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采集
1.采样位置和方式:土壤样品采集的重点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应以少量的采样位置采样,采样的部位应尽
量按照规定范围内统一采样。
土壤分析的采样一般有三种方式:深层采样、浅层采样和特定深度采样。
其中,深层采样,就是将箱子放到一些深度,
将土壤从箱子中取出,可以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作为深层土壤样品;
拉深采样,指利用拉深器采集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特定深度采样,指从特
定深度的土壤中采集样品。
2.采样工具设备:采样的设备有多种,如土壤采样器、拉深器、抽土
机等,由于采样深度不同,应当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
3.采样容器:土壤样品的采样容器一般是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的不
锈钢制成的,有穿用型,填料式和其他型号的容器。
采样容器的尺寸应根
据采样深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浅层,采样容器的尺寸为20
cm×20 cm×30 cm;采深为60 cm及以下的,尺寸为30 cm×30 cm×60 cm;采深超过60 cm,应用大容量的采样容器。
二、土壤样品处理
1.现场处理:通常要在采样后即刻进行现场处理,即把样品放入带有
特定标志或抗酸的袋中,然后用封口机封口,以防止样品内部的氧气发生
变化。
2.实验室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
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1所示图1 采样点分布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
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
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水分测定1.1土壤样品采集遵循多点、随机原则,每小区不少于两点。
用土钻分层次取土时,用标签纸在土钻上标好深度,务必盯准土钻刻度,以防采样过深或过浅。
从土钻中将土取出放入塑料袋时,为了防止上层土混入下层土,钻头上部2cm左右的土剔除不要。
同一小区各点同层土样放入编好号的塑料袋后,混匀,立即封口,以防止水分散失。
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1-2天内测土壤水分。
对于硝铵态氮等指标测定需用鲜样的,应立即放入4℃冰箱保存。
水分测定结束后,将土样袋口敞开,摆放在公共晾土架上风干一周左右。
取出风干土样,剔出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将其分为两份,保留部分应不少于200 g,将样品倒在塑料布上,用干净玻璃瓶子或硬木质碾压工具将土块捻碎,使其全部通过合适大小的筛子(根据测定指标确定,如全量养分<0.15mm,硝铵态氮、有效磷钾≤1mm,轻质有机质<2mm),装入对应编号的塑封袋中保存。
1.3土壤水分测定将采回的土样捏碎混匀后,称20g左右鲜土样放入称好重量的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下干燥24小时,待铝盒放凉后量铝盒和土样干重。
用土样鲜重和干重之差计算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土壤鲜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浸提及其测定与计算方法2.1土壤硝铵态氮的浸提与测定2.1.1浸提采回的新鲜土样捏碎、过3 mm筛后,称取5.00g新鲜土壤,加入1 mol·L-1KCL溶液50ml (土液比1:10)。
在120转左右/min下震荡1h,取出过滤,装入塑料瓶,盖紧瓶盖。
一起振荡的每批样品,需同时加3个空白做对照和1个标准土样的2个重复。
如浸提液不能及时测定,在每批浸提完后,上述土样、空白或标样的浸取液应立即放入于4℃冰箱冷藏。
2.1.2测定浸提液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土壤样品前处理过程及其主要注意事项

土壤样品前处理过程及其主要注意事项《土壤样品前处理过程及其主要注意事项》土壤样品前处理是土壤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确保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并有效地减少实验误差。
本文将介绍土壤样品前处理的过程,并列举几个主要的注意事项。
一、土壤样品前处理的过程1. 样品采集: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采样地点需要覆盖该土壤类型的整个分布区域,并避免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混合。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使用干净的工具,如不锈钢锹或锄头,并避免与任何污染物接触。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样品处理,以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物质。
这包括移除土壤中的植物残渣、石块和根系等。
对于含有颗粒较大的土壤样品,可以使用筛网进行筛分,以去除颗粒。
3. 样品干燥:将样品在室温下晾干或使用风扇进行干燥,以去除土壤中的水分。
干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受到灰尘、杂质和其他干扰物质的污染。
4. 样品研磨:对干燥的土壤样品进行研磨,以获得均匀、细粉末的样品。
这可以通过使用研钵和研杵、研磨器等设备进行。
5. 样品储存:将研磨后的土壤样品储存在干燥、避光、密封的容器中。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样品分为多个部分,并分别保存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二、主要注意事项1. 无污染:在样品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避免与任何污染物接触。
