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电力负荷计算

T
t t0
吊车:标准暂载率有15%、25%、40%和60%四种
电焊机:标准暂载率有50%、65%、75%和100%四种
2019/11/23
5
是指工作时间较长,连续运行的用电设备,这类设备的温升趋近于稳定 温升。
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很长的用电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 来不及发热到稳定温升就开始冷却,而其发热足以在停歇时间内冷却到 周围介质的温度。
Pe PN
N 25
2PN
N
2019/11/23
12
2.3 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
电焊机及电焊变压器的设备容量:指统一换算到ε=100% 时的额定功率(kW),即
Pe PN
N 100
PN
N S N cos N
N
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
白炽灯、碘钨灯的设备容量: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
平均负荷Pav: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内平均消耗的功率,即
Pav
Wt t
年平均负荷为:
Pav
Wa 8760
负荷 系数 KL : 平均负荷与 最大负荷的比值,即
KL
Pav Pmax
KL越大,负荷曲线越平坦,负荷波动越小。
2019/11/23
9
2.2 计算负荷及有关系数
一、计算负荷的意义
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按发热条件选择导体和设备
2019/11/23
3
2.1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2019/11/23
4
2.1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二、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1.连续运行工作制(长期工作制)
2.短时运行工作制(短时工作制)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一、计算负荷的概念在供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
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
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荷”。
在设计计算中,通常将“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用Pc(Qc、Sc或Ic)表示。
计算负荷、年最大负荷、30 min平均最大负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c =P30 =P maxQc =Q30 =Q maxSc =S30 =S max二、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按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基本过程是,先确定计算范围(如某低压干线上的所有设备),然后将不同工作制下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 换算到同一工作制下,经换算后的额定功率也称为设备容量Pe。
再将工艺性质相同的并有相近需要系数的用电设备合并成组,考虑到需要系数,算出每一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最后汇总各级计算负荷得到总的计算负荷。
1.设备容量的确定由前述可知,进行负荷计算时,应首先确定设备容量Pe。
确定各种用电设备容量Pe的方法如下:(1)长期工作制、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P e等于其铭牌功率P N 。
(2)断续周期工作制,如起重机用的电动机有功功率P N 应该统一换算到暂载率ε N =25%时的有功功率。
对于电焊机,则应统一换算到暂载率ε N =100%时的有功功率。
(3) 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白炽灯、卤钨灯设备容量就是灯泡上标出的额定功率。
荧光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2~1.3倍。
高压汞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自镇式高压汞灯设备容量与灯泡额定功率相等。
高压钠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金属卤化物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2.需要系数K d 的含义考察车间的一组用电设备,设该组负荷共有n台电动机,其设备容量的总和为Pe∑ ,由于Pe∑ 是指设备的最大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存在一个效率η,考虑到这些电动机不可能同时运行,因此引入一个同时系数K∑ ,又因为那些电动机即使运行,也不太可能都满负荷出力,因此引入一个负荷系数KL ;再者,用电设备在运行时线路还有功耗,因此引入网络供电效率ηWL 。
第二章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是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 中导线、电缆、开关电器、变压器等电气 设备基础,也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章是分析工厂供 配电系统和进行供电设计计算的基础。
本章主要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的基本概念; ✓电力负荷分级 ✓负荷曲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分类 ✓ 与负荷曲线相关的几个物理量
计算负荷情况复杂,影响计算负荷的因素 很多,难以精确计算; ✓负荷是变化的; ✓与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生产者的技能熟 练程度及能源供应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计算负荷的方法很多:估算法、需要系数 法和二项式法和单相负荷等近似求解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两种:需要系数法和 二项式法
(一)设备容量的计算 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由 单回路电力线路供电。
三. 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load curve) 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
绘在直角坐标纸上,纵坐标表示负荷(有功功 率或无功功率)值,横坐标表示对应的时间, 一般以小时(h)为单位。
某厂日有功负荷曲线
2、负荷曲线的作用 负荷曲线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用户的用电特点和
额度负荷(安装容量);在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时, 如果直接采用额定容量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浪费; 应首先计算出全部设备的实际负荷。 2 .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 (1)求计算负荷(需要负荷,假想负荷):即正 常工作时的实际最大负荷。目的选择各级电压供电 网络、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的型号等;保证使其 在通过正常最大工作电流时不至过热而损坏。(选 择设备)
(3)年持续负荷曲线意义 年持续负荷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代表
了用户全年消耗的总电能。
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

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在进行电力系统和电气设计时,负荷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常见的负荷计算方法及其步骤。
1.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法是一种根据最大负荷和需用系数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需用系数是指设备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通过乘以额定功率,可以得到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功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中小型电力负荷计算。
步骤:a.收集设备的功率数据和运行时间;b.计算设备的需用系数;c.将所有设备的需用系数相加,得到总需用系数;d.将总需用系数乘以额定功率,得到电力负荷。
2.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法是一种考虑设备运行时间对负荷的影响的方法。
它基于设备的利用系数来确定负荷。
利用系数是指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到设备运行时间因素的场合。
步骤:a.收集设备的功率数据和运行时间;b.计算设备的利用系数;c.将所有设备的利用系数相加,得到总利用系数;d.将总利用系数乘以额定功率,得到电力负荷。
