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公开课教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文本简析:《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

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

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

第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

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

教学中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熟悉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熟悉多音字“呢”。

相识拟声词的分歧布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分歧声音所表示的分歧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至3自然段。

相识课文的写法特性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相识拟声词的分歧布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分歧声音所表示的分歧事物,积聚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一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一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思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突出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构思,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2、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想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的结构,及叙述顺序。

4.学习描写风声的段落,学习对比和你拟人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开课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听这些声音。

(播放大自然的音乐)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第八课《大自然的声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1.大自然的声音有多么美妙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读生词:演奏温柔雄壮充满威力汇聚小雨滴敲敲打打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呢喃细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唧哩哩(这是一组什么词?联系课文说说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拟声词?)3.在分析课文前我们再来读读课题,读读从课题上看这是一篇有关介绍什么的文章?4.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从课题入手,因为从课题入手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课文中有一句话和课题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是哪个句子把它画下来。

6.出示句子: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7.小结: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所有的内容,又放在课文的开头,单独成一段,我们把这样的段落称总起段,它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也就是说全文的每一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它写的,它也叫全文的中心句。

三.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文章结构1.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写了大自然中哪些美妙的声音呢?默读课文2至4自然段寻找答案。

2.交流板书:风水动物3.你们画的这些声音在每个自然段的什么位置?(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4.把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画下来,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它们和第一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5.师介绍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先总后分。

四.在语言文字中细读品味“风”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内容,又放在段落的开头我们称它为总起句。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教案一.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富于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二.设计理念学期已过大半,孩子们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基本上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并能准确感知文意。

同时,由于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且富于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阅读,并通过与文本的反复对话,实现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扫清认读障碍。

同时,充分利用孩子对大自然充满探索发现的兴趣这一特点,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练习有条理的表述。

三.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美妙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重视象声词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认识总起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学生导学案、图片、风声、水声等音频。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大家想不想要?那就先把眼睛闭起来吧!2.播放音频,你听到了什么?指名答3.这些美妙动听的声音都出自大自然之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自然一起去聆听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吧!这音乐会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1. 提问:课文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教师出示思维导图,学生仿照找出另外两个。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课导学案_1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动的语言,想象课文描绘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并感受美妙的声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的声音”(生齐读课题)二、入境想像,美读感悟。

1.师:上节课从课文中你们感受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生说“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按照课文顺序相机板书)2. 学习第二自然段---风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师: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让你感受到“美妙”的句子。

3.生说感悟;(标注:设置4个叶子,链接相应的语句,生说哪句出示哪句)过渡句师: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我们来交流一下。

(1)出示第一句:生说感受。

师: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追问:他用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演奏、手风琴)(2)出示第二句:“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师:哪个词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美妙?生答。

全班一起来齐读这句话,读!。

过渡:这里有不同,下面的一句话还有不一样。

(3)出示第三句:“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①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 “不一样”),你们都知道哪些不一样的树叶?指名2-3个学生说见过的树叶。

这么多不一样的树叶,所以同学们读!②我读前面的不一样,你们读后边,来师:“不一样的”生:“声音”;③我依然读前面的不一样,你们读后半句,行吗?出示空词,师:“不一样的”生:“有不一样的”。

④男生前半句,女生后半句,读!(前后变色)⑤我读前半句,全班读后半句,好吗?(出示空后半句)过渡:这里这么多的不一样,是谁唱出来的?生说,相机出示第二句(4)出示第四句:“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质课获奖教案_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简析:《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课文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风、水、动物的声音,展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文章结构分明,先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写风、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认识8 个生字,会写“妙、琴”。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3. 能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感受大自然风声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难点: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风声的美妙。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上课都把善于倾听的耳朵带来了吗?那请你注意听。

课件播放音频(大自然中的声音)。

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2. 刚才我们听到了各种大自然中的声音,非常有趣。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本去寻找大自然的声音。

3. 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你们的声音也很好听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 大自然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大自然又有哪些声音呢?听声音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

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读之前请看一下自读要求。

(出示自读要求:1.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 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2. 预设一:直接找到“风、水、动物”追问:你是在哪里找到的?(评价:你可真会读书!)(1)通过刚才同学们认真朗读的样子,老师发现你们很专注,那你都发现了大自然哪些声音?(2)这些声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藏在课文的一个自然段里,谁能找到?指生答,师板书:美妙(3)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大自然声音的特点。

