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郑金洲)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研修成果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研修成果这次“国培”给我最大也是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教育观念的变化,通过专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把我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概念化走向具体化,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
认识到语文课文内容不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那些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随着课文的变化而变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它的价值;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具有普遍的实用性,也就是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用的。
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语文。
通过这次大容量、高强度的培训,让我们更加了解当前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知识与方法,深刻认识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目标。
丰富和深化了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使我们对小学语文教材处理、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专题讲座由专家教授与特级教师主讲,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深化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新认识。
在行动研究的课例打磨中,一起研讨、一起磋商,一起思考与交流。
通过倾听、观察、分析由学员结合自己的专题研究,合作研讨而形成的自己小组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对照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异同,提升了我们对自己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并且学得多种有效方法与策略。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爱才会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
于老师的课堂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有效,所以,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于老师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每一点成功。
综观于老师的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
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用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
于老师轻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以情育情、以情怡情、以声传情,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整个课堂流淌在情感的涓涓溪流中。
国培计划小组培训成果汇报

国培计划小组培训成果汇报一、培训背景国培计划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面向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和领导干部的高层次培训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专业发展、学术交流、教育研究等活动,提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教育领导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作为国培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小组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现就培训的内容和成果进行汇报。
二、培训内容1. 课程安排我们小组的培训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安排了一系列的讲座、研讨、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旨在提升我们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
2. 学习方式培训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等。
这些学习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培训成果1. 知识水平的提升通过培训,我们小组的成员深入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教学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了更新,对于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
2. 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培训,我们小组的成员对于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技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以及如何设计和评估教学课程。
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培训还加强了我们小组成员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教育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如何制定教育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如何应对教育管理中的挑战和问题。
这将对我们在学校管理和领导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成果运用1. 教学实践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将尝试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估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质量。
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最新】

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华东师大教育系教授郑金洲目前,一些学校确实以“校兴科研”促成了“科研兴校”。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个别学校,教育科研流于形式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在降低,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受到质疑。
那么,如何使教育科研不走过场,不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塑料花?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
要满足这一诉求,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树立“大科研”观念。
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没有课题,但也不能“唯课题”。
课题立项的研究仅仅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研究可以集中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疑难问题、关键问题。
但假如仅仅关注课题研究,忽略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常态研究,就有可能导致课题申报的急功近利,有意无意中压制了教师日常教育科研的热情,也有可能导致少数教师研究少数问题的现象出现。
教育科研至少包括三类研究:课题研究,常态研究,学校发展研究。
它既有课题立项带动,又有常态研究支撑,同时,把如何办学校、学校如何改革与发展也作为研究对象。
这样的研究惠及面宽,参与性强,适用范围广。
要正确定位中小学教育科研,以推进实践、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主旨,以教师在学校现实场景中从事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为特征,以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实践为目的,这样才能收到效果。
强烈的校本问题意识。
只有问对问题,才能找到有用的答案,学校教育科研也是如此。
找准问题,是学校教育科研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第一步。
针对性是实效性的前提,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实效性。
学校教育科研的问题不能来自于书本知识的简单推理,不能来自于他人经验的简单移植,不能来自于以往做法的简单深化,不能来自于其他学校的“模式”推广,而应根植于学校自身实际,切实梳理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转化形成研究对象。
在这其中,校本的意识要强,师本的意识也需具备。
《教师如何做研究》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10。
本书是最为通俗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用书,书中附有大量案例,作者结合案例一一细致地讲解教师常用的科研方法。
导论: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人民教育2004.2(一)求新求异(二)贪大求全(三)跟风追潮(四)课题至上(五)论文情结(六)穿凿附会第一章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人民教育2004.1(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四)第二章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 人民教育2004.3-4(一)、教师从事研究的四种取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总结、教学反思(二)、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特征:目标(解决问题)、形式(行动研究)、手段(持续反思) 第三章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人民教育2004.7(一)、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 (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发现问题第四章 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人民教育2004.10(一)计划 (二)行动 (三)观察 (四)反思第五章 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订 人民教育2004.8(一)、转换:用新问题代替原问题 (二)、细化:具体化、操作化 (三)、分化:分解为子课题 (四)、调整:改变步骤与方法 (一)后发:先有研究后有方案第六章 教育日志: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一 人民教育2004.12(一)备忘录(二)描述性记录 (三)解释性记录第七章 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二 人民教育2004.18(一) 教育叙事的特点:讲故事,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二) 教育叙事的类型:依序叙事(白描)、夹叙夹议、突出学生(细节) (三)教育叙事撰写中的注意事项第八章 教育案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之三 人民教育2004.20(一)案例的运用范围 (二)案例的含义 (三)案例的撰写 (四)案例的作用附录:一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开发第九章 教育反思: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一)教育反思的类型: 专题与整体反思、即时与延(二)教育反思的注意事项附录:《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第十章 教学课例: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一)教学课例的含义案例: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二)教学课例的形式: 1、 总体思路+情境描述+专题反思 2、 设计说明+教学情境+总体反思 3、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三) 教学课例的注意事项后记1 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 郑金洲 河南教育2 教学课例——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3 全球化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路向4 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5 校本研究的类型 郑金洲 课程教材教学6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研究 郑金洲 江苏7 期待聚焦实践的教育理论研究 郑金洲8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解读《记我的9 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二——10 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三——11 教师如何做研究——从计划到反思:研12 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一—13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郑金洲14 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订 郑金洲15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 郑16 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17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郑金18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 郑金洲19 “案例”ABC 郑金洲 教育文汇 2004/20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 郑金洲21 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 郑金洲 集美大学22 “案例”ABC 郑金洲 上海教育 2002/23 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郑金24 世纪之初中国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25 课堂教学交往中的虚假与真实 程胜;郑26 听课的技能与技巧 郑金洲 上海教育科27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校本培训 俞海燕,郑28 认识“校本” 郑金洲;林存华 教育理29 WTO 与中国教育 郑金洲;周海涛;胡2001/0131 认识“案例”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2001/0232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郑金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333 审视创新教育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2000/0134 想说界定不容易发人深省百年史凸显个性是趋势审视教育观念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2000/0435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郑金洲中国教育学刊 2000/0136 “创新”四题郑金洲当代教育科学 2000/Z237 走向“校本”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638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339 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的反思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9/1040 教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讨综述郑金洲课程.教材.教法 1999/0141 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略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442 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及教育现代化的研究郑金洲中小学管理 1998/0943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综述郑金洲教育研究 1998/0844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瞿葆奎,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1998/0445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一) 瞿葆奎,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1998/0346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教育观念更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引发的教育观念变革寻迹瞿葆奎,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347 若干教育隐喻探源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7/0948 略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0549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比较教育研究 1997/0550 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7/0151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0352 “素质教育”质疑郑金洲上海教育科研 1997/0253 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6/0354 华东师大关于一流教育的研讨熊川武,郑金洲,范国睿,袁振国中小学管理1996/0255 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郑金洲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96/0156 教育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刍议郑金洲教育发展研究 1995/0257 “元教育学”考辨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358 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 H·A·吉鲁,谭晓玉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0159 教育经济功能研究十七年郑金洲教育与经济 1995/0360 “办学特色”之文化阐释郑金洲中国教育学刊 1995/05*****************************************************导论: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原文: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化郑金洲人民教育2004/02)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施,所改变的不只是学校的外在面貌,不只是教学内容或教学媒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生存方式。
国培计划结业汇报学习成果

