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泥土样品的收集是泥土剖析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关系到剖析成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精确的一个先决前提.因为泥土特别是农业泥土的差别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剖析误差大若干倍,是以必须十分看重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依据剖析目标和请求采取不合的采样办法和处理办法.一.泥土样品的收集(一)采样时光泥土中有用营养的含量随季候的转变而有很大变更.剖析泥土营养供给情形时,一般都在晚秋或初春采样.统一时光内采纳的土样,其剖析成果才干互相比较.(二)采样办法采样办法因剖析目标和请求的不合而有所不同:1.泥土剖面样品研讨泥土根本理化性质,必须按泥土产生层次采样.2.泥土物理性质样品假如是进行泥土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3.泥土盐分动态样品研讨盐分在剖面中的散布和变动时,不必按产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或20cm收集一个样品.4.耕层泥土混杂样品为了评定泥土耕层肥力或研讨植物发展期内泥土耕层中营养供求情形,采取这种办法.(1)采样请求在采样时,请求土样有代表性,是以需多点取样,充分混杂,布点平均,混杂样品的取样数目应依据实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平均而定,平日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垦植层泥土0~20cm,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2)采样办法依据地形.样点数目和地力平均程度安插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朴直,可采取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朴直,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取棋盘式采样办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外形长条或庞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取蛇形取样法(折线取样法)见图1所示,,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垦植层泥土20 cm 阁下,最多采到犁底层的泥土,对作物根系较深的泥土,可恰当增长采样深度.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用土钻时必定要垂直拔出土内.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泥土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分散起来混杂平均.量多时可用四分法弃去,取土样1kg 装入布袋或塑料袋,袋表里各放一标签,上面用铅笔写明编号.收集地点.地形.泥土名称.时光.深度.作物.收集人等,采完后将坑或钻眼填平.图2 小土铲采样图(3)采样数目假如采来的泥土样品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过剩的泥土弃去,一般1kg 阁下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剖析之用.四分法的办法是:将收集的泥土样品弄碎混归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假如所得的样品仍然许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目为止.见图3所示二.泥土样品的处理样品处理的目标是:(1)挑出植物残茬.石块.砖块等,以除去非土样的构成部分;(2)恰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剖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削减称样误差;(3)全量剖析项目,样品须要磨细,以使剖析样品的反响可以或许完整和一致;(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管,不致因微生物运动而霉坏,引起性质的转变.土块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图3 四分法取样泥土样品的处理包含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管和登记操纵.(一)风干和去杂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实时进行风干.其办法是将泥土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清洁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放期近阴凉湿润通风,又无特别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尘土污染的室内风干,经常翻动,加快湿润.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泥土),以免完整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等.若泥土中有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过多,应细心拣出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二)磨细和过筛物理剖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木板或胶板上用胶塞或圆木棍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经由过程l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从新碾碎,如斯重复多次,直到全体经由过程为止.不得摈弃或漏掉,但石砾切勿压碎.留在筛上的石砾称重后须保管,以备石砾称重盘算之用.用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盘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土样充分混杂平均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泥土颗粒剖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化学剖析时,取风干样品一份,细心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类新生体和侵入体,再用圆木棍将土样辗碎,使全体经由过程18号筛(1mm)这种土样可供速效性营养及交流机能.pH等项目标测定.测定泥土全氮.有机质等项目标样品,可用经由过程lmm筛孔的土样,用四分法或多点取样法掏出样品约50g,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体经由过程60号筛(孔径0.25mm)为止.假如须要测定全磷.全钾,还需从lmm土样中同样掏出约20g,磨细并使之全体经由过程100号筛(孔径0.15mm),分离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三)保管和登记样品装入广口瓶后,应贴上标签,记明土样号码.土类名称.采样地点.深度.日期.孔径.收集人等.瓶内的样品应保管在样品架上,尽量防止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等的影响,不然影响剖析成果的精确性.三.器具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思虑题1.泥土样品的收集与处理在剖析工作中有何意义?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lmm.<0.25mm和<0.l5mm的细土必须重复研磨,使其全体过筛?3.处理经由过程l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可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路过筛,分离收集两种筛下的土样进行剖析测定?为什么?1.附注:(一)依据土样处理成果,盘算泥土石砾的百分率.(二)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数,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目).筛号与筛孔直径对比见附表.附表尺度筛孔对比表。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采集
1.采样位置和方式:土壤样品采集的重点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应以少量的采样位置采样,采样的部位应尽
量按照规定范围内统一采样。
土壤分析的采样一般有三种方式:深层采样、浅层采样和特定深度采样。
其中,深层采样,就是将箱子放到一些深度,
将土壤从箱子中取出,可以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作为深层土壤样品;
拉深采样,指利用拉深器采集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特定深度采样,指从特
定深度的土壤中采集样品。
2.采样工具设备:采样的设备有多种,如土壤采样器、拉深器、抽土
机等,由于采样深度不同,应当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
3.采样容器:土壤样品的采样容器一般是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的不
锈钢制成的,有穿用型,填料式和其他型号的容器。
采样容器的尺寸应根
据采样深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浅层,采样容器的尺寸为20
cm×20 cm×30 cm;采深为60 cm及以下的,尺寸为30 cm×30 cm×60 cm;采深超过60 cm,应用大容量的采样容器。
二、土壤样品处理
1.现场处理:通常要在采样后即刻进行现场处理,即把样品放入带有
特定标志或抗酸的袋中,然后用封口机封口,以防止样品内部的氧气发生
变化。
