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实验一_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 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 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 实际的分析结果。
实验目的
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 (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
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
附注: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目)。筛号与筛孔直径(mm)对照见附表。
附表 标准筛孔对照表 筛 号 筛孔直径(mm) 筛 号 筛 孔 直 径(mm) 2.5 8.00 35 0.50 3 6.72 40 0.42 3.5 5.66 45 0.35 4 4.76 50 0.30 5 4.00 60 0.25 6 3.36 70 0.21 7 2.83 80 0.177 8 2.38 100 0.149 10 2.00 120 0.125 12 1.68 140 0.105 14 1.41 170 0.088 16 1.18 200 0.074 18 1.00 230 0.062 20 0.84 270 0.053 25 0.71 325 0.044 30 0.59
一、方法原理
(二)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 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 部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 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 5—20 个,其分布应 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 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如果选择就不能放弃!?
(二)磨细和过筛
1.
挑出自然风干土样内的植物残体,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
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1所示图1 采样点分布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
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
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采集
1.采样位置和方式:土壤样品采集的重点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应以少量的采样位置采样,采样的部位应尽
量按照规定范围内统一采样。
土壤分析的采样一般有三种方式:深层采样、浅层采样和特定深度采样。
其中,深层采样,就是将箱子放到一些深度,
将土壤从箱子中取出,可以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作为深层土壤样品;
拉深采样,指利用拉深器采集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特定深度采样,指从特
定深度的土壤中采集样品。
2.采样工具设备:采样的设备有多种,如土壤采样器、拉深器、抽土
机等,由于采样深度不同,应当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
3.采样容器:土壤样品的采样容器一般是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的不
锈钢制成的,有穿用型,填料式和其他型号的容器。
采样容器的尺寸应根
据采样深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浅层,采样容器的尺寸为20
cm×20 cm×30 cm;采深为60 cm及以下的,尺寸为30 cm×30 cm×60 cm;采深超过60 cm,应用大容量的采样容器。
二、土壤样品处理
1.现场处理:通常要在采样后即刻进行现场处理,即把样品放入带有
特定标志或抗酸的袋中,然后用封口机封口,以防止样品内部的氧气发生
变化。
2.实验室处理。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
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1所示图1 采样点分布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
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
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
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1所示图1 采样点分布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
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
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水分测定1.1土壤样品采集遵循多点、随机原则,每小区不少于两点。
用土钻分层次取土时,用标签纸在土钻上标好深度,务必盯准土钻刻度,以防采样过深或过浅。
从土钻中将土取出放入塑料袋时,为了防止上层土混入下层土,钻头上部2cm左右的土剔除不要。
同一小区各点同层土样放入编好号的塑料袋后,混匀,立即封口,以防止水分散失。
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1-2天内测土壤水分。
对于硝铵态氮等指标测定需用鲜样的,应立即放入4℃冰箱保存。
水分测定结束后,将土样袋口敞开,摆放在公共晾土架上风干一周左右。
取出风干土样,剔出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将其分为两份,保留部分应不少于200 g,将样品倒在塑料布上,用干净玻璃瓶子或硬木质碾压工具将土块捻碎,使其全部通过合适大小的筛子(根据测定指标确定,如全量养分<0.15mm,硝铵态氮、有效磷钾≤1mm,轻质有机质<2mm),装入对应编号的塑封袋中保存。
1.3土壤水分测定将采回的土样捏碎混匀后,称20g左右鲜土样放入称好重量的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下干燥24小时,待铝盒放凉后量铝盒和土样干重。
用土样鲜重和干重之差计算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土壤鲜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浸提及其测定与计算方法2.1土壤硝铵态氮的浸提与测定2.1.1浸提采回的新鲜土样捏碎、过3 mm筛后,称取5.00g新鲜土壤,加入1 mol·L-1KCL溶液50ml (土液比1:10)。
在120转左右/min下震荡1h,取出过滤,装入塑料瓶,盖紧瓶盖。
一起振荡的每批样品,需同时加3个空白做对照和1个标准土样的2个重复。
如浸提液不能及时测定,在每批浸提完后,上述土样、空白或标样的浸取液应立即放入于4℃冰箱冷藏。
2.1.2测定浸提液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一、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位: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分析时要注意不同土层的特性,如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差异,植被覆盖情况等。
避免采样点位受到明显污染以及地表水入侵。
2.采样工具:采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杆进行采样。
钻头直径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避免使用过大的钻头,以免破坏样品结构。
另外,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剖面情况,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有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等。
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
4.采样方式:采样时应将土壤钻杆尽可能完全插入土壤中,以获取整个采样深度的土壤。
每个采样点位需要采集若干个子样品,然后混合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5.样品容器: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密封好,并且在容器上标明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湿土壤样品进行晾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可以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
2.保存样品:处理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
可以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保存,避免样品湿氧化或污染。
3.样品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数量和分析项目等要求。
总结: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正确选择采样点位、采样工具和采样深度,以及合理的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都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一)采集的时间和工具1.采集的时间: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2.采集的工具:铁锹、小土铲、管形土钻(二)采样的方法土壤的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异:。