国培计划结业汇报学习成果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国培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国培计划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培训项目,我在这个项目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学到了很多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下面,我将从课程学习、实践训练、个人成长几个方面来向大家展示我的学习成果。
一、课程学习在国培计划中,我们接受了来自各领域专家的课程培训。
这些课程涵盖了各种领域,包括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
在这些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比如,在管理学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有效领导团队,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等等。
在营销学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制定营销策略,如何拓展客户群体,如何提高销售业绩等等。
这些课程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也增强了我的综合能力。
二、实践训练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训练。
比如,我们在团队中开展了一场模拟企业运营的游戏。
在游戏中,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制定销售策略,管理资金,应对竞争对手等等。
这个游戏虽然是模拟的,但是让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管理和营销的实际操作。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个人成长在国培计划中,我不仅在专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在个人成长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带领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些都是我之前所没有的经验,也让我认识到了在团队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在国培计划中,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表达能力不够强等等。
通过培训和实践,我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结来说,国培计划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得到了一次全面的个人成长。
国培研修成果

农村小学儿童口语交际之路新探雁江区中和镇太和小学秦宗森去年小学语文国培学习中研修的主题很多,老师们的讨论热烈,记忆犹新,我对口语交际和写作这两块情有独钟。
回到学校后,我带领教师尝试针对写作开展过多次的教学研讨会。
在会上,老师们对作文的认识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百花园”中把口语交际与习作放在一起,大家都认为:从口语抓起,先让学生会说,再逐步引导他们会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新课改后,教材中“百花园”的安排更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能更好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让它们支离破碎,割裂开了,没能形成合力,从而未能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通过去年的国培学习,在失败中我们又重拾信心,踏上了农村小学儿童口语交际之路新的探索,实践我在国培作业中提出的“遵循五个原则,多样化训练”。
一、布满“荆棘”的农村儿童口语交际路我在国培作业《我的口语交际训练法》中就提到:由于受农村地区条件的限制,小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困难太多。
口语交际训练在农村小学又从来得不到充分重视,很多学生存在惯用方言、少说、不敢说等的症结。
农村孩子除了学校外,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张嘴就是土话、方言,有的学生会说,但不会用普通话表达;有的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
家长也只重视笔试成绩而不在意口头表达能力,导致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
突出的有以下三个问题:(1)农村儿童方言重,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如孩子们见到老师招呼道:“老师,您爪子呀?”(老师,您干什么?)这是大胆的同学,也说话的同学。
再如:生病请假时:“老师,我不好。
”(老师,我生病了。
)告状时:“老师,他弄我。
”(老师,他打我。
)请别人等一下,“等到!”(等一下。
)……(2)学生缺少说的内容,甚至“无话可说”的现象。
农村的孩子们接触面太窄了,据调查,只有个别家庭的孩子,能在一年中去公园玩三次以上;多数家庭的孩子们一年才能去一两次公园,逛一次超市;甚至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们,恐怕一年中连进城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进公园、逛超市了。
《“国培计划”学员培训需求调研问卷》

