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上习作六《介绍家乡名人故事》word习作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对家乡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名人的了解和熟悉2. 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家乡的名人2.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名人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和方法写作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图片3. 作文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名人,激发学生对家乡名人的兴趣和认同感。

2.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家乡名人的了解和熟悉(10分钟)1. 通过PPT课件或教学视频,展示家乡名人的事迹和成就。

2.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名人,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对家乡的影响。

3.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名人,增强对家乡名人的认同感。

三、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作一篇关于家乡名人的作文。

2. 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3. 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四、作文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自己对家乡名人的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评价,从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进行互评和自评。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鼓励。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对家乡名人的了解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作文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名人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名人的事迹和成就。

2. 开展家乡名人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家乡名人的认同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家乡名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感受名人的成就和精神。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名人的介绍和故事分享。

2. 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名人的相关资料和故事。

2. 准备作文写作的范例和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家乡名人的介绍1.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家乡的名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介绍和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

第二章:家乡名人的故事分享1. 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家乡名人,并准备一个关于这位名人的故事。

2. 学生进行故事分享,其他学生倾听和提问。

3. 教师引导和引导学生思考名人的成就和对家乡的影响。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师介绍和讲解作文写作的步骤和要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作文草稿。

第四章:作文的修改和展示1. 学生根据作文草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家乡名人,并以此为主题进行作文写作。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3.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名人的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的培养。

第六章:家乡名人的成就与影响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名人的成就对家乡和社会的贡献。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名人的成就和影响。

第七章:家乡名人的精神品质1. 学生思考家乡名人的精神品质,如勇敢、善良、创新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名人的精神品质。

第八章:作文写作技巧的训练1. 教师针对作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3.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

六年级上苏教版《家乡名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关于家乡名人的文章。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名人,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和贡献。

3. 培养学生以家乡名人为主题进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名人,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和自己的乡土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关于家乡名人的文章。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名人的事迹和贡献。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名人,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2.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关于家乡名人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

3.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名人的事迹和贡献。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和写作。

5. 成果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写作心得。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名人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对乡土情怀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家乡名人的相关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2. 准备作文评分的标准和模板,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优秀作文和写作技巧。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名人,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可以通过讲述家乡名人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第二步:分析教材中关于家乡名人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讲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六《家乡的名人》作文指导共18页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六《家乡的名人》作文指导共18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六《家乡的名 人》作文指导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6《 家乡的“名人”》范文和教学设计(计21篇4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6《 家乡的“名人”》范文和教学设计(计21篇44页)

家乡的“名人”1 家乡的名人我的家乡在湖北,那里的名人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今天,我就摘下天空中最大最闪的一颗星来为大家介绍吧!他就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自小就跟着其父李言闻学医,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

起初,他的父亲不同意他当医生,要他考官,但李进珍一心想学医,李言闻拿他没有办法,后来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如去任王府“奉裙正:,兼管良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回乡后,立志编写关于草药的书,后来,李时珍翻山越岭,走过几十个地方,采集各种草药的知识,每有一件新发现,他都会记在他的《本草纲目》上,让后人对草药有了认识。

有一次,李时珍看到了一种草,那种草李时珍从来没有见过,他听路过的一个农民说:“这种草有毒,有一个人吃了这种草,便全身没了知觉。

”李时珍听了,便想自己亲自尝尝,那个农民劝他不要吃,小心中毒,但李时珍不听劝,摘下一小叶放进嘴里,过了一会儿,身体感到麻麻的,没有了知觉。

过了一会儿,李时珍睁开了眼睛,他躺在那个农民的家里,李时珍醒来后,马上拿起背包里的纸和笔,记下:“吃下后,全身麻,没有知觉,就叫它“麻草”。

李时珍谢过农民,就继续编写《本草纲目》。

我从李时珍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坚持不懈,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2 我家乡的名人刘志华刘志华,女,1938年出生在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中街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那个时代所有贫苦的孩子一样,拥有饥饿与寒冷.可是,这并不能夺去她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度日如年的岁月磨砺了意志拓宽了胸怀.由于她天生聪慧漂亮,长到十六,七岁时,已经是有性格,有主见,人见人爱的大姑娘了. 常言说,一家有女百家问.上门提亲的踩破了门槛,而她单单相中了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的回民黄占山.黄占山相貌平平,家里只有老母亲和两间破草房.因为自己家的条件也不好,父母对这些倒是不在意.而当时汉民和回民极少通婚,守旧的父母坚决反对.刘志华不顾这些,悄悄和占山到县里办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卷起铺盖没花一分钱嫁了过去.有人问她:"他家那么穷,人长的也不帅,你图他什么呀?"她说:"我不图别的,就图他人好,有才."后来,黄占山参了军,又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后分配到国家文化部工作.刘志华的眼力由此可见一斑. 五、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有能力的人无处施展才智和抱负.志华是个有志气的人,每当环视一无所有的家,想想缺衣少食的生活还要继续,那种感伤逼袭心头,欲罢不能. 地处黄河北岸的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是出了名的穷生产小队,队里几乎所有的男人都轮流当过生产队长,可还是照样穷,吃粮靠返销,花钱靠借款.到1972年,老生产队长对既穷又乱的局面束手无策,再也没有人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了.刘志华认真考虑之后,毅然决定"毛遂自荐":男的没人干,俺女的干,我愿意当队长!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志华当了队长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团结村民,取得理解和信任.下台的老队长和她父亲结过怨,现在看她当队长,有时难免借题延伸,给她出难题.她就多次登门,哪怕吃了闭门羹也不计较,终于感动了对方,化解了矛盾,并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她坚持严格管理,得罪了一个农户,那家人手持棍棒和镰刀将她打伤,她却忍着痛将自家的粮食借给那个农户,她说:"吵嘴打架是公事,我借给他粮食是私事,公是公,私是私."刘志华坦荡宽广的胸怀和过人的胆识,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 当时,全队的公共财产仅有三间破草房,四头瘦牛,一辆破马车和8000元的外债.34岁的共产党员刘志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挑起小队长的担子,带着全队300来号人,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 刘志华当了生产队长后,带领乡亲们起早贪黑的干,使粮食亩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她知道,仅靠在土里刨食是很难摆脱贫困的,要想富,必须想门路.她思深虑远,敢闯敢拼.她和乡亲们经过考察,发现打草绳是个门路.可缺少资金.由于还有8000元外债,队里有人不同意再贷款.她就向大家保证:"赚了是集体的,亏了是我的!"于是贷款500元,买了5台打草绳机做起了生意.随着打草绳机的旋转,队里的收入越来越多.从1975年起,她就只留5%的劳力种地,95%的劳力办企业.打草绳机也发展到30台。

