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汉字的演变正式ppt
合集下载
汉字的形体演变 ppt课件

马
虎
羊
猴
PPT课件
兔
龙
蛇
鸡鼠
猪
33
PPT课件
27
行书 作品
PPT课件
28
行 书 作 大小相兼,收放结合,书写疏密得体,
浓淡相融。
品
PPT课件
29
形成时代
殷商 商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魏 汉代 东汉晚期
汉字的演变归纳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甲骨文
龟甲、兽骨
金文
青铜器
大篆(籀文) 石器
小篆
石器
隶书
竹简,帛
楷书(真书) 纸
草书
帛、纸
行书
PPT课件
1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现代印刷体
PPT课件
中 国 汉 字 发 展 与 演 变
2
PPT课件
3
甲骨文
PPT课件
4
甲骨文,形体多变,不
易辨别,后世遗失,故多不
能辨。现今已出土的10万余
片甲骨笔中,划全瘦部、单细字长约,为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
450直0,笔其。中仍未有被考较试强辨的认图的画性。
帛、纸
PPT课件
30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PPT课件
31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魚
魚虎虎人源自人車PPT课件
車
32
甲骨文是最 狗 早的汉字, 具有早期汉 字的特点: 图画性强, 写法上没有 定型,大小 不一,随意 牛 性大。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小篆的特点有下面四个方面:
•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
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
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
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
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
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
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D、笔道粗肥,曲笔较多。
14
15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16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17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18
毛公鼎铭文
19
20
西周小克鼎銘文
21
22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23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 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 文、玉石文。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B、产生: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特点:
①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②文字形体定形化。
③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汉字的演变
1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 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 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
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
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
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
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
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
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D、笔道粗肥,曲笔较多。
14
15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16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17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18
毛公鼎铭文
19
20
西周小克鼎銘文
21
22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23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 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 文、玉石文。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B、产生: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特点:
①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②文字形体定形化。
③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汉字的演变
1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 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 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汉字的演变.完整版ppt资料

•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 品?宣示表?〞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 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 真书、正书。 •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和行书。 •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
返回主页
方块字的根底
•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
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 密码,很难破译。 •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 石鼓 〞 •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 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 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 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开展而 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 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 “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 “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 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 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
返回主页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局部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 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 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 〔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6)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一个 方国)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 甲骨仅有三片,这是其中之一。
刻干支表牛骨
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 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 代以干支记日,这种方法延续到后代。
你认识这个字吗?能说出 它的造字方法吗?
车
象形
)。
A.夏朝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朝
C.西周
D.春秋
C 4.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C 5.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结束
Thank you!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 的现代汉字吗?
会人 牛 意
水日
上 下 明射
鼠牛 虎兔
甲
骨
龙蛇 马羊
文 十
二
猴鸡 狗猪
生 肖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大克鼎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大盂鼎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 之一:毛公鼎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篆、隶、楷、行、草 是汉字的五种字体, 你知道他们的来源吗?
小篆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调兵虎符
秦始皇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半两钱
小篆
秦琅琊刻石(小篆)
秦《峄山刻石》(小篆)
隶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 (部分)
隶书
甘肃《武威汉简》(隶书) 汉代蔡邕[yōng]《熹平石经》(隶书)
草书、楷和行书
三 国 曹 魏 钟 繇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一个 方国)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 甲骨仅有三片,这是其中之一。
刻干支表牛骨
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 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 代以干支记日,这种方法延续到后代。
你认识这个字吗?能说出 它的造字方法吗?
车
象形
)。
A.夏朝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朝
C.西周
D.春秋
C 4.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C 5.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结束
Thank you!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 的现代汉字吗?
会人 牛 意
水日
上 下 明射
鼠牛 虎兔
甲
骨
龙蛇 马羊
文 十
二
猴鸡 狗猪
生 肖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大克鼎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大盂鼎
金文
“海内青铜器三宝” 之一:毛公鼎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篆、隶、楷、行、草 是汉字的五种字体, 你知道他们的来源吗?
