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院竞争战略探讨_源于迈克尔_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思考

合集下载

迈克尔_波特和他的竞争战略_李静

迈克尔_波特和他的竞争战略_李静

迈克尔·波特和他的竞争战略李静(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研修学院,北京100007)【摘要】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针作用。

因此,战略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回顾战略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迈克尔·波特和他的竞争战略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战略管理;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管理科学有三个层次: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

纵览三个层次,战略管理无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着指针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地实施和控制,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议题。

有关战略研究的论著十分丰富,同时也会给人纷繁芜杂莫衷一是的感觉,尤其是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对其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首先在于对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与现状有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对其发展的方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过程的简要回顾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中(1938年),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

1962年,美国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尽管他没有对企业战略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但却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二十世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萌芽期。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奠基期。

在这一时期,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等理论问题上。

1965年,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对企业成长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战略管理。

五力模型分析-勘测设计行业

五力模型分析-勘测设计行业
8
五、购买方的谈判力
• 勘测设计行业里,购买商主要是项目委托方,其可以是项 目业主单位或者项目承包单位。 • 购买商达到其议价目的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压低价格、要 求提高质量或者索要额外的附加服务项目。 • 目前,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内的主要客户有政府部门、 大型总承包企业、发电企业等。 •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主要因为在基础建设行业 改革之后,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承包商单位)成为 不同的利益个体和市场主体。 • 另外,目前水利行业的设计院数量较多,从国家级到省级, 到地市级都有不同规模的设计院。市场相对饱和。 • 另外还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2015级MBA 第二组 高嵩 徐蒙杰 丁光星 王旭琛 刘芳 杨科特
1
五力分析模型来龙与去脉
提出者: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 时间:80年代初 应用环境: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 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定义: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 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 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 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 争力量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替代品的竞争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7
四、供应商的谈判力
• 作为勘测设计企业,供应商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工作所需的 各种材料、设备、软件和资料等供应厂商。 • 在遇到任务繁重或者高难度专业研究课题,需要外包业务 的情况下,供应商还要包括业务分包单位。 • 前材料、设备和普通软件的供应基本是一种完全竞争的局 面,其主要手段就是价格战,所以这些厂商议价能力较低。 • 而一些稀缺的资料和非常规技术软件价格具有一定垄断性, 弹性比较小,但由于其所占比重也比较小,对整个项目成 本的影响也不大。 • 而从分包的主要业务承包商来看,主要是相关的大学和可 研单位,具有一定的竞争,在分上有选择空间,也有一定 的议价余地。

竞争战略读后感

竞争战略读后感

读《竞争战略》有感今年寒假,我拜读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

首先我对竞争、对战略有了一定的认识。

什么是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它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

有些专家认为企业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确定顾客需求、竞争者产品及本企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奠定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特定地位并维持这一地位。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本书的作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者是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他的书可以在很多商学院学生、大学教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国家领导人的书架上找到;他的“竞争和战略”理论已经或者正在被全球大部分的国家和企业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果被美国国内的经济会议以及众多世界性的经济学术论坛列为正式的、重要的讨论议题。

正如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对他的评价:如果有人能把管理理论变为令人尊敬的学院派原则,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波特。

下面将从以下几点来讲我读此书的收获:本书从四个方面讲了竞争战略:1.形式竞争:第一种竞争是产品形式竞争,这是最狭义的一种竞争,它反映了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品牌竞争的观点。

这些品牌属同类产品,具有相同的产品特征,面对同样的细分市场。

2.品类竞争:竞争的第二个层次是具有类似特征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称为产品品类竞争。

在界定竞争对手时,企业应重点考虑这一层次的竞争对手。

例如,如果不考虑目标市场的话,所有针对个人电脑的企业都可以相互视为竞争对手。

3.属类竞争:竞争的第三个层次是产品属类竞争。

属类竞争以更长的时间跨度为导向,着重于可替代的产品分类,是满足同一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

比如,软饮料与橙汁在“解渴”上竞争,快餐与正餐的“方便”上的竞争等等。

4.预算竞争:第四个层次的竞争更广泛,是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对抗”,即预算竞争。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谈中国企业战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谈中国企业战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谈中国企业战略我发现有很多的公司事实上并不对自己的战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我发现: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公司没有自己的战略。