1.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原状土壤样品:为进行土壤某些物理性质测定,须要采原状样品,如测定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
3.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选点与布点:一般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前茬以及肥力状况,分别选择典型地块,采取混合土样,切不可在肥料堆和路边选点,即避开特殊地点取样,以降低土壤的差异性,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混合样品数量:一般小区实验可考虑3-5点混合,为制定大田施肥为目的的采样,地块面积10亩以内可取5点左右,40亩取5-15点,40亩以上取15-20点构成混合土样。
布点方法: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
(2)采土: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耕层20cm左右,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土钻取土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然后将土样混合均匀。
如果采集的土样太多,可以用四分法把多余的土壤弃去,一般留1公斤左右的土样就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
取土样1公斤装袋,袋内放标签,铅笔写明采样地点、地形、土壤名称、深度、作物、采集人等,采完后将坑和钻眼填平。
二、土壤样品的处理(一)风干去杂:将土壤样品平铺在干净的纸上,堆成薄层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经常加以翻动,以加速干燥,并随时拣去粗大的植物残体、结核等物,切忌阳光直接暴晒,也勿使酸碱蒸汽或氮等气体侵入,风干时在土面上盖上薄纸,以防尘土落入,待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碾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完全干燥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 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 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 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个,其分布 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 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2020/6/30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 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mm左右的土壤,然 后倾斜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图1)。将 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 要量装入袋中带回。
(三)土壤物理分析样品
• 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 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 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 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 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 压而变形。
2020/6/30
(一)土壤剖面样品
•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 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 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 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 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 ,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 ,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 、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2020/6/30
三、土样处理
(一)风干处理
•野外取回的土样,除田间水分、硝态氮、亚铁 等需用新鲜土样测定外,一般分析项目都用风干 土样。方法是将新鲜湿土样平铺于干净的纸上, 弄成碎块,摊成薄层(厚约2厘米),放在室内 阴凉通风处自行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和酸、 碱、蒸气以及尘埃等污染。
2020/6/30
2020/6/30
二、土样的数量
• 一般1kg左右的土样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 采集的土样如果太多,可用四分法淘汰。四分 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样弄碎,除去石砾和 根、叶、虫体,并充分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 角线分成四份,淘汰对角两分,再把留下的部 份合在一起,即为平均土样,如果所得土样仍 嫌太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留下的土样 达到所需数量(1kg),将保留的平均土样装入干 净布袋或塑料袋内,并附上标签。
• 土壤某些性质可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因此应根 据不同的目的确定适宜的采样时间。一般在秋季 采样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对养分的需求程度,因而 建议在定期采样时在一年一熟的农田的采样期放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和后茬作物种植前为宜,一年 多熟农田放在一年作物收获后。不少情况下均以 放在秋季为宜。当然,只需采一次样时,则应根 据需要和目的确定采样时间。在进行大田长期定 位试验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比较,每年的采样时 间应固定。
••石砾含量(%)= •
石砾重量 ———土—壤—总—重—量——
×100
•附注:土筛号数即为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目)数 ,如100号(目)即为每一英寸长度内有100孔(
目)。筛号与筛孔直径(mm)对照见附表。
2020/6/30
筛号
2.5 3 3.5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5 2020/6/30
1.18
200
0.074
1.00
230
0.062
0.84
270
0.053
0.71
325
0.044
四、思考题
•1.采集与处理土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2.处理土样时为什么<1mm和<0.25mm的 细土必须反复研磨使其全部过筛? •3.处理通过孔径1mm及0.25mm土筛的两种土样 ,能否将两种筛套在一起过筛,分别收集两种土 筛下的土样进行分析测定?为什么?
2020/6/30
•4.根据土样处理结果,计算土壤石砾百分率。
2020/6/30
3.将<1mm的土样混匀后铺成薄层,划成 若干小格,用骨匙从每一方格中取出少量 土样,总量约50g。仔细拣出土样中的植物 残体和细根后,将其置于乳钵中反复研 磨,使其全部通过孔径0.25mm(60号 筛)的土筛,然后混合均匀。 经处理的土样,分别装入广口瓶,贴上标 签。
2020/6/30
附表 标准筛孔对照表
筛孔直径(毫 米)
筛
号
筛 孔 直 径(毫米 )
8.00
35
0.50
6.72
40
0.42
5.66
45
30
4.00
60
0.25
3.36
70
0.21
2.83
80
0.177
2.38
100
0.149
2.00
120
0.125
1.68
140
0.105
1.41
170
0.088
2020/6/30
(四)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土样
• 为查明植株生长失常的原因,所采土壤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大面积危 害者应取根际附近的土壤,多点采样混 合;局部危害者,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 ,按好、中、差分别取样(土壤与植株同 时取样),单独测定,以保持各自的典型 性。
2020/6/30
(五)采样时间
2020/6/30
•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是土 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 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 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 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2020/6/30
一、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 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 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 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 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二)磨细和过筛
1.挑出自然风干土样内的植物残体,使土 体充分混匀,称取土样约500g放在乳钵内 研磨。
2020/6/30
2.磨细的土壤先用孔径为1mm(18号筛) 的土筛过筛,用作颗粒分析土样,(国际 制通过2mm筛孔)反复研磨,使<1mm的 细土全部过筛。粒径>1mm的未过筛石 砾,称重(计算石砾百分率)后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