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优秀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演示文稿

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 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 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第21页,共24页。
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 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 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 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 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 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 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 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演示文 稿
第1页,共24页。
优选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第2页,共24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 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 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 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第3页,共24页。
[教法、学法]
教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 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 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 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 一的境界。
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
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
信》等;传记《三大师》《
三作家》等。
斯蒂芬·茨威格
第10页,共24页。
感知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叙事的要素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第11页,共24页。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时间 :
1912年
人物 :
斯科特一行5人
本文讲述了 1912年斯科特一
第21页,共24页。
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 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 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 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 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 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 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 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演示文 稿
第1页,共24页。
优选伟大的悲剧(优秀课件)
第2页,共24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 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 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 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第3页,共24页。
[教法、学法]
教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 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 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 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 一的境界。
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
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
信》等;传记《三大师》《
三作家》等。
斯蒂芬·茨威格
第10页,共24页。
感知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叙事的要素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第11页,共24页。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时间 :
1912年
人物 :
斯科特一行5人
本文讲述了 1912年斯科特一
22 伟大的悲剧课件(共43张PPT)

3.这五位勇士的经历总是让我们久久回味,作者称它是伟大 的悲剧?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惑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课文,说说为什么是“悲剧”呢?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1)死亡之悲 ①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死去了——同伴的逝世令人伤怀。 ②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 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所有人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 奥茨选择英雄式的死亡,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大家 此时的表现充满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 ③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 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2)失败之悲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 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写出了斯科特一行人在伟大梦想化为乌有时的无尽的悲伤、 沮丧的心情。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3)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 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 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 务,但心情是万般伤感的。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
家、诗人、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自传《昨日的 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传记《三 大师》《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
1.浏览文章并思考,找出这个伟大的悲剧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和结局,将这些内容勾画出来。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②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 眼睛不能人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1)死亡之悲 ①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死去了——同伴的逝世令人伤怀。 ②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 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所有人自身难保,对奥茨也爱莫能助。 奥茨选择英雄式的死亡,大家只能理解、尊重他的选择。大家 此时的表现充满令人绝望的无助和无奈。 ③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 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2)失败之悲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 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写出了斯科特一行人在伟大梦想化为乌有时的无尽的悲伤、 沮丧的心情。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3)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 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 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作证的任 务,但心情是万般伤感的。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
家、诗人、传记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自传《昨日的 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传记《三 大师》《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
1.浏览文章并思考,找出这个伟大的悲剧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和结局,将这些内容勾画出来。
学习任务二:明确内涵
②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 眼睛不能人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
《伟大的悲剧》PPT优秀课件

léi弱( 羸 )
步lǚ( 履 )
liàng qiàng( 踉跄 )
遗shuāng( 孀 ) 告qìng( 罄 ) 毛骨sǒng然( 悚 )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2)词语用于形容隆冬时的寒风。 毋宁: 不如。 吞噬: 吞食。 羸弱: 瘦弱。羸,瘦。 告罄: 指物质用完。罄,尽、空。 怏怏不乐: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表情。
海市蜃楼:
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比喻虚幻的事物。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速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时间 1912.1.16 1912.1.18 1912.2.17 1912.3.2 1912.3.21 1912.3.29
第22课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名言: 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佩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
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 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 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这节课让我们随着奥 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
1912.11.12
地点 白色雪原 南极点 返回路上 返回路上 返回路上 帐篷里
人物及事迹 斯科特一行五人登山 斯科特一行五人到达
埃文斯死去 到了下一个贮藏点 三人无法离开帐篷
三人死去
探险队找到三人的遗体
合作探究
1.“悲剧”之“悲”是指“悲伤”还是“悲壮”?既是“悲剧”又 何来“伟大”呢? 指悲壮。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整体感知
1.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未介绍)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满怀希望回南极,垂头丧气踏归途。 第二部分(4~13):不惧严寒顶风雪,疲惫不堪全军亡。 第三部分(14~16):英雄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敬仰。
第六单元
2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传记文学的特点,积累“拽”“凛冽”“姗姗 来迟”“海市蜃楼”等常考字词。
2.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概括内容要 点,厘清故事情节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4.学习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 知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 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 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成功者的辉煌 功绩,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悲剧往 往拥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等人作传更有意 义,更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到达南极(1-3)走向悲剧
勇敢
伟 大
探索 ,
的
返程遇难(4-13)经历悲剧
坚毅
悲
执着,
剧
诚信
安葬悼念(14-16)悼念悲剧
坦荡
“变得不安起来……” “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 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整体感知
1.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未介绍)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满怀希望回南极,垂头丧气踏归途。 第二部分(4~13):不惧严寒顶风雪,疲惫不堪全军亡。 第三部分(14~16):英雄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敬仰。
第六单元
2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传记文学的特点,积累“拽”“凛冽”“姗姗 来迟”“海市蜃楼”等常考字词。
2.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概括内容要 点,厘清故事情节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4.学习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 知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 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 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成功者的辉煌 功绩,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悲剧往 往拥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等人作传更有意 义,更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到达南极(1-3)走向悲剧
勇敢
伟 大
探索 ,
的
返程遇难(4-13)经历悲剧
坚毅
悲
执着,
剧
诚信
安葬悼念(14-16)悼念悲剧
坦荡
“变得不安起来……” “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 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伟大的悲剧 课件(共25张PPT).ppt

