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技术技术

合集下载

工业操作系统原理

工业操作系统原理

工业操作系统原理工业操作系统是专门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操作系统在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其关键特点。

一、实时性:实时性是工业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实时性要求系统能够及时地响应输入信号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为了实现实时性,工业操作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实时调度算法、快速的中断处理机制等。

实时调度算法是保证实时性的核心之一。

工业操作系统采用了各种实时调度算法,如周期性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等。

周期性调度算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任务的调度,保证任务能够按时执行。

优先级调度算法是按照任务的优先级进行调度,优先级高的任务先执行,以确保高优先级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二、可靠性:工业操作系统要求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能够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崩溃,以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为了提高可靠性,工业操作系统采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

首先,采用了故障容错技术。

工业操作系统通过引入冗余设计、备份技术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一旦某个组件或模块发生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份模块,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采用了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工业操作系统会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在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恢复机制将数据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最后,还采用了异常处理机制。

工业操作系统会监测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如硬件故障、通信异常等,并在发生异常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以防止异常情况进一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性:工业操作系统要求有较高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安全管理、数据的安全和通信的安全等方面。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工业操作系统采用了以下几种重要的安全技术。

首先,采用了访问控制技术。

工业操作系统通过设置用户权限,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号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号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号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号:GB/T XXXXX-XXXX1. 引言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指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操作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日益广泛,为了确保各类设备的互通性和稳定性,制定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标准号为GB/T XXXXX-XXXX。

2. 通用技术要求概述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是为了规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而制定的,该标准以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导向,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要求。

2.1 硬件要求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对硬件要求提出了基本规范。

其中包括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存储空间以及电池续航能力等。

这些硬件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在不同设备上的表现稳定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软件功能要求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也对软件功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功能、多媒体功能、网络功能等。

它们的制定有利于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全面发展,满足用户对丰富功能的需求。

2.3 安全性要求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中,安全性是重要的方面之一。

标准对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应用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要求的设定有助于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提升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3. 标准的重要意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3.1 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可以推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这有利于不同厂商和开发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3.2 提升用户体验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标准要求系统在性能、功能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优化,使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并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与页式存储技术

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与页式存储技术

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与页式存储技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协调各个应用程序的执行,以及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虚拟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核心功能,它通过将主存(内存)和辅存(磁盘)结合起来,在有限的主存空间中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运行和数据存储。

页式存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虚拟存储管理以及页式存储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虚拟存储管理的概念和原理虚拟存储管理是一种用于管理计算机主存和辅存的技术,它将辅存中的数据自动地转移到主存中,并且能够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分配和回收主存空间。

通过虚拟存储管理,即使计算机的主存空间有限,也可以实现更多应用程序的并发执行和大规模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原理是将辅存中的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存储块,称为页面(Page)。

同样,主存也被划分为与辅存页面大小相同的存储块,称为页框(Page Frame)。

每个页面和页框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用于管理和映射页面到页框的关系。

当一个应用程序需要访问或执行某个页面时,操作系统将其从辅存中读入一个空闲的页框,并将其映射到相应的页面标识符。

如果主存中没有空闲的页框,则需要使用一定的页面置换算法将某个页面替换出去,以腾出页框给新的页面使用。

虚拟存储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主存资源,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保护和隔离。

通过页面和页框的映射关系,操作系统可以实现虚拟地址空间的划分和隔离,每个应用程序都认为自己独占了整个计算机的内存空间,而不需要关心其他应用程序的存在。

二、页式存储技术的实现方式页式存储技术是一种基于虚拟存储管理的实现方式,它将主存和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并且使用页表来管理页面和页框的映射关系。

下面将详细介绍页式存储技术的实现方式。

1. 页面和页框的划分页式存储技术将辅存和主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和页框,通常大小为2的幂次方,例如2KB、4KB或者16KB等。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为保护操作系统安全,确保信息安全,以下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的要求:
1. 安装系统前,应仔细查看操作系统的配置和安装要求,例如磁盘分区、安装位置和文件系统类型等,确保系统安装正确。

2. 在安装时应考虑到潜在的安全漏洞,例如关闭默认服务、安装和配置安全软件和工具等。

3. 在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和补丁,并及时更新。

4. 应对系统进行监控和审计,以便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5. 应实施信任级别管理,确保系统访问只限于授权用户。