2.实验室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水分测定1.1土壤样品采集遵循多点、随机原则,每小区不少于两点。
用土钻分层次取土时,用标签纸在土钻上标好深度,务必盯准土钻刻度,以防采样过深或过浅。
从土钻中将土取出放入塑料袋时,为了防止上层土混入下层土,钻头上部2cm左右的土剔除不要。
同一小区各点同层土样放入编好号的塑料袋后,混匀,立即封口,以防止水分散失。
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1-2天内测土壤水分。
对于硝铵态氮等指标测定需用鲜样的,应立即放入4℃冰箱保存。
水分测定结束后,将土样袋口敞开,摆放在公共晾土架上风干一周左右。
取出风干土样,剔出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将其分为两份,保留部分应不少于200 g,将样品倒在塑料布上,用干净玻璃瓶子或硬木质碾压工具将土块捻碎,使其全部通过合适大小的筛子(根据测定指标确定,如全量养分<0.15mm,硝铵态氮、有效磷钾≤1mm,轻质有机质<2mm),装入对应编号的塑封袋中保存。
1.3土壤水分测定将采回的土样捏碎混匀后,称20g左右鲜土样放入称好重量的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下干燥24小时,待铝盒放凉后量铝盒和土样干重。
用土样鲜重和干重之差计算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土壤鲜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浸提及其测定与计算方法2.1土壤硝铵态氮的浸提与测定2.1.1浸提采回的新鲜土样捏碎、过3 mm筛后,称取5.00g新鲜土壤,加入1 mol·L-1KCL溶液50ml (土液比1:10)。
在120转左右/min下震荡1h,取出过滤,装入塑料瓶,盖紧瓶盖。
一起振荡的每批样品,需同时加3个空白做对照和1个标准土样的2个重复。
如浸提液不能及时测定,在每批浸提完后,上述土样、空白或标样的浸取液应立即放入于4℃冰箱冷藏。
2.1.2测定浸提液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特点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代表研究区域内的土壤类型和土壤特性。
2.采样工具的选择:采样工具应该干净、无毒害物质残留,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土壤钻、土锥、铁锹等。
3. 采样深度的确定:根据需求确定采样深度,常用的土壤样品采集深度为0-20cm和20-40cm,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采样点的标记:在采样点附近做好标记,标明采样点的编号和采样深度,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5.采样方法:根据采样深度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一般常用的有冲刷法、钻孔法和铲取法。
冲刷法适用于较浅层的土壤采集,钻孔法适用于较深层的土壤采集,铲取法适用于较松散的土壤采集。
6.采样量的确定:采样量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要求确定,一般推荐采集1-2千克左右的土壤样品。
7.采样过程的注意事项:避免采样工具污染土壤样品,采样过程中避免有机溶剂和农药等物质的污染,同时要避免土壤样品的氧化和水分的流失。
二、土壤样品的处理1.去除杂质:采样后的土壤样品可能会夹杂有根系、植物残体、动物体等杂质,需要进行筛选和去除杂质。
2.预处理:不同研究目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土壤样品的干燥、研磨和筛选等。
3.分析样品的制备:根据研究要求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制备,包括土壤pH值的测试、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提取、重金属元素的提取等。
三、土壤样品的贮存1.样品容器的选择:选择无毒、无污染、密封性好的样品容器,常用的有塑料袋、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2.密封:将土壤样品装入容器后,密封好容器,避免土壤样品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氧化和水分流失。
3.贮存条件的选择:贮存土壤样品的环境要求干燥、避光、低温、通风,一般推荐贮存温度为4-8摄氏度。
4.样品标记:在样品容器上标明样品的编号、采样日期和采样点信息,便于后续的使用和追踪。
5.贮存时间的限制:土壤样品的贮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半年,长时间的贮存容易导致样品的氧化和养分的流失。
土壤样品的采集

5.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L-1(NaPO3)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五、结果计算
1.将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2.计算小于0.01毫米土粒的百分含量
<0.01毫米土粒% =
根据<0.01毫米土粒%,查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见表2—2),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比重计速测法结果登记表
土壤名称吸湿水%测定日期
风干土重
(g)
烘干土量
(g)
样品读数
(g/l)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重力加速度
r土粒的半径
d1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介质(水)的密度
μ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0.5mol·L-1( Na2C2O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一、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位: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分析时要注意不同土层的特性,如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差异,植被覆盖情况等。
避免采样点位受到明显污染以及地表水入侵。
2.采样工具:采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杆进行采样。
钻头直径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避免使用过大的钻头,以免破坏样品结构。
另外,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剖面情况,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有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等。
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
4.采样方式:采样时应将土壤钻杆尽可能完全插入土壤中,以获取整个采样深度的土壤。
每个采样点位需要采集若干个子样品,然后混合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5.样品容器: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密封好,并且在容器上标明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湿土壤样品进行晾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可以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
2.保存样品:处理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
可以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保存,避免样品湿氧化或污染。
3.样品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数量和分析项目等要求。
总结: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正确选择采样点位、采样工具和采样深度,以及合理的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都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此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剖面土壤样品主要是研究土壤类型及生成发育,根据地形、植被、土类等选定取样点,挖掘剖面,按土壤发育层次,自下而上的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个发生层都采。
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一般采集一公斤左右,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剖面号数、土层深度、采样深度、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等。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的采集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须采原状样品,如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部取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的样品,采样时须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不使样品变形,并须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部分,保留原状土样,然后将采样品置于铁盒,或塑料盒中保持,,携回室内进行处理。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采样,而自地表起每10厘米或20厘米采集一个样品。
