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本文介绍了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操作的技术规范,以达到无污染且具有代表性的目的。

组织准备方面,需要收集监测区域的各种资料,如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以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

同时,还需要了解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以及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性质资料、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法律法规、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气候资料、水文资料等。

现场查看是整理和利用调查信息的重要环节。

采样器具的准备包括工具类、器材类、文具类、安全防护用品等。

布点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简单随机、分块随机和系统随机。

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等方式获得随机数。

分块随机布点根据监测区域内土壤类型的不同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

系统随机布点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每个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

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更具代表性。

样品采集阶段包括前期采样、正式采样和补充采样。

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和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依据。

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

补充采样是指在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

最后,野外选点是采样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布点方法在监测区域内随机选取采样点进行采样。

为了符合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采样点应该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应设采样点。

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

采样点应该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米以上。

采样点应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

3.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3.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0m,每个剖面采集A、B、C 三层土样。过渡层(AB、BC)
一般不采样。当地下水位较高
时,挖至地下水出露时止。现 场记录实际采样深度,如0~20、 50~65、80~100cm。在各层次 典型中心部位自下而上采样,
切忌混淆层次、混合采样。
土壤剖面A、B、C层示意 图
《环境监测》
剖面样品采集
在山地土壤土层薄的地区,B层发育不完整时, 只采A、C层样。
《环境监测》
土壤样品的采集
《环境监测与分析》
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 在哪里布点。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 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 破坏处。
《环境监测》
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 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单个采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
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整的土壤,采集表层 (0~20cm)、中土层(50cm)和底土层 (100cm)附近的样品。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采样时间和频率
采样时间和频率
• 一般土壤在农作物收获期采样测定,必测项目一年测定一次, 其他项目3~5年测定一次。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采样量
舍去
舍去
舍去
•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 均匀的田块。
放射状布点法
•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网格布点法
•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放射状布点法 蛇形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 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环境监测》

农田土壤采样标准及样品采集

农田土壤采样标准及样品采集

农田土壤采样标准及样品采集一、农田土壤的定义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活动的场所。

农田土壤是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

二、农田土壤采样标准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照实反映其代表的区域地块客观状况的先决条件。

农田土壤的采样标准主要有《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认定的土壤、栽培基质采样可参考《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认定的土壤、栽培基质采集可参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054)。

三、农田土壤样品采集 (一)采样前预备 1.工具类土壤样品在采集前应预备好采样工具,按照检测项目实行合适的采样工具。

常用的采样工具有3种类型,即小土铲、管形土钻和一般土钻(图1-3)。

测量重金属含量的样品时,尽量用法小土铲、木片挺直采集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木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木片采集样品。

(1)小土铲。

在切割的土面上,按照采土深度用土铲采集上下全都的薄片。

这种土铲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用法,但比较费工(图1-4)。

(2)管形土钻。

其下部为一圆柱形开口钢管,上部为柄架。

按照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的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匀称土柱。

它的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特殊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集;但不适用于沙性的土壤或干硬的黏重土壤。

(3)一般土钻。

一般土钻用法起来也比较便利,但它只适用于湿润的土壤,不适用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不适用于沙土。

另外,一般土混杂,也是其缺点之一。

图1-3 采样工具图1-4 土铲取土 2.器材及文具类包括GPS定位仪、卷尺、塑料袋、布袋、土壤样品标签(图1-5)土壤采样单、记号笔、样品箱等。

图1-5土壤样品标签 (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指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生产与种植状况、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工农第1页共2页。

【VIP专享】DB51 T 1048-2010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第1部份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2010.3.1实

【VIP专享】DB51 T 1048-2010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第1部份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2010.3.1实

13.080.05B11DB51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第1部分: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il sampling(Part 1: For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or soil productivityassessment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048—2010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采样准备 (1)5 布点 (2)6 野外采样点的确定 (3)7 土壤样品的采集 (3)8 土壤样品的处理和贮存 (4)IDB51/T 1048—2010II前 言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昆、代天飞、程康宁、宋文琪、罗瑞、杨定清。

DB51/T 1048—2010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第1部分: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样品的布点、采集、处理和贮存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区域内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土壤样品的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NY/T1634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定一、引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至关重要。

而土壤样品的采集是这项调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科学、规范的采集技术能够确保采集到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土壤样品,为后续的分析测试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各类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三、采集准备工作(一)资料收集在进行土壤样品采集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分布、污染源分布等信息,以便合理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

(二)采样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采样工具,如土钻、铁锹、锄头、采样袋、标签、记号笔、GPS 定位仪等。

采样工具应事先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污染。

(三)人员培训采样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样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掌握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采样点布设原则(一)科学性原则采样点的布设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调查区域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污染源分布等因素,确保采样点具有代表性。

(二)随机性原则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采样点的随机性,以避免采样点过于集中或偏向某一特定区域。

(三)可行性原则采样点的布设应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如交通条件、采样场地的可达性等。