预设二:回答具体而琐碎的信息。

(1)这些声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藏在课文的一个自然段里,谁能找到?指生答,师板书:美妙(2)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大自然声音的特点。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21.大自然的声音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21.大自然的声音
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叽叽喳喳”“唧哩哩 唧哩哩”都是描写动物 声音的象声词,想像一 下,你还知道哪些描写 动物的象声词?
重难点解析
描写动物叫声的象声词
叽叽喳喳
唧哩哩
知了知了
喔喔 咕咕 嘎嘎 呱呱 喵喵
咩咩 哞哞 汪汪 吱吱 嗡嗡
……
写作手法
顶针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 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 含义: 组成。 本文“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 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 湃”,就是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1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 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2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 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用拟人的手法 介绍风、水、动物的声音。
写作手法
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酣畅淋漓 好处: 地突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使说理环环相扣。
运用:上句和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 或词。
板书设计
大 自 然 的 声 音 风—呢喃细语 水—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动物 叽叽喳喳 唧哩哩 美妙
拓展延伸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 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 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 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重难点解析
小溪的声音
淙淙
河流的声音 大海的声音
哗啦啦
潺潺
重难点解析
水 , 大 自 然 的 音 乐 家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案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设计理念]: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我的教法设计是: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怎么美妙?”这个问题贯穿始终,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和描写声音的词,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的快乐,旨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的想象在美读中飞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及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幻灯片,水流、森林声音录音。

一、自主预习,复习导入l、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板书“美妙”,也知道大自然的音乐家有风,水,动物(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首先来看看,大家对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都掌握的没有。

呢喃细语温柔雄壮威力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敲敲打打轻轻柔柔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哗啦啦淙淙潺潺(1)指导读好两组词。

(2)第二组词都是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你能说一两个这样的词吗?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二、交流质疑、互动展示(一)关于风的声音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风会在森林里演奏哪些音乐呢?出示学习清单1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哪些音乐呢?动手用“”划一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导学案【创新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想】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

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

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激动乐器虫鸣翻动歌曲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伟乐曲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4.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

(2)交流体会:拟声词,又叫象声词、
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3)在平时的阅读和交流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拟声词?(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课件出示:水声:叮咚淙淙滴沥淅沥哗啦滴答咕嘟扑哧扑通鸟声:布谷喳喳啾啾啁啾叽叽嘎嘎咕刷啦扑棱动物:唧唧喔喔咕咕嘎嘎呱呱喵喵咩咩哞哞汪汪吱吱人物:扑哧喃喃
哈哈呵呵嘿嘿树声:喀嚓嘎巴簌簌唰唰(5)学生阅读积累。

5.指导写字。

(1)师强调并范写“滴、敲、演”等字。

“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

“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支。

”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投影展示优秀写字作业。

三、读通课文,熟悉内容。

1.解除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把课文读下来了,自由读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节序。

(学生自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标节序)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3.指名读(任意选择课文某一小节)教师与同学予以点评。

4.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全班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②教师评议小结:你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③指名读,教师作适当评价和指导。

(3)谈话过渡:微风是轻柔的,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4)指导朗读: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们都听过狂风吹起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生模仿狂
风吹起的声音:“呜呜呜!”)②你看,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吗?(学生自愿举手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好吗?(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写得真美,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微风的温柔,再写了狂风的雄壮,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7)谈话过渡: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水的同学们,你们都勾画了哪些句子呢?把你的感受和我们说一说吧! 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这声音多好听,这声音多美妙。

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我们叫作拟声词。

谁能把小雨滴落在这些不同地方发出的美妙声音,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自愿举手朗读)②指导朗读:在同学们的阅读声中,我仿佛感觉到这些小雨滴落到树叶上了,声音那么清脆好听。

这些小雨滴落到房子上了,多么深沉有力。

这些小雨滴落到窗户上了,像风铃一样清脆悦耳。

③自由朗读。

(2)课件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朗读。

②教师评议并小结:是啊,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就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谁来读一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③个别读,齐读。

(3)教师小结过渡:从一首欢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水真是大自然里的音乐家。

快来看啊,大自然的动物歌手们也来了,生活在这充满音乐的自然里,他们多么快乐啊!谁想读读
这一段? 3.生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句子分角色读。

①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走在公园里,;
③坐在一棵树下,;④在水塘边散步,。

⑤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 四、诵读课文,背诵积累。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3.小组代表,展示背诵。

五、拓展延伸: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春天,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走进公园里,去倾听一下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它的美妙,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请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

好吗?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风呢喃细语美妙水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动物唧唧喳喳唧哩哩…… ……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