小篆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调兵虎符
秦始皇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半两钱
小篆
秦琅琊刻石(小篆)
秦《峄山刻石》(小篆)
隶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 (部分)
隶书
甘肃《武威汉简》(隶书) 汉代蔡邕[yōng]《熹平石经》(隶书)
草书、楷和行书
三 国 曹 魏 钟 繇
汉字的演变完美版ppt课件

(2)“福”字艺术:剪纸、福字倒贴
最新版整理ppt
6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在没有文字之前 古代人的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 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jié)造字 →
古人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 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 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 后再一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其中记载的,大到历史事件,小 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记 事人经常捻绳结,进行回忆和讲 述,以此传给后人。
(追根溯源组)第一、二小组任务:
汉字的起源
(甲骨考古组)第三、四小组任务: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轨迹勾画组)第五——八小组任务:
通过搜集的资料寻找汉字演变的轨迹,制作一幅汉字演变的 轨迹图(要求写出各种字体及其盛行的历史时期)
(才艺展示组)第九、十小组任务:
“福”字字形变化研究
(1)“福”字字形变化
最新版整理ppt
3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 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 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 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 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 要出现了七种字体: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我国的汉字从它的出现 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演变过程,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 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 过程知道多少呢?
出土。
鼎重832.84公斤, 高1.33米,口长1.1米,
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
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
纹、人头纹、夔(kuí)纹等,并组成精美整
体图案。
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
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
司母戊鼎
第20课、汉字的演变ppt

《中国娃》
(恋啥最恋咱的中国家 长城是咱的绿围巾 昆仑是白铠甲 江南烟雨甜呀 关外风雪辣 风雕雨塑着一个个有志的中国娃!)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在没有文字之前 古代人的记事方法
结绳记事 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jié)造字 →
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半坡 遗址出土)
刻画符号——文字 的雏(chú)形
小 篆
隶 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第五学习主题
课堂小结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1.我国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的概念 3.甲骨文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 4.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1.金文的概念 2.金文的价值 1.秦朝统一后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 2.汉朝时书写更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 1.草书、楷书、行书的出现 2.草书、楷书、行书的成熟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鼠 龙 猴
牛
蛇 鸡
虎 马
狗
兔 羊 猪
甲 骨 文 十 二 生 肖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 即很原始的文字。
张旭的《古诗四帖》
行书是一种实用 与审美价值兼具 的书体,魏晋 (220-420年)时 开始流行。图为 最擅长写行书的 晋代大书法家王 羲之。
《兰亭序》是王羲 之于东晋永和九 年( 公元353年 ) 三月三日和一些 文人举行“修契” 宴会上,共二十 八行,三百二十 四字,章法、结 构、笔法都很完 美,因此,历代 书家都推《兰亭》 为“行书第一”.
汉字演变ppt

➢小篆的字数,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 有9353个,比起金文来说大大增加了,表 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已极大地丰富。小篆主 要通行于秦汉之际。
五、隶书阶段
➢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 字体。
➢ 1、古隶,也叫秦隶。是把篆文的圆弧笔写成 平直,把篆体的长方体写成扁平,而且字体笔 画更趋于简易,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篆文的体式。 主要通行于秦汉之际。
汉字的形体演变元前前 14~前11世纪),又称为“殷墟文字”,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 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 的汉字”。
甲骨文特点:
➢字无定形、异体字较多。 ➢字形大小不一。 ➢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阶段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 秦汉以前的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铸在青铜 器上的文字就叫做金文。古人又把铜称为 吉金,因此金文又称为吉金文,商周青铜 器上比较常见且形制较大的主要是钟和鼎, 上面铸的字也比较多,因此人们又把金文 称为钟鼎文。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
➢构形理据又叫构意,它指的是汉字构形 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携带了哪些意义 信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构 形的最大特点是据义而构形。因此,汉 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 息,这种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源自于原初 造字者的一种主观造字意图——构形理 据。
构形理据与字的本义
➢构形理据并不等同于字的本义,二者之 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大处着眼,可 分为两大类型:
➢青铜器上的金文文辞习惯上称为铭文。
金文的特点:
➢保存了原始象形字的显著特征。 ➢早期金文的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因而异体字较多。 ➢形声字大量产生。 ➢笔画多笔锋和捺笔,字体结构也潇洒大
方,雄浑有力,且有圆弧笔。 ➢存在合书现象。
五、隶书阶段
➢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 字体。
