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定稿)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3)能够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金岳霖先生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树立对学术巨匠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志向。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2. 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3. 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 概括并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3. 联系现实,探讨学术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
(2)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之情,引发对学术精神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金岳霖先生》,理解课文内容。
(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金岳霖先生》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
(2)详细阐述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2)分享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术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金岳霖先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思考并回答课后思考题,深化对学术精神的认识。
4. 推荐阅读相关学术著作,拓展学术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金岳霖先生》的主要内容,对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特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两篇)

1.品味冲淡隽永的语言
2.鉴赏传神的细节
3.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通过传神的细节描绘人物
2.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及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缘何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能令几代读者潸然泪下?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出示幻灯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就是因为作者用平和而深挚的语言描绘出了传神的细节,使背影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永恒的雕塑今天我们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去品味他用冲淡隽永的语言、幽默滑稽的笔法极绘传神细节,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人生
从作者恬淡而厚重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重于情深于情的先生,大有六朝士人率性钟情的流风遗韵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两篇)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本文属于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花一世界版块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版块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传神写照的细节描写,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魅力;透过文章表层的平和闲适,体会作者心底的淡淡的伤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冲淡隽永的语言特色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集中在课堂的中间环节,即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利用探究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并相机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学以致用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
”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汪曾祺,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
四、人物介绍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
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六、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七、课文分析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1、奇特的外貌: 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精选7篇)高一语文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教案篇1一、激趣猜谜同学们,我们来猜两个迷,请看大屏幕:(1)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这人是谁?(2)“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手举金棒,声响如钟,金棒身毛随心应变,刀枪斧剑无法伤身。
”这是谁,根据是什么?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孙悟空!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就猜得中呢?关健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人物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就不同。
二、导入新课由刚才的两个人物描写片段可以看到,刻画人物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来看的一篇文章也是这一方面的范例。
当代散文把大家之一的汪曾祺的文章《金岳霖先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出示金岳霖和汪曾祺简介: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
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出示幻灯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然后找出来?明确(出示幻灯: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是“有趣” 板书)2、那么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组讨论下面5个问题:请看大屏幕1、金先生有何奇特的外貌?2、金先生有何奇特的行为举止?3、金先生有何独特的教学风格?4、金先生与学生对逻辑学专业的见解有何不同?5、金先生的业余生活是怎样度过的?讨论后明确:① 奇特的外貌——样子有点怪。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两篇)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两篇)《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本文属于“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花一世界”版块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版块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传神写照的细节描写,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魅力;透过文章表层的平和闲适,体会作者心底的淡淡的伤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冲淡隽永的语言特色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集中在课堂的中间环节,即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利用探究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并相机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学以致用学习目标:1.品味冲淡隽永的语言2.鉴赏传神的细节3.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通过传神的细节描绘人物2.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及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缘何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能令几代读者潸然泪下?