使用干净的工具和容器,避免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落入样品中。
2. 全面代表性: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以反映整个土壤类型的特征。
样品的采样点需要尽可能地覆盖整个分布区域,并避免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混合。
3. 均匀粉末:样品研磨后,需要确保获得细粉末的样品。
这能提高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4. 保存妥善:研磨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水分和其他污染物的进入。
同时需要分别储存样品的多个部分,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综上所述,《土壤样品前处理过程及其主要注意事项》介绍了土壤样品前处理的过程,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干燥、研磨和储存等关键步骤。
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

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一、土壤样本采集方法1.选择采样区域:根据农作物覆盖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等因素选择采样区域。
通常采样区域大小应符合站点的特点,一般为10-100亩。
2.制定采样网格:将采样区域划分为重复、等尺度的网格,计算网格的数量和大小。
网格的大小应根据采样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整。
3.采样点的选择:根据采样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边界上选择一个采样点。
应注意避开异常地带,如废弃物堆积区、建筑物周围等。
4.采样器具的准备:准备好采样用的工具和袋子,包括铁锹、塑料袋、小铁锹等。
采样工具应洁净无锈,避免对样品产生二次污染。
5. 采样点的采集:到达采样点后,用手持土壤钻或铁锹采集土壤样本。
每次采集时应深入土壤表面15-30cm,并取多个子样混合作为综合样品。
6.样品包装:将采集好的土壤样本放入塑料袋中,并标明采样点的编号和采样日期等必要信息。
保持样品干燥、完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
7.样品送检:将采集好的土壤样本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
在送样时应填写详细的采样信息,如采样点位置、采样日期、样品编号等信息。
二、土壤理化分析方法1.土壤质地分析:通过筛选和称量土壤中的不同粒径颗粒,根据粒径比例计算土壤的质地类型,如砂壤土、壤土、黏壤土等。
2.pH值测定:使用酸碱指示剂、电极酸度计等设备测定土壤的pH值。
pH值的高低决定了土壤的酸碱程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
3.有效养分测定: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
可以通过水浸、酸提、碱提等方法提取土壤中的养分,然后使用色谱仪、光度计等设备测定养分浓度。
4.有机质含量测定:使用干燥后燃烧法、氧化还原法、盐酸酸解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
5.土壤结构分析:通过土壤饱和度法、干稳态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孔隙度、团聚度、密实度等参数,从而评估土壤的结构状况。
6.重金属含量测定: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一、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位: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分析时要注意不同土层的特性,如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差异,植被覆盖情况等。
避免采样点位受到明显污染以及地表水入侵。
2.采样工具:采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杆进行采样。
钻头直径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避免使用过大的钻头,以免破坏样品结构。
另外,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剖面情况,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有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等。
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
4.采样方式:采样时应将土壤钻杆尽可能完全插入土壤中,以获取整个采样深度的土壤。
每个采样点位需要采集若干个子样品,然后混合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5.样品容器: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密封好,并且在容器上标明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湿土壤样品进行晾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可以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
2.保存样品:处理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
可以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保存,避免样品湿氧化或污染。
3.样品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数量和分析项目等要求。
