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社会现象的测量
社会测量

工作单位类型 调动单位次数 对职业的满意度 对不同职业的评价 对单位的满意度 对工作环境、待遇等的评价
测 量
操作化实例
人的现代性
溺爱子女
Resources
测 量
• /EGR/Oper .html • /operationalization.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赋值表
非常同意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4) 项目(5) 1 5 1 1 5 同意 2 4 2 2 4 无所谓 3 3 3 3 3 不同意 4 2 4 4 2
测 量
非常不同意
5
1 5 5 1
key
违俗行为
测 量
越 轨 行 为
违德行 为
违纪(规)行为
违法行 为
犯罪行为
测 量
?思考:
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操作化为 一组指标。
住房类型 住房间数
测 量
居住情况 交通情况 家庭生活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住房面积 居住年限 厨房情况 厕所情况 横向比较的相对等级 对住房的自我评价
休闲娱乐
工作和职业 生活环境
测 量
测 量
例:
语义差异:对音乐的感受 有趣的 _ _ _ _ _ _ _ 无趣的 愉悦的 _ _ _ _ _ _ _ 不悦的 简单的 _ _ _ _ _ _ _ 复杂的 不和谐 _ _ _ _ _ _ _ 和谐的 传统的 _ _ _ _ _ _ _ 现代的
语意差别量表的使用方法
1.确定每一片断的维度供受访者判断。
测 4.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量
【考研指导】社会现象的测量

【考研指导】社会现象的测量1、测量:指按照某种法则给物体或事件分派一定的数字和符号。
2、社会测量: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
也可看作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的、有意识的观察。
3、法则:即测量法则,是把数字或符号分派给调查对象的统一标准,它是一中索引或操作方法。
4、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
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5、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6、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7、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8、社会指标:或称现有的或先行的社会统计指标,是衡量、检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
它对社会生活现状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9、调查指标: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借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10、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换言之,所谓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1、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
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
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1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
换言之,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测量PPT课件

一 测量的信度
• 信度的类型 • 常用的信度主要有三种: • 1 再测信度 • 对同一群受试者,同一份测验卷前后测验两次,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即为再测信度。 • 没有标准答案,如态度,不存在被测者前后测量的不同。
第20页/共27页
一 测量的信度
• 2 复本信度 • 用两份平行测验卷施测,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复本信度。 • 3 折半信度 • 在只能进行一次测验的情况下,将该测验内的题目分成两半,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为折半信度。
• (3)定距尺度:差别程度(智商、温度) • 可以计算各类别之间的数值差别 • “=” 、“≠” 、“<” 、“>” 、“+” 、“—” • 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作乘除 • (4)定比尺度:比例、 倍数关系(年龄、收入)
• “=” 、“≠” 、“<” 、“>” 、“+” 、 “—”、“×”、“÷”
二 测量的层次
• (1)定类尺度:分类(性别、婚姻等) • 只能判断 “=”、“≠” • 不能比较大小,也不能排列顺序。 • (2)定序尺度:等级(职称、文化程度) • 可以进行大小的比较 • “=” 、“≠” 、“<” 、“>” • 但类别之间没有相等的间隔,故不能加减
第3页/共27页
二 测量的层次
第9页/共27页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 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大类中,设有社会保障、舆情反映、民 主法治、社会应急、社区控制共五个亚类。社会保障包括医疗 保险参保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享受低保人群占社会救济 对象比重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本市借读人数四个指标。舆 情反映则是信访部门接待集体访批次指标。民主法治细分为村 委会选举选民参选率和万人拥有警察数。社会应急细分为应急 避难场所面积和交通拥堵报警数量。社区控制具体为万人拥有 专职社区工作者。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一)折半信度
只用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组一群数字实 施一次测量,但将奇数题和偶数题分开 记分,再计算奇数题和偶数题分数之间 的相关系数。也就是所谓的折半信度。
二﹑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 特征的正确程度。
(一)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测量结 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 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程度越 高,则表面效度就高。
(二)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是等值性信度,同一个测量工具要 构建两个完全等指的复本,两个复本要保护 相同数量,类型,内容和难度的题目。评估 复本信度要用两个复本对同一群收拾这进行 测试,再计算两种复本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个复本构成带来的变 异越小,这与再测稳定性信度种考虑时间产 生的变异不同。
(二)内容效度 是指测量再多大程度 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 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则内容 效度越高。
(三)效表效度 效表效度是指测赖宁 嘎结果与一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根据比较标准与测量结果之间是否再时 间上差异,又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两种类型。预测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测 量对象一段时间以后的表现之间的相关 程度,相关程度越高,则预测效度也越 高。
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
一、建立指数
(一)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的加权
(三)处理缺失值
首先,如果数据中缺失值比重不大,可以考 虑删除哪些含有处理缺失值被访者。其次, 如果指数有多个指标,可以考虑用已有数据 的平均值,来代替缺失值。第三,在大样本 和指标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随机方法给 缺失值赋值。
二、测量过程
首先,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 或者说对测量对象形成概念化认识,这就是 概念化过程。
【考研指导】社会现象的测量

