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R1642 77GHz单芯片毫米波传感器:能感测到非常细微的动静,检测车内乘坐情况

合集下载

毫米波雷达芯片

毫米波雷达芯片

毫米波雷达芯片毫米波雷达芯片是一种用于测量目标物体距离、角度和速度的无线电频谱技术。

它的工作频率通常在30到300 GHz之间,因此被称为毫米波雷达。

与传统的雷达系统相比,毫米波雷达芯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首先,毫米波雷达芯片具有较高的频率特性,使其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测量。

由于其工作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相邻的目标物体可以被更好地区分。

这意味着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距离测量,并能够检测到较小的目标物体。

其次,毫米波雷达芯片具有较高的角度分辨率。

由于波长较短,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目标物体的方向。

这使其在目标定位和识别中非常有用。

例如,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用于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障碍物检测和避免碰撞。

此外,毫米波雷达芯片还具有较高的速度测量准确性。

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精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无论其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

这使得毫米波雷达芯片在交通监控和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量车辆的速度,并在需要时触发交通信号灯或安全警告。

毫米波雷达芯片还具有高频率传输的优势。

由于其工作在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雷达芯片可以传输更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这使得它在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例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或宽带无线接入。

然而,毫米波雷达芯片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毫米波波段的信号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例如雨、雾和大气湿度。

这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误差,进而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

其次,毫米波雷达芯片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可能限制了其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总而言之,毫米波雷达芯片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角度分辨率和速度测量准确性的无线电频谱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如无线通信、自动驾驶和交通监控。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毫米波雷达芯片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好的性能。

