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PPT课件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一、考点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
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采用的各种 手法。“表达技巧”有时与“艺术特色”“艺 术手法(技巧)”“表现手法”等概念是同义 词。
“表达技巧”既是高频考点,也是考查 难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二、学情分析:

借古讽今等

表现 手法
比兴、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抑扬结合、用典
结构 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层 手法 层深入等
6
.
表达技巧题的提问方式
(一)直接型
(2016山东卷)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
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小角度设题
(2017天津卷)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大一角种度加设以题简析 (2017浙江卷)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小明角,度试设做题赏析
其中,风定钓丝闲是一个点,上下新月, 水天一色是面,点面结合是为了使描写立体化。
13
.
(二)工笔ຫໍສະໝຸດ 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 细部的描绘人、物。
文学作品中指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人、 物,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地描绘人、物外 貌和生活场景,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动逼真,给 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说明。
1、正侧面描写
2、白描
描 3、动静结合 写 4、细节描写
5、虚实结合

6、点面结合
达 方
有时候直还要接考抒虑情描:写直角抒度胸的变臆化:

时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早晚、古今、

2018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三表达技巧ppt

2018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三表达技巧ppt

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农民们由于天旱而忧虑一年生计,豪门权贵 却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如此 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 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衬托烘托与对比对照的区别
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 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这种写法能够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
的效果,以景结情,景物描写既能够
营造意境,也使诗歌显得委婉含蓄、
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用典 )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咏鹰》( 衬托 )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 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优秀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优秀课件

a.直接引用 b.化用
3.引用神话传说
请指出下列诗句用典的类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凭箜篌引》
3.引用神话传说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a直接引用前人语句
——《京口北固亭怀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3.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的悲怆凄凉意境,这 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 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作者功 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助景物含蓄地表达感情。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往往耐人 寻味,意蕴深长。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乐景衬哀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①借景抒情:景与情的关系
乐景写乐情 正面衬托 借景抒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反面衬托
b.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又叫象征,是诗人赋予自然界中的某种 事物人格化色彩,借之表达某种品格、情操、志 向、理想。
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
7.正面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 或通过描写景物的大小, 高低,轻重等特点直接表现景物。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
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陌上桑
正面描写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完美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完美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17
2、虚实结合: 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
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 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
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
• 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仰,高低, 明暗
• 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 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 c、描写方法:
•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3、 动静结合 4、点面结合5、白描 工笔
15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 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对对象周围的事物 (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 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7
哀景乐情: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 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 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 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11
(3)、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 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 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12
• 泊秦淮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3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是咏史诗中常见 的表现手法,多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176张)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176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复习 古代诗 歌鉴赏 之表达 技巧 (课件176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复习 古代诗 歌鉴赏 之表达 技巧 (课件176张)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 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 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 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怀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 作用: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含蓄,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 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 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 式。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复习 古代诗 歌鉴赏 之表达 技巧 (课件176张)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复习 古代诗 歌鉴赏 之表达 技巧 (课件176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 典故,意在以 “雄姿英发”、少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 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 对比,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 之情。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复习 古代诗 歌鉴赏 之表达 技巧 (课件176张)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超强完整版本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超强完整版本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鉴赏常用的词语
1、反映表现手法的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结合、以小见大、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等 2、反映诗人心情的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哀伤、赞美之情、惜别之 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报国之情等 3、反映语言特色的 凝练、简洁、幽默、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反映总体风格的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飘逸、委婉、含蓄、 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9.白描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 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对比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 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 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 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
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 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 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 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6、动与静
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 “ 动”“静”中何者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 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
区别
表现手法
★渲染:诗歌中则往往通过对
绕一个中心展开,主题明确,结构
严谨。
早 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通观全篇,首联“孤根暖独回” 中的“孤根”是早;颔联中“一枝开” 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也是梅开 之早;末联预祝先发,也照应了早。 整首诗四联,处处照应标题的早。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作为一
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 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诗歌内涵更加深
刻、更富感染力和结构美,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如《梦游景物来传达、
折射、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 负。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
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
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
加鲜明(见侧面描写)。
★象征:借具体的事物表现某
种特殊的意义,常体现在托物言志
的诗歌中(见托物言志)。
★衬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
为陪衬,是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描写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分 为正衬和反衬。正衬见侧面描写,反
衬重点需注意以动衬静(或以声衬
静)、乐景哀情(或哀景乐情)。
★抑扬: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通 常对要褒的,先指出其不足;对要贬的, 先写其长处。分为欲抑先扬和欲扬先抑 两种。体现在诗歌中,不论是抒情、记 人记事还是发表观点见解,抑扬手法的 使用使诗人前后情感、褒贬或其他态度 上总会出现一定的对比。如此,抑扬手 法的使用便可使想要表达的重点更加深 刻和突出。
欲抑先扬
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借野草、燕子几个小的意象反应
昔盛今衰大的主题。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暴
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以小 见大,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 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
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农民们由于天旱而忧虑一年生计,豪门权贵 却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如此 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 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衬托烘托与对比对照的区别
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 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
凸显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
面不在的那种伤感之情,突出强调了
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一二句写陶者烧窑制造砖瓦,几乎烧尽了门前的陶土, 却只能住在土阶茅茨式的简陋小屋里,屋无片瓦。三四句写 那些十指不沾泥的富家贵族并不参加任何劳动,住的却是高 楼大厦。通过对比,道出劳动人民劳而无获的辛酸,
构思立意
★首尾照应(前后照应): 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
诗歌结构圆融严谨,浑然一体,能
更加突出主题,收到更好的表达效 果。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 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
★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
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 征,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
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
法。对比可用一方突出另一方,也可
不分主次,都是所要表达的重点。
可用一方突出另一方(反衬)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 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 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快乐;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利用 反衬,突出物是人非的悲伤情怀。
2018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三
表达技巧
间接抒情(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 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 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或借物抒情。“一切 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 种: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正衬) 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反衬)
环境、景物等不惜笔墨地尽情铺陈
描写,来营造特定的意境、氛围, 从而表达特定的情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前四句写尽眼前所见之景,
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
★烘托: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欲扬先抑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以小见大:在表现大的题材时,
诗人不是借助描写大事件、大场面, 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
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和大主
这种写法能够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
的效果,以景结情,景物描写既能够
营造意境,也使诗歌显得委婉含蓄、
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来前的气氛酝酿。
题柳亭送别图·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