【考研指导】社会现象的测量1、测量:指按照某种法则给物体或事件分派一定的数字和符号。
2、社会测量: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
也可看作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的、有意识的观察。
3、法则:即测量法则,是把数字或符号分派给调查对象的统一标准,它是一中索引或操作方法。
4、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
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
5、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的一种尺度。
6、定距尺度:也称等距尺度或区间尺度,是一种不仅能将变量(社会现象)区分类别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别和间隔距离的方法。
7、定比尺度:也称比例尺度或等比尺度,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
8、社会指标:或称现有的或先行的社会统计指标,是衡量、检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
它对社会生活现状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9、调查指标: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借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10、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
换言之,所谓信度乃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1、信度系数: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
可以解释为在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
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小。
1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
换言之,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
社会现象的测量

注意: 定距测量的值可以为零,但这个零不具备实际意义。
17
4、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s) 除了具有上述3种层次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后,还具有一个绝对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测量的数据既能 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数学特征:×与÷ 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等进行的测量
18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 是否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
19
5、使用问题 ➢ 四种尺度具有累进叠加的数学特性 ➢ 对变量的测量一般应“就高不就低” ➢ 变量的层次与实际测量之间是存在差距或不一致的
20
❖ ●以上四种尺度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尺度具有低层次尺度的所有功能
❖ 练习:
1、对农户生产技能测量的计量尺度
()
2、对儿童体重测量的计量尺度
()
3、对老年人兴趣爱好测量的计量尺度 ( )
社会调查中,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都是常见的定类测量的例子。
14
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s) 也叫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者大小,确定 其等级及次序。 数学特征:>与<,比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高一个层次。 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以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大学以上等;测量城市规模,可以分 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10
二、测量层次
11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levels of measurement)分类法,他将测量层次分为四 种。
12
❖ 定类测量 ❖ 定序测量 ❖ 定距测量 ❖ 定比测量
13
社会现象的测量讲义

§1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 测量层次 §3 概念的操作化 §4 指数与量表 §5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 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 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测量要素: 测量的客体 测量的内容 测量的法则 数字或符号 测量准确度
§4 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含义
➢指数,是指由多个不同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 单累加的分数。 ➢量表,则是通过对问题的不同反应模式赋予 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反映所测量概念在程 度上的强弱。
二、常见类型
1、总加量表(指数)
它由一组有关事务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 被调查者分别对这组陈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 见,然后按某种标准将回答者的答案给分,并 将全部分值加总在一起,就得到了被调查者对 这一事务的整体态度或看法的量化结果。
➢ 台湾学者陈明穗1986年研究夫妻权利时,是通过以下15项指标来进 行测量的:丈夫的职业选择;妻子的职业选择;家人生病该看哪个 医生;家庭生活费的支配;度假、旅游及休闲活动;生育子女数目; 购买贵重物品;置产(买房子、土地等);房子布置及购买家具; 订阅报刊、选择电视节目等;子女的教育;谁代表参加婚丧喜庆; 谁决定送礼与回赠礼物;是否买保险;何种家电用品该淘汰换新。
例:李克特量表
1、我觉得不属于所住社区一份子
非常符合 比较符合 一般 不太符合 很不符合
1
2
3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2、如果有人提起我所在的社区,我 会注意听
5
4
3
2
1
3、如果我要搬走会感到很伤心
5
4
3
2
1
社会测量

