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监测常用样品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Common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for Animal Disease Monitoring
FANG Weiho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Jian'an District,Xuchang City,Xuchang Henan 461100,China)
0 引言
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诊断检测等工作皆需依据采 集到的动物样品来开展,检测、分析采集到的样品,能 帮助动物防疫机构对地区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充分了解, 高效研制与评估疫苗等,样品采集工作会对动物疫病监 测事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相关人员需深入学习与掌 握样品采集方面的知识技术,明确各个环节的注意要 点,不断提高样品采集水平。
Abstract: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disease monitoring,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animal diseases can be improved,and the safety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and meat food safety can also be guaranteed.Sample collection is a key link in animal disease monitoring.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sample collection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animal disease monitoring.The staff should combine the monitoring items and content,choose a reasonable sample collection method,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collection process to avoid irregularities,otherwise the sample quality will be affected. Keywords:animal disease monitoring,sample collection,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与检疫技术

赫 黝 篇 孵 ■ ■■■ ■_
动 物检 疫 样 品 的采集 与检疫 技 术
杜 秀 改 杨 波 ( 北省 大名县 畜牧 水 产局 060 ) 河 5 9 0
检 疫 就 是 应 用 各 种 诊 断 方 法 ,对 畜 禽 及 畜 禽 产 品 进 行 疫 病 检 查 。 动 物 检 疫 不 仅 是 兽 医 防 疫 丁 作 的 一 个 组 成 菌 量 最 多 的脏 器 或 内 容 物 。 动 物 濒 死
期 有 败 血 症 症 状 的 ,死 后 应 采 心 血 、
1 %的 碳 酸 镁 。 0
22 细 菌检 查 材 显 神 经 症 状 的 应 采 取 脑 、 脊 髓 ;有 黄 疸 ,贫 血 症 状
的 .应 采 取 肝 、脾 。
13 无 菌 性 .
迅速下降 。
12 典 型 性 .
在 采 样 过 程 中 ,采 样 人 员 要 注 意 安 全 。防 止 感 染 ; 同 时 防 止 因 病 原 扩
隔 离 检 疫 的 期 限 : 大 家 畜 一 般 不 超 过 4 , 禽类 1 ,野 生 动 物 2 , 0d 5d 5d 小 动 物 7 1 。在 整 个 隔 离 检 疫期 间 , ~0d 所 有 动 物 不 得 使 用 抗 生 素 药 物 和 接 种 疫 苗 ,以免 影 响结 果 判 定 。
1 检 疫 材 料 的 采 集 原 则
11 时 间 性 .
通 过 问 诊 、 视 诊 、触 诊 、 叩 诊 、 听 诊 和 嗅 诊 等 一 系 列 的 检 查 ,分 辨 健 康 家 畜 和 病 畜 ,是 活 畜 ( )产 地 检 疫 禽
最 常用 的方 法 。
3 2 隔 离检 疫 .
病 死 动 物 需 立 即 采 集 病 料 , 尤 其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与运送注意事项

‘
以利 今 后在 重 大动 物 疫病 防 控工 作 中发 挥 采样 、 监测 、 预 警方 面 1 . 2 . 2 填 写采样 单 的作用 ,为 重大 动 物疫 病防 控工 作奠 定基础 。 关键词 :采 样原 则 ;运 送要 求
近 年 来 , 随着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工 作 措 施 逐 步 加 强 ,防 控 I . 3 组 织样 品
入样 品 的 容器 放人 隔热 保温 瓶 内 ,再 放 入冰 块 ,然 后按 l O O g 冰 块 选取未经药物治疗 、症状最典型或病变最明显的样品 ,如有 加入食盐约3 5 g ,立 即将隔热瓶瓶 口塞紧。瓶内温度可达一 2 1 ℃左 并 发 症 ,还应 兼顾 采样 。 右 )。供细菌学检验或血清学检验 的样品,冷藏送实验室即可。 1 . 1 . 4 无 菌采样 装 样 品 的容 器 应贴 上 标 签 ,标 签要 防止 因冻 结而 脱 落 ,标签 标 明
的手段越来越多 ,动物病原学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成为常态 ,采 如果 养 殖 场 出现疫 病 ,在采 集 血清 样 品 的 同时 ,建 议应 同时 样 和 运 送 样 品 过 程 中如 果 措 施 不 到 位 ,不 仅 影 响 结 果 判 定 ,而 采集 发病 动物 的组 织样 品 ,填 写采样 单后 ,一 并送 检 。
装 载 样 品 的 容 器 可 选 择 玻 璃 的 或 塑 料 的 ,可 以 是 瓶 式 、试 采集样品的数量要满足诊断检测 的需要 ,并留有余地,以备 管式或袋式 。容器必须完整无损 ,密封不漏出液体。装供病原学 必 要 的复 检使 用 。 检 验样 品 的 容器 ,用 前 彻 底 清 洁 干 净 ,必 要 时 经 清 洁 液 浸 泡 ,
赵 笙钧 汤 仕 恩
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

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动物检疫工作是国家重要的防疫工作之一,能够有效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传播。
对于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样品的采集和检疫工作,才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保障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
一、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法1. 野生动物样品的采集在进行野生动物样品的采集时,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的病原体。