品味语言
1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一行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极度 沮丧、悲哀的心情。
品味语言
2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 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国旗:此时,在痛苦万分 的斯科特一行人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 蒙森似乎正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表现出斯科特一行人沮丧、 失落的心情。
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 想。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的比喻更加突出 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想想其写法
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课文中感人的“细节描写”。
(1)描摹个性的语言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 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 位大师》《罗曼 · 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心灵的焦灼》等。
读准字音
拽( zhuài ) 吞噬( shì) 角逐( jué ) 步履( lǚ ) 告罄( qìng )
——死亡之悲
合作探究
1.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 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合作探究
2. 斯科特一行人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 悲剧是“伟大”的?
《伟大的悲剧》PPT优质课件

之
的伟大,体现在
。
伟
大
(1)执着追梦的“伟大”。
体
探险是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也是
Hale Waihona Puke 悟 人类认识自然、开拓生存空间的不朽业,斯科特和他的
第二个到达者的命运。在斯科特看来,“第一个到达者
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真切表
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这对于
他们来说是最为悲伤的。
体 (2)无力生还之悲/死亡之悲
会
痛彻心扉地送别同伴,斯科特一行还要面对自己
悲 的绝望:饿死还是冻死,最后五人全部遇难。
剧 (3)为人做证之“悲”
壮举却被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称做是“伟大的悲剧”,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快速浏览课文,五分钟内完成阅读,随手勾画重要信息。
浏 阅读提示: 览 1、线性阅读和面式阅读相结合。线性阅读(阅读时,以短语 课 和句子为注视单位)和面式阅读(将两行以上的或者整段的 文 文字作为注视单位)
提 2、阅读时要随手勾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 取 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信 息
3、本文记叙的是一场探险活动,需要找出以下几个关键信
浏 息,谁在探险?探险的目标是什么?过程怎样?结果如何? 览 课 谁在探险: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 文 探险目标:为争夺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荣誉。
提 探险过程:达到终点,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返回 取 途中,遭遇罕见的恶劣天气。 信 探险结果:队员们在暴风雪中先后遇难。 息
阿蒙森决定,把体弱的狗杀掉,由强壮的狗拖3架雪橇,只带上两
个月的口粮,轻装向南极极点冲刺。“一定要赶到斯科特之前!”
阿蒙森的队员们互相勉励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9张PPT)