3.单位指标法单位指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品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业生产线的负荷计算。
通过将单位指标乘以面积或产量,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确定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品的功率指标;b.乘以面积或产量,得到电力负荷。
4.功率平衡法功率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平衡计算。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的功率,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测量输入和输出的功率;b.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功率,确定电力负荷。
5.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面积功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面积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物的负荷计算。
通过将单位面积功率乘以面积,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确定单位面积的功率指标;b.乘以面积,得到电力负荷。
6.单位产品功率法单位产品功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产品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计算负荷公式

计算负荷公式
计算负荷的公式可以因应用领域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负荷计算公式,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应用:
1.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电力负荷(单位:瓦特)= 电流(单位:安培)× 电压(单位:伏特)
2.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空调负荷(单位:瓦特)= 室内空气温度差(单位:摄氏度)× 室内空气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空气的比热容(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
3. 结构荷载计算公式:结构荷载(单位:牛顿)= 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单位:牛顿/平方米)× 结构面积(单位:平方米)
4. 水流负荷计算公式:水流负荷(单位:立方米/秒)= 水流速度(单位:米/秒)× 水流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工厂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以下三类: 连续工作制 重点! 短时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可用“负荷持续率(又 称 暂载率)来表征其工作特征。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 的百分比值,即
式中:T为工作周期;t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t。为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是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
二项式 系数 用电设备组名称 需要系数
最大 容量 设备 台数 x①
5 5 5 0.5 0.5 0.6 1.73 1.73 1.33
小批量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 大批量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 小批量生产的金属热加工机床电动机
0.16~0.2 0.18~0.25 0.25~0.3
(a) 夏日负荷曲线 (b) 冬日负荷曲线 (c)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图2.2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绘制 其夏日和冬日在全年中所占的天数,应视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温情况而定。 例如在我国北方,可近似地认为夏日165天,冬日200天;而在我国南方, 则可近似地认为夏日200天,冬日165天。假设绘制南方某厂的年负荷曲线 T1 200(t1 ,在年负荷 t `1 ) (图2.2(c)所示),其中在年负荷曲线上所占的时间 曲线上所占的时间 . t `2 T2 200t2 165
Tmax
Wa Pmax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Wa----年实际消耗的电能量
2、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1)平均负荷Pav:是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内 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该时 间t内消耗的电能Wt除以时间t的值,即
年负荷曲线
全年时间内耗用的电能
Pm P av
P av
Wa 8760
(二)各级电力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一级负荷属重要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 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 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中。可作为 应急电源的电源有:①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②供电网 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③蓄电池;④干电池。 2.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二级负荷也属重要负荷但其重要程度次于一级负荷。二级负荷 宜由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一般也应有两台。在负荷较小或 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 线路或电缆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 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 能承受100%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三级负荷属不重要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图2.3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四、与负荷曲线和负荷计算有关的物理量
1、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1)年最大负荷 Pmax : 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该工作班的最大负荷不是偶然出 现的,而是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内至少出现过2次~3次) 消耗电能 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半小时最大负 荷P30。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一、概述
计算负荷:通过负荷的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
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称为计算负荷。
根据计算负荷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如果以计算负荷连 续运行,其发热温度不会超过允许值。 由于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需3 ~4τ ,τ为发热时 间常数。截面在16mm2及以上的导体,其τ≥10 min,因此载流导 体大约经30 min(半小时)后可达到稳定温升值。由此可见,计算负 荷实际上与从负荷曲线上查得的半小时最大负荷 (亦即年最大负荷 Pmax)是基本相当的。所以计算负荷也可以认为就是半小时最大负 荷。 有功计算负荷为P30,无功计算负荷Q30、视在计算负荷S30 和计算电流I30
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
式中: P30——计算有功功率(kw); Kd ——需要系数(三台以下时Kd =1); Pe——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kw)。 式中,Kd为需要系数。
需要系数值与用电设备的类别和工作状态关系极大
无功计算负荷:
式中,tanΦ为对应于用电设备组cosΦ中的正切值。
视在计算负荷:
式中,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计算电流:
重点!
