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无机化学答案 第5章 溶液
无机答案第5章 溶液与电离平衡化学

为 C5 H 7 N 摩尔质量的 2 倍) 所以,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C10 H14 N 2 。
0.496g / M ( g imol −1 ) M=148.8 g ⋅ mol−1(约 =0.17 o C , 0.01kg
14. 根据 ∆T f = k f m ,求得 m = 0.289mol ⋅ kg −1 ,即每 1000g 的水中含有葡 萄糖 0.289mol × 180g ⋅ mol −1 =52.02g ,则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
Θ Θ ∆ r Gm =-RT ln K Θ =-0.89kJ ⋅ mol −1 , ∆ r Gm <0,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19. 分析:硫酸第一步电离完全,第二步电离不完全。即相当于起始 时 HSO-4 与 H + 浓度均为 0.10mol ⋅ L−1 的溶液。 解:设电离了 x mol ⋅ L−1 的 HSO -4 。得
求得 π =7.45 ×105 Pa 。
15. HSO -4 、 HS- 、 HPO 2(酸 NH + (酸 H 2O ; 4 、 4 ;碱 NH 2 )、 HCN 、 HClO 、 2碱 O2- ) 、 (酸 H 3PO3 ; 碱 HPO3 ) 、 (酸 H 3PO 4 ; 碱 HPO 2、 NH3 、 HCO3 、 4 )
相对分子质量为 5768.7。 (2)根据拉乌尔定律,
−1 ∆p = p* A × m /(55.5mol ⋅ kg ) = 3170 Pa ×
(0.101g / 5768.7 g ⋅ mol −1 ) / 0.01kg = 0.1Pa 55.5mol ⋅ kg −1
12. (1)海水鱼生活在电解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其细胞质中电解 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如果在渗透压低的淡水中养殖,会因为细胞吸 水涨破而死亡。 (2) 调节输液浓度的目的在于使其溶液渗透压与血液中红细胞 的渗透压一致。若输进液体浓度过大,则红细胞内水分子将外渗, 引 起干瘪;若浓度过稀,红细胞将会涨破,均会导致病人生命危险。 (3) 盐在蔬菜细胞膜外形成高浓度的盐溶液,渗透压远远高于 细胞膜内,导致细胞失水,于是有“出水”现象。 (4)砂眼即气体或杂质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小孔。根据亨 利定律(Henry's Law),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液面上 方的平衡分压分压成正比。真空时熔融金属液面上方气体分压为零, 所以气体会从熔体中逸出,使砂眼数目下降。 13. 101.3kPa 下纯水的沸点为 100℃,则有
四川大学2021年《无机化学》期末试题B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2分)1.0.1 mol·L-1 H2S溶液中,[S2-]的正确表示是:( )A.[S2-] = [H+]B.[S2-] =1/2 [H+]C.[S2-] = K a2(H2S)D.[S2-] = [H2S]1/32.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A.NH4+B.CN-C.Ac-D.NO2-3. 元素V 的元素电势图为:E AӨV 5+ 1.0 V V 4+0.36 V V 3+-0.25 V V 2+已知EӨ (Sn4+/Sn2+) = 0.154 V,EӨ (Zn2+/Zn)= -0.763 V,EӨ (Br2/Br-) = 1.08 V,EӨ (Fe3+/Fe2+) = 0.771 V。
若需将V5+还原为V4+,应选用的还原剂为:( ) A.SnCl2B.Zn粉C.KBr D.FeSO44. 下列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能生成稳定氢氧化物沉淀的是:( )A.AgNO3B.Hg(NO3)2C.Cd(NO3)2D.Cu(NO3)25. 下列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是()(A)NH3, NH2-(B)NaOH, Na+(C)HS-, S2-(D)H2O, OH-6. SrCO3在下列试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0.10mol/L HAc溶液(B)0.10 mol/L Sr(NO3)2溶液(C)纯水(D)0.10 mol/L SrCO3 溶液7.在具有下列价层电子结构的原子中,电负性最小的是()(A)3s1(B)4s1(C)3d54s1(D)4d105s18.在76m的水下,压力为849.1 kPa,要使潜水员使用的潜水气中氧气的分压保持为21.3 kPa (这是氧气在压力101.3 kPa的空气中的分压),潜水气中氧气的摩尔分数为()A.0.025B.0.050C.0.02D.0.0359.已知KӨf[Fe(CN)6]3- > KӨf[Fe(CN)6]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EӨ(Fe3+/Fe2+) > EӨ([Fe(CN)6]3-/[Fe(CN)6]4-)B.EӨ(Fe3+/Fe2+) = EӨ([Fe(CN)6]3-/[Fe(CN)6]4-)C.EӨ(Fe3+/Fe2+) < EӨ([Fe(CN)6]3-/[Fe(CN)6]4-)D.无法判断大小10.八面体配合物中既可为高自旋也可为低自旋的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为:( )A.d 1-d 3B.d 4-d 6C.d 8-d 10D.没有限制11.下列对八面体配合物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大B.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小C.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小D.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大12. 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中存在过氧基(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通常用作氧化剂(D)分子处于同一平面上13.等温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Δr G mӨ(298K) =10 kJ·mol-1,则该反应()A.一定不能进行B.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一定能自发进行D.无法确定能否自发进行14.100 kPa,1.00 mol苯在其沸点353 K下完全汽化,汽化热为30.81 kJ·mol-1。
酸碱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无机化学》(化学和应化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 20326620, 20326740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 96学分: 6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学院本科学生一年级基础课,首先要学习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原子、分子结构,配位化学基础,周期表中重要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重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以便为以后的高年级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状态( 2 学时)1 .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2 .理解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3 .气体扩散定律的概念。
4 .了解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论点及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解释,理想气体运动方程式,速率及能量分布。