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出示幻灯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就是因为作者用平和而深挚的语言描绘出了传神的细节,使背影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永恒的雕塑今天我们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去品味他用冲淡隽永的语言、幽默滑稽的笔法极绘传神细节,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人生二、了解作家汪曾祺及本文的主人公金岳霖先生(出示幻灯片2)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落魄》、《职业》、《尾巴》、《故乡的食物》、《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出示幻灯片3)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著有:《论道》和《知识论》三、整体感知课文在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经营并自成一家的人并不多,汪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出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的散文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他的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他的散文时我们享受到的则是闲情逸趣了让我们整体感知课文1.请找出本文的核心句及文眼2.作者选用了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哪些细节,写出了他怎样的个性四、自主、合作、探究作者选了许多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生活细节,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你认为最为传神的一两个小细节来评点人物的性情魅力(学生找出的细节不分先后)细节示例如下:“怪”:1.(P99漫画)戴黑白眼镜,穿麂皮夹克找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节,领会作者通过平实、简洁的语言对金岳霖先生外貌以及行为举止的描绘,分析先生的个性解说:金先生是留美多年的博士,受西方文化的感染熏陶,追求自由洒脱的个性,不受社会习俗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上传统文人大都是长袍马褂式的文人装束,所以金先生的麂皮夹克就显得有些“怪”了,而这正是他自由洒脱的个性的表现作者抓住最有特色的细节,寥寥几笔就是传神的人物写照,简洁、朴实却是韵味悠长引用王安忆的话评论汪曾祺的文字(出示幻灯片4: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汪曾祺很讲究文字,但这种讲究却没有斧雕痕迹,没有堆砌的毛病,他追求准确、简洁,崇尚朴实、平淡,在意境和韵味上下功夫)出示课堂小练习,你能否抓住细节描绘一下你最熟悉的同学,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描绘的是谁(学生回答踊跃)2.跳蚤事件(出示幻灯片5:捉跳蚤漫画)找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9自然节,其他同学闭目驰骋想象解说:高僧只做平常语,作者用“随意而来,随意而去”的笔调写出金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情,令人忍俊不禁笑过才会发现疏放中透出的凝重,那是作为大学问家对生活的一种恬淡与随意,一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人生审美情趣3.斗鸡(出示漫画幻灯片6:与斗鸡同桌共餐漫画),分梨让学生读这两个细节,品味素净的语言及漫画式的笔法所表现出的先生的性情学生:这表现了金先生的天真解说:这样的一位极富理性思维的大学问家的天真,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沉淀后的一种从容淡定一种独特的享受人生乐趣的方式作者用了有如窗外西岭边小葱、小韭、小芫荽一样清淡自然本色的语言描绘出金先生纯真超然之态正是因为这,我们才倍觉先生可敬可亲4.老年后的接触社会学生朗读,我们也能想象一幅画面,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一个80岁的老头,坐在平板三轮车上,用他那微微仰着的脑袋,东瞅瞅西望望的情景,真是形神毕肖呀可以说这是经历世事浮沉后的一种洞明时世的从容、豁达、觉悟,一种独特的对生活热爱的方式“重情”:1.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2.给林徽因过生日学生读第11自然节,讨论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解说: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于对林徽因的介绍,林嫁于梁思成后,金先生将爱情升华为友情甚至终身未娶,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达到一种理性的极致,显示出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爱得纯粹,爱得伟大这印证了柏拉图的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课下探究:(出示幻灯片7: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林徽因的资料,了解她的才情、作品、人生,看看她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 从作者恬淡而厚重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重于情深于情的先生,大有六朝士人率性钟情的流风遗韵冯友兰回忆金岳霖说:(出示幻灯片8)“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我认为,这几句话可以概括嵇康的风度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适用”又说:“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应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学生还可能提出的一些细节(教师灵活掌握),如:文章第8自然节提到王浩,仿佛与主题无关,能否删去?解释:不能,写金先生的学生王浩是为了从正面衬托金先生的学识渊博,做学问的一种高度第2自然节提到闻一多以及朱自清,有何作用?解释:让学生了解西南联大的一些情况(出示幻灯片9: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不久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往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到达昆明,临大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幻灯片10: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韵、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格、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貌,表现了高度的凝聚力“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其“刚毅坚卓”的品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写他们是为了说明金先生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中,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作者的散淡闲适的文风往事回思淡如雨,琐碎平常见性情简约平白孕含蓄,令人玩味意无穷站在这几则或曰趣事或曰逸闻的彩笔勾勒出的金先生的肖像前,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先生的性情魅力,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生:质朴、率性、自由、纯真、有爱心、有学问、重情义、爱生活能不能用文本里的一句话作答?齐读: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而这些都是通过细腻传神的细节(肖像、动作、行为举止等)凸显的,我们能否也拿起笔,把那些明媚的或灰白的心灵感悟写在岁月的河岸上期待同学们课下进一步尝试课下尝试:细节传神写照的魅力小结:读此文我们觉得主人公真纯可爱,质朴可亲,佩服他阅历时世浮沉、洞察万物的从容淡定,继之就是深深的怜惋与叹喟了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不由得让人想起冰心的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五、课外拓展请看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诗词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本题考查点是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诗词中作用的理解全诗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就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由于“意万重”而觉得无从下笔,由于时间“匆匆”,担心有些话说不清楚,交代不周全,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看“开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正是“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穿透千古的力量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 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⑵ 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⑵ 