总结: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正确选择采样点位、采样工具和采样深度,以及合理的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都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能够保证样品质量,避免误差产生,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
下面将介绍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1. 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该具有代表性,并且需要满足采样目的的要求。
一般选择生长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层深度等条件相似的地方作为采样点。
2. 采样工具: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土壤钻和铲子。
采样要求工具无钢结构,避免污染样品,采样前应用纯水擦拭清洁。
3. 采样方式:将采样工具垂直插入土壤表面,向下旋转,直到采样工具的长度深入到采样点下方水平深度的下重,然后把采样工具取出并倒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内。
每个采样点至少取三个样品,混合搅拌成一份代表性样品。
同样地,基于采样目的,可采一些浅表土样品或稳定的土壤颗粒或团聚体。
1. 保存保持样品:采样后根据需要,可选择室温或低温保存采集好的土壤样品。
样品不使用时应密封,并在样品袋上标明采集时间和地点。
2. 样品分析前的预处理:对于含有根和根系的土壤样品,应将其洗净,并去除残留根系;对于含沉积物的土壤样品,应先用0.05mol/L酸解除其影响。
对于一些包含有机物质的土壤样品,可采用饱和除尘纯水浸泡后沉淀用无机酸(如盐酸、硝酸、氢氧化钠)进行清洗再用纯水反复洗涤并干燥至恒重,最后研磨成粉末供分析之用。
3. 样品分析前的破碎:采集好的土壤样品应破碎成小颗粒,以利于分析和混合。
破碎方法包括自然晾干和机械破碎等。
4. 保持样品的湿度:在样品分析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样品的湿度。
干燥的土壤样品会影响土壤分析的结果。
总之,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工作是土壤分析的关键之一,削样品钻取样的设备要求是安全、方便;而模拟真正采出来的土壤方式则是保持样品的湿度,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从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集样品,并注意正确保存样品的方式。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此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剖面土壤样品主要是研究土壤类型及生成发育,根据地形、植被、土类等选定取样点,挖掘剖面,按土壤发育层次,自下而上的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个发生层都采。
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一般采集一公斤左右,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剖面号数、土层深度、采样深度、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等。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的采集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须采原状样品,如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部取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的样品,采样时须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不使样品变形,并须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部分,保留原状土样,然后将采样品置于铁盒,或塑料盒中保持,,携回室内进行处理。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采样,而自地表起每10厘米或20厘米采集一个样品。
4、耕作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为了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样一般不需挖土坑,只需取耕作层土壤20厘米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如小麦)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为了正确地反映土壤养分动态和植物长势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实验区的面积确定采样点多少,通常为5—20个点,可采用图1—1所示正确的蛇形取样法进行采样,采样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片的土壤样品(图1—2),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田块号数、日期、采集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Ⅰ-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配方施肥是一种以最少的肥料投入得到农作物最高产量的农业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是测出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种植作物的品种、目标产量决定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
土壤样品采集是决定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环节,因此请严格按下列方法采集土样。