)5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
6 .液体蒸发及沸腾的物理模型。
7 .结晶化学的基础概念。
(晶与非晶,晶系,晶格,晶胞)第二章化学热力学( 12 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热化学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盖斯定律三、生成热四、燃烧热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反应方向的概念二、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一、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二、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卡若定律第五节熵的概念——熵与熵增原理一、熵的统计意义——熵和混乱度二、可逆循环过程与可逆过程的热温熵——熵函数三、可逆过程的热温熵四、不可逆循环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中的热温商五、绝热过程中的熵变第六节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一、热力学第三定律——熵变的计算二、物质的标准熵三、化学反应的标准熵变第七节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一、吉布斯自由能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4 学时)1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法。
(平均速率,即时速率)2 .化学反应理论(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 v=pfZ ,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及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速率常数及阿氏公式, Ea 及 k 的测定方法。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五章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5)思虑题1.什么是氧化数?怎样计算分子或离子中元素的氧化数?氧化数是某一原子真实或模拟的带电数。
若某一原子其实不是真实获取若失去电子而带电荷,可以认为获取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小于它的原子的电子或恩赐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大于它的原子电子,尔后计算出来的带电情况叫氧化数。
已知其他原子的氧化数,求某一原子的氧化数时可用代数和的方法,中性分子总带电数为零;离子总带电数为离子的电荷。
2.指出以下分子、化学式或离子中划线元素的氧化数:As2 O3KO 2 NH +Cr2-Na 2S2O3Na 2O2 CrO 5 Na 2PtCl 6 N 2H2Na 2S5 42O7As O+2-2.+1,NH4-3 ,Cr2O7+3,Na2S2O3 +2,Na2O2 -1 ,CrO5+10,Na2PtCl 6+4,2 3 +3,KO2N2H2-1 ,Na2S5-2/5 ,3.举例说明以下看法的差异和联系:⑴氧化和氧化产物⑵还原和还原产物⑶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⑷电极电势和电动势3.⑴氧化是失去电子氧化数高升,所得氧化态较高产物即为氧化产物。
⑵还原是获取电子氧化数降低,所得氧化态较较产物即为还原产物。
⑶在某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电极反应,分为正极的还原反应和负极的氧化反应,总反应为原电池反应。
⑷固体电极资料与所接触的溶液间的电势差即为该原电池的电极电势。
两电极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为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4.指出以下反应中何者为氧化剂,它的还原产物是什么?何者为还原剂,它的氧化产物是什么?⑴2FeCl 3+Cu→FeCl 2+CuCl2⑵C u+CuCl2+4HCl→ 2H2[CuCl 3]⑶C u2O+H2SO4→ Cu+CuSO4+H2O4.⑴氧化剂:FeCl 3,还原产物: FeCl 2,还原剂: Cu,氧化产物:CuCl2。
⑵氧化剂: CuCl2,还原产物: 2H2[CuCl 3] ,还原剂: Cu,氧化产物: 2H2[CuCl 3] 。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五章酸碱解离平衡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一、填空题1,若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始浓度无关,则该反应为______级反应;若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成正比,则该反应为______级反应。
2,反应速率系数与______无关,但与______有关。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4,反应A + B Y + Z,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a′,则该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ΔrHm = ______。
5,对于元反应A(aq) + 2B(aq) Y(aq) + Z(aq),速率方程为______,反应级数为______,速率系数的SI单位是______。
6,若反应A(aq) Y(aq)为零级反应,则以______对______做图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____。
7,已知化学反应2A(aq) Y(aq)的速率系数为6.93×10-3 min-1,则此反应为______级反应,反应的半衰期为______。
二、是非题1,对于绝大多数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2,质量作用定律同样适用于复合反应。
3,对于任意化学反应,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4,对于同一反应,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产物的生成速率总是相等的。
5,在一般情况下,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越慢。
6,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活化分子的分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7,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大,其反应速率就越快。
8,由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可以判断反应级数。
9,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元反应。
10,按简单碰撞理论,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三、问答题1,为什么反应速率通常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慢?2,什么叫有效碰撞?反应物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什么?3,什么叫催化剂?催化剂为什么能改变反应速率?4,简述一级反应的基本特征。
四、计算题1,化学反应2A(aq) Z(aq),当A的浓度为0.010 mol·L-1时,反应速率为1.4×10-6 mol·L-1·s-1。
无机化学教材习题答案

答
23.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着什么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
①苯和CCl4;②氦和水;③CO2气体;④HBr气体;⑤甲醇和水。
答
24.试判断Si和I2晶体哪种熔点较高,为什么?
