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内血管瘤的MR表现一例
肢体软组织血管肉瘤超声表现一例

( 本 文图 l  ̄ 4见光 盘 )
血管 肉瘤 的诱因 口 】 。本例 患者既往 有乳腺癌手 术史,l 5年 后 于同侧上肢发生血 管肉瘤 ,应考 虑可能 与术后该侧 肢体 慢性淋 巴水肿有关 。 血管肉瘤转 移率、 复发率高 , 预后不 良, 早 期诊断及手术 治疗 可在一 定程 度上延 缓病情进 展,提高
版, 2 0 1 4 , 1 l ( 1 ) : 2 5 — 3 1 .
・
病 【 J 手 艮 告 ・
肢体软组织血管肉瘤超声表现一例
余亮 陈涛
患者女 ,5 3岁,2 0 1 2 年 4月出现左上 臂 内侧肿 胀、疼
患 者 的 生存 率 。
痛,当时考虑为局部软组织淋巴水肿 ,未予治疗,2 0 1 2年 9
・
2 4・
主华医堂超声杂志 电
2 l 4 年 月 第 1 1 卷 第1 期 C h i n J M e d u l t r a s 0 u n d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J a n u a r y 2 0 1 4 , V o l I 1 , N o 1
参
考
文
献
高远红 , 张玉晶 , 钱 图南 , 等. 血管肉瘤的临床分析 【 . 『 】 . 中国放射
肿瘤 学杂 志 , 2 0 0 0 , 9 ( 4 ) : 2 4 8 . 2 5 1 .
DO I :1 0 . 3 8 7 7 / c ma j i s s n . 1 6 7 2 . 6 4 4 8 . 2 0 1 4 . 0 1 . 0 0 7 2
数量较 一般恶性 肿瘤 多。这与其独 特的病理 学改变有关 : 血管 肉瘤 是一种 不典 型内皮细胞 衬覆不规 则吻合的血管腔
深部软组织蔓状血管瘤1例影像学诊断

深部软组织蔓状血管瘤1例影像学诊断
南彩玲;张炜阳;王惠;姚亚宁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17(028)008
【总页数】2页(P607-608)
【作者】南彩玲;张炜阳;王惠;姚亚宁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超声科,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超声科,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超声科,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超声科,甘肃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6;R445.1;R814.41;R814.43
【相关文献】
1.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J], 李丽;李旭明;王小平;高丽;王进华
2.MR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软组织海绵状、蔓状血管瘤 [J], 李杰;郭启勇;潘诗农;杨军
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J], 田友山;杜燕飞
4.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J], 田友山;杜燕飞
5.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J], 刘艳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影像表现与病理联系

四个亚型中10%至少含两个组织学类型(混合) 脂肪肉瘤增强扫描迅速强化(动脉期6秒内),从低 级别到高级别脂肪肉瘤,MRI上显示为几乎全部是脂 肪组织到几乎不含脂肪组织
高分化脂肪肉瘤比高级别脂肪肉瘤含脂肪多 (非典型脂肪瘤,48%;黏液样脂肪肉瘤,21%)
脂肪肉瘤
【影像特征】
----黏液样脂肪肉瘤 • 嗜碱性的黏液样基质占90%以上 • 影像上脂肪特征不显示,使诊断困难 • 黏液成分T1WI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 注射造影剂后,病变不同程度强化
【影像特征】
粘液样脂肪肉瘤
瘤内间隔 出血和坏死 可有钙化
【MRI与病理联系】
分化好,恶性程度低—边界清楚,含脂肪成分(信号) 多,当瘤体内含其它成分时信号不均匀
分化差,恶性程度高—形态不规整,少或无脂肪成分。 T1WI呈低中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可伴有出血、囊变 并周围软组织侵润, STIR上异常信号不规则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
【病理特征】
• 大体病理 界限清楚、分叶状。根据脂肪细胞、纤维成分 和黏液成分含量不同可黄色至白色,质硬,大者常见坏死
【病理特征】
• 组织病理: ALT/WD脂肪肉瘤分为4种主要亚型: 脂肪细胞型、硬化型、炎症型和梭形细胞型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 desmoid-type fibromatoses)
HE染色×400
β-catenin
诊断:韧带样纤维瘤
横纹肌肉瘤
( rhabdomyosarcoma)
【临床特征】
• 好发于幼童,是最常见的一种 • 平均发病年龄为5- 6 岁,72-81%在10岁前发病
• 横纹肌肉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肌肉以外,位置较深, 常表现为皮下或皮内结节,局部浸润性生长或转移
软组织肿瘤磁共振影像诊断护理课件