➢ 1、古隶,也叫秦隶。是把篆文的圆弧笔写成 平直,把篆体的长方体写成扁平,而且字体笔 画更趋于简易,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篆文的体式。 主要通行于秦汉之际。
汉字的形体演变元前前 14~前11世纪),又称为“殷墟文字”,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 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 的汉字”。
甲骨文特点:
➢字无定形、异体字较多。 ➢字形大小不一。 ➢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阶段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 秦汉以前的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铸在青铜 器上的文字就叫做金文。古人又把铜称为 吉金,因此金文又称为吉金文,商周青铜 器上比较常见且形制较大的主要是钟和鼎, 上面铸的字也比较多,因此人们又把金文 称为钟鼎文。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
➢构形理据又叫构意,它指的是汉字构形 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携带了哪些意义 信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它构 形的最大特点是据义而构形。因此,汉 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 息,这种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源自于原初 造字者的一种主观造字意图——构形理 据。
构形理据与字的本义
➢构形理据并不等同于字的本义,二者之 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大处着眼,可 分为两大类型:
➢青铜器上的金文文辞习惯上称为铭文。
金文的特点:
➢保存了原始象形字的显著特征。 ➢早期金文的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因而异体字较多。 ➢形声字大量产生。 ➢笔画多笔锋和捺笔,字体结构也潇洒大
方,雄浑有力,且有圆弧笔。 ➢存在合书现象。
20汉字的演变 课件

• 柳公权,字诚恳,京兆 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晚唐最著名书法家。他 的真、行、草皆精,以 真书为最。他在结字上 吸取了“颜体”的纵势, 舍弃颜字竖画肥壮等具 体写法,把笔画写得均 匀瘦硬,棱角外拓,这 样形成了结体谨严端庄, 笔力遒劲峻拔的自家风 格。世称“颜筋柳骨”。 他是继颜真卿以后,对 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 出重要贡献的一位书家, 对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 响。代表作有《金刚 经》、《神策写碑》、 《送梨帖跋》等。
王献之,字子敬,王 羲之的第七子,官至 中书令,故世称“王 大令”。他在书法上 注意继承传统,但又 不为成法所拘,善于 变通。他兼通诸体, 尤其精于草。他的书 法英俊豪迈,饶有气 势,在他父亲的基础 上进一步改变了当时 古朴的书风,对后世 的影响很大,在书法 史上与其父羲之齐名, 并称“二王”。代表 作草书《十二月帖》、 行书《二十九日帖》、 小楷《洛神赋》。
赵柳颜欧 体体体体 创 立 人 为 宋 代 赵 孟 创 立 人 为 唐 代 柳 公 。权 。 创 立 人 为 唐 朝 颜 真 卿 。 创 立 人 为 南 朝 欧 阳 洵 。
• • • •
历代名家名作
王羲之,字逸少,晋 琅邪临沂人(今山东 临沂),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已夫人学书, 后来云游各地,采各 家之长,融会贯通, 从而达以“总百家之 功,达云体之妙”的 境界。其书法一度为 汉魏以来的体势风格, 他承前启后,开创了 妍俊健美的新书风, 成为历代学习的楷模, 被尊称为“书圣”, 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王羲之的真迹早已亡 佚,现在尚流传的 《兰亭集序》、《圣 教序》、《快雪时 晴》、《姨母》等均 出于后人的临摹。
硬 笔 书 法
• 硬笔以钢笔为主。实际上,铅笔、圆珠 笔、碳笔、签字笔等都属于硬笔。一般 书法创作的硬笔则多用钢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鼠 龙 猴
牛
蛇 鸡
虎 马
狗
兔 羊 猪
甲 骨 文 十 二 生 肖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现代汉字吗?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好吗?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 即很原始的文字。
我的感想
学习完本单元——有趣的汉字之后,我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感 受到了汉字的神奇和有趣,还懂得了许多新的知识,知道了仓颉造 字,知道了“册”“典”“删”的来历,知道了错别字大部分都错 在了多笔少画、形近字、粗心……知道了甲骨文的发现,知道了汉 字的演变等。我还学了一首诗歌: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我非常喜欢书法家写的字,例如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孙公 权写的《玄秘塔碑》、毛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等 。我非常敬佩 他们,我也想要像他们一样,所以我也要练好字,也像他们一样, 为祖国争光。 返回主页
4、甲骨文的发现的意义
甲骨文发现的 意义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 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记录了 商朝后期的大量史实,因此 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极 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汉字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 (商代鼎盛,殷墟发现)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没有纸)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占卜
金文 小篆和隶书 草书、楷书 和行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三个字是什么?它们又是什么文字呢?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王初 )
(
小 篆
字 体 :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扁担宽 板凳 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 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 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 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 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 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 仄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扁担宽板凳 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 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 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那鹅 过河还是河渡鹅
行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汉字由下列的哪种文字发展而来 (B)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纸草文 D.泥板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秦始皇下令把哪种文字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 A.金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二、个人爱好 在汉字的所有字体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小 篆
隶 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第五学习主题
