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关于非洲的知识

关于非洲的知识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的大洲,也是人口第二多的大洲,仅次于亚洲。
非洲位于赤道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非洲的地理特点、人口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一、地理特点非洲地理面积约为30,370,000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0.4%。
非洲大陆南北长约8,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为7,500多公里。
非洲地势复杂,包括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重要自然地理标志。
非洲还拥有多个著名的湖泊,如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等。
非洲地理条件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黄金、铜、铁矿石等,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地之一。
二、人口与民族非洲是人口第二多的大洲,约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6%。
非洲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和西部人口较为密集,而撒哈拉以南地区则相对较少。
非洲拥有众多的民族和语言,约有2000多个不同的语言,涵盖五大语系:尼日尔-刚果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伊桑语系、南非语系和阿非罗-亚维语系等。
非洲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索韦托遗址等。
三、经济与发展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非洲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矿产资源和旅游业。
农业是非洲的主要经济支柱,占非洲国家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并提供大部分的就业机会。
非洲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钻石、黄金和铂等贵重金属。
旅游业也是非洲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非洲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世界遗产,吸引着大量游客。
四、社会问题与挑战尽管非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力,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贫困。
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此外,非洲还面临着政治不稳定、恐怖主义、艾滋病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给非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但也有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积极参与非洲的援助和合作,帮助非洲克服这些问题。
非洲的人文特征是什么

非洲的人文特征是什么非洲,作为世界上第二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人文特征。
非洲的人文特征涵盖了种族、语言、宗教、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一一介绍非洲的人文特征。
一、种族的多样性非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大陆,拥有众多的种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班图族、瓦厄族、约鲁巴族、豪萨族、索马里族等。
这些种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展现出非洲大陆的多元性。
二、语言的丰富多样非洲拥有众多的语言,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地方方言。
例如阿拉伯语在北非广泛使用,斯瓦希里语在东非流行,英语在南非和尼日利亚占主导地位。
这些语言的存在反映了非洲民族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和独特的语言传承。
三、宗教的多元共存非洲是宗教多元共存的地区,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宗教等。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欧洲和中东,但在非洲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此外,非洲的许多民族也信仰着本土的传统宗教,这些宗教信仰在非洲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
四、艺术的丰富多样非洲艺术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艺术作品充满了非洲风情和民族特色。
非洲的雕塑作品以其简约明快的线条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著名,例如尼日尔的萨亚人雕塑、刚果的和平鸟雕塑等。
非洲音乐和舞蹈则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热情洋溢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五、建筑的独特魅力非洲建筑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独特的设计而著称。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摩洛哥的摩爹、尼日利亚的苏丹王宫等,非洲建筑展现出非洲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洲建筑常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石块和泥土,结合雕塑和壁画,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
总结起来,非洲的人文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种族的多样性、语言的丰富多样、宗教的多元共存、艺术的丰富多样和建筑的独特魅力。
这些特征彰显了非洲大陆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性,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非洲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研究,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非 洲

非洲
毛培晟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简称。
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热带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
洲名释义:希腊语意为“阳光灼热”。
国家: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洲。
人口:7.48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2.9%,居世界第二位。
种族:大部分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非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最复杂的洲。
语言:一般多为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亚-非语系和科伊桑语系。
宗教: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经济: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主要部门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范围:大陆东至哈丰角(北纬10°27′,东经51°24′),南至厄加勒斯角(南纬34°51′,东经20°02′),西至佛得角(北纬14°45′,西经17°33′),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北纬37°21′,东经9°50′)。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ppt课件

非洲各国政治体制各异,既有共和制 国家,也有君主制国家。近年来,非 洲政治局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和挑战,如恐怖主义、腐败等。
02
非洲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01 02
石油和天然气
非洲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非、西非和东非的 几内亚湾沿岸地区。这些资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并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援助项目与资金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支持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
西方国家援助
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向非洲提供援助,用于改善民生、促进民主和 人权等方面。
中国援非项目
中国政府通过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方式,支持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改善 医疗和教育条件等。
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
非洲的物种多样性也非常丰富, 包括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许多物种在世界上其他地区是 罕见的,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
科学意义。
遗传多样性
非洲的遗传多样性也非常丰富, 许多物种具有独特的基因特征。 这些遗传资源对于农业、医药和 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
有重要意义。
03
非洲经济发展
主要产业
农业
非洲大陆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农业是许多非洲国家 的重要产业。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棉花、咖啡等。
采矿业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主要矿 产包括钻石、黄金、铁矿石、石油等。
旅游业
非洲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些国家的经 济增长点。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南非、肯尼亚、埃及等。
合作成果与影响
经济增长
非洲地理特点