《“国培计划”学员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
我们设计这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您对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工作以及教师培训需求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为更好地了解您的培训需求,科学实施好教师培训工作,希望您能积极参与、认真填写,您提供的信息及建议将成为我们制定方案、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请在相应的选项打“√”或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学校所在地:a、县城b、乡镇c、乡村2.您任教学校:a、初中b、小学3.您现在的职务是:_______________4.您的教龄有:a、少于3年b、3-xx年c、10-20年f、20年以上5.您参加培训的动因是(多选):a、晋升专业职务需要b、获得继续教育学分c、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d、教育改革发展所需e、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f、增强竞争力,以另谋发展g、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h、其它6.您个人目前在教育管理中最需要的知识有哪些。
(多选)a、教育管理的先进理念b、教育管理的技术技巧c、课程教学改革的领导能力d、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e、师德师风建设能力f、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g、特色校园建设的能力h、语言表达能力其它(请填写):7.教师在职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您认为在以下专业能力中,哪些是难以自修发展的:a、语言运用能力b、教学设计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科研能力e、课堂活动设计f、课程资源开发g、课堂监控能力h、课堂表演能力i、课件制作能力其它(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您认为,目前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存在下列哪些问题:a、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b、过于侧重实践教学等微观问题c、对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d、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分析e、缺少同学间研讨与诊断f、缺少对老师综合素质提高课程9.就您个人成长来说,专业培训中哪类课程更需要:a、理论性课程b、实践类课程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10.就您个人成长来说,专业培训中那种学习方式更好:a、专家讲座b、教研员指导c、实地考察d、案例分析e、小组研讨11.就您个人成长来说,专业培训中哪种培训评价方式更有效且公正:a、日常考核与终结考评相结合b、完成专家布置的作业任务c、完成培训总结反思报告d、进行考试第二篇:202x年幼教国培学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202x年幼教国培学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各位学员:您好。
国培项目抓落地 县校培训创特色—沙洋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纪实

二是精细 活动组织管理 。教 师管理 、继 教 中心 、
教 研 室 合 力组 织 ,活动 开 展 紧凑 有序 。大 到 同课 异
、
立足 “ 三大工程 ” ,打造 国墙亮点
做 实、做大、做强 “ 国培计划”项 目,突破重点 , 突出亮点 ,让 国培项 目在沙洋落地生根 ,大放异彩。 ( 一)抓 实 “ 农村教 师素质提 高工程 ”
换研修 ;8 0 2 人参加省 “ 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
( 二 )抓 精 “ 特级教 师巡 回讲学”
势推进全县 中小学教 师素 质能力整体提 升 。设 定工作
目标是 通过2 - 3 年 与百 年树 人远程 教 育有限 公司通 力
出名师、出专家。
一
“ 特级 教师巡 回讲学 ”是 最接地气 、最受教 师欢 合作 ,力争做到 出经验 、出成果 、出产 品 ;出优课 、
观察思考
0 0 名 教师参训。荆楚理工学院杨汉 政 与机构 整合 、教研 与培训整 合 、技 术与教学 整合 、 业标 准》培训 ,近9 传统 与现 代整 合 ;三 同步 ,即不同 乡镇学校 、各个学 洲教授 解读 教育部 ( ( 中小学 教师专业标 准》 ;市教研 段学科 、不 同年龄结 构的教 师同步进 入 ,研 修培训 与 室新锐 教研 员王敏演 绎浙江 幼儿 园游 戏教学案 例 ;本 “ 新教 师成长 工程” 同步进行 ,研修 培训与 “ 名 师培 土教 育家 、特 级教 师鲁 修贤和 荆门名 师王海蓉 等讲述 在课 堂 中成 长”教 学故事 ;信息技 术骨干张 道雄老 养计划 ”同步 展开 ;二提升 ,即 中小 学教 师信息技术 “ 应用 能力与校 本研修 水平全面 提升 ,农村教 师的 归宿 师讲授 信息 技术在 教学 中的运用 ;资深教研 员龚金喜 讲授 课题研 究和课 改文化 。学 员从 国际视野 、专业领 二是适 应 了一 种新常态 。激发 教师正 能量 ,营造 域 、教学理论 和实践 操作等 方面分享 专家学者 的教 育 研 修好 风气 ,提 升教 师幸福 感 ,全县 中小学 教师主动 理论和教学智慧 。 适应 网络研修 和校本 研修成 为职业生 活新 常态 。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