6. 应限制超级用户的权限,以便防止意外或恶意行为。

7. 应限制外部设备(如USB驱动器、光盘等)的访问权限,以防止病毒或恶意软件的传播。

8. 应实现可信启动,以防止系统启动时被篡改。

9. 应确保系统日志完整且可靠,以便追踪系统行为和审计证据。

10. 应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隔离、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流量监测等,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以上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的要求,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和安全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为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和管理。

以下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
1. 严格控制用户权限。

根据用户的身份和需要,分配相应的权限,确保用户无法越权操作系统。

2. 启用安全认证机制。

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3. 加强系统日志管理。

对系统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发现系统异常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实施安全审计。

对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5. 安装和更新安全防护软件。

安装防病毒、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和病毒库,保证系统免受病毒和攻击的侵害。

6. 加强物理安全管理。

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加锁、封存等物理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计算机设备。

7.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改进计划。

8. 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系统安全事件和故障,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安全技术要求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 1 -。

各操作系统技术特点

各操作系统技术特点

各操作系统技术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不同的操作系统在技术特点上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将介绍几种主流的操作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一、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它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 图形用户界面(GUI)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了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图标等直观的方式来操作计算机。

这种用户界面的设计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更加易用和友好,无需记忆复杂的命令和参数。

2. 多任务处理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处理,即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它利用时间片轮转算法,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轮流获得CPU的时间片,实现并发执行。

这种特点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性能。

3. 可移植性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以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运行,如个人电脑、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

这种特点使得Windows 操作系统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基于Unix的开源操作系统,它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 自由开源Linux操作系统是开源的,用户可以自由地获取、使用和修改其源代码。

这个特点使得Linux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优化和定制,满足各种特定的应用场景。

2. 多用户和多任务处理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和多任务处理,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用户的应用程序,每个用户之间相互独立。

这种特点使得Linux操作系统非常适合用来搭建服务器,实现多用户的资源共享和管理。

3. 高稳定性和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它采用了许多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同时,由于其开源的性质,可以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新技术

计算机操作系统新技术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摘要: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资源和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部件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随着操作系统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加。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标准的套装软件必须满足尽可能多用户的需要,于是系统不断膨胀,功能不断增加,并逐渐形成从开发工具到系统工具再到应用软件的一个平台环境。

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主要针对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技术变革作出了分析,同时对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分类做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新技术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但所有的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

目前的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标准统一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欧拉操作系统 技术参数

欧拉操作系统 技术参数

欧拉操作系统技术参数包含以下内容:1. 内核架构:欧拉操作系统基于类Unix内核和分层式架构,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

2. 内核特性:支持硬件虚拟化、容器化、安全容器、网络隔离、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系统监控、进程间通信、日志管理等特性。

截至2022年4月,欧拉操作系统已经支持多种主流CPU芯片架构,包括但不限于:x86:作为Intel、AMD等品牌的主流芯片架构,其性能与兼容性都十分优秀。

ARM:以ARM公司的处理器为代表,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

SW64:因特尔的64位处理器架构,支持64位操作系统。

Power:IBM旗下的处理器架构,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特点。

LoogArch:龙芯的处理器架构,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

3. 基础软件包版本选型升级:欧拉操作系统新增代码主要集中在基础软件包版本选型升级方面。

4. 社区软件包数:华为欧拉社区软件包新增2443个,总数超过35万个,与国际主流操作系统社区的软件包数量持平。

5. 系统性能:欧拉操作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并能释放鲲鹏处理器的性能。

6. 可靠性:支持热补丁、故障隔离等可靠性技术。

7. 安全特性:欧拉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德国联邦信息安全保障标准(BSIPP)的CCEAL4+认证主体工作,实现了内核热不定,是当下支持TaiShan服务器中最好的操作系统之一。

8. 面向用户:华为知识科普中,介绍了鸿蒙和欧拉两个操作系统的不同应用范围。

鸿蒙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欧拉主要面向云端和B端客户。

在数据中心领域,欧拉操作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服务器虚拟化和资源管理能力,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云计算领域,欧拉操作系统可以实现高可用、弹性扩展和安全隔离,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云服务。