key
违俗行为
测 量
越 轨 行 为
违德行 为
违纪(规)行为
违法行 为
犯罪行为
测 量
?思考:
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操作化为 一组指标。
住房类型 住房间数
测 量
居住情况 交通情况 家庭生活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住房面积 居住年限 厨房情况 厕所情况 横向比较的相对等级 对住房的自我评价
休闲娱乐
工作和职业 生活环境
测 量
3、指标(Indicator) 指表示一个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它是具体 的、客观存在的、可观测的。
测 量
变量--------------------指标--------------------取值:事物1 (具有多个取值的概念) (表示变量取值的具体事物) 事物2 …… 事物n
概念-----
1 1
0 0
测 量
2.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
李克特量表是属评分加总式量表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 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 意义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 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非常不同 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 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 总分可说明其态度强弱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测 量 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设计一份
“焦虑自评量表”
(≥8个自评项目)
“焦虑”分析
• 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体验,人若较 长期 地存在焦虑反映就会得焦虑症。焦虑 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除持续的忧虑、 不安、担心和恐慌外,还常伴有明显的运 动性不安和各种躯体上的不舒服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与心理关系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测量的信度 1.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 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的一 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或稳定性。 2.信度系数 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 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
信度系数用(r)来表示 一般来说,r≥0.80,即可认为该测量是达到了足够的信 度。
)
(3)折半信度(split-half method) 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 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之间的相关系数。
生理与心理关系
二、测量的效度
1.效度(validity): 也称做测量的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 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 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简言之,它是指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问 题的有效程度。
生理与心理关系 2.效度的类型
(1)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或内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 指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合适
性和逻辑相符性
(2)准则效度(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 – 与已有的效度较高的测量的相关程度(例如,
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测评)
生理与心理关系
四、影响资料信度和效度的原因
(一)调查者 (二)测量工具
(三)调查对象
(四)环境因素及其他偶然因素
生理与心理关系
第二节 测量的尺度或层次
1.定类测量(nominal scale ):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 次中最低的一种。(性别、职业、宗教信仰) 2.定序测量(ordinal scale )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 取值可以按照谋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 级及次序。(文化程度、城市规模、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 、工作能力 3.定距测量(interval scale )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 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 们互相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智商、温度)注意: 没有绝对零点 4.定比测量(ratio scale )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其除了具有三种 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 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
生理与心理关系 第六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社会测量 测量的尺度或层次 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生理与心理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测量
一、测量(measurement)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 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测量的要素 (1)测量客体 即测量的对象 “测量谁” (2)测量内容 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测量什么” (3)数字或符号 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如何表示(测)” (4)测量法则 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 的操作规则。 “怎么测” 测量中较为困难的工作是确定法则。
(表2)
平均量度 值 众数
统计检验 χ ² 检验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 >
中位数
符号秩检 验 t检验, F 检验 t检验, F 检验
定距测量
+,﹣
算术平均 数 几何平均 数
定比测量
+,﹣ ×÷
生理与心理关系
第三节 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
一、社会指标 二、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 三、指标的综合方法 类型法 指数法 量表法 “三角测量” 例如,要了解一个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的高低, 可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
生理与心理关系
高信度,低效度(可信但无效 )
生理与心理关系
高效度,低信度(有效但不可信)
生理与心理关系
高效度,高信度(可信并有效 )
生理与心理关系
有关“信度和效度”的课外参考读物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六章,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年。 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章,中国人们大学出 版社,2001年。 Babbie, Earl.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Donald T. Campbell and Julian C.Stanley.1966.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Rand McNally&Company.
(3)建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 – 测量值同理论假设的符合程度
(例如,婚姻满意程度与主动做家务)
生理与心理关系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缺乏信度的测量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高信 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是高效度的测量,也 许是有效的,也许是无效的。 – 两者的关系是: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有可能很低) (3)效度低,信度可能高 (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生理与心理关系
四种类型的尺度及其基本特征 定类
(表1)
定序
定距
定比
分类(=,=)
√
√
√
√
√ √
√
√ √ √
次序(>,<)
距离(+,-)
比率×,÷)
生理与心理关系
四种类型的尺度及其基本特征 测量 特征 相互排斥且可 辨别的类别 等级顺序大于 或小于 测量上的单位 具有相等的意 义 有一个真正意 义的零点 数字特 征 = ≠
生理与心理关系
3.信度的类型
(1)再测信度(test-retest)或稳定性信度(Coefficient
Stability) of
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 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
(2)复本信度或等价信度(Coefficient of Equivalence 两个等价测量值的相关系数(考试A、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