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A)(原卷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评试卷-含答案

期末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隋文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属于...隋文帝所为(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灭掉陈,南北重归统一C.励精图治,注重节俭D.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半两钱2.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李林甫为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流的是( )A.玄奘西行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C.唐蕃和亲D.郑成功收复台湾5.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
……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亲自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B.鉴真C.刘邦D.李时珍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
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A(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A(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
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此项工程”指的是( )3.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他称赞的是哪位皇帝(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D.开创科举制度5.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6.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7.如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755年至763年叛军指挥官安禄山、史思明等结果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影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8.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9.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10.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A卷基础篇)(原卷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测试卷(A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他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来第二次大统一的局面。
“他”是()A. 汉高祖B. 隋文帝C. 唐高祖D. 元世祖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下列制度属于隋朝时期创新的是()A. 分封制B. 行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3.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 认识到舟与水是因果关系B. 认识总结前代灭亡的教训C. 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D. 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4.如图,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A. 农业B. 手工业C. 商业D. 交通5.柳宗元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这首诗反映出唐朝()A. 经济发展迅速B. 民族关系和睦C. 科学技术发达D. 人口数量增加6.《旧唐书》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指文成公主嫁给他),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
持节送公主入蕃。
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该记载反映了唐太宗时期的()A. 唐蕃结盟B. 文成公主入藏C. 册封皮罗阁D. 唐蕃“和同为一家”7.右图所示书籍涉及到的主要叛军首领有()A. 安禄山、史思明B. 史思明、朱温C. 安禄山、朱温D. 史思明、黄巢8.张巡遗忠灵子门--鹿邑历史文化传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大爆发,张巡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衰退,地方势力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是()A. 农民起义 B. 政权分立 C. 藩镇割据 D. 宦官专权9.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起到的作用是( )A. 达到了轻视武备和军队的目的B. 保持宋辽之间的和平局面C.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10.建立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 党项族B. 契丹族C. 蒙古族D. 藏族11.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 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被称作( )A. 秦半两B. 五铢钱C. “会子”D. “交子”13. 右图所示内容表明忽必烈( )A.广开言路B.整顿吏治C.注重农桑D.重文轻武 14.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审查范围:整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唐代诗人皮日秀在《汴河乡愁》一诗中写道:“隋朝为这条河而死,自赖桐柏以来已千里。
如果水宫里没有龙舟,禹的贡献将微乎其微。
”诗中的注释是(a)都江堰和李冰的父子,C.大运河和隋文帝b.灵渠和秦始皇d.大运河和隋炀帝2.武则天登基时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大(67岁)和寿命最长(82岁)的皇帝之一。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以下关于武则天的说法是正确的()a.武则天建立了唐朝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c、武则天通过玄武门的改造成为皇帝。
D.武则天是唐太宗的王后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b.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皇权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唐代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稳定和政治清晰;c)唐代外交政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b.唐朝经济繁荣d.唐朝文教昌盛5.“万国争战,战火被山峦覆盖。
尸体、植物和树木都是鱼。
在川元旦学习。
”杜甫的代表作《永别了,晚年》所描述的社会现实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宋金之战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官员的使用上,其特点是:(一)解除禁军将领的军事领导ccb、通过分权来削弱首相的权力C.大幅增加科举考生的数量D.强调文学而不是武术7.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a.契丹族b、羌族c.女真族d、蒙古族8.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共9套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共9套试卷附答案)最新部编⼈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5⼩题,每⼩题2分,计50分。
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请⽤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正确答案的标号涂⿊)1.唐代诗⼈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产⼯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千匝万匝未停。
停末,停未,⽲苗待我灌醉。
”此⼯具是( )A.⽔排 B.筒车 C.风车 D.曲轅犁2.因唐太宗奉⾏“⾃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3.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是 (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领是 ( )A.⽪罗阁 B.史思明 C.安禄⼭ D.⾻⼒裴罗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族 C.彝族 D.回纥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的谚语,这说明 ( )A.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B.苏州、湖州⽣产的粮⾷可以满⾜全国⼈民的需求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D.苏州、湖州⽣产的⽔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柱7.⼩王参加“开⼼辞典”⽹上答题,其中有⼀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的南移?”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8.⼩明编写了⼀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是场景之⼀(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道路两旁的⽡顶平房 (A) 错落有致,街上的⾏⼈熙熙攘攘,他们⼈多穿着棉布 (B)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 (C) 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船 (D) 荡漾。