采集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和口罩,并携带消毒用品。
在野生动物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应当选择健康的野生动物进行采集,并确保采集的样品完整无损。
对于野生动物的标本,需要做好标注和记录工作,确保样品的追溯和管理。
2. 家畜样品的采集家畜样品的采集需要严格遵守动物保护法和动物福利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在进行样品采集时不会对家畜造成痛苦和伤害。
在进行家畜样品的采集时,需要选择健康的家畜进行采集,并确保采集的样品来源可追溯。
对于家畜样品的采集,应当使用专业的采样器具,并在采集后尽快将样品送至检疫机构进行检测。
3. 动物产品样品的采集动物产品样品的采集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检测要求采取相应的采集方法。
对于肉类、乳制品等动物产品样品的采集,需要确保样品的新鲜和干净,并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冰鲜、冷冻等特殊处理过的动物产品样品,需要在采集时严格控制温度和环境,并选择适当的采样点进行采集。
1. 样品的分析检测对于采集到的动物检疫样品,需要进行分析检测,确保样品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等相关物质。
对于野生动物样品的检测,需要对样品进行解剖和组织学检测,以及生物学检测等相关工作。
对于家畜样品的检测,需要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PCR检测等相关工作。
对于动物产品样品的检测,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等相关工作,确保产品的安全合格。
2. 样品的鉴定和报告在进行样品的检测后,需要做好样品的鉴定和结果的报告工作。
动物疫病采样实施方案

动物疫病采样实施方案一、引言。
动物疫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动物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采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动物疫病采样实施方案,以确保采样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采样人员的要求。
1. 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采样方法。
2. 采样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3. 采样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更新采样知识和技能,提高采样水平和质量。
三、采样工具和设备。
1. 采样工具应保持清洁和完整,避免污染样品。
2. 采样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3. 采样工具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采样方法。
1. 根据动物疫病的特点和流行情况,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时效性。
2. 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样品损坏。
3. 采样时,应注意动物的情况和行为,确保采样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五、采样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1. 采样样品应及时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样品的新鲜和完整。
2. 采样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防止样品腐败或变质。
3. 采样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保存和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采样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1. 采样工作应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采样工作的规范和质量。
2. 采样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采样工作。
七、结语。
动物疫病采样工作的规范和准确性,对于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采样人员能严格按照本方案进行采样工作,确保动物疫病的及时发现和控制,为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动物疫病采样技术规范

动物疫病采样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疫病检验样品采集、器械准备、包装及废弃物处置、记录、保存、运送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疫病病原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免疫学等实验室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50 新城疫检验技术规范GB/T 18635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GB/T 18935 口蹄疫诊断技术GB/T 18936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NY/T 541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样品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
本标准所称样品,系待进行实验室检验的材料。
3.2 病料来自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
3.3 采集通过一定的方法,按照特定的程序和要求,对样品进行收集、处理及整理的过程。
4样品采集原则4.1 动物疫病样品采集遵循适时、典型、无菌、适量和生物统计的原则。
4.2 发现疑似炭疽,禁止解剖。
4.3 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进行样品采集,采取包括相应的组织器官、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
4.4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监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数量应满足生物统计学的要求。
4.5 无法估计病因时,可对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系统全面的的采集。
