.5×10⁴J D.消防员整个下降过程所用的时间为4.5s第(3)题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漏电保护器,其内部结构及原理如图乙所示,虚线框内为漏电检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其中原线圈由入户的火线、零线在铁芯上双线并行绕制而成,副线圈与控制器相连。

当电路发生漏电时,零线中的电流小于火线,从而使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控制器使线路上的脱扣开关断开,起到自动保护的作用。

若入户端接入(V)的交变电流,则()A.入户端接入的交变电流方向每秒变化50次B.当用电器发生短路时,该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C.没有发生漏电时,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0D.没有发生漏电时,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随原线圈中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第(4)题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提升核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是什么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是什么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是什么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是什么?4月12日21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重大成果,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EAST装置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运行和我国自主建设运行聚变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重大突破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实验成功后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控制大厅(4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黄博涵摄“一团耀眼的白光从山脉尽头升起……”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太空飞船核聚变发动机发出的光芒如同太阳。

利用核聚变等技术,人类走出地球家园,成为真正的太空文明。

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极其丰富,且排放无污染,如果能造一个“太阳”来发电,人类有望实现能源自由。

但要造出能实用的“人造太阳”,需要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超过千秒的连续运行时间和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挑战极大。

为此,全球科学家们已努力70多年。

形如“巨炉”,一腔“热火”胸中涌。

EAST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4月12日晚,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20XX年的101秒世界纪录,实验现场一片欢腾。

“Shot:122254。

”EAST控制大厅屏幕上的数字显示,这是历经十二万多次实验取得的成功。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2024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

2024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

2024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在同一地方,甲、乙两个单摆做振幅不同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可知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为()A.2:3B.3:2C.4:9D.9:4第(2)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处,各有一根长直导线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

在三根导线中均通有电流I,其中P、Q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三角形中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撤去导线P,则三角形中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0B.C.D.2B第(3)题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等离子体状态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状态,被认为是物质的第四态。

当物质处于气态时,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几乎全部分子或原子由于激烈的相互碰撞而离解为电子和正离子,此时物质称为等离子体。

在自然界里,火焰、闪电、极光中都会形成等离子体,太阳和所有恒星都是等离子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源于等离子体中离子的动能B.可以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C.尽管等离子体整体是电中性的,但它是电的良导体D.提高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温度有利于克服等离子体中正离子间的库仑斥力第(4)题2022年11月23日由三峡集团研制的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简易模型如甲图所示,某兴趣小组自制了一台风力发电机,试验中叶轮带动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频率为B.电流的有效值为C.线圈处于甲图所示位置时产生的电流最大D.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第(5)题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的物块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O点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经时间t力F做功,此后撤去力F,物块再经时间返回到出发点O,且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获创纪录高能量离子束
2010年12月24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2010年度实验圆满结束,目前已获得1兆安等离子体电流、100秒1500万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大于30倍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3兆瓦离子回旋加热等多项重要实验成果。

图为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实验装置全景。

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NBI)近日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

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

这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解放军报》报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透露,EAST装置辅助加热系统是国家“十二五”大科学工程,2010年7月正式立项,它是使 EAST具有运行高参数等离子体的能力,从而可以开展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密切相关的最前沿性研究的重要系统。

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完全由中国自行研制,涵盖了精密的强流离子源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

2010年12月24日,一位工作人员从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实验装置前走过。

当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2010年度实验圆满结束,目前已获得1兆安等离子体电流、100秒1500万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大于30倍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3兆瓦离子回旋加热等多项重要实验成果。

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EAST辅助加热系统NBI主真空室的外形结构(等离子体所尹红星提供)
2006年5月24日,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中)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合作协议。

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2006年5月24日,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七方代表签订“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合作协议。

当天,参加“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的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七方代表经过4年多的谈判后在这里草签了与该计划有关的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人类旨在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开始启动。

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2006年9月28日,中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而成的
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 千安、时间接近
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
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上图是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放电过程图像(2006年9月28日摄)。

下图是中国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俗称“人造太阳”)(2006
年9月28日摄)新华社发
继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07年1月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

新华社杨文婷摄
继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07年1月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

新华社杨文婷摄
2006年5月26日,各国专家在参观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

当日,参加第十七届受控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国际会议的近400名专家,在合肥科学岛参观了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原名HT-7U)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5月26日,各国专家在参观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

当日,参加第十七届受控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国际会议的近400名专家,在合肥科学岛参观了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原名HT-7U)核聚变实验装置。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室里,有一个三层楼高的“铁罐”。

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试验装置之一。

资料图:技术人员在合肥安装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新华社发(刘兵生摄)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室里,有一个三层楼高的“铁罐”。

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试验装置之一。

资料图:技术人员在合肥安装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新华社发(刘兵生摄)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室里,有一个三层楼高的“铁罐”。

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试验装置之一。

资料图:技术人员在合肥安装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新华社发(刘兵生摄)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室里,有一个三层楼高的“铁罐”。

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试验装置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