GPRS原理、协议、应用

GPRS原理、协议、应用

MF009001 GPRS原理ISSUE1.0目录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课程目标 (1)相关资料 (1)第1章 GPRS概述 (1)1.1 GPRS的产生 (1)1.2 GPRS的发展 (1)1.3 GPRS与HSCSD业务的比较 (2)1.4 CSD与GPRS的比较 (3)1.4.1 电路交换的通信方式 (3)1.4.2 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 (4)第2章 GPRS基本功能和业务 (6)2.1 GPRS业务种类 (6)第3章 GPRS基本体系结构和传输机制 (8)3.1 GPRS接入接口和参考点 (8)3.2 网络互通 (8)3.3 逻辑体系结构 (8)3.3.2 主要网络实体 (10)3.3.3 主要网络接口 (12)3.4 高层功能 (14)3.4.1 网络接入控制功能 (14)3.4.2 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 (15)3.4.3 移动性管理功能 (17)3.4.4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 (17)3.4.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18)3.4.6 网络管理功能 (18)3.5 功能分配 (19)3.6 GPRS数据传输平面 (20)3.7 GPRS信令平面 (21)3.7.1 MS与SGSN间信令平面 (21)3.7.2 SGSN与HLR间信令平面 (22)3.7.3 SGSN与MSC/VLR间信令平面 (22)3.7.4 SGSN与EIR间信令平面 (23)3.7.5 SGSN与SMS-GMSC、SMS-IWMSC间信令平面 (23)3.7.6 GPRS支持节点间信令平面 (24)3.7.7 GGSN与HLR间信令平面 (24)第4章移动性管理 (25)4.1 MM状态 (25)4.1.1 IDLE状态 (25)4.1.2 STANDBY状态 (25)4.1.3 READY状态 (26)4.2 MM状态功能 (26)4.2.1 MM状态迁移 (26)4.2.2 就绪定时器功能 (27)4.2.3 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功能 (28)4.2.4 用户可及定时器功能 (28)4.3 SGSN与MSC/VLR的交互 (29)4.3.1 SGSN-MSC/VLR关联的管理 (29)4.3.2组合RA/LA更新 (29)4.3.3 CS寻呼协调及网络操作模式 (30)4.4 MM规程 (31)4.4.1 GPRS附着功能 (31)4.4.2 GPRS分离规程 (33)4.4.3 清除功能 (36)4.5 安全性功能 (36)4.5.1 用户鉴权 (36)4.5.2 用户身份机密性 (37)4.5.3 用户数据和GMM/SM信令机密性 (37)4.5.4 用户身份检查 (38)4.6 位置管理功能 (38)4.6.1 小区更新规程 (39)4.6.2 路由区更新规程 (39)4.6.3组合RA/LA更新规程 (42)4.6.4 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和位置区更新 (43)4.7 用户数据管理功能 (44)4.7.1 插入用户数据规程 (44)4.7.2 删除用户数据规程 (44)4.8 MS类标处理功能 (45)第5章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46)第6章分组路由与传输功能 (48)6.1 PDP状态和状态转换 (48)6.2 会话管理规程 (49)6.2.1 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49)6.2.2 PDP上下文的激活规程 (50)6.2.3 PDP上下文的修改 (52)6.2.4 PDP上下文的去激活 (53)6.3 业务流程举例 (54)6.3.1 MS发起分组数据业务 (54)6.3.2 网络发起分组数据业务 (55)第7章用户数据传输 (57)7.1 传输模式 (57)7.1.1 GTP传输模式 (57)7.1.2 LLC传输模式 (57)7.1.3 RLC传输模式 (57)7.2 LLC功能 (57)7.2.1寻址 (58)7.2.2服务 (58)7.2.3功能 (58)7.3 SNDCP功能 (58)7.4 PPP功能 (60)7.5 Gb接口 (60)7.5.1物理层 (60)7.5.2 FR子层 (60)7.5.3 NS子层 (61)7.5.4 BSSGP层 (61)7.6 Abis接口 (62)7.6.1结构A (63)7.6.2结构B (64)7.6.3结构C (64)第8章信息存储 (66)8.1 HLR (66)8.2 SGSN (67)8.3 GGSN (69)8.4 MS (69)8.5 MSC/VLR (70)第9章编号 (71)9.1 IMSI (71)9.2 P-TMSI (72)9.3 NSAPI/TLLI (72)9.3.1 NSAPI (72)9.3.2 临时逻辑链路标志(TLLI) (72)9.4 PDP地址和类型 (73)9.5 TID (73)9.6 路由区识别 (73)9.7 小区标识 (74)9.8 GSN地址 (74)9.9 接入点名字 (74)第10章运营方面的问题 (75)10.1 计费信息 (75)10.2 计费功能 (75)10.2.1 分组型业务计费方式和电路型业务计费方式的区别 (75)10.2.2 计费基本功能 (76)10.2.3 话单类型 (76)10.2.4 话单传送接口 (77)10.3 网络服务质量(QoS) (77)10.3.1 优先级别 (78)10.3.2 延时级别 (78)10.3.3 可靠性级别 (78)10.3.4 峰值吞吐量级别 (78)10.3.5 平均吞吐量级别 (79)10.4 消息过滤功能 (80)10.5 兼容性问题 (80)第11章与GSM其它业务的交互 (81)11.1 与点对点短消息业务关系 (81)11.2 与电路交换业务的关系 (81)11.3 与补充业务的关系 (82)第12章 IP相关的基础知识 (83)12.1 NAT (83)12.2 FIREWALL (83)12.3 GRE (83)12.4 DNS (84)12.5 RADIUS (84)MF009001 GPRS原理ISSUE1.0 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课程为华为传送网网络级网管T2100的一个整体介绍,主要阐述了网络级网管T2100兴起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华为传送网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雷达科技:LS7002 全球最先进的闪电检测系统说明书

