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A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g24S32C135、5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6个小题。

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个选项切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下物质的大批排放不违反该理念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答案】A【分析】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大批排放不污染环境;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固体粉尘的大批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

应选A。

2、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风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必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洗糯米B、刀切肉块C、粽叶包粽D、烧火煮粽【答案】D【分析】水洗糯米、刀切肉块和粽叶包粽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火煮粽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应选D。

3、平安事故无小事。

以下列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告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A、食盐 B 、爆竹 C 、烧碱 D 、酒精【答案】C【分析】食盐没有腐化性;爆竹在运输易发生爆炸;烧碱有腐化性,属于腐化品;酒精在运输易发生火灾。

应选C。

4、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同样。

以下对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混淆物B、它是不行重生能源C、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答案】D【分析】页岩气与天然气同样,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余物质,属于混淆物;页岩气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不行重生能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变小。

应选D。

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久的主题,以下说法不科学的是〔〕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可以浸泡食材B、用亚硝酸钠取代食盐腌制腊肉D、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答案】B【分析】加铁酱油中含有微量元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亚硝酸钠有毒,不可以用亚硝酸钠取代食盐腌制腊肉;甲醛能够损歹人体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害,不可以浸泡食材;生活中最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及答案解析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化雨B。

火上浇油C。

叶落知秋D。

滴水成冰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NO2B。

COC。

粉尘D。

H2O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石油D。

煤4.空气中含N2、O2、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A。

N2、稀有气体B。

O2、水蒸气C。

稀有气体、水蒸气D。

N2、水蒸气5.烧烤是最古老的饮食方法之一,人们喜爱的下列菜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小馒头B。

鱼C。

韭菜D。

五花肉6.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

7.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

碳酸钙B。

高锰酸钾C。

植物油D。

氯化钠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B。

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C。

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D。

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9.课本中用加入少量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B。

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

常温下,水的pH=7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种化合物B。

可用作复合肥料C。

可能发生分解反应D。

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11.XXX(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

2022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重庆市中考化学A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易拉罐属于( )A. B. C. D.2.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脱离空间站B. 自由下落C. 外壳烧蚀D. 打开降落伞3.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

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酸奶B. 冰块C. 白酒D. 食醋4.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Ca3(PO4)2B. NH4ClC. KNO3D. CO(NH2)2(尿素)5.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A. 密度小B. 沸点低C. 难溶于水D. 无色无味6.工业炼钨原理为WO3+3H2−高温W+3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 H2B. WO3C. WD. H2O7.“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氟属于非金属元素B. 氟的原子序数是9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D. 氟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氟离子8.重庆是热门旅游城市。

下列对游客和商户的提醒中正确的是( )A. 燃着的烟头扔进垃圾箱B. 甲醛浸泡毛肚防变质C. 在封闭室内进行炭火烧烤D. 常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9.千金藤素(C37H38N2O6)对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下列有关千金藤素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3个氧气分子B. 含有83个原子C. 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由四种元素组成10.“中和反应”实验中,同学们使用滴管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滴加酚酞B. 取用盐酸C. 搅拌溶液D. 用完放置11.《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烧”涉及氧化反应B. “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C. “灰淋汁”涉及溶解D. “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12.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

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

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铜雕锈蚀B. 枯木腐朽C. 冰雪消融D. 火山烈燃2.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众生的地球”,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B. 污水处理排放C. 合理开采矿石D. 随意焚烧塑料3.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 张青莲B. 袁隆平C. 侯德榜D. 道尔顿4. 食堂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 可乐B. 西瓜汁C. 冰水D. 绿豆汤5.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操作不规范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加热粉末B. 气密性检查C. 液体读数D. 收集气体6. 粮食问题是2023年“中国一中亚峰会”的主题之一。

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A. 小麦B. 牛肉C. 大米D. 水果7. 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①铝合金②硬塑料③水泥④钛合金A. ①③B. ①②④C. ①④D. ②③④8. 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B. 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C. 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9.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重庆市2020年中考(A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0年中考(A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全格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S-32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化雨B. 火上浇油C. 叶落知秋D. 滴水成冰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着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NO2B. COC. 粉尘D. H2O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石油D. 煤4.空气中含①N2 ②O2 ③稀有气体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④5.烧烤是最古老的饮食方法之一,人们喜爱的下列菜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小馒头B. 鱼C. 韭菜D. 五花肉6.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B.C.D.7.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 碳酸钙B. 高锰酸钾C. 植物油D. 氯化钠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B. 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C. 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D. 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9.课本中用加入少Na 2SO 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B. 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 常温下,水的pH=7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硝石是主要含KNO 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2021年重庆中考化学试卷A+答案解析