在物联网领域,欧拉操作系统可以提供设备管理和远程控制功能,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通信领域,欧拉操作系统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拓扑和数据传输能力,实现高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篇计算机技术基础第4章操作系统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及分类,了解主流操作系统的发展概况;2、了解存储管理的功能和策略,理解虚存的概念及其特点;3、了解I/O系统的组成,理解I/O设备的独立性和分类,了解设备的管理调度与分配;4、了解文件系统的建立,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与管理,了解文件的组织方式、存储结构、分类、保护以及用户接口的概念;5、掌握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网络配臵和系统管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6、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概念课程】§4.1 操作系统概述☺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分类☺典型操作系统简介4.1.1.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充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的程序集合。

它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础和核心。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①通过对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分配及回收,改善资源共享和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②通过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③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运行环境,所以也称为软件平台。

4.1.1.2 进程当用户程序需要运行,从而被整体或部分地载入内存时,就成为进程。

进程的基本状态•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进程已经获得了除CPU之外的所有资源,一旦得到CPU,就可以立即执行。

•运行状态进程获得了CPU及其它一切所需资源,正在运行。

•阻塞状态(等待状态)由于某种资源得不到满足,进程运行受阻,处于暂停状态,等待分配到所需资源后,再投入运行。

进程状态的转换运行就绪阻塞时间片用完I/O 完成或等待的事件完成进程调度请求I/O 或等待某事件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程序是若干有序指令和数据的集合,是一个永久性的静态实体;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一定的生命期,是一个暂时性的动态实体。

•程序不具有并发特征,不会受到其他程序的制约和影响。

进程具有并发性,因此受到其他进程的制约和影响(争夺资源)。

•进程与程序不一一对应。

一个程序经过多次执行,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进程;一个进程也可以对应多个程序。

4.1.1.3 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多个作业同时放入内存,由操作系统根据资源的占用情况以及当前作业的执行状态来统一调度这些作业,使它们共享系统的资源。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处理能力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4.1.2 操作系统功能⑴进程管理⑵存储器管理操作系统⑶设备管理⑷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1.进程管理由于CPU在每个时刻只能执行一条指令,任何进程都只有占用了CPU 才能运行,在多道程序中,多个进程对CPU的争夺不可避免,因此进程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协调这些进程间的CPU分配调度、冲突处理及资源回收等。

2.存储管理存储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资源,提高内存的利用率,以及从逻辑上扩充内存。

其主要职能是:•合理地分配内存;并负责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确保多道作业之间互不干扰及破坏,并能够动态地共享内存资源;•解决内存的逻辑扩充问题。

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输入/输出(I/O)设备。

其主要职能是:•选择和分配I/O设备,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操作;•控制I/O设备和CPU(或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尽可能使I/O设备与CPU并行工作;•实现设备独立性,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以方便用户使用。

⒋文件管理文件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资源,通常采用文件系统方式来完成这一功能。

其主要职能是:•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外存)的组织、分配与回收;•实现文件目录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存储管理,以及管理文件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实现文件数据的共享,控制对文件的访问,以及负责归档和备份;•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根据文件命名,有效地实现“按名存取”;•提供与I/O设备的统一接口。

4.1.3 操作系统的特点1. 程序执行的并发性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2. 资源的共享性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可以共同使用系统的资源。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2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们互为存在条件。

操作系统的特点(续)3. 中断驱动•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由中断驱动完成的。

•中断就是指CPU在执行程序期间,遇到某一急需处理的事件,它可以暂时放下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处理该事件,完成后再返回继续执行原程序。

操作系统的特点(续)4. 虚拟性把物理上的一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或把物理上的多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一个对应物的技术,称为虚拟技术。

通过虚拟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存储器、虚拟设备等。

5. 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常驻内存4.1.4 操作系统分类1.单用户操作系统2. 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Processing System)3.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System)4.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5.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6.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7.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OS种类繁多,但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即要实现在不同环境下为不同应用目的提供不同形式和不同效率的资源管理,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操作需要。