4.6 如患畜(禽)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样品,死亡时间夏天不得超过6h,冬天不超过24h.5器械准备5.1器械的选择根据采集样品的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器械、容器等器材。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解析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解析动物检疫是指对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防疫措施。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下面将对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方法进行解析。
一、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法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应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和检疫目的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动物检疫样品可以分为活体样品和死体样品两种。
1. 活体样品的采集活体样品的采集应该注重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的活体样品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皮肤刮片等。
(1)血液的采集:一般采用动物耳朵尖部或者尾尖部的小静脉进行血液采集。
在采集前需要先用消毒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并使用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血管针采集血液。
(2)尿液的采集:尿液的采集需要将动物放置在无菌的容器中,等待其自然排尿。
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并尽量避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4)皮肤刮片的采集:皮肤刮片的采集需要使用专用的皮肤刮片,将其轻轻刮取被检测部位的角质层,并将采集的皮肤刮片放置在无菌容器中。
2. 死体样品的采集死体样品的采集需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样品污染。
主要的死体样品包括血液、组织、器官等。
(1)血液的采集:死体血液的采集需要尽可能在死亡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使用无菌器械将血液采集到无菌容器中。
(2)组织和器官的采集:死体组织和器官的采集需要使用无菌工具进行,遵循无菌操作流程。
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并将其放置在无菌容器中保存。
二、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方法动物检疫样品的检疫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检疫目的和检测项目而确定的。
主要的检疫方法包括病理学检疫、血清学检疫、分子生物学检疫等。
1. 病理学检疫:病理学检疫是通过对死体组织和器官的镜检、病理切片制备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等方法,来确定动物是否存在疾病。
病理学检疫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病变特征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等。
2. 血清学检疫:血清学检疫是通过对血液样品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来确定动物是否感染某种疾病。
血清学检疫主要包括免疫学试验和血清学指标的检测。
动物检疫样品采集及检疫方法

动物检疫样品采集及检疫方法动物检疫是一项重要的防疫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畜牧业和家禽业的疾病传播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
在动物检疫工作中,采集样品并进行检疫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方法以及检疫的方法和步骤。
1、血液样品:血液样品主要用于检测动物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诊断。
血液采集可以通过静脉采样、颈静脉穿刺或耳尖采样。
静脉采样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静脉导管或针头直接采集血液样本。
2、呼吸道样品:呼吸道样品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传染病,如禽流感等。
呼吸道样品可以采集咽喉拭子、鼻腔拭子或气管插管样本。
咽喉拭子是常用的采样方法,可以通过棉签或拭子在咽喉部位进行采集。
3、粪便样品:粪便样品主要用于检测肠道传染病,如猪瘟等。
粪便样品采集可以通过直肠检查或粪便收集盒采集。
直肠检查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通过插入肛门进行样本采集。
粪便收集盒采集方法相对简单,可以将粪便样品收集在特制的盒子中。
4、组织样品:组织样品主要用于病理检测和疾病诊断。
组织样品的采集需要进行动物解剖,并将有病变的组织取样。
取样后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
动物检疫的方法和步骤:1、样品采集: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样品进行检测。
采样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2、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的不同特性,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血液样品可以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粪便样品可以进行稀释或提取,组织样品可以切片或冻存等。
4、样品运输:采集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运输,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运输时需要注意保持恒温和避免振动。
5、样品检测: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如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生物学检测等。
6、结果分析和判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合格样品可以放行或放养,不合格样品要进行隔离或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