2021年重庆中考化学试卷A+答案解析

2021年重庆中考化学(A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B.野外焚烧垃圾C.教科书循环使用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2.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织网B.矿石炼铁C.钢铁生锈D.湿法炼铜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空气C.黄铜D.干冰4.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医疗急救B.易溶于水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可贮存在钢瓶中5.叶子发黄的水稻易倒伏,专家建议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

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A.NH4NO3B.KNO3C.NH4H2PO4D.K2SO46.实验室里,可用火法制备锰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MnO22Al2O3+3Mn,其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A.AlB.MnO2C.Al2O3D.Mn7.2021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A.沉淀B.蒸馏C.吸附D.消毒8.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A.无色无味B.密度与空气接近C.熔沸点低D.化学性质不活泼9.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 A(化学式为C21H20O7)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下列关于calebi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0.“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清洗用过的筷子并高温消毒B.用甲醛溶液处理毛肚C.在门窗紧闭的家里吃炭火火锅D.烫吃清洗过的霉变苕粉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2.2020年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下。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A卷)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A卷)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易拉罐属于()A.B.C.D.【解析】解:铝质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可以回收利用。

所以铝质易拉罐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故选:A。

2.(2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脱离空间站B.自由下落C.外壳烧蚀D.打开降落伞【解析】解: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2分)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

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酸奶B.冰块C.白酒D.食醋【解析】解:A.酸奶中含有酸性物质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冰块是指固态的水,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2分)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Ca3(PO4)2B.NH4ClC.KNO3D.CO(NH2)2(尿素)【解析】解:A.Ca3(PO4)2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故A错误;B.NH4Cl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B错误;C.KN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D.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C。

5.(2分)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A.密度小B.沸点低C.难溶于水D.无色无味【解析】解: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是利用了氮气汽化吸热的性质,说明氮气的沸点低。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卷(A卷)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卷(A卷)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Na 23 S 32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化雨B.火上浇油C.叶落知秋D.滴水成冰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

