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一高2019年高三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有很多突起,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有利于提高氧气运输效率D.卵细胞体积较大更有利于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B.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PH是同一种物质3.下图为人体某种遗传病的产生机理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c分别为DNA、mRNA、蛋白质,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B.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该酶与RNA一端的特定序列相结合C.由图可知,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由左向右移动D.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的双子叶杂草、小麦实验中,d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B.图乙表示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赤霉素处理胚轴实验,B点加入赤霉素溶液C.图丙实验可推知: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D.图丁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微型月季茎段实验,浓度X﹥Y﹥Z6.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和DNA分离B.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染色体变异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用酸性中落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时会由蓝变绿再变黄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B.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C.天然存在的动植物油脂,大多属于单甘油酯D.乙烯可作水果催熟剂,能促进水果尽早成熟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3H6和C4H8互为同系物B. 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C.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D.乙酸与乙醉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河南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理科综合(生物)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P 31 Ca 40 O 16 C 12 H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措施在实践中不可行的是A.大棚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而增产B.玉米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C.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捕捞量D.在水稻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而增产的目的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将降低B.能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比较发达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D.除去细胞膜上的糖链,细胞膜的识别能力将下降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C.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4.下图为皱粒豌豆形成的原因和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实例都说明基因和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的变化C.图中CFTR基因和淀粉分支酶基因都发生了基因突变D.CFTR基因结构异常后无法进行转录和翻译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在细胞核中可看到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处理插条的时间随生长素浓度不同而不同C.可用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D.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6.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

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试卷与答案

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试卷与答案

2019 届高考年级全真模拟理综试卷B.P-gp 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 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 分。

7. 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21 6 1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P-31 Cl-35.5B.铝盐可作耐火材料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6C.工业上可用淀粉和纤维素生产葡萄糖1.人体内环境中的蛋白质不具有的功能是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A. B. C. D.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作为氧运输的载体抗击入侵的病原体维持内环境渗透压8. 下图为有机物 a 和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 b 的过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mRNA.蛙受精卵下部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和,称为生殖质。

用紫外线照射受精卵下部能够破坏生殖质。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某研究小组选择蛙的受精卵进行探究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B.当R为-CH3 时,b 中有 3 种等效氢组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实验一受精卵未经任何处理蛙胚生殖腺中有生殖细胞C.当R为-C4 H9 时,b 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2 种实验二用紫外线照射受精卵的下部蛙胚生殖腺中无生殖细胞D.当R为-C2 H5 时,b 中最多有7 个碳原子共平面实验三移植正常的生殖质至受精卵受紫外线照射过的下部蛙胚生殖腺中有生殖细胞9.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100g 46% 的乙醇溶液中,含H—O键的数目为NAA.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探究生殖细胞的形成是否与生殖质有关B.实验一为对照组,可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C.实验二结果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紫外线破坏了受精卵中的部分基因D.实验三可以表明生殖质可在不同受精卵之间进行移植且仍能保持活性B.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1mol 溴苯,消耗0.5N A 个Br 2C. n(H 2CO3)+n(HCO3 3 溶液中,含有Na- )=1mol 的NaHCO +的数目为NAD.某温度下,78gNa2O2 与适量的CO2、H2O恰好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10.MnSO4· 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3.下表为三位低甲状腺激素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模拟试卷5套(含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模拟试卷5套(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P 31S 32 Cl 35.5Mn 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埃博拉病毒(EB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其蛋白质外壳内包裹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复制、装配,然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②需要RNA 依赖性RNA 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B.RNA 依赖性RNA聚合酶是在埃博拉病毒内合成的C.+RNA 为mRNA,能指导EBV蛋白质的合成D.子代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图中过程①、②是两种RNA相互生成的过程,需要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和核糖核苷酸,A正确;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B错误;过程③表示以+RNA即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相应的蛋白质(EBV蛋白质)的过程,C正确;EBV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综(一)(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综(一)(含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理综(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合理膳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观点,错误的是()A.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B.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C.身体疲惫时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可明显增强免疫力D.长期摄入过量的动物内脏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危及生命2.囊性纤维病是由编码细胞膜上CFTR蛋白(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该突变使得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了苯丙氨酸,进而导致氯离子运输障碍,使得离子在细胞内积累。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CFTR蛋白缺少了苯丙氨酸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C.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氯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致使细胞排出水分子受阻3.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发炎甚至化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该部位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局部肿胀C.吞噬细胞穿出毛细血管壁,向伤口处聚集吞噬病菌D.痛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刺激下丘脑,产生痛觉4.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来回穿梭”,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且不消耗能量B.抗体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C.囊泡只能将物质从胞内运输到胞外,而不能从胞外运输到胞内D.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5.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3、4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B.图中的染色体只有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D.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6.湿地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三理科综合训练试题(一)说明:本试卷满分300分,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7页,第II卷为第7页至第16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Mg 24 Al 27 S 32 Ca 40 Ti 48 Fe 56 Cu 64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细胞呼吸是在多种酶的催化下经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完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细胞呼吸的酶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分离提纯获得细胞呼吸酶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紫色和水C.葡萄糖经线粒体内呼吸酶的催化可彻底氧化分解为CO2D.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CO或转化为乳酸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2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中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质运输的效率提高B.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中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糖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减少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核孔数量增多,染色质收缩,端粒逐渐延伸加长D.细胞凋亡时,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需进行信息交流,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4.如表为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B. 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增大C.肌肉兴奋性增强,会出现持续抽搐等症状D.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5.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完全不同B. T细胞受埃博拉病毒刺激后能进行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C. 在细胞外的抗体和自身细胞内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埃博拉病毒寄生的靶细胞发生裂解D. 浆细胞识别病毒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6.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和6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 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子 C. 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 D. 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河南禹州一高2019年高三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河南禹州一高2019年高三模拟理综试题及答案