对作物根系较浅的种植地只需取耕层20厘米深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种植地如小麦应适当增加深度,果园土壤样品在耕层40厘米深处采集,采样点的多少可根据试验区耕地面积大小和地形而定,地块面积较小的要采5个点以上,地块面积较大的应采20个点以上。
取样点的分布最好采用S型采样法或十字交叉法。
(见图一)采来的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一部分保留1斤土样即可(见图二)。
其方法是:把采来的土样倒在干净的木板或塑料布上,用手将土块捏碎,用镊子夹去土样中的作物根系、昆虫、石块等杂物,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及火烤,以免发生氧化反应。
把风干后的土样用木棍或玻璃瓶碾碎(不可用金属制品),然后用1—2毫米筛子筛一遍。
把筛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如数量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般用50克土样即可,完成土样处理后,请填写土壤登记表。
注:如一户有几个土样或几户各有一个土样可将土壤登记表分别填好,并在土样包装上做上与登记表同样内容的标记,以免搞错。
避免在粪堆底上和同一垄上以及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采样时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样样品,每个样品点采取的土壤厚、薄、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有机肥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堆肥、厩肥、沤肥、草塘肥、沼气肥、牲畜粪尿以及人粪尿等都是有机肥,这些肥料大都是很不均匀的,采样时应注意多点取样,一般应在翻堆混匀后,选择10—20个采样点,大块和散碎的肥料比例相近,把采到的若干样品放在一块干净的塑料布上,送入室中风干,摊开晾干,再把样品弄碎、剪细、混匀,再用四分法缩分至500克左右,磨细并全部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装入样品瓶中。
如果有机肥样品中夹有较多石块,应捡出另外称重,并计算其占原有样品的百分数,如需测定有机肥料中的NH4和NO3,则需用新鲜样品,即不经风干立即进行测定。
粪尿和沼气肥是液体和固体混合肥,可先混匀在未分层前取出500毫升左右放入密闭容器中,用玻璃棒将固体充分捣碎,在分析称样前应反复振摇容器充分混匀。
四分法:Ⅱ-土壤养份测试方法一、土壤铵态氮(靛酚兰法)(一)土壤浸提液氯化钾溶液配制:从试剂箱中取出一袋氯化钾溶于200毫升的蒸馏水中。
(二)测定步骤:1:称取5克通过2毫米孔径的风干土样放入三角瓶或塑料瓶中,加入土壤浸提剂氯化钾溶液25毫升,用手震荡20分钟,用过滤纸过滤于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此液为待测液。
2:吸取土壤浸提剂氯化钾溶液5毫升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土壤待测液5毫升放入另一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4ppm的铵态氮标准液5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5毫升酚液和10毫升次氯酸钠,2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3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结果计算:土壤铵态氮(ppm)=测得待测液含量值(C值)×浸提时的液土比(液土比为5)二、土壤有效磷(钼兰法)(一)1:土壤浸提剂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从试剂箱中取出一袋碳酸氢钠溶于200毫升蒸馏水中。
2:硫酸钼锑抗显色剂配制:1.5克抗坏血酸溶于100毫升硫酸钼锑液中。
(注:此液不易保存,使用时当天配制。
)(二)测定步骤:1:称取2克通过2毫米孔径的风干土样放入三角瓶或塑料瓶中,加入土壤浸提剂碳酸氢钠溶液40毫升,在25±1摄氏度下用手震荡30分钟,用过滤纸过滤于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此过滤液为待测液。
2:吸取土壤浸提剂碳酸氢钠溶液5毫升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土壤待测液5毫升放入另一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1ppm的有效磷标准液5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5毫升硫酸钼锑抗显色剂,排出气体,再各加4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3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结果计算:土壤有效鳞(ppm)=待测液含量值(C值)×浸提时液土比(液土比为20)三、土壤速效钾(比浊法)(一)土壤浸提剂硝酸钠溶液配制:从试剂箱中取出一袋硝酸钠溶于200毫升的蒸馏水中。
(二)测定步骤:1:称取6克通过2毫米孔径的风干土样放入三角瓶或塑料瓶中,加入土壤浸提剂硝酸钠溶液30毫升,用手间接震荡30分钟,用滤纸过滤于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此过滤液为待测液。
2:吸取土壤浸提剂10毫升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土壤待测液10毫升放入另一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20ppm的速效钾标准液10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EDTA二钠溶液10滴、甲醛溶液2毫升、百里酚酞指示剂2滴,然后再向各烧杯中分别加入2毫升四苯硼钠溶液和4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5—1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结果计算:土壤速效钾(ppm)=待测液含量值(C值)×浸提时的液土比(液土比为10)四、土壤有机质比色法(水合热—氧化反应法)(一)测定步骤:1:吸取蒸馏水3.0毫升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2:称取通过0.5毫米孔径的风干土样1克(精确至0.001克)放入另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再加入3毫升的蒸馏水,充分将土样摇散。