9.宋代时,下列⽣活⽅式存在的有 ( )①东京的⼈民烧煤做饭②使⽤景德镇烧制的瓷器③商⼈剑茶馆商谈⽣意④到⽡⼦进⾏娱乐活动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08年5⽉12⽇,四川汶川发⽣8级⼤地震,造成了巨⼤经济损失和⼈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的焦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位同学推测下面这枚吉语花钱(铸有吉祥词语,不流通)的出现不早于隋唐时期。
以下可作为依据的是()A.工匠开始掌握青铜冶炼技术B.这枚钱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五铢钱D.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制2.有人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下列文物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
”这一“政治设计”是() A.分封诸侯B.重文轻武C.设置刺史D.分化相权4.《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
”这一观点体现了()A.辽与北宋并立B.宋与西夏并立C.北宋与金并立D.南宋与元并立5.李华同学在“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抽取到如下的一组关键词。
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A.关汉卿B.司马光C.司马迁D.曹雪芹6.《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记录元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东游沿途见闻的著作。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是()A.读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B.目睹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C.拜见了扬州地方的布政使司D.见到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7.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明朝统治者推行上述措施的负面影响是()A.阻碍社会进步B.强化君主专制C.促进教育发展D.推动阶层流动8.《明史·郑和传》写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B.特点C.影响D.过程9.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两个大题,20小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每题2分。
共34分)1.“灭掉陈朝,开创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A. 北魏孝文帝B. 隋文帝C. 隋炀帝D. 唐高祖2.某小说以玄奘西行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玄奘历经艰辛去的“西天”是指A. 大秦B. 大食C. 天竺D. 波斯3.杜甫的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是A. 开皇之治B. 藩镇割据C. 安史之乱D. 宋金和战4.“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饱含忧国忧民的神情的特点。
”这里的“他”是唐朝的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李清照5.“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6.《全球通史》称“宋朝的黄金时代”除了文化成就更主要是发生“商业革命”,对应的史实是A. 海外贸易发达B. 经济重心南移C. 瓦子出现D. 交子出现7.文化旅游融合唤醒城市记忆。
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A.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D.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8.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历史上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的是A. 耶律阿保机B. 成吉思汗C. 忽必烈D. 努尔哈赤9.“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史实。
”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A. 明长城B. 兵马俑C 北京故宫 D. 都江堰10.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1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凿了全长2000多公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长安C.洛阳D.余杭答案:C解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故选C项。
2.下图框中的这段话,反映的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是()A.以民为本B.严刑峻法C.无为而治D.穷兵黩武答案:A解析:图中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这段话里体现了“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故选A项。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玄宗在位时唐朝达到全盛的原因,A、B、C三项都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4.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出现本题题干中的现象是因为科举制的完善,以才选官,使许多有才学的人担任官职,故选B项。
5.唐朝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高僧是()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答案:B解析:本题唐朝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选B项。
6.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故①不正确,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综合测试题(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隋灭陈,完成统一
C. 隋炀帝登基
D. 开凿大运河
2.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
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此项工程”指的是( )
A. B.
C. D.
3. 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
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他称赞的是哪位皇帝(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改国号为周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D. 开创科举制度
5. 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 优秀人才的辅佐
B. 互相借鉴经验
C.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 社会的统一安定
6.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下图中属于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 下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唐朝灭亡
D. 黄巾起义
8.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9.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0. 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
请你指出它是( )
A. 会子
B. 交子
C. 关子
D. 瓦子
11.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12. 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它”指(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13. 下图《永乐大典》是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并以皇帝年号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1421年永乐大帝还迁都北京,这位永乐大帝是( )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明惠宗朱允炆
C. 明成祖朱棣
D. 明仁宗朱高炽
14. 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
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 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5. 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
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
”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为( )
A. 印度西海岸
B. 美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非洲东海岸
16. 下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7.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