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想象,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的能力。
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这样一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在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
齐读课题——师:这园子里蜂子——学生读课文,出示第二段(是呀,这园子真―(美、五彩缤纷、充满神秘、充满生机)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第13节。
(感受快乐和自由。
)▲师:谁来读第13自然段[出示13节]读着读着,文中哪种气息扑面而来啊?(自由)师:看看,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
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一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生:请她读。
)你觉得怎么样?师: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
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
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
蝴蝶飞哪里去,由自己决定。
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生:有一种自己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
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师:让人感觉到那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
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指名分读(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师:分不出谁更自由,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三.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师:是啊,在这个园子里,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
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生:我也是自由的。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2课时》优秀教案

在这个园子里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什么?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出示萧红《呼兰河传》结尾
2、课外作业
(1)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写下来
(2)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词语: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蚯蚓
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2、汇报交流
生:这是一个有趣的、自由的园子。
重点句一:“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重点句二:铲地的时候,爬在地上,锄头乱钩一阵。
2导入新课:那么,祖父的园子还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
二、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学思考:
轻声读课文6—18自然段,思考:祖父的园子还给我留下了哪些印象,为什么给我留下这些印象呢?
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
3第19自然段
(1)大屏幕出示:
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说话似的
(体会到:句式整齐,排比句,拟人的手法,把静的写成动的,把这些景物都写活了。)
(2)指导感情朗读
5引读第19自然段
引导体会:这些植物愿意怎样就怎样,体会到自由快乐,体会到作者的心快乐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准备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精读全文,在祖孙二人相关联的情境中感受我的淘气以及祖父对我的宽容、引导,细致挖掘祖父言行对“我”的影响。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两种方法:借物抒情和叙事抒情。
教学流程:课前交流:同学们,自由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来,你们的眼睛很敏锐!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的反应是不是很快?好,听口令:起立、坐下、微笑、大笑,希望在我们的课堂能听到这爽朗的笑声。
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拍两下,想拍几下就拍几下。
真诚为别人鼓掌的人是最智慧的人,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多听到这样的掌声。
我所教的学生都说在我的课堂上很自由,你认为这种自由的状态是什么样儿?是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读就大声读,倘若你不愿意也可以轻声地读。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师: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再读题。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
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
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
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边读边想像,而且会边读边思考,读出疑问。
你们读这一段时有疑问吗?老师刚开始读到这儿时,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在写作文时总挑美丽的景色去写,为什么大作家萧红把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也写下来呢?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
(板书:自然之园)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第二课时【3篇】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选3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其次课时【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胡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拘束,欢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留心观看生活,专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拘束,欢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留心观看生活专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记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诞生字新词,留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争论,沟通,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欢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全班汇报沟通,师依据同学沟通。
板书:欣赏小昆虫,大榆树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赶蜻蜓,捉玩蚂蚱用瓢舀水往天空扬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三、体会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沟通让同学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拘束、欢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好玩的,令人憧憬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争论: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好玩,真实,吸引读者?通过沟通,老师点拨,使同学明白,留心观看生活,并专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缘由,要求同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长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预备。
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
/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
(第2节、第13节)2、引读第二节。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美丽的、生机勃勃的……)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板书: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
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朱艳梅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设计理念】《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
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切都是自由的,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的快乐的源泉。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调,活泼的文笔,重点写了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所写的内容都是一些小事,虽然内容看似零散,但都围绕着“趣”字展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入情入境的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阅读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宏观把握文本。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研读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2、引读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一)体会乐趣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读着读着就被她逗得想笑了,拿起笔用心读一读,找找她做的哪些趣事,让我们忍不住要被她逗得笑起来。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中心小学王江波教材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闻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要紧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欢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爱恋和对祖父的的怀念。
小孩气十足的声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
二、明白得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欢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爱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欢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爱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有这么一个园子,色彩斑斓,蜂飞蝶舞,那里的鸟儿爱怎么飞就怎么飞,即便飞到天上去玩三天三夜不回来了,也没人管;那里的倭瓜爱怎么长就怎么长,极为任性。
那个园子确实是——祖父的园子!今天咱们再次去逛逛那个园子,看看园子里的主人在做什么呢?二.再入园子,品“我”之自由。
1. 自由读3~12自然段,看看我在园子里做了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3. 默读课文,你感觉小萧红做的那件事最有趣,看着看着就想笑呢?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4. 交流讨论。
预设(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我仿佛是祖父的“小尾巴”,“跟屁虫”,我和祖父很亲热。
)(2)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我”的贪玩与自由)(3)其实哪里是铲,也只是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确实是了。
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看成野草一路割掉,把狗尾草看成谷穗留着。
(4)抢水瓢浇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5)11自然段(“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超级自由。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读----)二、自读、理清文章脉络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去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走了一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随着萧红那清新自然的笔调再次踏进《我和祖父的园子》!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快速地找一找。
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园子的景色?哪些自然段记叙了“我” 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描写园中景物的自然段是2和13自然段。
记叙园中趣事的自然段是3—12自然段。
)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真是用心读书的孩子,那让我们走进这个园子,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师: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出示句式师:【课件出示句式】“ 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板书美丽园)师: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
读书要用心去体会,开始吧!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来说。
生: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师:对呀!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园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体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自由的句子。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肖红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植物的自由呢?生:他写动物植物的自由是为了突出他自己的自由。
师:写事物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一种(板书借物抒情)师:这种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生接----借物抒情师:那这些句子都是围绕那句话来写得呢?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入情入境的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
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
的愿望。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研读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
2、引读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
(一)体会乐趣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读着读着就被她逗得想笑了,拿起笔用心读一读,找找她做的哪些趣事,让我们忍不住要被她逗得笑起来。
2、交流讨论:
过渡: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出示插图)
交流二: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交流三: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小结:你看,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乱闹的玩具。
瞧我的开心劲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小萧红在这个园子里的生活怎么样?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以趣导学,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
(二)体会关爱
1、这个小女孩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又是什么态度,带着这个问题读读5~12自然段。
2、投影出示: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发现了什么?
(3)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板书:关爱
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板书:乐园、爱园
4、引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三、回读总结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个美丽的园子,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充满——(指板书)乐趣,关爱,自由的园子。
2、再读第一小节,出示“呼兰河……”读出了什么?
3、回归课题,我们再来读课题,不是祖父的园子,也不是我的园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园子。
四、走进作者
1、介绍作者。
2、这祖父的园子,这园子中的慈爱祖父怎不令她难忘呢?
3、这是自由快乐的园子,这是爱的乐园,这是萧红的精神乐园!如果同学们那用心去阅读《呼兰河传》这本书,相信你的体会肯定会更加深刻。
五、布置作业阅读《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闹乐趣
笑关爱
活自由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