非洲地理特点非洲是一个地理上多样化和充满魅力的大陆。
它以其广袤的土地面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非洲的地理特点体现在其地貌、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
本文将简要介绍非洲的地理特点。
1. 地理位置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南北横跨赤道,东西横跨南纬37度到北纬37度之间,地跨东西两半球。
它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与亚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与美洲通过大西洋相望。
2. 地形和地貌非洲地形多样,拥有高原、盆地、山脉和沿海平原等多种地形类型。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地质断裂带之一,横跨多个国家,呈现出壮丽的地形景观。
尼罗河、刚果河和尼日尔河等重要河流贯穿非洲大陆,形成了肥沃的河谷和广袤的湿地。
3. 气候非洲气候种类繁多,从炎热的沙漠气候到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从干旱的草原气候到温暖的地中海气候,几乎各种气候类型都在非洲大陆上存在。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覆盖了北非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人类居住相对较少。
4. 生物多样性非洲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物种数量众多。
萨赫勒地区和东非大裂谷周边地区拥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如狮子、象、犀牛、长颈鹿等。
此外,非洲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观鸟区域之一,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
5. 自然资源非洲富集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矿产资源。
该大陆还拥有广阔的农田和水资源,滋养着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然而,不幸的是,非洲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紧张的平衡问题。
6. 人口分布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之一,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6%。
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其中许多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如开普敦、约翰内斯堡、拉各斯和开罗等。
总结起来,非洲大陆地理特点多样,地貌复杂,气候多变。
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然而,由于不平衡的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非洲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非洲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 (6671km),发源于东非高原 注入地中海,青尼罗河源 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 罗河水量稳定,青尼罗河 水量变化大,夏季河水大 增,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 好处:两岸和三角洲淤积 了肥沃的土壤。
尼日尔河发源于西非高原 注入几内亚湾。上、下游 在热带雨林区,水量较大; 中游在沙漠地带,水量较 小。是西非(尼日利亚)的 主要灌溉水源。
2、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5895米) 3、地形单一,地面起伏不大
4、沙漠面积约40%。
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
5、刚果盆地-世界之最
原为内陆湖后由于地壳上升, 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撒哈拉沙漠 刚果盆地
地中海气候
非 洲 气 候
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高山气候
热带雨林
河流
美丽的非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 洲的简称,位于亚洲 的西南面。东濒印度 洋,西临大西洋,北 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 面积为3 0 2 0 万平 方千米(包括附近岛 屿)。约占世界陆地 总面积的2 0 %,仅 次于亚洲,为世界第 二大洲。非洲拥有 7.3亿人口,占世界 总人口的12%。
地
形
1、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②摩洛哥—磷酸盐(产量世界第一) ③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 都占世界第一位。 南 非—黄金(产量世界第一) 刚果(金)—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 ④几内亚—铝土矿(产量世界第一) ⑤赞比亚—铜矿
非
洲
之
最
最高山 ——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 最大的湖泊 ——维多利亚湖 最深而狭长的湖 ——坦葛尼咯湖 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 世界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疤) 最大的海湾 ——几内亚湾 最大的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 黄金产量世界第一 ——南非 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刚果(金) 铝土产量世界第一 ——几内亚 重要石油输出国 ——尼日利亚 世界重要产铜国 ——赞比亚 可可王国 ——科特迪瓦
非洲概述

东非高原
乞力马扎罗山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2500~3000米的波 状高原。高原上耸立着一座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火山山 峰,为非洲地势最高处,有非洲“屋脊”之称。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也是一座火山,
山顶海拔5892米,山顶终年有冰雪。
℃ 米 -9.0 6000 -2.5 5000 4.0 4000 10.5 3000 17.0 2000 森林
分析:②马达加斯加 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 的成因有哪些? 这里纬度低,并 且位于山地迎风坡,
降水充沛。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 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之一。
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其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稀少,人 们在大河两岸的谷地和条件较好的绿洲发展灌溉农业。
二、自然环境
1
海岸线平直的非洲
曲折
平直
找出非洲最大的海湾、半岛和岛屿。
非洲的海湾、半岛和 岛屿较少。
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的海湾 索马里半岛 ——非洲最大的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的岛屿
2
地形
活动
找一找非洲有哪些 主要的高原。想想为 什么非洲的平均海拔 并非最高,却被称为 “高原大陆”。 地形以高原为主, 高原面积占非洲大陆 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故有“高原大陆”之 称。
可可豆加工
非洲森林、草场 资源丰富,大型野生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世 界最多。非洲有多种 热带食草动物和哺乳 动物,其中大猩猩、 河马、非洲象、斑马、 长颈鹿等是非洲特有 珍奇动物。
3
矿产资源
非洲矿产资源种 类多,储量大。金刚 石和黄金储量和产量 居世界首位,铬铁矿、 磷酸盐等储量和产量 也居世界前列。非洲 因此被称作“富饶大 陆” 。
非洲为什么一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之一?