“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 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 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22 伟大的悲剧/
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 说你的理由。
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有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22 伟大的悲剧/
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对于人类来说 南极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大语文课件
2
22 伟大的悲剧/
这里有着湛蓝的天、洁白的雪和艳红的太阳
大语文课件
3
南 极 的 夜 晚 悲剧/
然而,在这能荡涤心灵的纯美景致之下 无处不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22 伟大的悲剧/
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
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
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材料),
写一篇阅读笔记。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 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 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 。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 好和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 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 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22 伟大的悲剧/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 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 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2 伟大的悲剧/
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 说你的理由。
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坚毅执著,有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无私的爱。
22 伟大的悲剧/
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22 伟大的悲剧/
对于人类来说 南极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大语文课件
2
22 伟大的悲剧/
这里有着湛蓝的天、洁白的雪和艳红的太阳
大语文课件
3
南 极 的 夜 晚 悲剧/
然而,在这能荡涤心灵的纯美景致之下 无处不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22 伟大的悲剧/
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
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
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材料),
写一篇阅读笔记。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 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 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 。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 好和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 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 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22 伟大的悲剧/
5、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 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 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41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战争后的十余年 间,茨威格的作品呈现爆发式态势。主要突出在小说和 传记作品的创作中。1917年创作戏剧《耶利米》,1920 年创作传记《马赛琳娜德博尔德》、人物评传《三大 师》、传记《罗曼·罗兰》,1922年创作小说集《热带癫 狂症患者》和《日内瓦湖畔的插曲》,1925年创作人物 评传《与恶魔搏斗的人》,1927年创作历史特写集《人 类群星闪耀时》等等。
身份?
• 5个,斯科特(海军上校)、鲍尔斯(身份不 明)、威尔逊(科研博士)、埃文斯(英国 海军军士)、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 尉)、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
整体感知
2.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 大”的?
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 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 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 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 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
全班自由朗读全诗,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初读抢答
• 1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 1912 •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 英国 •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什么
斯科特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 最后全军覆没,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斯科特非常迷信人拉雪橇的优越性,但对使 用爱斯基摩狗有偏见,因而他选择攀登南极点的主 要运输工具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3辆履带式拖拉机。 拖拉机只走了几天注油系统就坏了,只得作为一堆 废铁,扔在雪地里。由于马西伯利亚矮种马不能适 应南极高原恶劣的环境,体力不支,斯科特他们只 好在崎岖的冰原上用人力拖着笨重的雪橇步行前进, 消耗了队员大量体力,也影响了行进速度。
身份?
• 5个,斯科特(海军上校)、鲍尔斯(身份不 明)、威尔逊(科研博士)、埃文斯(英国 海军军士)、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 尉)、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
整体感知
2.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 大”的?
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 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 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 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 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
全班自由朗读全诗,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初读抢答
• 1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 1912 •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 • 英国 •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分别是谁?什么
斯科特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 最后全军覆没,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斯科特非常迷信人拉雪橇的优越性,但对使 用爱斯基摩狗有偏见,因而他选择攀登南极点的主 要运输工具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3辆履带式拖拉机。 拖拉机只走了几天注油系统就坏了,只得作为一堆 废铁,扔在雪地里。由于马西伯利亚矮种马不能适 应南极高原恶劣的环境,体力不支,斯科特他们只 好在崎岖的冰原上用人力拖着笨重的雪橇步行前进, 消耗了队员大量体力,也影响了行进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 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 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 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 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代表作】 《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 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等。
写作背景
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 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 绝望而归 带信作证
归途遇险
悲壮覆灭
细读感悟
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斯科特
——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 ——身份不明(未介绍)
威尔逊 ——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
——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 ——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总结概括文中记 叙的事件及发生的时 间、地点,完成表格。
2.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 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 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奥茨选择 走向暴风雪以减轻同伴的负担,就是撼人心魄 的例证。
3.诚实、守信。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
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 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 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4.无私、博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 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 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完 全是爱的真情流露,而看不到丝毫的恨意。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 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 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仅 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 撼和启迪。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 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说明。
1.坚毅、执着、不懈探索未知领域,勇 于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在离死亡只有寸步 之遥时,还继续进行着科学观察; 奥茨像一个英雄似的在暴风雪中向死神走去; 最后剩下的三人爬进睡袋,骄傲地等待死神 的来临; 斯科特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字词积累
zhuài
拽
kuàng zhù
wú夺Biblioteka 贮藏 毋宁shìqiè
lì léi
吞噬 胆怯 战栗 羸弱
pán shān
蹒跚
qìng
告罄
sǒng
毛骨悚然
yàng
怏怏不乐
chōng
忧心忡忡
【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 容事物新奇罕见。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
伟大的悲剧 优秀课件演示文稿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文中细节,品读重要语句,感受斯科特 探险队崇高的精神品质。 3.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培养团队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新课导入
伟大的探险家
1271年马克·波罗: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 之一; 1519年麦哲伦: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1909年罗伯特·皮尔瑞:最早到达北极; 1911年罗尔德·阿蒙森:最早到达南极。
而斯科特等五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 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 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 眠在茫茫冰雪中。茨威格发挥想象,根据斯科 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 书,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 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相关介绍
传记:文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 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 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 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一般由他人记述, 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纪实性是传记的 基本要求。
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例如:(1)斯科特为挪 威人阿蒙森作证
斯科特诚实、守信,有 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 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2)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 珍贵岩石样品
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3)斯科特在死后,还像亲兄弟一样搂着 威尔逊
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 国,前往南极。此时,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 一支探险队也正向南极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 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 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 达,比阿蒙森队晚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 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
南极:第七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矿物 220余种,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阿蒙森】1872年出生于挪威。他在探险史上 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 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 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 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 争对手斯科特船长的前面,从罗斯冰架东端的 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 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失败之悲:“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 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②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正是他自 己所热烈追的。”
③死亡之悲: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 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 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时间 1.16
地点
人物及事件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1.18
南极点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 要作证
2.17 屠宰场营地
埃文斯死去
3.2 3.21 3.29 10.29 11.12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帐篷里
无法离开帐篷
帐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营地 帐篷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遗体并垒了石墓
④世人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
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
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整体感知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 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 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 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