禹州一高2019年高三模拟试题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宜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与酶混合前要调节pHD.决定呼吸酶的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分化的依据之一2.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B.DNP主要在线鞋体基质中发挥作用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3.2019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 H1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的、具有三种不同构象的三聚体结构,目前科学家开发的疫苗仅靶向其中一种构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IV増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自其侵染的T细胞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记细胞的特异性识别C.切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唯一措施D.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4.“引繁华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B.适当喷洒a-萘乙酸可延长“繁华缀满枝”的时间C.适时打顶去心,可使植株多幵花多结果D.乙烯和脱落酸可协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5.某森林地区U型山谷地表植被遭严重火灾,人工栽种植物(甲坡面)和自然恢复(乙坡面)多年后,前者植被覆盖率和物种数明显大于后者。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栽种植物提高了甲坡面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两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随时间推移,群落中先存在的物种会被后侵入的物种完全替代D.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6.先天性肌强直(甲病)和卡尔曼综合征(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

(完整版)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及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9年高考模拟理综试卷及答案(2),推荐文档
A.卢瑟福由 粒子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有内部结构
2
B.氢原子光谱表明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 点与 O 点相距 3L 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 q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x 轴从 a 点开始经 b 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 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 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va、vb,其速度随坐标 x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019 届高考年级全真模拟理综试卷
B.甲最可能是甲状腺发生病变,丙可能是缺碘造成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
CHale Waihona Puke 表中相关激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D.乙最可能是下丘脑发生病变,可通过注射 TRH 来进一步判断
21.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
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 2L ,O)、Q(O,
3
2L )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现有一电子从 P 点沿 PQ 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
C.滑动变阻器 R1(0~100Ω),额定电流 1A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 2 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50π rad/s C.0.01 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0.02 s 时电阻 R 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18.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 Q1、Q2 固定在 x 轴上距离为 L 的两点, 其中 Q1 带正电位于原点 O,a、b 是它们连线延长线上的两点,其中
A.pH=7 的溶液中 C(Na+)=2[(C(A2-)+C(HA-)+C(H2A)] B.0.lmol/LNaHA 溶液中 C(OH-)+C(A2-)=C(H+)+C(H2A) C.已知 pKa=-lgKa,则 pKa2=4.17 D.pH=3 的溶液中 C(HA-)>C(A2-)+C(H2A)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 得 0 分。 14.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禹州一高2019年高三模拟试题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宜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与酶混合前要调节pHD.决定呼吸酶的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分化的依据之一2.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B.DNP主要在线鞋体基质中发挥作用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3.2019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 H1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的、具有三种不同构象的三聚体结构,目前科学家开发的疫苗仅靶向其中一种构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IV増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自其侵染的T细胞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记细胞的特异性识别C.切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唯一措施D.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4.“引繁华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B.适当喷洒a-萘乙酸可延长“繁华缀满枝”的时间C.适时打顶去心,可使植株多幵花多结果D.乙烯和脱落酸可协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5.某森林地区U型山谷地表植被遭严重火灾,人工栽种植物(甲坡面)和自然恢复(乙坡面)多年后,前者植被覆盖率和物种数明显大于后者。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栽种植物提高了甲坡面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两坡面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C.随时间推移,群落中先存在的物种会被后侵入的物种完全替代D.人工栽种植物加速了甲坡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6.先天性肌强直(甲病)和卡尔曼综合征(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