课堂小结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1.我国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的概念 3.甲骨文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的地位 4.甲骨文在我国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1.金文的概念 2.金文的价值 1.秦朝统一后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 2.汉朝时书写更简便的隶书广泛使用 1.草书、楷书、行书的出现 2.草书、楷书、行书的成熟
第五学习主题
学习测评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B
B.比较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C
)。
A.夏朝
A.商朝 A.金文
B.商朝
B.西周 B.小篆
B C.)。 西周
张旭的《古诗四帖》
行书是一种实用 与审美价值兼具 的书体,魏晋 (220-420年)时 开始流行。图为 最擅长写行书的 晋代大书法家王 羲之。
《兰亭序》是王羲 之于东晋永和九 年( 公元353年 ) 三月三日和一些 文人举行“修契” 宴会上,共二十 八行,三百二十 四字,章法、结 构、笔法都很完 美,因此,历代 书家都推《兰亭》 为“行书第一”.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 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
4.小篆和隶书
秦代的统一文字: 小篆,使汉字的 笔画和结构得到 定型,奠定了汉 字方块形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 书写的《峄山刻 石》。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 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 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 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 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 出土的秦隶竹简。
(
隶 书
字 体 :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
字 体 :
草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唐 颜 真 卿 多 宝 塔 碑 字 体 :
楷 书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东 晋 王 羲 之 的 兰 亭 集 序
字 体 :
古代的中 国人还创 造出了两 种可以快 速书写的 字体:草 书和行书。
草书主 要有章 草、今 草和狂 草3种。 图为用 章草书 写的汉 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 所创。图为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 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 价值。图为《张旭狂草图》
结绳记事 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jié)造字 →
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半坡 遗址出土)
刻画符号——文字 的雏(chú)形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甲骨文是刻写在 龟甲和兽骨上的 文字,记录了商 朝社会生活的诸 多方面,是研究 商朝历史的最有 价值的史料,是 我国目前已知的 最早的成熟文字。 今天汉字就由甲 骨文发展而来。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 206-220年)得到了很 大发展,变无规则的 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 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 结构的基础。图为汉 隶。
5.草书、楷书和行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 一种新的汉字 字体:楷书出 现了。图为楷 书的创始人钟 繇。
楷书笔画平直, 字形方正,书写 简便。 直至今天,楷书 仍是汉字的标准 字体。图为钟繇 作品《宣示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汉朝的
秦 朝(小篆)
隶书
张旭(草书)
欧 阳 询
王 羲 之
楷 书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行 书
甲骨文
草书
楷书
行书
时 代 原始社会
出现或常用字体 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甲骨文 、金文 金 文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三国两晋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 草书、楷书、行书走向成熟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 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 3..……
2.金文
司 母 戊 鼎 文 字 拓 片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 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 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第五学习主题
商的青铜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商朝 后期。立耳,长方形 大鼎,用作炊食具或 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 1939年在河南省 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 出土。 鼎重832.84公斤, 高1.33米,口长1.1米, 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内壁有“司母 戊”铭文,故名。鼎外壁铸有云雷纹、虎 纹、人头纹、夔纹等,并组成精美整体图 案。 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 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 家博物馆。
1、
1、甲骨文的来源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 田,其受年?十一月。”卜辞。 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 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 产的情况。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3、近代对甲骨文的发现
殷 墟 甲 骨 堆 层 王懿荣像 史海拾贝
C.秦朝 C.隶书
D.春秋
4.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
C C
)。 D.汉朝
5.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6.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
)。 C D.楷书 D.草书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同学们,拿起你们 手中的笔,练好自己的字, 学好知识,努力奋斗吧!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字谜
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旧 哭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 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明 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郭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在没有文字之前 古代人的记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