式中,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计算电流 若为电动机
I30
S30 3U N PN 3U Ncos
重点!
二、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一)基本公式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是用电设备组从供电系统中取用的半小时最大负荷P30,如图所示。
如图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 ,是指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含备用的设备)的 额定容量之和。
Pe PN
但是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实际上不 一定都同时运行,运行的设备也不 太可能都满负荷,同时设备本身有 功率损耗,因此用电设备组的有功 K KL 计算负荷应为 P30 Pe eW L
第二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第一节工厂的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一、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电力负荷:既可指耗用电能的用电设备或用户,也 可指用电设备或用户所耗用的功率或电 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 工厂的电力负荷,按 GB50052-95规定,根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 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级 。
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分:有工厂(企业)的、车间
的或某类设备的负荷曲线。
按负荷的功率性质分:有功负荷曲线和无功负荷曲线。
按所表示的负荷变动时间分:年的、月的、日的或
工作班的负荷曲线。 按绘制方式分:有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如图2-la)和 绘成梯形的负荷曲线(如图2-lb所示)
以某个检测点为参 考点,在24h中各个时 刻记录有功功率表的读 数,逐点绘制而成折线 形状,称折线形负荷曲 线,见图2.1(a);
K
-----设备组的同时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
时运行的设备容量与全部设备容量之比;
Tmax
Wa Pmax
e -----设备组的平均效率,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输出功率与取用功率之比 W L -----配电线路的平均效率,即配电线路在最大负荷时的末端功率
(亦即设备组取用功率)与首端功率 (亦即计算负荷)之比。
P
0
8760
t/h
负荷系数: 负荷系数又称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 均负荷Pav,与其最大负荷Pmax的比值,即
对用电设备来说,就是设备的输出功率P与 设备额定容量PN的比值,即
对负荷曲线来说,负荷系数亦称负荷曲线填充系数,它表 征负荷曲线不平坦的程度,即表征负荷起伏变动的程度。从充 分发挥供电设备的能力、提高供电效率来说,希望此系数越高 越趋近于1越好。从发挥整个电力系统的效能来说,应尽量使不 平坦的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系数。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实际上,负荷也不可 能一成不变的,他与设备的性能、生产组织以及能源供应状况 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负荷计算也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如果计算负荷确定得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选得过大, 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果计算负荷确定得过小,又将使 电器和导线电缆处于过负荷下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 导致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燃烧引起火灾,同样会造成更大损失。由 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意义重大。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 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需要系数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 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但在确定 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 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Tmax: 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 Pmax(或P30)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 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如图所示。 它与工厂的生产班制有关。 例如一班制工厂,Tmax=1800 ~ 2500h ; 二班制工厂,Tmax=3500 ~ 4500h ; 三班制工厂,Tmax=5000 ~ 7000h。
通过接在供电线路上 的电度表,每隔一定的 时间间隔(一般为半小时) 将其读数记录下来,求 出半小时的平均功率, 再依次将这些点画在坐 标上,把这些点连成阶 梯状的成梯形的负荷曲 线,如图2.1(b)所示。
年负荷曲线:通常是根据典型的冬日和夏日负荷曲线来绘制。这种 曲线的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反映了全年负荷变动与负荷持续时 间的关系,因此称为负荷持续时间曲线,一般简称年负荷曲线。 全年按8760h计
年负荷曲线的另一种形式,是按全年每日的最大负荷(通常取每日最大负 荷的半小时平均值)绘制的,称为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如图2.3所示。横 坐标依次以全年12个月的日期来分格。这种年最大负荷曲线,可以用来确 定拥有多台电力变压器的变电所在一年内的不同时期宜于投入几台运行, 即所谓经济运行方式,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注意:年每日负荷曲线是按时间的先后绘制,而年负 荷曲线是按负荷的大小和累积时间绘制的。 Pm
KL
- --设备组的负荷系数,即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输出功率与运行 的设备容量之比;
令
Kd
K
,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 其设备容量的比值。由此,可得按需要系数法确定三相用电设 备组有功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
P30 Kd Pe 或 P30 K d Pe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额定容量(铭牌功率) PN,是对应于某一标准负荷持续率的。 则对应于实际运行的负荷持续率ε下的容量
PN对应的某一标称负荷持续率εN
重点!
例:某吊车电动机在ε1=60%时的容量P1=10KW。 试求ε2=25%时的容量P2为多少?
0.6 P2 10 15.5kW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