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我发现在竞争领域的主导观点就是要成为市场上最佳的公司,成为你行业最佳的公司。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这样去思考的。

也就是说有他们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竞争方式。

如果是银行业的话,有银行业的最好的竞争方式;如果是汽车制造公司的话,就有一种最好的汽车制造竞争方式;如果是电信行业的话,就有一种最佳的电信行业的竞争方式。

也就是说只有一种获胜的方式。

有很多的管理者都把竞争看作寻求取得成功最佳方式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寻找这样一种惟一的答案。

我发现在中国存在一个趋势,就是把商业竞争作为一种军事战争来考虑。

在军事战争中的胜利意味着另外一方的失败,如果要获胜的话就必须摧毁你的对手。

加上认为只有一种取得竞争胜利的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必须由自己公司获得。

其实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而在于你要具有独特性,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客户提供价值。

竞争有多种方法。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多种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就有多种方法增加价值。

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唯一的灵丹妙药,而是要寻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

定义战略的种种误区很少有企业的管理者会说我们不需要战略,但是对于如何来定义战略,大家却莫衷一是。

很多人把战略看作是抱负,就是说我将来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作为业界的第一或者第二,这是我们的战略\"。

这是战略吗?这是目标,这不是战略。

战略是怎么样成为第一和第二。

顺便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做第一或者第二就是好的,没有证据表明做到第一或者第二就能有卓越的利润。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宣称:我们的战略就是合并,我们的战略就是成立合资企业,或者说我们的战略是外包。

这是战略吗?这不是战略,这是你要采取的行动,你的做法。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浅析波特《竞争战略》摘要: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他的书可以在很多商学院学生、大学教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国家领导人的书架上找到;他的“竞争和战略”理论已经或者正在被全球大部分的国家和企业深入研究。

正如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对他的评价:如果有人能把管理理论变为令人尊敬的学院派原则,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波特。

关键词:波特竞争战略惠普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Young认为:“波特教授对战略规划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帮我们澄清了应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及我们的组织应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

”没错,这些世界巨头的转型很大程度上都是哈佛商学院“镇校之宝”、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功劳。

五力模型作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二者的集大成者,波特决意融合二者的精华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而产生的就是他的代表性理论,也是目前竞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五力模型”。

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

企业在拟定企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

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企业间的竞争。

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五力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

因此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因为它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

但值得一提的是,五力模型只是一个时间段的预测。

要将“五力”清楚地分析出来,在某些产业并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随着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的力量对于产品、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链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指望五力模型一次应用就可安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波特的竞争战略(3篇)

波特的竞争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出发,分析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参考。

二、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概述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竞争力: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供应商的数量:供应商数量越多,企业议价能力越低;供应商数量越少,企业议价能力越高。

(2)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供应商议价能力越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供应商议价能力越高。

(3)供应商的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议价能力越低;供应商集中度越低,企业议价能力越高。

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购买者的数量:购买者数量越多,企业议价能力越低;购买者数量越少,企业议价能力越高。

(2)购买者的集中度:购买者集中度越高,企业议价能力越低;购买者集中度越低,企业议价能力越高。

(3)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购买者议价能力越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购买者议价能力越高。

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进入壁垒:进入壁垒越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越低;进入壁垒越低,潜在进入者威胁越高。

(2)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越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潜在进入者威胁越高。

4. 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替代品的性能:替代品性能越好,威胁越高;替代品性能越差,威胁越低。

(2)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越低,威胁越高;替代品价格越高,威胁越低。

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越高,竞争程度越高;行业集中度越低,竞争程度越低。

(2)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竞争程度越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一些有关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宝贵经验。

首先,波特在书中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力量,即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力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例如,如果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企业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

其次,波特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则是通过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专注战略则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市场细分上。

波特提出了这些战略的优缺点,并指导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竞争战略。

此外,波特还重点强调了价值链的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应该将价值链视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环节中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通过深入理解自身的价值链,企业可以找到创新的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波特在书中还提到了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他认为,战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制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实施。

波特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原则和建议,包括明确的目标、有效的组织结构、合适的激励机制等。

此外,他还强调了战略的持续改进和灵活性,因为市场竞争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波特的《竞争战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企业竞争的本质和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竞争战略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电力勘测设计2006年总目次