目 录
• 软组织肿瘤磁共振影像诊断概述 • 软组织肿瘤磁共振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 • 软组织肿瘤的护理与康复 • 软组织肿瘤的预防与筛查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软组织肿瘤磁共振影像诊断概述
软组织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软组织肿瘤是指发生在身体软组 织的肿瘤,包括肌肉、脂肪、结 缔组织等。
边界清晰
良性软组织肿瘤通常边界清晰 ,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信号强度均匀
在磁共振成像中,良性软组织 肿瘤的信号强度通常较为均匀 ,无明显的信号不均或坏死区 域。
无明显浸润性生长
良性软组织肿瘤的生长方式通 常比较缓慢,无明显的浸润性 生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也比 较轻微。
无淋巴结转移
良性软组织肿瘤通常不会发生 淋巴结转移。
03
软组织肿瘤的护理与康复
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
软组织肿瘤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 绪具有重要意义。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倾听、鼓励、 解释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家属参与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良认知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痛。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
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康复训练
康复评估
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和
康复需求。
康复计划
根据康复评估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等。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肌肉 力量训练、日常生活能
力训练等。
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

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诊断【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瘤是软组织中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大量新生血管所组成,约占软组织肿瘤的7%[1]。
它是由胚胎期的成血管细胞进展而来,其中含有多种非血管成份,如脂肪、纤维等。
软组织血管瘤好发于四肢,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年或青青年。
位置表浅的血管瘤,如位于皮肤或皮下,临床依照其特点性皮肤颜色改变和体检多能明确诊断,但位置深的软组织血管瘤,如发生于肌肉内、肌间隙和滑膜,临床体检难以发觉。
随着影像技术专门是MRI技术的进展,深部软组织血管瘤的定位、定性正确率正在慢慢提高。
本文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明的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征象进行回忆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搜集本院2001年7月至2020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明的18例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12例发生于下肢,6例发生于上肢),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0~55岁(平均岁);反复疼痛、触及肿块11例,局限性疼痛5例,无明显病症2例。
术后病理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3例,蔓状血管瘤3例,血管畸形2例。
方式术前均经MRI检查。
采纳德国SIEMENS Avanto 磁共振扫描仪,层厚4mm,层距4 mm,膝关节线圈,成像序列为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部份患者加用STIR序列,部份加脂肪抑制序列,全数病例增强扫描,作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
其中3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
2 MRI表现13例血管瘤位于肌间隙中,5例位于肌肉内。
18例血管瘤病灶长轴均与肢体长轴走向一致,病灶形态不规那么,边界欠清楚,信号不均匀,未见明显包膜,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如图1~3。
4例病灶中央和/或边缘见T1WI 及T2WI高信号,加脂肪抑制序列后部份呈现低信号,提示脂肪成份,加脂肪抑制序列后未呈现低信号,提示血肿。
3例病灶中央和/或边缘见T1WI及T2WI低信号,提示钙化或含铁血黄素沉着。
放射科学习常见软组织肿瘤影像特征