答
第五章
1.说出BaH2,SiH4,NH3,AsH3,PdH0.9和HI的名称和分类?室温下各呈何种状态?哪种氢化物是电的良导体?
NaF,AgBr,RbF,HI,CuI,HBr,CrCl。
答
6.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7.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却是三角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
8.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
(a)
(b)
(c)
答
N2O存在
9.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答
2.如何利用路易斯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H2Se,P2H4,H3O+的结构?
答
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
答
4.He在宇宙中丰度居第二位,为什么在大气中He含量却很低?
答
5.哪种稀有气体可用作低温制冷剂?哪种稀有气体离子势低,可做放电光源需要的安全气?哪种稀有气体最便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5-1、常用的表示方法四种(见课本69-70页),优缺点叫我怎么答呢? 推导过程见课本70页。
5-2、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数与温度有关,而其余四种与温度无关。
因为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涉及溶液的体积,而溶液的体积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温度越高,体积越大;而其余四种则只涉及物质的量和质量,以及摩尔质量,而这些物理量都与温度无关。
5-3、课本71页,饱和蒸气压是指液体凝聚速度和蒸发速度相等时,此时上方空间的蒸气压强称为饱和蒸气压。
明显当温度变化时,凝聚与蒸发速度也会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蒸气压强变化;而当液体的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大小变化时,液体的凝聚与蒸发速度并不会相应变化,故饱和蒸气压强不变。
5-4、课本70页,包括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变化,它们都随着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而变化。
而密度不属于依数性的表现,因为密度与溶质的性质相关,如加入NaCl,溶液密度升高,而通入NH3则会下降。
5-5、不相同,因为它们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不同,从而质量摩尔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都不相同,由于溶液的沸点、凝固点、蒸汽压和渗透压与那两个浓度相关,因此不相同。
5-6、课本73页,渗透压与气体压力的产生原因完全不同:气体的压力来源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而渗透压的产生必须要求半透膜两侧的液体浓度不同,它是由溶剂分子由稀溶液向浓溶液的扩散引起的。
5-7、首先由依数性可知,溶液中溶质分子质量摩尔浓度(稀溶液中等同于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溶液沸点越高。
以(1)为例,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中,溶质分子物资的量浓度为2mol/L,而蔗糖溶液为1mol/L,因此,氯化钠溶液沸点更高。
其它同理。
5-8、(1)海水中含盐2~3%,当0度以下结冰时,实际上是海水中的水结冰析出,盐未达到凝固点不会析出。
(2)海水中的渗透压比淡水中的大得多,海鱼在淡水中会渗透吸水,容易造成细胞涨破而死。
(3)水蒸气会自发的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4)作物组织细胞里的水分会发生渗透作用,是作物过度失水而被“烧死”。
5-9、课本74页和课本76有详细介绍。
5-10、课本75页有详细介绍。
5-11、
5-12
5-13、
30.7
y x ,180.7x ,1718NH y m y m m
⨯⨯==20.3(1)设的物质的量为x,H O 的为,则有:17=0.3m 。
则有=
32x
=
31.2%,6NH H O x y
=+故的摩尔分数为8.8%。
0.3
2b ,n ,0.7,0.02517170.7170.7
B B B B A A n m m m m b m m =
=====⨯⨯⨯()又故。
5-14、21x y,98x 0.0947m,18y 0.9053m O ⨯=⨯=()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H 为则有:。