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NO2B.CO C.粉尘D.H2O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A.氢气B.天然气C.石油D.煤4.空气中含①N2②O2③稀有气体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5.烧烤是最古老的饮食方法之一,人们喜爱的下列菜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小馒头B.鱼C.韭菜D.五花肉6.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B.C.D.7.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碳酸钙B.高锰酸钾C.植物油D.氯化钠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B.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C.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D.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9.课本中用加入少量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化合物B.可用作复合肥料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11.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O—16 —24 S—32 —56 —65 (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一、选择题意) 1 .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B C D .汗水的挥发.蛋白质的水解.葡萄糖的氧化.油脂的消化吸收2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9% C25% D78%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B C D .苏打水.冰水.石灰乳.液氧4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2﹣C D ....5“”“”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 B .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 D .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6 .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AB .汽车表面喷漆.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D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7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 D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8 .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 B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第1页(共26页)C D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9 .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 B .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由原子构成C D .分子大小可以改变.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0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和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22 AD ....114 .是一种化学肥料,某溶液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4343A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是一种复合肥料43 .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久施的土壤可能被酸化434312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和,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44 ....2331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和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液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C H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中少量的水蒸气2 D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混有2314201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其分子中含有与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1522522 是()A B111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个氢分子第2页(共26页)C D .青蒿素难溶于乙醚.提取青蒿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15.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和通过饱和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334A B .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 3 1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520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小题,共分)17 .人们的吃、穿、行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1()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的排放. 2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 3 ()以下服装的饰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 A B C D 、真丝领带、真皮手套、羊毛围巾、尼龙长袜.18“”.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校转化.1“”“”‘()煤是一种(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①22 ②③222222①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②③反应和反应的相同点是(填序号)第3页(共26页)A B 、都是置换反应、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 D 、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19.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磨砺.现有银()、铂()、钯()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之“”“”(填前或后).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溶液,该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20.如图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1t℃()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12()若将点处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①②③(填序号).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3t℃℃()时,将等质量的、、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23 水的挥发).第4页(共26页)2160%.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成的镁来自于海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2 1 ()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与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溶液,从而实现了的循环利用,则的化学式为,X 溶液的名称是. 3 ()烘干后得到的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2211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小题,共分)22 .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作了如图所示的改进.1a ()仪器的名称是. 2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3()硫燃烧产生的可以溶解在溶液中,该反应与溶解22 在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下列鉴别和的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22 A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 、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溶液中,观察现象 5 ()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23 .为了比较铝与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第5页(共26页)1 ()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3 ()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Ⅰ猜想一:试管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Ⅱ猜想二:试管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ⅠⅡ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 B C D 、硫酸铜、氯化钠、硫酸钠、浓盐酸43ⅠⅡ()通过()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成立.17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小题,共分)24440.工业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对表面生锈的铁件进行酸洗.某酸洗池里盛有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放入表面生锈的铁件浸泡,浸泡过程中单质铁也有部分损失,假设溶液中只发生 3 ()+3 ()=3 了如下反应:232424322434580取出铁件用水冲洗,冲洗液倒入酸洗池中合并共得到溶液,其中只有和两种溶2445% 质,经过测定硫酸的质量分数降低到.计算:1 ()消耗的质量.242 ()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340%98%()要使的质量分数恢复到,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硫酸的质量.24第6页(共26页)重庆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O—16 —24 S—32 —56 —65 (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一、选择题意) 1A .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B .汗水的挥发.蛋白质的水解CD .葡萄糖的氧化.油脂的消化吸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A 【解答】解:、汗水的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蛋白质的水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油脂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有新物质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B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9% C25% D78%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21%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进行分析判断.21%【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21% 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第7页(共26页)A21%1%、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否则人类没法生存,故选项错误.B19%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故选项正确.C21%25% 、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故选项错误.D21%78% 、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故选项错误.B 故选:.2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A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B C D .苏打水.冰水.石灰乳.液氧【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A 【解答】解:、苏打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B 、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C 、石灰乳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D 、液氧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 A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C .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2﹣ C D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第8页(共26页)C .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D .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C 答案:.【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5“”“”D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 .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B .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C .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 .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A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 、根据化肥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毒性,进行分析判断.D 、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A 【解答】解:、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 、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施用过多对污染土壤,组成土壤板结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D 、二氧化碳能灭火,但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C .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A B .汽车表面喷漆.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D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第9页(共26页)【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储存原理以及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A 【解答】解:、汽车表面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分,选项错误;B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氧气,选项错误;C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是为了隔绝水分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D 、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氧气,选项错误;C 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储存原理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7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 D .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合各粒子的带电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所带的电荷与电子所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A 、由上述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 、原子和中子均不显电性,原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 、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大,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构成、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第10页(共26页)D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B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C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D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错误. D 答案:【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但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陌生度,如果不能很好的拓展应变,出错的机会就很大,因此要细致的分析.9 .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水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A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和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22第11页(共26页)A B C D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氧气的原理结合发生装置的特点、收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A【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和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错误;22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和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错误;22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应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所以都不会用到向下排空气法,故错误;C 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关键是明确制取的原理及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114 .是一种化学肥料,某溶液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4343A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第12页(共26页).是一种复合肥料43 .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43 .久施的土壤可能被酸化43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值的关系.【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常见的盐化学肥料.4 【分析】、根据题意,某溶液的,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43B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C 、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D 、根据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4【解答】解:、某溶液的,显酸性,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能使紫色43 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43、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43 用,故选项说法正确.4 、溶液的,显酸性,久施的土壤被酸化,故选项说法正确.4343B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肥的种类、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大小之间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和,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44....23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溶液中含有和,则能存在于该溶液中的是不能与上述物质发44 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 【解答】解:、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和水,不可以共存,故错误;B 、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错误;C 、硝酸钾和两种物质都不反应,可以共存,故正确;D 、氯化铵和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存在于该溶液中,故错误;第13页(共26页)C 故选项为:.【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和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液 B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C H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中少量的水蒸气2D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检验溶液中是否混有23 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A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B 、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C 、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D 、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进行分析.A【解答】解:、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的是氯化钠,A 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B、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有烧纸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 故正确;、浓硫酸欧吸水性,所以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故正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故错误.D 故选:.【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第14页(共26页)14201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利用乙醚从黄花蒿汁液中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其分子中含有与类似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1522522 是()A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111 .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个氢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