放射科学习常见软组织肿瘤影像特征软组织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科医师在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帮助放射科医师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评估。
一、肿瘤的密度或信号强度软组织肿瘤在不同的影像学模态下,其密度或信号强度常常呈现不同的特点。
在CT图像中,肿瘤往往呈现均匀或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增高。
而在MRI图像中,肿瘤一般呈现等T1信号或不均匀T1信号增强,T2加权图像中呈现不均匀的高信号强度。
二、肿瘤的形态特征软组织肿瘤的形态特征也是进行影像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肿瘤可以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
肿瘤的轮廓可以是清晰的,边缘光滑;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边缘模糊。
三、肿瘤的包膜与侵犯情况软组织肿瘤的包膜情况是判断肿瘤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多存在完整且光滑的包膜,而恶性肿瘤则常常呈现不完整的包膜或者木状侵犯周围组织的表现。
四、肿瘤的内部结构肿瘤的内部结构也是进行影像学分析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结构有囊性变、实性结构、混合性结构等。
囊性肿瘤常常表现为含液性的低密度或低信号。
而实性肿瘤则常常表现为均质的高密度或高信号。
五、肿瘤的血供情况通过影像学分析肿瘤的血供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性质。
肿瘤的血供情况可以通过CT增强、MRI增强或超声多普勒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观察。
良性肿瘤的血供往往较弱或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血供多为丰富且不均匀。
六、肿瘤的局部浸润与远处转移软组织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通过影像学可以观察到肿瘤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或血液转移。
结论软组织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是放射科医师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肿瘤的密度或信号强度、形态特征、包膜与侵犯情况、内部结构、血供情况以及局部浸润与远处转移的观察,可以辅助医师进行正确的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科医师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经验,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的综合信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软组织血管瘤ppt课件

源性肿瘤(纤维瘤或神经鞘瘤可能),建议增强。 2.左膝关节骨质退变。
.
8
手术经过:从左大腿远端内侧作长约10cm切口, 分离皮肤皮下,暴露包块,见包块来源于大隐 静脉,大小约10cm*3cm,质地硬,与周围组织 界限清楚,沿包块边缘完整剥离、游离包块,
.
25
病理结果
.
26
结核性输卵管炎
子宫输卵管炎示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为非特异性及结核性。
结核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表现为一 般感染症状,常有不育。
.
27
病理表现
子宫输卵管结核,首先累及输卵管,形成 干酪样坏死和溃疡,进而产生输卵管僵直、 变硬、狭窄和粘连,宫腔也发生狭窄、粘 连和变形,并可发生钙化。
.
16
MRI图片
.
17
.
18
.
19
.
20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21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
12
影像学表现: CT:较敏感,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胀或肿块,边
界不清,有时在邻近皮下脂肪组织内可见扭曲 的索条样结构,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肿块内可有多发、大小不等或椭圆形环状钙化 的静脉石,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周围骨结构 多为深部软组织血管瘤引起的压迫性骨质破坏。 增强后明显强化。
.
13
.
31
软组织肿瘤MRI

精选ppt
49
近结构(血管、神经和骨骼)的侵犯情况和增强后的 不均匀强化--对鉴别有帮助 DWMR、PWMR:定量分析,提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能力肿瘤术后局部残留、复发的诊断-肿瘤放疗、化疗疗 效的对照评价
精选ppt
9
MRI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
根据肿瘤的边界、信号特征及邻近结构的受累情况 综合考虑: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信号不均,中心 坏死以及邻近骨及血管的受侵。良性肿瘤则相反。
脂 肪 瘤
精选ppt
18
滑膜脂肪瘤
又名树状脂肪瘤 原发性,但常与退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相关 常累及膝关节,约20%为双侧性 平片:可显示透亮区 MRI:滑膜的脂肪增生伴关节内积液,可伴邻近关
节面骨质侵蚀、滑膜囊肿、关节退变
精选ppt
19
滑膜脂肪瘤
精选ppt
20
脂 肪肉瘤
占成人软组织肉瘤的第二位 中老年男性,分布于躯干、下肢较多 来自胚胎的间叶组织,不是脂肪组织衍变 分型:分化良好型、黏液样型、圆形细胞型、
精选ppt
48
小
结
脂肪瘤:短T1长T2信号,STIR与皮下脂肪同步降低 血管源性肿瘤:血管流空信号为特征 神经源性肿瘤:沿神经走向,呈菱形或纺锤状 脂肪肉瘤:较完整包膜,瘤内可见脂肪成分 纤维肉瘤:周围水肿,境界不清,信号不均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老年人多见,青少年罕见; 境界不清,信号不均,周围水肿。
MRI病理定性:由于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低、失 去其来源组织正常信号强度难以进行病理定性。 但根据发生部位、特殊信号(如脂肪、钙化等) 可提出诊断的可能性
精选ppt
8
MRI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