4、耕作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为了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样一般不需挖土坑,只需取耕作层土壤20厘米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如小麦)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为了正确地反映土壤养分动态和植物长势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实验区的面积确定采样点多少,通常为5—20个点,可采用图1—1所示正确的蛇形取样法进行采样,采样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片的土壤样品(图1—2),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田块号数、日期、采集人等。
土壤分析实验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
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
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1.确定采样单元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
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
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
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
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取土。
4.混合土样的制备?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
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入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
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
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 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 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 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 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 ,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 ,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 、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0石砾含量(%)=
石砾重量 —————————
土壤总重量
×10
附注: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 数,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 (目)。筛号与筛孔直径(mm)对照见附表。
附表 标准筛孔对照表
筛
号
筛孔直径(毫米 )
筛
号
筛 孔 直 径(毫米 )
2.5
8.00
35Βιβλιοθήκη 0.50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是 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 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 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 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一、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 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 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 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 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 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mm左右的土壤,然 后倾斜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图1)。将 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 要量装入袋中带回。
(三)土壤物理分析样品
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 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 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 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 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 压而变形。
(四)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土样
为查明植株生长失常的原因,所采土壤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大面积危 害者应取根际附近的土壤,多点采样混 合;局部危害者,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 ,按好、中、差分别取样(土壤与植株同 时取样),单独测定,以保持各自的典型 性。
(五)采样时间
土壤某些性质可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因此应 根据不同的目的确定适宜的采样时间。一般在 秋季采样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对养分的需求程度 ,因而建议在定期采样时在一年一熟的农田的 采样期放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和后茬作物种植前 为宜,一年多熟农田放在一年作物收获后。不 少情况下均以放在秋季为宜。当然,只需采一 次样时,则应根据需要和目的确定采样时间。 在进行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的情况下,为了便于 比较,每年的采样时间应固定。
20
0.84
270
0.053
25
0.71
325
0.044
2.磨细的土壤先用孔径为1mm(18号筛) 的土筛过筛,用作颗粒分析土样,(国际 制通过2mm筛孔)反复研磨,使<1mm的 细土全部过筛。粒径>1mm的未过筛石 砾,称重(计算石砾百分率)后遗弃。
3.将<1mm的土样混匀后铺成薄层,划成 若干小格,用骨匙从每一方格中取出少量 土样,总量约50g。仔细拣出土样中的植物 残体和细根后,将其置于乳钵中反复研 磨,使其全部通过孔径0.25mm(60号筛) 的土筛,然后混合均匀。 经处理的土样,分别装入广口瓶,贴上标 签。
(二)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 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 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 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个,其分布 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 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四、思考题
1.采集与处理土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1mm和<0.25mm的 细土必须反复研磨使其全部过筛? 3.处理通过孔径1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 ,能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起过筛,分别收集两种土 筛下的土样进行分析测定?为什么?
4.根据土样处理结果,计算土壤石砾百分率。
二、土样的数量
一般1kg左右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 采集的土样如果太多,可用四分法淘汰。四分 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样弄碎,除去石砾和 根、叶、虫体,并充分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 角线分成四份,淘汰对角两分,再把留下的部 份合在一起,即为平均土样,如果所得土样仍 嫌太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留下的土样 达到所需数量(1kg),将保留的平均土样装入 干净布袋或塑料袋内,并附上标签。
3
6.72
40
0.42
3.5
5.66
45
0.35
4
4.76
50
0.30
5
4.00
60
0.25
6
3.36
70
0.21
7
2.83
80
0.177
8
2.38
100
0.149
10
2.00
120
0.125
12
1.68
140
0.105
14
1.41
170
0.088
16
1.18
200
0.074
18
1.00
230
0.062
三、土样处理
(一)风干处理
野外取回的土样,除田间水分、硝态氮、亚铁 等需用新鲜土样测定外,一般分析项目都用风干 土样。方法是将新鲜湿土样平铺于干净的纸上, 弄成碎块,摊成薄层(厚约2厘米),放在室内 阴凉通风处自行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和酸、 碱、蒸气以及尘埃等污染。
(二)磨细和过筛
1.挑出自然风干土样内的植物残体,使土 体充分混匀,称取土样约500g放在乳钵内 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