电力勘测设计2006年总目次
利 用 G S和 C D技术建 立 电厂施 工方 格 网 P A 樊
郭纪中
李 中,陈桂平, 熊小华
王 清黎
李 颢,张 风 安
黄 文义 ,方德 火 , 林岳 勇
刘 煜 民


桦 ,金 永 军 高文龙
齐庆会 孙 国春
常增 亮 宋爱虎
大容量发 电机主变压器感应过电压计算 直接空冷机组电动给水泵选型建议 变频一拖二方案在 60 W 汽轮机组凝结水泵上的应用 0M 火 电厂翻车机室的结构设计 直流背靠背换流站设计探讨 并联 电容器组投切 问题新的计算法 大跨越六联而张绝缘子串受力分析研究
孙 寿
施文勇 ,胡华强 李 海
顾 志 恩 ,柳 关瑛
王 旭朝 余 朝胜
锅炉结渣机理及煤潜在结渣特性
防止屋外配电装置基础标高错误的设计对策 浅析 20 V输 电线路垂直双分裂导线粘结 问题 2k
电力勘测设计 2。年 1月 嚣 8 。蛰 2 期
8 1
维普资讯

西北电力设计院推行 “ 三标”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做法 关于设计成 品质量控制方式的探讨
张 利
李 苇
第 4期
工程 总承包公 司 的合 同管理 实践
侯 学众,中伟东
康 慧
朱 家 良
刘振 渡
系统设计文件编制探讨 输 电线路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的基本特点-认识 9 20 V盐津变电所滑坡形成条件及成 因机制研究 2k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地基土性质分析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在煤场地基处理 中的应用
张效俭 , 长云 邵
孙亚哲 ,李彩云 ,高倚 山,杨绪军
8 电力勘测设计 2D每I 月 第B 2 0鸯 2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论坛电力勘测设计院竞争战略探讨3收稿日期:2005212202 作者简介:于耘(19642),男,山东蓬莱人,硕士,现任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电力勘测设计院竞争战略探讨———源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思考于 耘(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8)摘 要:面对电力勘测设计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都在积极地进行战略性思考。

当前,电力供需矛盾逐步缓解,电力建设高潮已渐渐回落,另一方面,电力辅业改制尚未尘埃落定,市场竞争格局走向不明,研究经营战略难度更大。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并用统计数据验证产业结构对行业内竞争者整体影响,对电力勘测设计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勘测设计;产业结构;竞争战略1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29913(2006)0120001204D iscussi on on Co mpetiti on Strategy of Electr i c PowerSurvey &Desi gn Enterprises———The Thinking of Based on the Competiti on StrategyTheory by M ichael E 1PorterY U Yun(J iangsu Suyuan Environm 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1,L td,N anjing 210008,Ch ina )Abstract:I n the face of the aggravating competiti 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market,all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enter p rises are now actively taking strategic considerati on 1Currently,the contradicti on of the elec 2tricity supp ly and require ment has been com ing t o alleviated and the electric constructi on peak is als o com ing down 1Moreover,the refor mati on of the electric assistant system is still not accomp lished yet;the competiti on situati on of the market is not that clear whi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strategic operati on research 1The competiti on strategy theory byM ichael E 1Porter is adop ted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 2sign is analyzed here 1Further more,the statistical data has been devel oped t o validate the whole influence t o the competit ors fr 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discussi on on the critic points which have t o take int o consid 2erati on when the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enter p rises choose the competiti on strategy 1Key words: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competiti on strategy 1 面对电力勘测设计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各电力设计院都为自身长远发展,积极地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也出现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近2、3年来,电力需求的剧烈波动,引发电力建设高潮起伏。

电力建设对勘测设计的需求,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电力辅业改制也一电力勘测设计院竞争战略探讨管理论坛再延迟。

外部环境呈现出更为复杂、变化和方向不明的特点。

因此,有必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基本理论,分析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并用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分析行业内的竞争状况,进而找出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在选择竞争战略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1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取决于两个基本方面,一个是产业长期赢利能力,另一个是企业在产业内部相对竞争地位。

因为这两个方面综合决定了一个企业最终能否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

根据这一理论,产业的竞争决定了产业平均利润率,而产业竞争的强弱,则决定于产业的主要结构特征。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不同的产业提供的赢利机会,并非相同,因为,各个产业都有其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征,这些固有特征,决定了该产业的平均盈利能力(产业吸引力)的强弱。