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教学重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二、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三、解题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四、人物介绍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六、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七、课文分析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明确:有趣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3、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4、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5、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6、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7、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八、布置作业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板书设计】金岳霖先生汪曾祺奇特的外貌奇特的行为举止有趣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情感内涵比较丰富的记人的散文,内容并不深,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大都能够发现并分析细节的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在鉴赏过程,仅停留于细节表层,非常浮泛本课在强化学生在感性体悟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养成咀嚼涵咏的习惯,尤其是要沉潜到作品的深处体悟细节之美另外,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衔接,让学生通过探究来概括、提炼和积累鉴赏方法,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二是:作者汪曾祺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来刻画金岳霖的这样的课题,答案不求深高、全面,只看重学习过程,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后应该经常这样做一、务必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必像数学、物理那些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具体的操作中,我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已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但是做的还不到位,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重视学生的认知与疑惑在《金岳霖先生》一课的开始,我先将文题及作者板书至黑板,随即提出一个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得到什么信息?于是学生得出了诸如:这时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对金岳霖的尊敬之情等等信息,但也从中产生了为何作者会对金岳霖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之类的问题采取这种方式导入是因为,就这篇课文而言,我认为重点应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出来的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达到“解惑”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我自己对部分知识重点的把握不到位,使得对“作者汪曾祺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来写金岳霖先生的?”即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不是很突出,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遗憾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仅在"辅助"两字,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本身,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领会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滥用多媒体,就会在无形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应对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等方面起辅助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的多媒体课件中尽量做到不可替代主要展示一些图文信息,但是,由于身为一名新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在课件的制作上忽视了实际场地的条件与限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多加留意。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金岳霖先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3)学会尊敬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金岳霖先生》的朗读和背诵。
(2)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的理解。
(3)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金岳霖先生人生经历的理解。
(2)课文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齐读课文《金岳霖先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金岳霖先生》。
2. 总结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

金岳霖先生一等奖教案【篇一: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对文本深入阅读分析,真正了解、理解金岳霖先生;2 体会作者对金先生的敬慕怀念之情,学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3)金岳霖:被誉为“中国哲学第一人”,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4)请同学们标出段落序号。
二导入有人说,读汪曾祺的作品就像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听年迈的祖父在絮絮叨叨记忆中的那些陈年往事。
同学们读了《金岳霖先生》,有没有这种感觉?你有听出了什么陈年往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品味。
三初解文本1 那文章都是写了金先生哪些事呢?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2 样子有点怪;3 课堂提问别具风采;4 回答问题幽默风趣;5 得知学生林国达淹死,上课一直没有笑容;6 教授逻辑课是因为好玩;7 采用对话式教学;9 讲“小说与哲学”,却得出了“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 的结论;讲座时,把手伸进脖颈捉跳蚤;10 养斗鸡并与斗鸡同桌吃饭;与孩子比梨子、石榴大小斗输赢;11 在饭店请客,为已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12 坐平板车逛王府井;13 治学精深,著作不多。
2 由此可看本文从哪些方面刻画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学问著作。
有趣、风趣、率真等。
四深度分析文本我们分析到这里,可能同学们都认为本文文意浅显,人物易懂,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
其实不然。
也有人说:汪曾祺的作品“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卡尔维诺曾说: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
作家乔叶在《单薄世界》中说:我们之所以看得不清楚、不深入,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认真看,我们所知甚少;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眼光、角度太陈旧狭窄,我们想事想得薄。
同学们再读,任选一处,反复阅读,深入其中,力争透过“文面”看到“文底”。
金岳霖先生教案15篇

金岳霖先生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15篇金岳霖先生教案1【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品读细节,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体味作品的细节美。
2、过程与方法:仔细研读文本,探究鉴赏细节美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金岳霖先生,做一个有知识、重感情、懂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仔细研读文本,探究鉴赏细节美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细节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本篇文章,学生阅读上不存在困难,所以我把重点定在使人物真实可感的细节鉴赏上。
希望通过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自觉的去留意细节,懂得如何去鉴赏细节,明确“慢慢走,欣赏啊”的内涵,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美。
整篇文章以细节构建起来,教师选择一处有难度的细节进行研读,期望能够借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把鉴赏的方法渗透在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体悟鉴赏的要领,从而理解“一花一世界”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说起科学家,我们会想起牛顿,会想起安培,不会忘记因为那个把手表当鸡蛋下锅的故事,不会忘记那个上街散步追着马车跑的轶闻,其实那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大师:牛顿、安培。
说起普通人,在朱自清笔下,在魏巍笔下,我们不会忘记那个步履蹒跚爬过铁路给儿子买桔子的父亲,不会忘记那个温柔美丽扬起教鞭又轻轻放下的老师,“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细节之处,我们感悟真情,发掘伟大。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去探寻美,发现美,让我们一起走近金岳霖先生。
二、整体感知金岳霖简介金岳霖(1896~1984) ,湖南长沙人,中国哲学、逻辑学宗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第一批院士。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汪曾祺和金岳霖先生的有关资料.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会金岳霖先生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的独特魅力。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时】一【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随67 岁的汪曾祺走近这样一位民国大师——金岳霖,我相信这篇文章必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二、作家作品1、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