已知在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中都有甲病和乙病患者,旦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乙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B.图中Ⅲ1的患病基因于Ⅲ2C.在人群中,某正常男性是甲病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3D.Ⅲ2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1/36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CO2的比例模型: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92U9.将氯水加入下列4种试剂中。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试剂现象结论A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水中含有Cl−B CaCO3固体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氯水具有酸性C Br溶液溶液变黄氯水具有氧化性D 滴加酚酞的Na2SO3溶液红色褪去Cl2具有漂白性A.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CH===CH2加聚制得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C.2­甲基丁烷和甲苯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D.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11.室温下,0.1 mol·L-1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的电离方程式:H2A H++HA-B.pH=5时,在NaHA和Na2A的混合溶液中:c(HA-)∶c(A2-)=1∶100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2-)D.Na2A溶液必存在c(OH-)=c(H+)+c(HA-)+2c(H2A),各粒子浓度均大于012.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

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钢铁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B.金属棒M的材料应该是比镁活泼的金属C.金属棒M上发生反应:M-n e-―→M n+D.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3.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目前周期表七个周期均已排满,其118种元素。

短周期元素W、、Y、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到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B.W的氢化物与的氢化物反应,产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在元素周期表中,117号元素与元素位于同一主族D.工业上常用Y2漂白纸浆、毛、丝等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其中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15. 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0º≤θ<90º),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A. 抛出石块的速率v0B. 抛出石块的高度hC. 抛出石块的角度θD. 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16.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其运动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为G,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太阳的质量,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些量()A.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和自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C.地球半径和地球的公转周期D.地球半径和地球的自转周期17.某电子枪除了加速电子外,同时还有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作用,其原理可简化为图1所示。

一球形界面外部空间中各处电势均为φ1,内部各处电势均为φ2(φ2>φ1),球心位于轴上O点。

一束靠近轴且关于轴对称的电子以相同的速度v1平行于轴射入该界面,由于电子在界面处只受到法线方向的作用力,其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改变前后能量守恒。

某电子入射方向与法线的夹角为θ1,则它射入球形界面后的运界面φ1φ2法线θ1图1v1法线O动方向与法线的夹角θ2的正弦值sin θ2为( )A. 1122211sin sin 2()e mθθϕϕ=-+v v B.sin 2θ=m e v v )(2sin 122111ϕϕθ--C. sin 2θ=m e v v )(2cos 122111ϕϕθ-+D.sin 2θ=me v v )(2cos 122111ϕϕθ--18.“电子眼”又称“电子警察”,是“智能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的俗称。

某种“电子眼”采用硅光电池供电,其原理如图所示,a 、b 是硅光电池的两个电极,P 、N 是两块硅半导体,E 区是两块半导体自发形成的匀强电场区,P 的上表面镀有一层增透膜,光照射到半导体P 上,使P 内受束缚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不计重力),自由电子经E 区匀强电场从P 区向N 区的电场力作用后到达半导体N ,从而产生电动势,形成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电极为硅光电池的正极B .E 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由N 指向PC .硅光电池内部的电流方向由P 指向ND .若将硅光电池移至光照较强处,则其产生的电动势变小19.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先使开关S 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 曲线,如图2所示。

定值电阻R 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 0,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 ,但电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能求出的是A .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B .电阻R 两端的最大电压C .电容器的电容D .电的内电阻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连接正弦交流电u=220√2sin314t(V),副线圈接电阻R ,同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读数约为31.1VB .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的2倍C .若仅将R 的阻值增加到原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的2倍图2图112SREC电 流传感器接计算机电容电D .若R 的阻值和副线圈匝数同时增加到原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的2倍21.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倾角为θ(θ<45°)的光滑斜面(固定)上方的O 点,O 点到斜面的距离OQ 等于弹簧的原长L ,弹簧另一端与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连接。

在斜面上移动滑块至P 点,使弹簧处于水平状态。

现将滑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斜面运动到O 点正下方M 点,该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经过Q 点时的速度最大 B .滑块经过M 点时的速度大于2cos gLC .滑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一直在减小D .滑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过程动能的增量比Q 点运动到M 点过程动能的增量小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O 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 1多次从斜轨上S 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 ,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 。

然后把被碰小球m 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 1从斜轨上S 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 2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 、N 。

① 图2是小球m 2的多次落点痕迹,由此可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cm 。

② 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