总结: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和检疫是确保畜牧业和家禽业安全的关键环节。
采集样品需要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在检疫过程中,对样品进行处理、保存、标记和运输,最终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采样前的准备、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635-2002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NY/T 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NY/T 5344.6-2006 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
NY/T 561-2002 炭疽诊断技术
DB 43/306-2006 动物防疫监督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农业部公告第50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动物卫生监督
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进行监督、批评以至处罚。
3.2 动物疫情监测
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
3.3 样品
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
3.4 抽样单元
同一饲养地、同一饲养条件下的动物群体或个体;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动物产品。
3.5 病料
来自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
3.6 采样
从动物或环境取得样品的过程。
3.7 随机抽样
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
3.8 流行率
某个时间内,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百分率。
3.9 被动监测
动物或动物产品出现异情况、或怀疑有疫病存在,由相关部门作出的针对性监测。
3.10 主动监测
按照特定目的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按计划实施的监测。
4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
4.1 先排除后采样的原则
急性死亡的动物,怀疑患有炭疽时,应先进行血液抹片镜检,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解剖采样。
4.2 尽早采样的原则
采集死亡动物的病料,应于动物死亡后2h以内采集,最迟不得超过6h。
4.3 无菌操作的原则
采样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刀、剪、镊子、器皿、注射器、针头等用具应事先消毒,一套器械与容器只能采集一种病料。
4.4 合理选择采样方法的原则
根据采样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合理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数量、部位与抽样方法,抽样时应注意减少和消除影响样品代表性的各种因素,使样品能最大限度地代表总体情况。
4.5 生物安全防护的原则
采样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避免对样品、环境的污染和对采样人员的伤害。
5 采样前的准备
5.1 采样人员
采样人员应熟悉动物防疫的有关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采样工作程序和采样操作技术。
一次采样不得少于两人,动物卫生监督采样时至少一人为动物防疫监督员。
5.2 器具和试剂
5.2.1 器具
5.2.1.1 动物检疫器械箱、采样箱、保温箱或保温瓶、解剖刀、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碘酒棉、注射器及针头。
5.2.1.2 样品容器(如西林瓶、平皿、1.5mL 塑料离心管、10mL 玻璃离心管及易封口样品袋、塑料包装袋等)。
5.2.1.3 试管架、塑料盒(1.5mL 小塑料离心管专用)、铝盒、瓶塞、无菌棉拭子、胶布、封口膜、封条、冰袋。
5.2.1.4 取样工具和盛样器具应当洁净、干燥,必要时作灭菌处理。
5.2.2 试剂
根据所采样品的种类和要求,准备不同类型的存放试剂,如PBS 缓冲溶液、30%甘油缓冲溶液等。
5.3 记录和防护材料
采样单、不干胶标签、签字笔、圆珠笔、记号笔、采样单、记录本、口罩、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胶靴等。
6 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6.1 采样方法
根据采样目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和方法
6.2 样品的抽取
6.2.1 被动监测和动物卫生监督检查时,采样应针对有患病征兆的动物或有明显病变的动物产品,在无法确定病因时,采集的样品应尽量全面。
6.2.2 主动监测时,应根据动物年龄、季节、周边疫情情况估计其流行率,确定抽样单元,在抽样单元内遵循随机取样原则,抽样数量应尽量满足统计学要求。
6.2.3 对具有食用、使用价值的样品,严禁随意扩大抽样的种类和数量。
采样数量一般要求见表1。
表1 动物产品样品采集数量
样品抽取后,采样人员在现场将样品分成三份,两份送检,一份留样备查。
6.4 记录和标注
样品信息详见附录 B和附录C,采样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逐项填写(一式三份),样品标签和封条应用圆珠笔填写,保温容器外封条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小塑料离心管上可用记号笔作标记。
6.5 样品包装
6.5.1 品种和种类不同的样品不应混样, 每份样品应仔细分别包装,在样品袋或平皿外面贴上标签,标签注明样品名、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6.5.2 存放样品的包装袋、塑料盒及铝盒应外贴封条,封条上应有采样人签章,并注明贴封日期,标注放置方向,切勿倒置。
6.5.3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样品运输包装参照《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执行。
6.6 样品保存和运送
6.6.1 包装好的样品应置于保温容器中运输,保温容器应密封,防止渗漏。
一般使用保温箱或保温瓶,保温容器外贴封条,封条有贴封人(单位)签字(盖章),并注明贴封日期。
6.6.2 一般情况下,样品应在特定温度(2~6)℃下运输,血清样品、拭子样品和组织样品可先作暂时的冷藏或冷冻处理,然后在保温箱内加冰袋冷藏运输。
6.6.3 样品包装后应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
样品到达实验室后,若暂时不处理,应冷冻(以-70 ℃或以下为宜)保存,不宜反复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