(四)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调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采样点的数量,降低调查成本。

五、采样点布设方法(一)网格布点法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均匀的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交叉点布设采样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形平坦、土地利用类型较为均匀的区域。

(二)分区布点法根据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分别布设采样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的区域。

土壤采样技术技术要求

土壤采样技术技术要求

土壤采样技术技术要求
首先,选择合适的采样工具。

常见的土壤采样工具有土壤钻、铲和锹等。

土壤钻适用于采集深层土壤样品,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钻孔根据需要;铲和锹适用于采集上层土壤样品,选择质量较好、无锈蚀和破损的工具,
避免造成土壤样品的污染。

其次,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

采样的点位应当有代表性,能够反
映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壤状况。

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
因素确定采样点位,同时需要注意避免显著的异质性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采样深度根据实际需要,一般可以分为0-20cm和20-40cm两个层次,也
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采集更深层次的土壤样品。

再次,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

土壤样品的污染会对后续的化学
分析和微生物研究产生干扰,因此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
的接触。

可以佩戴手套,使用洁净的采样容器,避免使用含有除草剂和现
场制备的肥料的将其来获取土壤样品。

此外,采样时需要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土壤样品的完整性对于后续的
实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采样后,应将土壤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干燥、筛分等处理。

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压实土壤,避免采集到大量空气和
杂质。

对于含有大颗粒物的土壤样品,可以使用筛网进行初步筛分。

总之,土壤采样技术是获取土壤信息的基础工作,合理的采样方法和
规范的操作过程对于后续的土壤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做好前期
采样工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土壤数据,为土壤改良、农业生产以及
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水分测定1.1土壤样品采集遵循多点、随机原则,每小区不少于两点。

用土钻分层次取土时,用标签纸在土钻上标好深度,务必盯准土钻刻度,以防采样过深或过浅。

从土钻中将土取出放入塑料袋时,为了防止上层土混入下层土,钻头上部2cm左右的土剔除不要。

同一小区各点同层土样放入编好号的塑料袋后,混匀,立即封口,以防止水分散失。

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1-2天内测土壤水分。

对于硝铵态氮等指标测定需用鲜样的,应立即放入4℃冰箱保存。

水分测定结束后,将土样袋口敞开,摆放在公共晾土架上风干一周左右。

取出风干土样,剔出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将其分为两份,保留部分应不少于200 g,将样品倒在塑料布上,用干净玻璃瓶子或硬木质碾压工具将土块捻碎,使其全部通过合适大小的筛子(根据测定指标确定,如全量养分<0.15mm,硝铵态氮、有效磷钾≤1mm,轻质有机质<2mm),装入对应编号的塑封袋中保存。

1.3土壤水分测定将采回的土样捏碎混匀后,称20g左右鲜土样放入称好重量的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下干燥24小时,待铝盒放凉后量铝盒和土样干重。

用土样鲜重和干重之差计算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土壤鲜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浸提及其测定与计算方法2.1土壤硝铵态氮的浸提与测定2.1.1浸提采回的新鲜土样捏碎、过3 mm筛后,称取5.00g新鲜土壤,加入1 mol·L-1KCL溶液50ml (土液比1:10)。

在120转左右/min下震荡1h,取出过滤,装入塑料瓶,盖紧瓶盖。

一起振荡的每批样品,需同时加3个空白做对照和1个标准土样的2个重复。

如浸提液不能及时测定,在每批浸提完后,上述土样、空白或标样的浸取液应立即放入于4℃冰箱冷藏。

2.1.2测定浸提液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土壤采样

土壤采样

金属采样器接触饿部分土壤,在取其样。
湖南美鑫隆生态环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量
一个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 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 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
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2016/6/2





如果是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 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 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 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 5个。 如果是爆炸污染型,以放射性同心圆方式布点,采样点不 少于 5个,爆炸中心采分层样,周围采表层土(0~20 cm )。 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 1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 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 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 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 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 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湖南美鑫隆生态环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2016/6/2
取样方法
铁锹、铁铲直接样。 采样筒取样 土钻取样 挖坑剖面取样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 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 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 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 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或木制 取土器采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

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

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

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

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

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

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

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


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

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或木制取土器采样。

9、样品重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10、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中,然后再用一个塑料袋套上,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具一张。

11、凉土
将采回的土样摊凉在塑料纸或报纸上,在室内风干,注意不要暴晒,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在半干时,用手将大土块掰碎,捡去石子和碎草,凉干后,放入原来的土样袋中,附上标签。

送交场农业服务中心化验室化验。

土壤采样化验流程示意图
采样标签(请用铅笔填写)
采样地点:管区大队田号上茬作物:产量:公斤/亩下茬作物:目标产量:公斤/亩采样人:采样日期:年月日注:此表均为必填内容,为测土配方施肥必需资料。

棋盘式采样法
S形采样法四分法采样图
采土工具挖土
取土分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