单用户操作系统•基本特征:每一时刻计算机只为一个用户服务,即一个用户独占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是一种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Wind ows 9x则是一种单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单任务操作系统的管理方式是每一时刻只有一个任务独占计算机系统的有关资源,包括CPU 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资源等。

而多任务操作系统则允许多个任务同时共享系统资源。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要求用户事先准备好作业,然后交给系统操作员,由系统操作员将用户提交的作业输入到外存,形成一个作业队列,每批作业由操作系统控制执行。

用户按指定时间收取运行结果。

•作业:是指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一个事务处理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要完成工作的集合,它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一项工作的基本单位。

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多道程序共享一个CPU的OS。

•将CPU划分为很小的时间片,采用循环轮作方式将这些CPU时间片分配给排队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每个程序的处理方式。

CPU时间片程序2程序N…...程序1CPU实时操作系统•实时OS是实时控制系统和实时处理系统的统称。

•实时控制系统用于过程控制。

例如,控制飞行器、导弹发射、飞行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

•实时处理系统主要指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

例如,利用计算机预订飞机票、火车票等。

•实时OS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网络操作系统用于对联网的多台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的共享功能。

如Netware、Windows NT/2000/XP、UNIX和Linux等。

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是在物理上分散的计算机上实现逻辑上集中的操作系统。

它通过通信网络将物理上分布的具有自治功能(即可独立工作)的数据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多台计算机间无主次之分,均分任务负荷,提供特定功能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协作完成一个共同任务。

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由一个体积很小的内核及一些可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的系统模块组成,能够运行在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提供最基本的程序运行环境和接口,如手机用操作系统、PDA用操作系统等。

•与通用操作系统相比较,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Linux Mac OSUNIX 、OS/2Windows DOS 4.1.5 主流操作系统发展概况DOSDOS(Disk Operating System),是一个使用广泛的磁盘操作系统。

常见的DOS有两种,分别是IBM公司的PC-DOS和微软公司的MS-DOS,它们的功能、命令格式基本相同,比较常用的是MS-DOS。

1985年Windows 1.01990年Windows 3.01992年Windows 3.11993年Windows 3.2Windows 98Windows 95Windows 3.x Windows 2000/NT Windows XP 1995年Windows 951998年Windows 982000年Windows 20002002年Windows XP 发展历史UNIXUNIX系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 T)在1965年开发的分时操作系统Multi cs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来的。

UNIX系统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地应用,是与其特点分不开的。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多用户的分时操作系统、可移植性好、可靠性强、将所有的外部设备当作文件看待等。

LinuxLinux是一种类UNIX系统,是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其源代码,并能够随意修改。

它具有许多UNIX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能够兼容UNIX。

•完全免费•多用户、多任务•良好的界面•丰富的网络功能•可靠的安全、稳定性能Mac OS“苹果”率先在操作系统中使用了图形用户界面,Macintosh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图形操作界面的个人电脑,与以往的命令行操作系统(例如MS-DOS)相比,Mac OS提供了直观、方便、人性化的电脑操作方式。

OS/2OS/2最初是作为IBM和微软合作开发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面世的,历史比Windows还要悠久一些。

OS/2系统的操作界面直观、丰富。

但是现在,OS/2已退出操作系统舞台。

§4.2 存储管理基础4.2.1 存储管理的功能•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存储空间的地址转换•存储空间的区域保护•存储空间的扩充1. 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要解决的问题:•当有多个进程同时运行时,如何合理地分配内存。

•当一个进程运行完毕后,操作系统如何回收这些内存空间,以便用于其它进程的运行。

•解决方法:•把整个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存储块”,并借助于一张内存使用表来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在内存使用表中记录哪些存储块是已使用的、哪些是空闲的。

2. 存储空间的地址转换编译链接地址转换程序地址空间存储空间符号源程序目标代码可执行代码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编译连接地址转换程序地址空间存储空间符号源程序目标代码可执行代码:x=3+1::R1=3R2=1X=R1+R2::K ≈≈≈≈100:100+K:R1=3R2=1X=R1+R2:示例3. 存储空间的区域保护保证多个进程之间互不干扰(保证一个进程不会去访问其它进程的地址空间)4. 存储空间的扩充•注意:并不是指扩充物理内存;而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