x
1.89%x y
=+故溶液的摩尔分数为。
30.09472b n ,m 0.9053,b 1.0710/kg 98980.9053
B B B B A B A n m m mol m -=
====⨯⨯()质量摩尔浓度又故。
3n 0.9053n m 3=,m ==b 0.9053 1.0310/0.9053m B B A
B B B A
m V C mol L V ρρρ-∙∙==∙∙=⨯液总总液液()C ,。
所以。
5-15
、
0.2
120%mol ,mL HCl
V M ρ∙⨯()此处的应为质量分数,2.5 1.0=
代入数据,得V=414.77。
0.2
(2)2.5mol 0.050.55,=mL HCl
V mol M ρ∙-⨯=
’故V?410.21。
5-16
、
*
n 90g 5.4g
x x =
n =
5n ==54g/mol n +n 18/P P mol M g mol M =∙=剂剂剂剂质质剂质
质
,,,。
联立,解得。
5-17、1=,n ,m ,=5770g/mol B B B B B B B C RT C V M n M ∏=∙=∙()联立,解得。
2b 373.15B
b b B b b B b A
n T K b T T K m ∆=∙=-= (),=
,代入数据,得:T 。
f f 273.15f B f f T K b T T K ∆=∙=-= 同理,,解得:T 。
5-18、f (,m f f f B B m T T T K b b M ∆=-==
⋅
水
尿素),
(尿素)
(=64.52g m 联立,解得:尿素)
,100.56b b b b B b T T T K b T C ∆=-== 解得:
5-19
、
44b b b b b b T =
,=,T =T ==m m T =183.4g/mol CCl CCl m m b
b b K b K b M M b M ∆∆∙∆∙∙∙∆未知萘未知未知未知萘未知未知萘萘未知萘萘萘
未知又,,则有。
联立上式,得:。
5-20
、
f 8164T =,,n ,=44x,x B B f B B B B A B
n m
K b b M H O m M ∆∙=
=∙又联立,解得:=4。
故分子式为C 。
5-21、f T =,mol/=f B B B
B B K b b
C C L C RT ∆∙≈∏稀溶液中,(这个式子中单位为),又 3mol m =kPa B C -∙∏(注意:这个公式中的单位为)。
联立,解得:776。
5-22、b T =,b 32x B B b B B B B A B
n m
K b M m M ∆∙=∙=
,n =,又。
8x 8,S ≈联立,得故分子式为。
5-23、1nRT,V=20.15mL PV =()由解得。
(2)饱和蒸汽压与容器体积无关,故不变,为12.3kPa 。
(3)*
,+n n p p V n RT p
n θ
θ==
空
空空苯
气体分压定律:,
m n =
m =92g M 苯苯苯苯
,联立,解得:
5-24、x 剂达到动态平衡时,二者蒸汽压相等,即相同。
110.13623.89g-0.136g
n ,=;180/18/g n g mol g mol
=
水甲溶液:
2220.7630+40(23.890.136)n ,=18/g g
n M g mol
--=
水乙溶液:;
12
21212n ==514.38g/mol n n n n n ++水水
又。
联立,得M
5-25、b 1,b m B
b b b B B B B B n T T T K b m ∆=-=∙=∙
剂
(),=n M 。
=246.06g/mol B 联立,解得:M 。
n (2)x 100%=*x n B n =
⨯∙+剂剂剂剂
溶质的摩尔分数,易得P P 。
p 3.15kPa =解得:。
f f 3,272.205f f f B T T T K b K ∆=-=∙= ()代入数据,得:T 。
6m 4m =225.0,,,=,=1.20910a B
B B n g V
C C RT P V
ρ
=
=
∏∏⨯总
总()联立,解得: 5-26
(本题较难,即使考试考过,现在还是有些不懂了,因此直接照搬老师写的答案) (1)20℃,101.325kPa4.00dm 3空气通过该溶液后,变成空气和苯蒸气的混合气体。
mol K
K mol J m Pa RT pV n 1663.015.293314.81000.410325.1011
13
33=⨯⋅⋅⨯⨯⨯==---空 mol mol
g g
M m n 0152.078185.11
=⋅==
-苯苯苯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Pa Pa x p p 33
108.4860.01520.166630.0152
10325.101⨯=+⨯⨯=⋅=苯总苯
由拉乌尔定律:Pa m Pa x p p 33
*108.48678
/100/15100/78100.10⨯=+⨯
⨯=⋅=苯苯苯(这一步的处理是本题的关键)
16.65-⋅=⇒mol g m
(2)由公式B b b b b b K T T T ⋅=-=∆*
B f f f f b K T T T ⋅=-=∆*
1
3
1287.2101006.65/15---⋅=⨯⋅==kg mol kg
mol g g m n b A B B 85.892.2872.5380.1*=⨯+=⋅+=B b b b b K T T ℃
31.6*-=⋅-=B f f f b K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