雷达科技:LS7002 全球最先进的闪电检测系统说明书

Key benefitsComprehensive, actionable dataThe LS7002 delivers 24/7,real-time lightning detection thatincludes precise classification of cloud and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events, as well as amplitude, polarity, and waveform data. It captures the detail you need for accurate forecasting and well-informed operational safety decisions.Early thunderstorm identificationThe LS7002 detects the low frequency (LF)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generated by lightning. This provides extremely accurate geolocation of lightning as it happens at ranges up to 1,500km (900+mi).Greater coverage with fewer sensorsTypical distance between LS7002 sensors can be up to 350km,which means your network can deliver significantly greater accuracy while requiring 70% fewer sensors.Easy, flexible installation options also help simplify set up and maintenance.Cost-effective ownershipFewer sensors reduce your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for installation, site hosting, and hardware maintenance — leading to a more sustainablesolution to meeting your detection network needs.Vaisala LS7002 sensors use a combination of magnetic direction finding and time-of-arrival techniques to detect both cloud lightning pulses and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strokes. They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lightning activity within a storm and capture broad data sets for making well-informed decisions.The LS7002 is not only the most cost-effective network-based lightning detection solution, it’s extremely powerful sensing capabilities meansensors can be positioned up to 350km apart. This translates to superior detection efficiency, optimal location accuracy, and system redundancy — all from a fewer number of sensors. Be better informed with thispowerful technology offering high accuracy, reliability, ease of installation, and ease of maintenance.A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 is only as good as thesensors it’s built around. The Advanced Lightning™ Sensor LS7002 capture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lightning data for the most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al-time weather monitoring solutions. Get the most reliable information possible,especially when severe weather and lightning are a threat.Advanced Lightning™ Sensor LS7002Precision lightning geolocation technologythat delivers more complete real-time dataProduct SpotlightLS7002 at a glanceApplications• Establishing early warning systems to alert people about hazardous weather conditions and potential for lightning threat.• Providing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utility companies and telecoms for storm preparation and system reliability support.• Generating reliable data for meteorological modeling,hazardous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upporting operational safety while maximizing productivity for aviation and maritime operations.• Prioritizing resource deployment in the first moments of incident to speed containment and limit property damage.Key featuresComprehensive lightning detection that includes type classification, amplitude, polarity, location, and waveform features.Exceptional data capture with up to 95% network detection efficiency for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and better than 50% network detection efficiency for cloud lightning.Real-time data delivery with minimized latency and raw sensor data generation capabilities to support offline reprocessing and archiving needs.At-sensor data buffering for data confidence and redundancy in case of communication failure between sensor and central processor.Why Vaisala?The industrystandard in global lightning detectionFor decades, meteorological agencies around the worldhave relied on Vaisala lightn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forecasts and weather services for their countries. Vaisala delivers the most accurate real-time and historical lightning data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90 lightning networks in 45 countries. Our technology is trusted by Armed Forces worldwide, the NationalWeather Service,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commercial safety operations, and power utility companies across the planet.Support to count onLook to Vaisala for dependable support, project capabilities, and training so you can get the most from your system. With decades ofexperience providing the best technologies and the finest support, Vaisala’s philosophy of partnership is unmatched in the industry.Trusted weather observation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eteorologyScan the code formore informationRef. B212227EN-A ©Vaisala 2020This material is subject to copyright protection, with all copyrights retained by Vaisala and its individual partners. All rights reserved. Any logos and/or product names are trademarks of Vaisala or its individual partners. The reproduction, transfer, distribution or storage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brochure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Vaisala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ll specifications — technical included —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奥谱毫芯 毫米波芯片

奥谱毫芯 毫米波芯片

奥谱毫芯毫米波芯片
奥谱毫芯是一家专注于毫米波雷达芯片研发的科技企业,拥有业界领先的毫米波雷达技术。

该公司开发的毫米波芯片采用高度集成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工艺,能够实现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芯片方案,适用于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

奥谱毫芯的毫米波芯片具有高精度测距、测速和测角的功能,能够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感知能力,有效克服了恶劣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干扰。

同时,该芯片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集成度等优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成本和性能要求。

目前,奥谱毫芯已经推出了多款毫米波芯片产品,包括40GHz和77GHz频段的芯片,以及单通道和多通道的芯片方案。

这些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汽车电子企业和智能交通企业的认可和应用。

总之,奥谱毫芯的毫米波芯片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该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好评。

2022年最值得推荐的5大车载中控SOC芯片

2022年最值得推荐的5大车载中控SOC芯片

2022年最值得推荐的5大车载中控SOC芯片目前车载中控大屏幕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的一种潮流,用途也越来越多,包括车辆运行信息显示、行车安全信息显示、娱乐多媒体显示、社交信息显示等,都能够在车载中控大屏中来呈现。