非洲为什么一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之一?
1. 历史原因
非洲是殖民主义时期的重灾区,欧洲国家长期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掠夺当地资源,迫使非洲人民进行苦力劳动,导致非洲经济长期被剥削,固步自封,缺乏发展机会。
2. 政治原因
许多非洲国家政治不稳定,政治腐败严重。
许多国家内战不断,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3. 环境因素
非洲大陆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缺乏水源和肥沃土地,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短缺,导致当地经济衰退。
4. 教育问题
非洲许多国家教育水平较低,人才不足,导致技术落后,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5. 多重贫困问题
非洲国家中许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多种贫困问题,例如饥饿、疾病、恶劣生活条件等,导致政府无法有效根除贫困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非洲之所以一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之一,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政府、企业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内容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
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虽然不是本校学生,但是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了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地区和三个国家。
学生已经具备了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进行表述的能力,比如说:对某一区域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的读图表述;同时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掌握了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但是方法运用的能力、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进行表述的能力、建构知识结构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感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整体的自然、文化习俗,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
2.通过运用地图资料,表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等称谓产生的原因,明确撒哈拉以
南非洲的位置及环境特征,培养、检验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类型为例,深刻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的分析,了解单一商品经济及其形成的原因。
5.通过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尝试运用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
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处理办法。
四、教学内容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
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对各专题内容的分析之中。
针对课本中知识点较多而且比较分散的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不讲、学生
讨论能够明白的内容不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针对出现的现象能够通过地理视角去分析,明白因果关系,明白地之理。
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智慧,体现用智慧去教,教给学生智慧,使教学全过程充满智慧,构建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已达成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局限在某一本教材中,进行多版本教材内容、生活与社会知识的整合运用,建立相对开放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堂。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制视频导入,视频内容涵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林、草原、沙漠三种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以及黑种人和黑人文化。
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配以介绍,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明确课堂主题的同时,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习俗。
(二)展开教学
1.位置与环境
教师活动: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基本轮廓,给学生提供资料袋,疏其所阻。
提出问题:你能从1号锦囊中选择资料,并解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天然野生动物
园、黑种人故乡、世界原料仓库”这些称谓的含义吗?
学生活动:选择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置、地形、气候、人种、动植物资源情况,整体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环境状况,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基础。
同时,此环节
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主,也是对学生分析区域能力的一次检测,毕竟前面已经讲过了
三个地区、三个国家、一个大洲,教学与评价同步进行。
转折过渡:了解环境的目的是要看看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情况,这就涉及到经济问题。
2.环境与人
(1)影响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引导学生整体分析、
把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的最主要因素。
并排除资
源因素(只起积极作用)。
(2)气候与农业
教师活动:一个地区的经济,主要是由农业和工业两方面构成,哪位同学能够通过老师提供的2 号锦囊内的资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生产怎样?
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资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农业、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林业等
教师活动:农业生产本身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展示结构图,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
料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注意引导,归纳和提升。
在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正常年份哪几个月不降雨,干湿季节明显;正常年份也是风调雨顺;如果说不正常的年份哪?展示非洲之角的粮荒产生的原因。
)
总结:由此可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过渡:物产如此富饶,据我们所知,经济却如此落后,这是什么原因?
(2)历史与经济
教师活动: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选择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必要时予以引导。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选择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过渡:殖民统治掠夺资源、贩卖奴隶,为了达到长期控制、掠夺的目的,殖民者不让非洲发展民族工业,没有民族工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会形成怎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
(3)献计献策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为非洲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可供选择的角色:经济学家、农业专家、历史学家、教师、游客等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教师要做好分析方法的引导和总结提升工作。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手中的资料进行解读探究;小组合作的过程是个人经验交流、树立
正确认知的过程。
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与农业、殖民统治、经济特征等重点知识巧妙
的穿插融合在一起,形成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3.在线求助
教师活动:以非洲小男孩的求助为场景,提出要求帮助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够利用刚才我们讲过的方法:阐述问题、分解问题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师可
以合理引导。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分解问题、
罗列因素、原因探究、提
出建议。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方法的能
力,学生在分析提升“供”
时,可能会说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供给,此时教师要追问、引导学生,让学生
认识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推断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
主要问题。
4.练习巩固与生活拓展
以桓台是全国百强县为背景,讨论桓台经济发展较好的原因,以及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课堂进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
设计意图:地理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
通过活动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课外作业
结合今天讲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针对自己的家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三、人口、粮食、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