3:吸取土壤有机质标准液2毫升再放入另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补加1毫升的蒸馏水,其含量为10毫克。
4:向上述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毫升重铬酸钾溶液和10毫升浓硫酸,不断摇动,停放20分钟后再各加10毫升的蒸馏水摇匀,再静放沉淀(注:有条件的用户可将有土样的小烧杯中的混合液离心)。
5:分别吸取上述各小烧杯中的溶液(有土样的小烧杯须吸取澄清液)各10毫升,分别放入50毫升的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结果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土壤有机质(%)=[(C×1.724)/(m×10 )]×100×1.32=(C/m)×0.23式中:C——待测液含量 m——土壤质量(1克)Ⅲ-化学肥料测试方法一、复合肥料测试方法复合肥料氮的测试:(一)请用户自己准备浓硫酸(分析纯 98%)。
(二)测定步骤:1:称取和均研碎的复合肥料1.000克放入50毫升的小三角瓶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将肥料溶解湿润,再加入3毫升的浓硫酸用小火加热(不停摇动),待溶液减少到大约一半即可。
将三角瓶从火上拿下,冷却,然后将溶液转移到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从定容液中吸取1毫升放入另一个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再次定容。
此液为待测液。
2:吸取蒸馏水5毫升放于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待测液5毫升放于另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8ppm铵态氮标液5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5毫升酚液和10毫升次氯酸钠,2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3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结果计算:肥料氮(%)=仪器测试值×100/1×100/1×100/106式中:前两100—为样品前处理稀释倍数前1—称取样品的质量后1—为取样品体积100/106—ppm转变为 % 的含量复合肥料磷的测试:(一)1:浸提剂柠檬酸溶液的配制:从箱中取出一袋柠檬酸溶于200毫升蒸馏水中。
2:硫酸钼锑抗显色剂配制:1.5克抗坏血酸溶于100毫升硫酸钼锑液中。
(注:此液不易保存,使用时当天配制。
)(二)测试步骤:1:称取和均研碎的复合肥料0.200克,放入三角瓶或塑料瓶中,加入浸提剂柠檬酸溶液30毫升,加塞震荡30分钟,用中速无磷过滤纸过滤。
吸取滤液1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此液为待测液。
2:吸取5毫升蒸馏水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5毫升待测液放入另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2ppm有效磷标液5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5毫升硫酸钼锑抗显色剂,排出气体,再各加4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3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结果计算:肥料磷含量(P2O5%)=测得待测液含量×30/0.2×100/1×100/106×2.2913式中:30、100—为样品前处理稀释倍数0.2—称取样品的质量1—吸取样品的体积100/106—ppm转变为 % 的含量2.2913—纯磷转变为 P2O5转变系数复合肥料钾的测试:(一)测定步骤:1:称取和均研碎的复合肥料0.500克,放入三角瓶或塑料瓶中,加入蒸馏水30毫升,加塞震荡30分钟,用中速过滤纸过滤。
吸取滤液1毫升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一半,再加入1—2滴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5分钟,待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
此为待测液。
2:吸取蒸馏水10毫升放入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作空白液。
3:吸取待测液10毫升放入另一清洁的小烧杯中。
4:吸取20ppm的速效钾标准液10毫升再放入另外一个清洁的小烧杯中。
5:向上述各烧杯中分别加入EDTA二钠溶液10滴、甲醛溶液2毫升,然后再向各烧杯中分别加入2毫升四苯硼钠溶液和40毫升蒸馏水,摇匀停放5—10分钟。
6:上仪器比色测定: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结果计算:肥料钾含量(K2O%)=测得待测液含量×30/0.5×100/1×100/106×1.2046式中:30、100—稀释倍数0.5—称取样品质量1—吸取样品体积100/106—ppm转变为 % 的含量1.2046—将纯钾转变为 K2O的系数二、单质化肥测试方法氮肥的测试:(一)尿素的测试:尿素的测试方法和过程与复合肥料中氮的测试完全一样,只是在称样品的时候将1克变为0.2克即可。
(二)其它一些单质氮肥的测试:1:单质氮肥待测液的制备:称取样品1.000克,放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将肥料充分溶解,然后补加水稀释至刻度。
从定容液中再吸取1毫升放入另一个100毫升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再次稀释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