如此多的信息,需要一颗强劲的芯片来处理,包括高通、瑞芯微、三星等芯片大厂的强势加持,为车载中控大屏的进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高通骁龙820A,模块化设计便于硬件升级高通骁龙820A基于14纳米FinFET工艺制程,支持自动异构计算处理器与机器学习模块,集成64位Kryo CPU、Adreno530 GPU、Hexagon 680 DSP、HVX、X12LTE调制解调器,可实现600Mbps下行速度和150Mbps上行速度,支持诸多基于云的实时特性,包括串流多媒体、企业协作、实时地图与定位服务、远程诊断和一键式车载信息处理。

同时,骁龙820A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升级车载系统硬件,为汽车OEM带来性能、连接和多媒体创新上的巨大潜力。

骁龙820A搭载机器智能平台Zeroth方案,支持ADAS特性以改善车辆安全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公路和市区道路场景下的ADAS功能,可对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多类物体识别,以及对像素级别可行驶区域的实时语义分割。

并借助GNSS和航位推测技术提供定位与导航。

软件方面,骁龙820A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车企可通过远程发送最新固件升级。

2、瑞芯微RK3568M,1.0Tops NPU算力强劲瑞芯微RK3568M适用于ADAS+中控主机的整合产品,集成4核ARM架构A55处理器和Mali G52 2EE图形处理器,内置独立自研1.0Tops NPU,支持FP16/BFP16,可轻松移植360度环视算法、DMS算法、BSD算法等,支持车企快速迭代产品。

多媒体方面,瑞芯微RK3568M内置强大同编同解VPU,支持1路4K 60fps或8路1080P 30fps的多格式解码和高达1080P 100fps的H.265编码,可实现中控、副驾、头枕等的多屏异显及多媒体播放,分辨率高达4K 60fps。

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参数

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参数

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参数
德尔福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先进的雷达技术,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探测和目标识别。


下是一些常见的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参数:
1. 工作频率:利用24 GHz到77 GHz的毫米波频段进行工作。

2. 探测范围:通常可以实现几十至几百米的远距离目标探测。

3. 角度分辨率:可实现高度精确的角度分辨率,通常为几度到十度之间。

4. 距离分辨率:能够实现非常精细的距离分辨率,达到几厘米的级别。

5. 数据更新率:能够实现很快的数据更新速率,通常为毫秒级别。

6. 探测目标类型: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可以用于探测各种目标类型,包括车辆、行人、自行车等。

7. 目标识别能力:具备高度准确的目标识别能力,可以识别目标的类型、速度和位
置等信息。

8. 抗干扰性能:具备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雪等)正常工作。

9. 接口:德尔福毫米波雷达通常配备了标准接口,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
集成。

10. 尺寸和重量:德尔福毫米波雷达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轻量级设计,适用于各种
应用场景。

以上是一份普通的德尔福毫米波雷达参数介绍,供参考使用。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 什么是毫米波,江苏数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 什么是毫米波,江苏数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什么是毫米波,江苏数智元科技有限公司毫米波是一项极有价值的传感技术,可用于检测物体并提供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

这是一项非接触式技术,工作频谱范围为30GHz 至300GHz。

由于该技术使用较小的波长,因此可以提供亚毫米的距离精度,此外该技术还能够穿透塑料、墙板和衣服等特定的材料,并且不受雨、雾、灰尘和雪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TI 具有两个毫米波传感器系列,即用于汽车的AWR 毫米波传感器和用于工业、无人机和医疗应用的 IWR 毫米波传感器。

毫米波传感器使用毫米(mm) 范围的波长发送信号。

这被视为电磁谱中的短波长,是该技术的优势之一。

处理毫米波信号所需的系统组件(如天线)的尺寸确实很小。

短波长的另一项优势是高分辨率。

在76-81GHz 的频率下,将距离解析为波长的毫米波系统的精度可达到毫米级。

此外,在此频谱范围内运行使得毫米波传感器具备一些有趣的特性,原因如下:•能穿透材料:穿透塑料、墙板和衣服•高度定向:形成具有1°精度的紧凑波束•与光类似:可以使用标准光学技术进行聚焦和转向•较大的绝对带宽:能够区分两个靠近的物体发送信号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波形,包括脉冲、移频键控(FSK)、连续波(CW) 和调频连续波形(FMCW)。