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三、文本研读(一)初读——整体感知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在学生汪曾祺眼中,金先生是位怎样的人?试找出全文的核心句和文眼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有趣(二)再读——走近人物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主要表现在哪些典型细节中?(学生读书,5分钟)古怪的样子:常年戴呢帽,脑袋总是微微仰着;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讲座时捉跳蚤;(不拘小节)晋书王猛传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
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和斗鸡同桌用餐;同教授孩子比水果大小;坐三轮车接触社会。
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答问。
(兴之所至,自由随意)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追求真理,对学问可贵的尊重。
又缺乏变通,不给东道主的面子。
(三)深读——挖掘人物金岳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文章的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金岳霖的形象,这句话是:“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我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学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汪曾祺重新审视一下,你认为金岳霖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金岳霖先生衣着穿戴、行为举止的“有趣”,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拥有赤子般的真纯。
无论是对待教学、对待学问还是对待生活,金岳霖先生都有一颗孩童般的纯净、赤诚之心。
赤子之心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是充满天真烂漫的情趣,金岳霖先生上课提问学生,不会按照常规套路依照点名册点叫学生,而是追赶校园流行时尚,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这种绝无拘泥、全凭意兴的表现完全如同那充满奇思怪想、天真烂漫的孩童。
赤子的真纯还应该是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无功利的趣味。
金岳霖先生在做学问方面便是如此。
面对学生发出“这种学问多么枯燥”的疑惑和质疑时,金先生的回答却是“好玩”二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金岳霖先生能乐在其中,常人看来的枯燥,在金岳霖的眼中是那却是在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汪曾祺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处还说“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学者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著述成书,在一般的学者眼中总是遗憾,而金先生不然,在自己感到好玩的学问中玩过了,就足够了,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
在生活中,金岳霖先生无儿无女,但他可以把周围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者应该说他从来就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而周围的每个孩子都是他的伙伴,所以他总是能沉浸在“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
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看上去,金先生真是一个老顽童、老小孩,但这恰恰是一个具有孩童天真的成年人独有的快乐。
这便是赤子金岳霖!“有趣”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率性、任意、纯净、天真的心,但文中有两处文字似乎并不能冠以“有趣”之名,倒是展现了金岳霖先生人格、性情中的另外的一面。
情感的深沉与孤往:1、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请学生讲关系)若学生不知,补充: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
金岳霖一直倾慕着林徽因,从不掩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后因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
并终身未娶。
足见其深情厚谊。
2. 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
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小结:学识渊博,追求真理;自由任意,率性真纯;不谙世故,坦荡真诚。
作者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写出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
(四)悟读——探究主旨1、文章分析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疑问?(若没有,反问)文章第二段写了闻一多的穿戴以及他大骂蒋介石的事件,还写了朱自清的穿戴;第八段还写到了王浩,是不是闲笔?分析闻一多朱自清语段。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这样的文字是比较多的,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
你们怎么看,这是一种多余还是另有深意呢?提示:文章开头,结尾。
一个人——一批人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贫穷,背景西南联大。
2、你从对金岳霖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试结合文本探究。
补充: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师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史仅八年,1937年-1945年。
多难兴邦,西南联大因抗日战争而生。
师生目睹日军的残暴,历经播迁之艰苦,但都对“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抱有信心和决心。
是艰危的处境砥砺了一代学人刚毅坚卓的品格,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爱国心。
大师起什么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学术传统与学风。
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恶劣,生活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坚持教书育人,坚守文化阵地,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无论是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丝不苟的朱自清,抑或天真率直,大智若愚的金岳霖,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了联大思想自由,率真的精神。
不仅老师这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亦是如此,如“王浩”,……正因为秉承了这一精神西南联大走出了90位两院院士、二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
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总结: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学术气氛浓:当时正是抗战时期,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3、文章结尾说:“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
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的写一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金岳霖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魅力人格的赞美敬仰;对西南联大教授群像的尊敬怀念;对西南联大这一精神圣殿背后独立自由民主思想的怀想。
四、小结:汪曾祺正是用这种淡而有味的笔法,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表达了对金岳霖的怀念之情,进而怀念西南联大及背后的思想自由的联大精神。
五、当堂训练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
虽然夸张中有讽刺的意味,但展示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B.本文语言飘逸而深刻。
这种韵味有点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
C.金先生的提问和解答轻松和幽默。
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
D.文中金先生抓跳蚤的细节让人读后感觉他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显示出一个成年人难得的童趣和天真。
E.金先生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这一细节体现了其率真的性格,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独特的爱。
六、作业:请用一句(段)话,向先生致敬板书:有趣(怪)——真——联大精神一个人——一批人风格:“闲笔”——淡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