所以,企业选择竞争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本身所在产业的吸引力。

选择竞争战略时,企业要考虑的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

产业内的竞争者,当他处于优势地位的,可以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即使处在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产业中,也许仍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利润。

产业结构和竞争地位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的吸引力或增或减,竞争者之间的博弈,也会改变相对竞争地位。

所以,对产业和竞争者作出分析,是企业选择竞争战略,并随着环境变化作出调整的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

迈克尔・波特为分析产业竞争规律,提出五种竞争力模型。

他认为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无论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它们是: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方议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如图1所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产业最终的利润潜力。

图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产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力,对价格、成本、投资产生综合影响,最终影响投资收益—利润。

例如,买方议价能力,影响企业能够获得的价格,替代品的威胁作用也是如此,强有力的客户要求高成本的服务,以及卖方议价能力都影响企业的成本投入。

产业内的竞争强度,影响价格水平以及竞争成本、新产品开发、广告和销售队伍的成本投入。

新的竞争者入侵,也会影响价格。

一个产业如果五种作用力都比较弱,则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产业,产业内的许多竞争者都能赚取可观的利润。

当然,影响价格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供需关系。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价格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若需求大于供给,将导致高收益。

反之,若供大于求,将导致竞争加剧,价格下降,企业收益随之下降。

那么,产业结构和供需平衡对价格或收益的影响,有什么关系呢?迈克尔・波特认为,长期的供求平衡,受到产业结构的强烈影响,而赢利能力同样也是长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

因此,供求之间的短期波动,虽然会影响到产业内短期赢利能力,但长期赢利能力则归根结底决定于产业结构。

所以,在对产业的赢利能力的影响方面,产业结构的影响重于供求平衡的影响。

2 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用上述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可以发现在现阶段,该产业的五种竞争力相对其他行业是比较理想的。

第一 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是比较严格的。

同时,管理论坛电力勘测设计院竞争战略探讨在中国加入W T O之后的保护期没有结束之前,作为新的企业实体进入这个市场的企业不多,而且进入也不容易。

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作为勘测设计行业的一个分支,更是因为随电力行业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非常强的专业性。

没有业绩想快速进入该市场很难,所以,新进入者威胁不强。

第二 卖方议价能力分析。

本行业提供的服务是电力规划、勘测、设计、咨询,基本属于技术服务,投入的主要是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除了一些社会上广泛供给的劳务外包之外,没有产业链意义上的供应商。

所以,在卖方议价能力方面,作用力也不强。

第三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力勘测设计行业主要服务于自身所隶属的国家电力公司。

电力工业作为基础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同时,本身又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所以,在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同时,整个行业都有较好的效益。

为电力工业提供勘测设计服务,基本是按照标准收费,收益也比较好。

随着电力改革的实施,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发电企业重组。

原厂网合一的国家电力公司,分解为电网公司和多家独立的发电公司。

改革后的电力设计院,有的作为中央企业由国资委管理,有的暂留在电网公司系统,原来属于同一系统的概念被打破,买方的议价能力有所加强,但表现在发电项目上和电网项目上略有差异。

而且,由于电力勘测设计专业性非常强,买方因传统习惯,更看重业绩和能力,愿意选择知名的和熟悉的电力设计院,并不优先考虑低价格。

第四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电力勘测设计是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目前,在总承包方式不被国内电力工程建设市场广泛接受的情况下,替代品威胁几乎没有。

然而,总承包是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的、与国际通用建设方式接轨的项目建设方式。

随着总承包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单纯的设计市场将逐渐萎缩,总承包市场将越来越大。

第五 产业内竞争强度分析。

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各电力设计院,因电力体制改革,分解为电网公司体系的省、地市院和隶属国资委体系的顾问集团公司及下属的大区院。

省属电力设计院作为辅业,按照国发(2002)5号文精神,应“脱钩、改造、进入市场”。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落实实施方案。

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基本上按照地域的划分,各设计院有相对固定的市场区域,竞争程度很低。

在2002年之后,跨地域竞争的程度开始加强。

综合上面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目前仍是产业结构比较理想的产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对2005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电力供应持续性短缺,电力建设快速增长,200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