毫米波传感器实现了快速FMCW,从而可以在密集场景中实现可靠运行、快速传感以及更低的模糊性。

快速FMCW 还能够提供针对物体的距离和速度提供精确的测量,从而使TI 毫米波传感器能够提供多维传感。

完整的毫米波雷达系统包括发送(TX) 和接收(RX) 射频(RF) 组件,以及时钟等模拟组件和模数转换器(ADC)、微控制器单元(MCU) 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等数字组件。

并设计了集成这些组件且基于CMOS 的毫米波雷达器件。

UL 1642(中文版) 安全标准 (锂电池)

UL 1642(中文版) 安全标准 (锂电池)

UL1642安全标准前言本标准含有覆盖UL规定的大类的产品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基于合理的工程原理,研究和试验结论以及现场经验,并且参考了制造商、用户、检查机构和其他一些有专业经验的机构或人士的意见。

A.遵守本标准的要求是制造商在制造产品时应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B.产品仅能书面满足本标准条文规定不足以断定满足本标准,比如:当检测和试验时,发现其他特征不满足本标准安全水平的要求。

C.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结构与本标准技术要求不符的不能认为符合本标准。

如果该产品采用的材料或由采用不同于本标准所列的结构形成;但性能可以符合标准要求的,有可能断定符合本标准。

D.UL在执行客户的安全测试要求时,并不承诺为客户的产品负责,UL只是依据当前水平考虑到的一些实际安全限制及要求为产品提供一个专业的判断。

UL对产品造成的危害不承担义务。

E.许多本标准的测试由于其固有的危险性,必须有足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防护措施。

简介1. 领域1.1 这些要求包括一次(不可重复充电)和二次(可重复充电)锂电池。

这些电池包括金属Li或Li合金,或Li离子,以及单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芯串/并联结构的电池组。

1.2 这些要求包括技师可更换的和用户可更换的应用。

1.3 这些要求目的是降低锂电池在用于产品时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这些电池能否接受并依赖于他们能否满足所应用的完整产品应符合的要求。

1.4 这些要求也倾向于降低用户更换的Li电池因着火或爆炸而对人身造成的危害。

1.5 这些要求覆盖含Li量≤5g的技师更换型锂电池,对于含Li大于5g的锂电池,即使能满足本规定,仍需进一步测试和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应用。

1.6 这些要求覆盖含金属锂≤4g而每个电芯含金属锂≤1g的用户更换型锂电池。

电池含金属锂量>4g或每个电芯金属锂量>1g需要求做进一步测试和验证以确定能否实际应用。

1.7 本要求不包括食入锂电池及其组成物造成的有毒危害,也不包括当电池被切开时对人造成的伤害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WR1642 77GHz 单芯片毫米波传感器:能感测到非常细微的动静,检测车内乘坐情况
传感技术正在提升车内的安全和舒适性能,准确判断车内人员入座情况及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

据圣何塞州立大学统计,平均每年有37 名儿童热死在车中,其中超过一半(发生的事故)是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将婴儿遗忘在车中而发生的。

毫米波(mmWave)传感技术可以在极具挑战的环境条件下(如明亮的光线和黑暗中)检测到人的位置。

与其他传感技术不同,毫米波具有非接触性和非干涉性,可以穿过塑料、干墙和衣服等材料,使传感器可以隐藏在面板背后,放置在车内或车内的其他材料内。

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无法区分人和静物,摄像机在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下无法检测到婴儿。

具有片上存储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AWR1642 77GHz 单芯片毫米波传感器非常适合以上应用,因为它能够感测到非常细微的运动、甚至是呼吸,从而提示有人存在。

我们使用AWR1642 评估模块来演示静态车辆内的情况。

为了达到演示目的,传感器将从天窗悬挂下来,朝向后座,如图1 所示,尽管在真实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