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6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
黄山松针叶短粗稠.①_____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②____,苍翠奇特。
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yì③_____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qióng④_____.这是何等的气派!拼音:①②汉字:③④2.(3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B.此前,特朗普公然撕破脸,磨刀霍霍....和中国打贸易战。
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C.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D.电影《我不是药神》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特朗普访华期间,两国签署的商业合同和双向投资协议总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以上,刷新世界经贸合作新纪录。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D.中国不仅有践行“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4.(3分)请你按照年龄从长到幼进行排序(填数字序号)→→→→→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名著阅读,完成(1)-(3)题(6分)5.(3分)下列关于《水浒传》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为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为武松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为武松所杀。
B.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行者”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2018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请各位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4页,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试卷左侧的内容填完整。
3.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书写时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莽莽.(mǎng) 分.外(fēn) 丰润.(rùn) 钟灵毓.秀(yù)B.汹涌.(yǒng) 脊.梁(jí) 腐.烂(fǔ) 成吉思汗.(hán)C.今朝.(zhāo) 枉.然(wǎnɡ) 娉.婷(pīng) 强.词夺理(qiǎng)D.冠.冕(ɡuàn) 红晕.(yùn) 沉湎.(miǎn)悲天悯.人(mǐ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决别澄澈惶恐与日俱增B.嗥叫厮觑促狭不省人事C.无垠宰相虚妄根深缔固D.应畴逃窜驱除郑重奇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
C.为了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首当其冲....的大事。
D.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增多,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
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1套真题)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出师表》中的“表”为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 “令”是一种敬辞。
因此,我们在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 .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与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分别是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
D . 江河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典型特征。
二、句子默写2.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3)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9)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10)《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达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甲_____(A.柔弱;B.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①yīn_____(A.阴阴;B.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市××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4.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歌一曲”是指()(2分)A.唱一首歌曲B.一首歌曲C.赠送一首诗D.一首赠诗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漫长的贬谪生活。
B.颔联借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的怅惘以及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C.颈联借“沉舟”“病树”表达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感伤之情。
D.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以及振奋精神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8.下列作品不属于作者贬谪期间所作的是()(2分)A.欧阳修的《醉翁亭记》B.白居易的《卖炭翁》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选文由“环滁皆山”起笔,写出景物“□”“□”的特点,由“山”到“人”点出本文主旨“”。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第4套真题)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1. 默写。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诗歌鉴赏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________”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 . “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 . “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 . “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文言文阅读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________背景有关。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3)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第3套真题)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1. 默写(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2)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3)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
(陆游《诉衷情》)(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5)________,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二、诗歌鉴赏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来源于本诗,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的成语是“________”。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的隐逸胸怀。
B . 表现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C .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道理。
D . 表达作者对山中秋色的独特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一句,参考资料一般译作: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一、句子默写1. 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3)草枯鹰眼疾,________。
(《观猎》)(4)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5)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诗歌鉴赏2.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觅:寻找B . 戍:守边C . 暗:黑暗D . 秋:秋霜(2)词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③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第③段作者将________与________对比,进而对黄生提出________希望。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间有游僧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一、句子默写1. 默写(1)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饿其体肤。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
(刘禹锡《竹枝词》)(3)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4)________,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5)草枯鹰眼疾,________。
(王维《观猎》)二、诗歌鉴赏2.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后面小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 .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3)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A . 苛政猛于虎也。
B . 出淤泥而不染。
C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宋孝宗时,张子韶在讲筵。
上尝问曰:“何以见教?”张曰:“臣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臣时,如何存心?”上曰:“以至诚。
”又曰:“入而对宦官、嫔御如何?”曰:“亦至诚。
”又曰:“无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田圃.(pǔ)诘.难(jié)恣睢.(suī) 眼花撩乱B.灰烬.(jìn) 狡黠.(xié) 星宿.(xiù) 铬尽职守C.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áng)自知之明D.晌.午(shǎng) 襁.褓(qiǎng) 拮.据(jié) 涕泗横流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走投无路断章取义寻欢作乐心无旁骛B.神情恍惚荡然无存花团锦簇众口烁金C.委屈求全自知之明恼羞成怒重蹈覆辙D.弱不禁风仗义执言怒不可遏各行其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4.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A.我们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为行动。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C.我市第十期“道德讲堂”栏目在大礼堂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
D.从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中,证实了学校的正确领导。
6.仿写。
(2分)请仿照下面对“雨”的描写,以“风”或“雾”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子。
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例句:雨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花朵。
仿写:7 .名句默写。
(10分)(1)巴陵无限酒,。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2)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琵琶行》中写乐声暂歇后心头萦绕不绝之句是:,。
(5)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忧国忧民之士。
他们报国在前,置个人得失于身后,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与岑参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8.名著阅读。
(2分)《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鲁达和李逵,_____________________粗中有细,豁达明理;________________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9.综合性学习。
(7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在2017年春节期间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2》,延续了第一季“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大赛中许多魅力女性被封“女神”,最具代表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节目主持人董卿;积淀惊人、气定神闲的总决赛冠军16岁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面对生活残酷依然努力“活出诗意”的农民白茹云;惜败时用诗句赞美对方的北大博士陈更等。
【材料二】诗里,藏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结,始终伴随着中国历史。
盛世必言诗,“甲”是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乙”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
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丙”;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横线上的诗句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大江东去【乙】红军不怕远征难【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甲】大江东去【乙】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丙】一江烟水照晴岚C:【甲】一点飞鸿影下【乙】红军不怕远征难【丙】却道天凉好个秋D.【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留取丹心照汗青【丙】感时花搬泪,恨别鸟惊心(3)“中国古诗词之美,意在言外”;“当我们一无所有时,庆幸的是我们还有诗”。
请你运用“中华诗词让我们……”的排比句式,写出三点中华诗词的意义。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这首诗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分)1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借传说入笔,为抒发游子愁情作铺垫。
B.颔联描绘登楼远望,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
C.颈联描绘美景,表现诗人四海为家的豁达。
D.尾联表现缠绵的乡愁,同时和开头相照应。
(二)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20分)【甲】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
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夫定川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
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
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1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浊.浪排空(zhó)B.虎啸.猿啼(xiào)C.郁.郁青青(yù ) D.宠辱.偕忘(rǔ)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 连月不开.()(2)春和景.明()(3)静影沉璧.()(4)把.酒临风()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2)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15.【甲】文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4分)答:16.【乙】文中第二段所说的人物滕子京是范公在【甲】文所在课文中提到的,在文中作者指出古17.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以美于徐公B、扶苏以数谏故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屠惧,投以骨18.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乙】文语段所在原句概括作者的心情。
(2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一)老汪栗子 (18分)明前茶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
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
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
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④老汪说,气味不对。
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
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
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
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
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