习作6

习作6

《介绍家乡的一位名人》说课稿观音寺镇中心小学:张朝忠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习作6”,即“介绍家乡的一位名人”。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大的方面来阐述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以“名人风采”为主题,因此第六组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内容安排的是:介绍家乡的一位名人,这样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本次习作,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喜欢“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通过与名人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了解家乡名人的特长和奋斗历史,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习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可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对家乡的名人还不是很了解,要求把人写活,把事写具体,所以,在写作上会有难度。

很难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喜欢“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与名人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3 、了解家乡名人的特长和奋斗历史,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能真实、详略得当地写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访问名人的活动中学会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事例,反应名人风采,语言朴实,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愿意与人交流。

二、说教法谈话法、引导点拨探究法、层层深入指导法、讨论、展示法。

三、说学法片段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步:习作前准备。

访问名人,搜集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同步作文6介绍家乡名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同步作文6介绍家乡名人
放பைடு நூலகம்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包 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
先必 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
的本
写作技巧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细节。 语言、动作、兴趣、个性、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细节描写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三、选用典型事例。 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 的典型事件。
构思
【开头】1、渲染气氛 故事开头,在这一段中先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或用捕捉特写法开头:选 取一个场景<像电影的一个镜头画面>详细描述) 【中间】2、讲述人物事迹 选取一至两个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对家乡的卓 越贡献或精神品质。 【结尾】3、留下思考 作为每一个家乡儿女我们该怎样贡献我们的 力量?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同步作文6 介绍家乡一位名人的事迹 指导老师:
审题 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 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
写作技巧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心 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
好词
萦绕 脸颊 善用 启蒙 裹挟 巅峰 熏陶 修缮 精辟 聪敏 耄耋 依稀 蓦然回首 弥足珍贵 家道中落 忐忑不安 气宇轩昂 体魄健壮 英姿飒爽 雄姿英发
开创 坚毅 缘故 辗转 严谨 典范 标致 矫健 孜孜不倦 解囊相助 轻盈灵动 从容不迫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6教案苏教版2019072012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6教案苏教版2019072012

习作六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的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1、教师出示一些家乡名人的资料。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丰富习作材料。

3、引导学生阅读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教师自己精选的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

(2)讨论明确写名人的事迹应该抓住什么来写?——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如:名人事迹中最感动人的故事)
4、交流作文构想。

(1)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要点、写作顺序、详略方案。

(打腹稿)
(2)指导学生筛选素材。

①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

②名人在某个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

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人的事迹。

④彰显出的精神、品质等。

(3)注意点: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①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

②名人在某个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

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人的事迹。

④彰显出的精神、品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流事先搜集到的家乡名人的素材。
二、阅读范文,明确习作要点
1.出示宣传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自读例文,想一想如何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2.交流。
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要说清楚名人在某一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还可以说说人物的外部特征;从名人身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等
三、交流习作构想,开始习作
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
人物的精神、品质
很出名的人(名声显赫大名鼎鼎);大家都知道的人(家喻户晓);电视节目中经常介绍的人(新闻人物);史书上记载的人(流芳百世);在某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的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2.是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各自从事的行业中,做得比别人出色,在一个地方小有名气,都可以称得上是地方上的名人。
1.你能说说看准备写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交待自己选择的写作要点吗?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快拿起手中的笔,把你了解到的名人事迹写下来吧!(学生习作)
3.交流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点。
4.修改习作。
5.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6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人物的外部特征
在某一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
明德学校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投放时间:2013年12月日
教学内容
习作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主备人
授课人
赵丽红
集体备课成员
赵丽红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重点
了解名人的事迹,丰富习作材料,并将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要求学生在较全面了解、搜集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有个性地表达,真实、具体、生动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喜欢社会实践与人沟通交流的态度。
教学后反思
这篇作文有的孩子写宏宇妈妈,写的材料具体,过渡自然,口气幽默风趣;还有的孩子写陈光标,事例典型,虽有些夸张,但真实具体,结构完整;还有的孩子写名人是资料的堆砌,缺少语句的过度,材料的组织。
教学难点
了解名人的事迹,丰富习作材料,并将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突破难点主要策略
提前布置预习,即搜集资料
课前准备
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体研讨课文内容
主备初稿
集体讨论意见
一、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的资料
1.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名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家乡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